转换教师角色,促进教学生成
2020-11-06姜传玲
姜传玲
摘要: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自身的角色,成为引领者、对话者、捕捉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互动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表达不同的观点,促进教学的动态生成,使信息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师角色
课堂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成为课堂生成的实践者,让课堂教学过程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预设时,教师不仅要思考知识的衔接、课堂的提问、学生的回答,还要留有足够的空间实施弹性教学,实现预设的生成。
信息技术教学有诸多不确定因素,教师不可能考虑到所有的情况,在教学中会产生难以预料的新问题和新想法,需要学生开展讨论、探究,以期实现未能预料的新目标。对此,教师要发挥自身的教育机智,判断意外之情,依据教学情况灵活运用生成资料,促进课堂的精彩生成。
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互动的机会,让学生去协作、交流、展示,从而更深层次地把握知识。学生在操作时难免会遇到一些学习障碍,教师要通过监控、观察了解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时进行点评和指导,还可以广播的方式呈现学生作品,让学生欣赏他人作品,并给予积极的评价。
一、引导者:正确引领,促进生成
教師不仅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通过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开启思维,突破学习障碍,解决问题。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要依据学科特点,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教学中存在无效引领、强制引领的现象,教师有时会为了促进生成,偏离教学主题内容,肯定学生不着边际的想法,但没有进行合理的评价,导致课堂徒有热闹的氛围,却无益于学生的发展。还有部分教师囿于预设,强制引领学生,力求让课堂与预设一致,导致学生逐渐丧失独立思考能力。为了改变上述问题,教师要强化预设,在预设时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当出现预设的生成时,教师能依据预案处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课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由于学生的认知基础不同,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需求,对出现的意外之情进行处理,以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
二、对话者:拉近距离,成为伙伴
教师要走下讲台,亲近学生,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了解学生的想法,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究,发掘学生的潜能。在教学时,教师要学会故意“留白”,为学生提供操作的空间,鼓励学生去试一试,打破教师的权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信息课堂变得富有生机。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有差异,会对同一内容产生不同的想法,所以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与学生共同讨论、表达见解。
三、捕获者:抓住亮点,解决疑惑
学生的差异和软件的差异,会使得课堂教学出现许多“意外”,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生成性资源,成为生成资源的捕捉者,多观察、多交流、多对话,及时发现有意义的信息和有价值的内容,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并合理运用,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
很多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充满了好奇,他们在学习中经常会迸发出的思维的火花,教师要利用亮点促进生成,对学生的创意予以充分的肯定,并借助“亮点”展开教学。有时,学生的回答会超出教师的预设,教师要及时关注,适时调整预设,促进教学的生成。如果教师没有回应学生的疑惑,而将学生强行拉至预设中,就会影响教学的生成;如果教师将自己的预设强加在学生身上,不解释、不回应学生的疑问,就会抹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影响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总而言之,教师要及时放下原有预设,讨论学生的疑问,再进行适时点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四、结语
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自身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教学的引导者、平等的对话者、资源的捕捉者,为学生提供参与互动、获取资源、及时评价的机会,促进课堂的生成,使课堂焕发光彩。
参考文献:
[1]李壮成.教师作为促进者的角色的内涵与实现途径[J].教育探究,2010(8).
[2]余文森.论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J].课程.教材.教法,2007(5).
[3]高玉珠,戴心来.探析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生成性教学的构建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1(2).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獐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