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潮流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辅助教材的开发与建设
2020-11-06尤云弟
尤云弟
摘 要 教材是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建构高水平的教育体系,开发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教材是关键。基于移动终端资源(二维码)的新形态教材迎合了“互联网+”时代背景应运而生的“融媒体”潮流。新形态教材将传统纸质教材与教学资源包括视频、动画、电子书、在线测验、师生互动讨论等一体化建设,形成相互配合、相互支撑的教学资源云体系。开发与建设思政类新形态教材,提升思政类辅助教材的内涵与外延,提高思政类辅助教材服务课程教学的能力,更加迎合00后和05后当代青年学生的阅读口味和学习习惯,较大地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教学质量和实效性,为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发本土化和智能化教材,提供方向借鉴。
关键词 融媒体 新形态 教材 思想政治教育 浙江精神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0.09.047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Auxiliary Teaching Material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Trend of "Integrating Media"
——A case study of new forms of teaching materials "Zhejiang spirit and Zhejiang development"
YOU Yundi
(School of Marxism,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28)
Abstract Teaching materials are indispensable learning tools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It is the key to construct a high-level education system and develop textbooks with novel forms and rich contents. The new form of teaching materials based on mobile terminal resources (2D code) caters to the trend of "integrating media", which is born in the era of "Internet plus". The new form of teaching materials integrates the traditional paper-based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aching resources, including video, animation, e-book, online test, interactive discuss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forms a cloud system of teaching resources with mutual cooperation and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new form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materials, enhance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uxiliary teaching materials, improve the abil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uxiliary teaching materials to serve the course teaching, cater to the reading taste and learning habits of contemporary young students after 00 and 05, greatly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and develop localized and intelligent teaching for Marxis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Material, provide direction reference.
Keywords integrating media; new form; material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Zhejiang spirit
新媒体、新技术的探索,离不开当前移动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和移動互联网的高覆盖率。值此“互联网+”时代,进行移动互联时代的教学探索研究十分突出和迫切。伴随着教育行业参与者们的使用“互联网+”的热情,现有教育行业的校园、课堂和互联网的相关性正在越来越多。课程、教材、教学过程三者融合创新,一个可通过自主、开放、共享和多方参与的在线教学与学习环境正在形成之中。这样的在线学习氛围,本质上对教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如今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移动终端的能力远胜于使用计算机电脑的能力,更喜欢通过手机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学习。教学人员积极探索新形态教材,来抓住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使用特点,成为广大教学者的任务和潮流。本文聚焦近年来兴起的“融媒体”潮流,以思政类辅助教材《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个案的开发与建设进行分析,探究传统纸质教材融入丰富融媒体教学资源的可行性和高效性,有利于实现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为各高校创新地方性思政类辅助教材,进行互联网+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和新路径。
1 教材的发展历程
教材是教学和学生学习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在諸多教学探索中,新形态教材的研发是一场学习革命。传统教材的知识容量有限,内容更新周期慢。并且是单向传递输出信息,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和反馈。囿于传统纸质教材的图文形式单一,难以适应00后和05后大学生的学习阅读习惯。在校大学生习惯于互联网,生活在物质日益丰富的年代,思想多元、信息众多、注意阅读体验享受,感知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随时随地利用碎片时间自主、自由学习、参与度强都是他们的阅读特征。因此,高校教材不仅要有内容的更新,而且注重形式的开发,才能够适应青年学生的阅读习惯与偏好。特别是针对日益重视的思政课教学。一堂“入脑入心”的思政课,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促进学生的思考。这光是靠教师苦口婆心的精彩授课是不够的,更应该辅助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需要参照教材。所以,思政课教材亟需紧跟时代的步伐,更新改版,提高辅助师生教与学的能力。
在国外,最早是2010年2月著名的麦克米伦美国公司启动了Dynamic Books数字出版平台,把质量高的、有公共开发许可权的教材集中收录其中,向学习者开放优质的教学资源。此后,Dynamic Books将已有的教学资源进行修正适用于其他移动终端,供教师和学习者共享。[1]2011年,Inkling公司为传统教材添加社群功能和视频、漫画、图片等新媒体内容,支持师生互动交流。
在中国,直至2013年9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发布《加强数字化业务,推动出版转型升级工作要点(2013-2015)》,[2]指出出版转型的工作重点在于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开展教育教学资源开发。随后201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3]提到“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技术、内容和教学模式的融合发展,在教育信息化推进的那一刻起,就在不断演变。因此,“融媒体”潮流下,开发建设新形态教材成为大势所趋。2015年初,高教社研发出版一批纸质教材和数字化资源一体化设计的新形态教材,突破了传统的纸质教材和光盘教材的限制,将纸质传统教材和数字化资源有机融合,拓展到互联网平台,取得良好的市场反响,也显示了教材建设未来的发展趋势——“融媒体”新形态教材。
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辅助教材现状
近年来,党和国家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在讲话中,习总书记提出各高校“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4]此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问题得到极大重视。2017年被定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呼吁高校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来大力深化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教学领域的改革创新,增强对00后和05后青年学生的吸引力是当务之急。
在全国着力深化思政课程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中,各地高校都在探索开发结合本土资源的辅助类思政教材,以拓宽立德树人的教学内容。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到“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授课教师需要根据“因地制宜”。各个地区具备各自独特的地方文化资源。其承载的丰富内涵,是一笔对师生有着巨大感染力和亲和力的德育财富,是激发大学生爱国情怀、培养历史思维的绝好素材。譬如浙江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时,配套使用浙江省统编德育教材《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作为浙江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辅助教材,将中央和省委战略布局写进教材,引导学生感悟理论在浙江成功实践的力量和实效,深受学生喜爱。全书内容包括浙江精神的提出与内涵、浙江地域文化与浙江精神的形成、浙江精神推动浙江发展。浙江精神作为引领浙江走向繁荣富强的价值理念,具有丰富内涵和强大感召力。学习本教材,可以加深大学生对浙江区域历史文化以及国情、国史的认识;推动大学生深入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引导学生进一步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5]
然而,《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的使用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讲解和落实辅助教材内容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其方式、手段都需要做出调整和改变。首先是教师无暇讲授辅助教材。本科课程内容多,但教学计划却缩减了课程学时。由于课时有限,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时间,所以辅助教材的学时被缩减了。致使教师无法深入指导学生学习辅助教材。其次是省外生源对浙江本地资源了解不深,基础不足,只能浮于表面学习,造成自学困难、效果差。第三是学生缺乏学习辅助教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传统课程仍旧采用教师“灌输式”的教学已经违背了现有的教学规律。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了思政教学的实效性。第四是随着高校扩招,学校公共通识课的课堂容量不断扩大,进而影响集体授课的教学质量。大班教学造成教师难以把握授课进度和层次,无法及时得知大课程班的所有学生的学习进展及反馈,难以迎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在某种程度上导致教与学的实效性打折扣。因此迎合当下“融媒体”新潮流,开发新形态教材版本的《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迫在眉睫。[6]
笔者紧跟着潮流的发展走向,进行浙江省统编德育教材《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的“融媒体”新形态教材出版的开发。基于移动终端资源(二维码)的“融媒体”新形态教材,形成“纸质教材+微课堂+视频音频画面”等多媒体教学资源的网络生态,在学生中进行推广使用。内容丰富、形式创新,增强可读性和乐趣,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为思政课教师提供了完美的课堂教学解决方案,同时充分满足了不同类型读者的多样化需求。此举不仅满足了浙江省高校本课程本土教材的需要,而且也为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发本土化和智能化教材提供了借鉴。
3 “融媒体”新形态教材的特点及优势
全新改版的《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融媒体”新形态教材基本理念是“一本教材”带走“一个课堂”。其开发思路是以嵌入移动终端资源二维码的纸质教材为载体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配套手机端和PC端,将教材、课堂、教学资源三者融合,营造教材即课堂、即教学服务、即教学环境,实现随时随地学习、交流与互动的移动互联,营造师生实行“线上线下(O2O)、移动互联(App)和用户创造价值(UGC)”三位一体的实时交互的智慧教育新生态,师生共同进入“融媒体”阅读时代。
全新改版的《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融媒体新形态教材具备以下特点:第一,融媒体资源包括封面二维码、章节内文二维码(特定名词和案例)、章末学习课后延伸。资源类型有文档、图片、知识点讲解微视频,大大充实提升了本书的教材容量,增强了可读性和乐趣,有助于加深读者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第二,嵌入二维码的知识往往是时效性很强的案例、视频资源等。可随时在电脑后端管理系统将二维码中的后台资源进行变更,及时更新教材,使教材内容的更新不再受制于纸质书的篇幅大小限制。将纸质书本身内容涵盖量提升。第三,学生采用扫一扫二维码,即可自学并得到老师微视频讲解和文字图片解释等,营造智慧教材、师生课堂、学习资源三维统一的师生共享教学环境。全新改版的《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拥有丰富多样的线上资源,营造教材、课堂、教学资源三位一体的教学环境,大大增加德育学习的实效性,提升高校思政教学效果。[7]
“融媒体”新形态教材与传统教材不同之处较多。首先,与传统教材相比,新形态教材中包含有大量多种形态的教育信息,改变了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和过程。支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进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理念创新,探索多元化教学模式,提升教学实效性。教学过程也由传统的一次性变为可重复性。其次,基于移动终端资源的教材,学生通过手机扫一扫基于移动终端资源的二维码就可观看和学习各种信息资源。学习者利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后即可直接使用,减少了观看视频必须打开电脑、联网学习的麻烦。学生享受随时随地“移动”阅读。第三,新形态教材为师生互动学习、协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了良好的交流互动环境,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兴趣、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同时,在网络这个虚拟的学习环境中互动,为具有各种学习特点的学习者进行个性化学习提供更好的学习交流与互动环境。学习进度和体会,支持转发到微信、微博、QQ,自由分享。师生、生生之间可以进行实时讨论,交流互动,支持语音、拍照、文字录入。第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里和课后自学时间的参与活跃度和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授课内容和节奏,真正实现教与学互动,为学习者设计多种互动方式,更好将互动理论融入教育教学实践,进一步指导教育技术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融合。移动终端资源随时待命,教学信息和服务能够达到的时间更长。管理后端是大数据、信息资源和移动互联等最新技术支撑下的师生互动、教学评估和教学改革研究数据。第五,教材开发者可随时在电脑后端管理系统将二维码中的后台知识进行扩充和变更。所有对理论知识拓展与延伸有帮助但有无必要放入纸质教材的内容都可以放在后台知识。教师可以定制专属不同课程班级的教学模式。制定学生学习动态评测,随时跟踪学习进度。从后台获得学习报告单,了解学生动态。海量数据处理后台提供深层的数据分析报告学生的学习情况。第六,“融媒体”新形态教材立足于立方书APP。该平台上公开了数千种其他科目的课程教材,遍及多种学科。学生可以免费或付费阅读。引导学习者自主、主动去延伸学习、成长进步。在移动互联时代,融媒体新形态教材的可更替性加速了教材更新的趋势,使教材内容的更新不再受制于纸质书的库存限制。师生们共创价值,合作双赢。优化教学资源,增强师生互动联系,实现教学模式改革创新。[8]
《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是浙江省乃至全国范围思政类教材的首创,是全国范围内第一本采用“融媒体”新形态教材形式的创新教材,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前沿,引领及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材创新未来的发展之路。它不仅满足了浙江省高校本课程本土教材的需要,而且也为全国高校马克思主義学院开发本土化和智能化教材提供借鉴,解决全省乃至全国高校如何开发地方特色的现代化教材问题。浙江省德育统编教材《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新形态教材的开发与建设,提高了思政课教学对于95后和00后新生代青年学生的吸引力,大力提升了思政课教学的时效性和吸引力。与当前高校思政课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价值诉求是吻合的,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值得推广。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教育部高校示范优秀教学科研团队重点项目“段治文全国高校思政理论课名师工作室建设”(项目编号:19JDSZK042);2019年浙江大学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二批教学改革项目“校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施路径研究——以浙江大学为例”(项目编号:zdjg19030);2020年浙江大学第二批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培育项目、2016年度浙江省教育技术研究规划重点课题“基于交互式移动终端APP微课堂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与应用”(序号JA001)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渠竞帆.英美教育出版商的“新数字化行动”[N].中国图书商报,2010-03-12(007).
[2] 冯文礼.做中国教育出版的引领者[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06-10(003).
[3] 李雪昆.2015媒体融合发展论坛在深圳举行[J].新闻知识,2015(11):4.
[4] 介晓磊.深刻领会 全面贯彻 推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再上新台阶[N].河南日报,2016-12-16(004).
[5] 本报评论员. 着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N].人民日报,2019-03-21(002).
[6] 张洪艳.探索教材数字化道路[J].出版参考,2010(19):8-10.
[7] 柳竹.国内关于“融媒体”的研究综述[J].传播与版权,2015(04):112-114.
[8] 刘广澍.“融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创新发展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0):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