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肺炎支原体、RSV和PCT联合检测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2020-11-06袁炜华邓婷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28期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降钙素原

袁炜华 邓婷

【摘要】 目的 探讨肺炎衣原体抗体免疫球蛋白M(MP-IgM)、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與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4147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呼吸道感染组, 另选取4254例非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非呼吸道感染组。两组患者均进行MP-IgM、RSV、PCT检测。比较两组MP-IgM、RSV、PCT阳性检出情况, 并比较呼吸道感染组中MP-IgM阳性和RSV阳性对应疾病患者的PCT超出正常范围占比。结果 呼吸道感染组患者的MP-IgM、RSV、PCT阳性率分别为61.49%、80.71%、74.39%, 均高于非呼吸道感染组的38.50%、12.51%、25.6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感染组患者的RSV阳性率高于PCT阳性率和MP-IgM阳性率, PCT阳性率高于MP-IgM阳性率,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P-IgM阳性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PCT超出正常范围占比高于肺炎、支气管肺炎、支气管炎及其他(腹泻、发热、寻麻疹等),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SV阳性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PCT超出正常范围占比高于其他(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胃肠道紊乱),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在MP-IgM阳性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支气管肺炎、支气管炎患者中具有诊断意义, PCT在RSV阳性的其他和肺炎、支气管肺炎、支气管炎患者中具有诊断意义, MP-IgM与PCT、RSV与PCT联合检测在呼吸道感染早期诊断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 可广泛应用。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直接免疫荧光法;降钙素原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8.026

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种类较多, 常见病原体有病毒、细菌、支原体等。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MP)是人类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 也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是婴幼儿呼吸道感染, 尤其是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的主要病原体[1];临床可以通过检测PCT水平变化, 评估病情进展程度[2]。因此, 本文主要探讨MP-IgM与PCT、RSV联合检测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2020年3月在云浮市人民医院门诊、住院及体检的4147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呼吸道感染组, 另选取同期的4254例非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非呼吸道感染组。

1. 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MP-IgM、RSV、PCT检测。

1. 2. 1 样本采集 RSV样本入选标准:标本为患者鼻咽拭子或肺泡灌洗液或深部痰液;鼻咽拭子1 h内洗脱到生理盐水中;合格的标本要求在荧光显微镜放大200倍的每个视野中至少有2个上皮细胞, 总数不能少于20个, 否则为不合格样本。MP及PCT标本入选标准:标本必须来源于患者静脉血(空腹)血清;MP置于2~8℃冰箱。

1. 2. 2 仪器与方法 收集临床患者的鼻咽拭子或肺泡灌洗液或深部痰液标本使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RSV抗原, 直接荧光免疫法为美国D3 DFA试剂盒, 可检测RSV, 甲流, 乙流, 副流感1、2、3型、腺病毒抗原, 200倍荧光显微镜下每视野找到≥2个果绿色荧光细胞即为阳性, 否则为阴性, 阴性细胞被染成红色。血清MP-IgM使用德国Euroimmum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检测试剂, 参考值样品OD值/标准品OD值<0.8为阴性。使用罗氏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的检测试剂盒, 采用电化学发光发法检测血清中PCT, 参考值0~0.046 ng/ml。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MP-IgM、RSV、PCT阳性检出情况, 并比较呼吸道感染组中MP-IgM阳性和RSV阳性对应疾病患者的PCT超出正常范围占比。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MP-IgM、RSV、PCT阳性检出情况比较 呼吸道感染组患者的MP-IgM、RSV、PCT阳性率分别为61.49%、80.71%、74.39%, 均高于非呼吸道感染组的38.50%、12.51%、25.6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感染组患者的RSV阳性率高于PCT阳性率和MP-IgM阳性率, PCT阳性率高于MP-IgM阳性率,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呼吸道感染组中MP-IgM阳性和RSV阳性对应疾病患者的PCT超出正常范围占比比较 随机从呼吸道感染组中选取400例MP-IgM阳性患者和135例RSV阳性患者。400例MP-IgM阳性患者中, 80例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其中62例患者PCT超出正常范围, 占PCT超出正常范围比率为25.62%;166例诊断为肺炎、支气管肺炎、支气管炎, 其中98例患者PCT超出正常范围, 占PCT超出正常范围比率为40.50%;154例诊断为其他(腹泻、发热、寻麻疹等), 其中82例患者PCT超出正常范围, 占PCT超出正常范围比率为33.88%;MP-IgM阳性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PCT超出正常范围占比高于肺炎、支气管肺炎、支气管炎及其他(腹泻、发热、寻麻疹等),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P-IgM阳性的肺炎、支气管肺炎、支气管炎及其他(腹泻、发热、寻麻疹等)中PCT超出正常范围占比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5例RSV阳性患者中, 8例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其中7例患者PCT超出正常范围, 占PCT超出正常范围比率为8.75%;101例诊断为肺炎、支气管肺炎、支气管炎, 其中63例患者PCT超出正常范围, 占PCT超出正常范围比率为78.75%;26例诊断为其他(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胃肠紊乱), 其中10例患者PCT超出正常范围, 占PCT超出正常范围比率为12.50%;RSV阳性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PCT超出正常范围占比高于其他(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胃肠紊乱),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V阳性的肺炎、支气管肺炎、支气管炎中PCT超出正常范围占比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其他(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胃肠紊乱)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中, RSV陽性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PCT超出正常范围占比高于其他(腹泻、发热、寻麻疹等),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V阳性的肺炎、支气管肺炎、支气管炎中PCT超出正常范围占比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其他(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胃肠紊乱)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PCT超出正常范围的肺炎、支气管肺炎、支气管炎患者可能合并细菌感染, PCT的检测对肺炎来说是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肺炎支原体是儿童和青少年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因, 而肺炎则是MP感染最重要的临床症状[2-6], 目前关于肺炎支原体导致疾病患者的PCT变化资料较少, 有研究显示, 支原体肺炎在急性期PCT仅轻度增高, 在恢复期降至正常范围[7]。也有研究表明,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和肺炎衣原体感染患儿的血清 PCT 检测结果明显低于其他病原体感染的患儿[8]。因本研究无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结果, 故不做深入讨论, 但在本研究中, MP-IgM阳性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PCT超出正常范围占比高于肺炎、支气管肺炎、支气管炎及其他(腹泻、发热、寻麻疹等),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P-IgM阳性的肺炎、支气管肺炎、支气管炎及其他(腹泻、发热、寻麻疹等)中PCT超出正常范围占比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PCT检测在肺炎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应用中具有一定价值。

本次研究结果中, 呼吸道感染组患者的MP-IgM、RSV、PCT阳性率分别为61.49%、80.71%、74.39%, 均高于非呼吸道感染组的38.50%、12.51%、25.6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3项目联合检测可及早提示存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与其他研究一致[2], 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病原学检测结果来作出判断, 但PCT水平升高有助于提示临床医生患儿病情有重症发展倾向, 有出现多器官功能受损的可能[5]。

综上所述, PCT在MP-IgM阳性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支气管肺炎、支气管炎患者中具有诊断意义, PCT在RSV阳性的其他和肺炎、支气管肺炎、支气管炎患者中具有诊断意义, MP-IgM与PCT、RSV与PCT联合检测在呼吸道感染早期诊断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 可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田曼, 赵德育, 陈荣华.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与儿童哮喘. 中华儿科杂志, 2005, 43(6):425-428.

[2] 张延, 李丽玮, 乔立冬. 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血常规联合检测在重症细菌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贵州医药, 2018, 42(1):96-97.

[3] 钟慧玲, 徐霖, 张素粉, 等. 2012-2013年广州地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流行特征分析. 热带医学杂志, 2015, 15(3):292-295, 306.

[4] 唐圣辉, 王宇清. 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与气候因素的关系研究. 儿科药学杂志, 2013, 19(5):1-3.

[5] 何海燕, 马爱芬, 张明真, 等.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并脓毒症患儿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变化的意义. 中国基层医药, 2016(1):1-3.

[6] 郭章溉, 王丽红, 曹兰华, 等. 肺炎患儿支原体感染的调查. 实用儿科杂志, 1993(3):34-35.

[7] 胡凤华, 甘小庄, 孙丽萍, 等.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血清中降钙素原的含量及其临床意义.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06, 13(3):234-235.

[8] 孙静, 马洪刚, 祁百胜. 儿童呼吸道感染检测降钙素原、肺炎衣原体抗体IgM和肺炎支原体抗体IgM的临床意义观察.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4, 6(1):47-48.

[收稿日期:2020-04-23]

猜你喜欢

肺炎支原体降钙素原
降钙素原在成人心脏术后感染的监测价值
急性心力衰竭合并感染患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对比研究
PCT、CRP及WBC在小儿发热疾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降钙素原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经支气管镜注射布地奈德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299例临床分析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