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运动中的上海青年
2020-11-06毕晓敏
毕晓敏
[摘 要]70年前的抗美援朝运动是在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国内开展的大规模的群众性政治运动,从人力、精神和物质等方面极大地支援了赴朝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全国开展的一次非常成功的大规模群众爱国运动。上海青年的抗美援朝运动是全国青年抗美援朝运动的一个缩影,在中国青年运动史上谱写出了壮美的篇章。上海青年在抗美援朝运动中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参军参干、反美爱国、捐献飞机大炮等方面。其经验对现今仍有借鉴作用,其精神在今天仍须继承和发扬。
[关键词]上海青年;抗美援朝运动;历史贡献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20)10-0036-05
1950年11月4日,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发表联合宣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群众运动,并成立了抗美援朝总会。大批青年工人、农民和学生踊跃报名参加志愿军。全国人民纷纷订立爱国公约,积极开展增产节约运动,支援前线作战。上海的抗美援朝运动是全国抗美援朝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青年在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上海市工作委员会(团上海市工委,成立于1949年6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积极协助各级党委调配干部,建立县、区团的领导机构,1953年6月以后改称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上海市委员会,即团上海市委)的领导下,全力以赴地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对争取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胜利,对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以及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中国青年运动史和上海人民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輝的一页。
一、支援前线,踊跃参军参干
1950年12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和政务院发布《关于招收青年学生、青年工人参加各种军事干部学校的联合决定》。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全国学联于12月2日分别发出告全国青年团员和同学书,号召青年团员和学生们到祖国最需要的岗位建功立业。12月4日,团市工委、市学联热烈响应团中央、全国学联号召,在全市范围利用报纸、电台、大字报、黑板报、壁报等舆论工具,进行宣传动员,上海青年的抗美援朝运动达到一个高潮。12月5日,上海市总工会号召“青年工人踊跃参加军事干部学校,学习军事技术,加强国防力量”。这在全市各界人民中引起强烈反响,虹口中学的学生首先冲破“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世俗观念,报名参加军事干校。于是,报名参军参干的热潮蓬勃兴起,涌现了很多感人的事例。如华东纺织局印刷厂工人王增元是家中的独子,他多次找到驻厂军代表要求参军,军代表无法拒绝,只好表示同意。新生纱厂女工蒋小妹,刚送走丈夫到朝鲜参加运输队,儿子又参加南下服务团,她把自己的女儿又送去参加军事干校。“截止到1950年12月12日,有市民1153人向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上海分会报名登记,要求参加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保卫世界和平的最前线去工作。”[1]
1950年12月20日是上海市参加军干校正式报名的第一天,全市许多学校进行报名登记和初审工作。各学校的青年学生热情很高,在交大复旦等校,在正式报名前一夜10点多钟就有同学在报名处等候,爱国热情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寒冷。“早晨8点开始,各校参加军事干校同学在格致、真如、务本、震大、财经学院5个体格检查站排队,等候进行体格检查。有的同学担心体格检查不及格而不能入选,奉化中学韩剑英等三个同学因体长不够落选而痛苦,市西中学吴春德同学因患色盲而不及格,他逗留在检查处,好久不肯离开。”[2]
1950年12月27日,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发出军医、公安等学校招生的办法,使得一般不适合参加空海军及学级较低的同学获得了报名的机会,他们欢欣鼓舞。特别是17岁以下的同学都三三两两聚集在操场上、篮球场旁商议着日后报名了一定去。为了配合这次报名,保送委员会贴出布告说,报名体格不合条件者可更改志愿。格致中学参加军干校的同学中有85人因身体不适合空海军而失望,当他们看到通告后,马上到保送委员会去更改志愿,把第一志愿改成医科大学或高级后勤。有些同学自动组织小组讨论,并相互鼓励着:“虽然家是爱我的,但是毛主席更爱我们,所以我们一定坚决说服家长走到最光荣的岗位上去!”[3]“到1951年2月1日,全国青年报名志愿参加各种军事干部学校(包括参加军医、后勤、外文等校在内)的青年学生和青年工人共达25万余人,远远超过各军事干部学校招收学员的总数。上海报名参加军事干部学校的学生即达2万人,工人达9000余人”(女工占17%),占全国报名总数的1/8左右。[4]
1951年6月25日,中央政务院发出决定,全国各种军事干校再次广泛招生。青年团中央和全国学联分别发出告全国学生和青年团员书,号召青年学生们“行动起来,踊跃报名参加军干校,为增强国防力量、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奋斗”[5]。上海学生以更加饱满、更加高涨的爱国热忱,追随着1951年初首批参加军事干部学校同学光荣的道路,“坚决表示决心的将近2万人”。如,“复旦大学2小时内有200多人报名,因人数已大大超过了需要,只得停止报名。复兴中学有60多位同学就是这样彻夜未睡争取第一个报名,结果保送委员会统统给他们报了第一名”[6]。没有批准的同学起初很不愉快,但是立刻克服了不正确的想法,认识到应该服从祖国的需要,搞好工作,搞好学习,团结同学,随时准备着响应祖国今后的号召。全上海人民的优秀子弟怀着加强国防建设的决心,踏进空军学校、海军学校、炮兵学校、装甲学校以及其他各种军事干部学校,掌握军事技术,练好身体,勇敢地在空中、在陆地、在海上捍卫国防。
1951年7月15日、16日两天,响应祖国号召坚决走上光荣岗位的参干同学分批集中、陆续离开上海,走上国防建设岗位。上海各界代表、光荣家长及各校师生代表在车站热烈欢送。留校同学们纷纷提出保证,要以具体的爱国行动来表示欢送。很多学校都开展了各种各样的爱国活动,做好对报名参加军干校同学热烈的帮助支持和欢送的准备工作。上海中学、务本女中、同济附中、精业中学、市一女中等校都用挂花、致敬队、秧歌队、举办欢送会等形式,表达了对参加军干校同学的无限敬意。交大、同济中学、江湾中学等校广泛动员了同学和教师,切实帮助投考军干校同学解决各种实际困难,进行家庭动员和慰问工作。育才中学高三乙的同学举行了恳谈性的“致敬会”,所有同学交换了意见,融洽了情感,消除不必要的隔膜,加紧了彼此的团结。市一女中更成立了家长联谊会,通过进步的家长带动一些尚未建立正确认识的家长,来帮助广大的参加军干校的同学解决家庭问题。[7]
欢送参干同学的场面是十分感人的。如光夏、陆行等校同学都抢着替参干同学扛行李,当他们分别时,同学们紧紧地握着参干同学的手,保证做好留校工作和即将到来的暑假工作。国强中学殷瑞康在和他的同学张澄波分别时,庄严地向他保证到了干校,一定要好好学习,锻炼身体,各方面都争取做模范。留沪的张澄生在殷瑞康同学的纪念册上写下了:“我向你保证:1.每月捐献15000元;2.搞好温课迎考和暑期工作。”浦东中学高二乙罗松铨等十几位同学为了欢送参干同学一早离校,通宵留在学校里。许多光荣家长们也兴高采烈地参加了他们的亲戚、朋友、邻居组成的欢送队,一路上敲着锣鼓,把光荣的儿女送到了集中地点,并在临别时恳切地勉励了自己可爱的子女。真如中学金育青同学的母亲特地从真如镇杨家桥坐火车到上海来欢送他的儿子,叮嘱他注意身体健康,听上级的话。洋泾区顾梦渔同学的母亲对他的光荣儿子说:“毛主席给了我们这份光荣,我们除了感谢毛主席,你到了干校要好好学习,我在家庭妇联也要搞好工作,并且我还要鼓励你的弟弟。”市郊农村的光荣同学同样得到了热烈的欢送,陆行中学有50余位农民集体冒着雨去欢送,参干同学向他们道谢时,农民们都这样说:“土改后我们的日子更好过了,你们光荣的参干,为了保卫我们的好日子,我们一定要来欢送的。”洋泾区钱家村的村民还给他们村上参干的张仲贤、王明昌两位同学挂上了大红花,骑在马上送到学校去的,后面的欢送队有年老的婆婆和年幼的孩子,他们都以自己村子里有这两位光荣的儿女而感到光荣,兴高采烈欢送了他们。[8]
在上海抗美援朝运动中,团市工委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全市有数万名青年团员报名参加军事干部学校。通过参军参干,使没有被批准的青年学生、工人也从中受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更进一步以实际行动投入到抗美援朝运动中。
二、反美爱国,肃清“亲美、崇美”的“流毒”
在上海青年掀起参军参干热潮的同时,上海教会学校的青年学生们也发起了一场声势较大的反美爱国运动,并将这一运动汇入到抗美援朝运动的洪流中。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奥斯汀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发言,把美国教会在中国开办的学校称之为美国对中国的“恩赐”和友谊,并说:“这种在文化方面联系着中国和美国的金钱究竟能不能一刀两段呢?”奥斯汀的言论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氛围中,不能不被看成是对中国青年,特别是对教会学校师生的挑衅和侮辱,这就不能不使被侮辱的教会学校青年学生奋起反击。于是,上海大中教会学校的学生立即掀起了抗议的浪潮。
团上海市工委敏锐地察觉到,这是让上海青年,特别是教会学校青年学生进一步强化爱国思想,使一部分尚残存着“亲美、崇美”思想的学生加深对美国侵略实质的认识,进一步投入到抗美援朝运动中的重要时机,因此,从这一运动的一开始,就加强对各教会学校的领导。1950年12月4日,團市工委召开中西、清心、沪江、圣约翰、晏摩士、徐汇、震旦等7校党团支部书记联席会议,布置反美爱国、抗议奥斯汀运动,使这一运动从一开始就置于团市工委的领导之下。
在团市工委和各级团组织的领导下,上海各教会学校的学生纷纷召开了各种形式的控诉会。许多教会学校举办了校史展览会,用历史事件来揭露帝国主义在中国办教育的真正目的。年轻的学生们更加深刻地看清了西方教育从思想根源、人生观、世界观上对自身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危害。此外,教会学校的同学们还开展了对美国生活方式的批判。通过批判,同学们都决心与原来模仿的美国生活方式一刀两断。
运动中,圣约翰大学的师生们发表了爱国宣言:“约大过去一向不是中国的大学,而是设在中国领土上的美国学校、美国文化租借、美商教育工厂。它的教学工作,是对美国厂主负责,只是为了制造它的侵略工具而已。”[9]这个爱国宣言,得到全市教会学校师生们的热烈拥护,表达了广大爱国青年的心声。
上海教会学校学生的爱国运动,还和全国各地教会学校的爱国运动遥相呼应,互相声援。如南京金陵女子大学抗议美国教授侮辱中国女学生的斗争兴起后,团市工委立即在1950年12月5日召开教会学校团支部支委联席会议,布置动员全市教会学校的学生开展声援活动。
上海教会学校学生的反美爱国、抗议奥斯汀运动是上海青年抗美援朝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要性在于从思想根源上进一步肃清了美国教育和文化对上海青年的影响,加深了上海青年对美国侵略本质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激发了上海青年的爱国主义热情。
三、增产节约,捐献飞机大炮
1951年6月1日,中国抗美援朝总会向全国各界爱国同胞发出号召,全面开展增加生产、增加收入的爱国运动,并向抗美援朝志愿军和人民解放军捐献飞机、大炮等武器,增强他们的武装力量,更有效地打击侵略者。7月4日,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发出通知,要求“继续努力开展增产捐献运动”[10]。在10月23日召开的中国人民政协一届三次会议上,毛泽东向全国人民发出号召,“增加生产,厉行节约,以支持中国人民志愿军”[11]。抗美援朝的增产捐献运动在全市迅速展开。
早在抗美援朝运动初期,上海青年为了支援抗美援朝战争,便已经开始了增产捐献。1950年11月,“万发子弹捐献运动”在育才中学的师生中间发起。接着,交通大学首先提出了“捐献飞机运动”,捐献武器成为上海青年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实际行动。在“六一”号召以后,上海青年进一步热烈响应。上海市抗美援朝分会于1951年6月8日公布了执行总会“六一”号召的计划,全市青年一致热烈地拥护这个计划,纷纷以加紧生产、增产捐献、检查与修订爱国公约等实际行动,为争取抗美援朝的最后胜利而斗争。
上海青年工人在“后方多流汗,前方少流血”的口号推动下,克服经济生活中面临的种种困难,普遍开展爱国主义生产竞赛活动,以增产节约推动捐献武器活动。许多大企业的职工,如上海钢铁公司、江南造船厂、申新九厂等,都提出了明确的承捐整架战斗机的目标,有的取名为“上钢号”、有的叫“江南号”、有的叫“申九号”。中华码头公司的劳资双方签订了在上海码头行业里的第一个捐献合同,通过多装快卸增加生产,踊跃捐献。上海纺织工人由于国际封锁缺乏原材料而工厂停工,但是她们仍然千方百计制定捐献计划。国营上海第二纺织机械厂陆阿狗小组,决定把第2期提前完成5.3万副锭钩皮的超额奖金全部捐献出来,推动了同车间的许多职工捐献出超额奖金的50%到80%。该小组的工人们为了早日打垮美国侵略军,表示在生产和捐献运动中都要带头。由于上海青年工人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入,采取了多种捐献形式,如工资、奖金捐献,增产捐献,加班加点捐献,节约捐献等,结果实际捐款大大超过原计划50架飞机的目标,超额140%。[12]
全市学生经过抗美援朝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听了志愿军归国代表和赴朝慰问团代表的传达报告后,普遍认识到捐献飞机大炮支援志愿军抗美援朝的重要意义。学生们结合学习业务,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生产捐献。例如圣约翰大学医学院二年级同学在暑期中制作了一副人体骨骼模型出售;五年级全体同学54人利用暑假时间,和市卫生局配合为4000多个学生、农民检查了身体,共收检查费1300万元①,并将所得全部捐献。复旦大学中文系同学多写稿子以稿费捐献;外文系同学组织翻译小组,计划翻译小说,以版税捐献;化学系同学推销自制鲜桔水,农业系同学制造DDT,以盈余捐款;教育系同学义务做家庭教师。同济大学外语组和政教组计划到年底翻译30万字,把稿费和版税全部捐献出来,按每千字5个单位计,可有1500个单位。[13]这是结合学习业务的,也有一般进行义务劳动的,如复旦大学银行系女同学义务缝纫,育才中学初二级女同学用旧织线织成钢笔套义卖,爱国女中在校内义卖冷饮品。育才中学高二甲一个同学以准备买无线电灯泡的5万元捐献。爱国女中高二班有些同学卖掉旧书以所得捐献。许多学校普遍设立爱国捐献箱,同学节省零用钱投入捐献。此外,也有同学捐出金戒指、金耳环、银元。[14]上海学生响应“六一”号召以及市第四届学生代表大会号召,在半年内捐献“上海学生号”飞机1架和“中国青年号”“中国体育号”“中国少年儿童号”飞机的部分捐献任务。到1951年12月24日为止,已收到的各号捐款数字:“上海学生号”1201379133元,“中国青年号”274294211元,“中国体育号”187880033元,“中国少年儿童号”511373655元,共计2174927032元。[15]此外,上海青年工人还积极参加上海工人用增产节约的方式捐献50架战斗机的捐献活动。
四、结语
抗美援朝运动期间,上海青年除了积极参军参干、反美爱国、增产捐献飞机大炮之外,几乎所有青年都分别参加了学校(班级)、工厂(车间)、乡村、机关、居民小组或家庭的订立爱国公约活动,并将优待和慰问烈军属、志愿军活动列为爱国公约的重要内容,极大地鼓舞了在朝鲜前线参战的上海籍志愿军的士气。
抗美援朝運动已经过去70年了,上海青年抗美援朝运动作为全国青年抗美援朝运动的一个缩影,在中国青年运动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参考文献
[1]爱国人民志愿参军慰劳,反美委会提供五项办法[N].文汇报,1950-12-15(03).
[2]青年们争先走上光荣岗位,参干学生昨起检查体格[N].文汇报,1950-12-22(01).
[3]招收军医后勤等校学员通知发布后,沪各校掀起参干新热潮,体格不合空海军及学级较低的学生,一致欢欣鼓舞庆幸获得了报名机会[N].文汇报,1950-12-28(02).
[4]规模空前壮阔打破历史纪录,全国青年参干运动结束,志愿报名者共达25万余人被批准的青年们已开始学习[N].文汇报,1951-02-03(02).
[5]团中央等号召全国青年学生参干[N].文汇报,1951-06-28(02).
[6]陈国彬同志在上海市第三届各界人民抗美援朝代表会议上的发言(1951-07)[A].上海市档案馆藏,C21-1-108-6.
[7]本市参干同学分批离沪[N].文汇报,1951-07-15(01).
[8]光荣参加军事干校同学今明两日分批启程离沪,各界人民代表光荣家长及各校师生等热烈欢送,各区家庭妇联纷纷举行座谈会招待光荣妈妈及参干同学[N].文汇报,1951-07-15(03).
[9]闵小益.申城青年奉上片片丹心洒下满腔热血[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0(5):16-18.
[10]号召全国人民继续加强抗美援朝运动,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发出通知[N].文汇报,1951-07-06(01).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84.
[11]上海广大职工热爱祖国,积极展开增产捐献运动[N].文汇报,1951-06-12(01).
[12]上海市学生捐献武器运动情况报告(1951-12-28)[A].上海市档案馆藏,C21-1-108-43.
[13]学校捐献运动情况的初步报告(1951-8-14)[A].上海市档案馆藏,C21-1-108-11.
[14]关于上海学生捐献飞机、大炮的捐献数字(1951-12-24)[A].上海市档案馆藏,C21-1-108-42.
注释
①1955年2月21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发行新人民币和收回旧人民币的命令》,新旧人民币的比价是1:10000,下同。
作者系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上海团校)青年研究中心教师
责任编辑:丁 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