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抗战研究述评

2020-11-06杨阳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20年10期
关键词:研究述评改革开放

杨阳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抗战研究在选题趋向、史料拓展、视角转换等方面呈现出新颖面貌。学术界从聚焦于军事战争逐渐转向研究战时金融经济、社会生活、文化教育等内容,进行了多维度、立体化、深层次的探索,收获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为推进上海抗战研究走向深入,学者在深挖整合旧史料的基础上应注意搜集利用新史料,综合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拓宽研究视野、摆脱成式窠臼,同时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对话。

[关键词]改革开放;上海抗战;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   K2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20)10-0028-08

上海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地位不可低估。改革开放以前,上海抗战研究尚未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充分重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抗日战争史研究的蓬勃发展,学者们对上海抗战进行了多维度、立体化、深层次的探究,涌现出一大批论证扎实、视野开阔、理念趋新的学术成果。尽管该领域硕果纷呈,然而目前相关的学术史回顾与理论反思却尚付阙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相比,同这场战争对中华民族和世界的影响相比,我们的抗战研究还远远不够,要继续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1]有鉴于此,本文拟对改革开放以来有关上海抗战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与评析,以期对今后研究的深化有所助益。

一、总体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抗战研究的总体趋向,以世纪之交为界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2000年以前,研究内容以军事战争为主,重点围绕两次淞沪抗战,兼及政策、外交等问题;21世纪以后,受现代化范式与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影响,学界的关注目光转向战时上海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层面,学术内涵和外延大大拓展,许多以往被忽视的问题形成新的研究热点。综观四十多年的研究状况,整体而论具有如下三大特点。

(一)研究成果空前丰收。出版著作方面,笔者以“上海”“抗战”为书名在读秀学术搜索中检索1978年以后出版的中文图书,共获得专著与资料集58种。其中,朱敏彦、唐培吉、余子道主编的《上海抗日战争史》丛书汇集了一批上海抗战研究专题著作,受到党史学界的广泛赞誉。2019年,步平、王建朗主编的《中国抗日战争史》出版并产生较大社会反响,其中不少内容涉及到上海抗战。论文方面,笔者试以“上海”“抗战”为主题,以1980至2019年为年期,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中文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共搜到相关文献4033篇。通过进一步人工筛选,剔除非学术文献以及与主题不太相关的文献,最终统计为393篇。其中,自1985年开始有关上海抗战的论文明显增多,特别是在纪念抗战胜利逢十年份,如1995年有23篇、2005年有30篇、2015年高达43篇。

(二)史料利用愈加多元。从史料利用的范围上观察,中外档案文献陆续开放并得到利用。国外方面,目前除日本、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外,法国、荷兰的档案也受到学者重视,为研究提供了新材料。国内方面,在延续对上海及周边地方档案运用的基础上,我国台湾地区保存的档案文献也日益凸显其地位。二是对各类专题史料的运用,除军事战争以外,工业、金融、医疗、日伪政权、市民生活等各类专题史料也得到整合,推动研究走向深入。

从时间维度上观察,国内有关上海抗战史料的出版经历了两个高峰期。1985至1987年是第一个出版高峰期,如《上海抗日救亡运动资料选编》《“九·一八”——“一·二八”上海军民抗日运动史料》《八一三抗战史料选编》《日伪上海市政府》《八一三淞沪抗战亲历记》《上海郊县抗日武装斗争史料》和《“一二·九”以后上海救国会史料选辑》等均在此期间出版。2015年时值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全国范围的纪念活动带动第二个史料出版高峰期的到来。上海学术界与理论界联合出版的《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两个子系列汇集了大批史料。同年,杨奎松主编的《抗日战争战时报告》出版,其中两个系类收录了一·二八与八一三抗战的文献也具有相当的史料价值。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联合构建的“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囊括了体量巨大的文献资料,对其进行充分利用必将极大推动相关研究的发展。

(三)研究视角不断拓展。近年来战争史研究的对象也不再局限于战役本身,分别向前和向后拓展,战前筹备与战后城市重建均被纳入到研究范畴。一·二八抗战结束后,国民政府对上海战区的接管与善后重建受到关注。[2]上海鉴于曾遭受日军空袭的惨重教训,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夕开始了全面的民间防空建设。有学者对上海民防建设的发展状况及特点作了详细论述。[3]受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影响,上海抗战研究的关注对象已扩展至不同阶层群体,商界精英、工人店员、外国侨民均受到学者瞩目。比如受到较多争论的上海市民地方维持会,有学者运用统计学方法重新对该会作了考察,认为其人员构成以工商人士为主,兼及其他阶层,此类团体之所以能够填补战时上海市政府的权力真空,源于上海市民身份的集体认同与地方自治传统。[4]

综上,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抗战研究的视角趋新,成果愈见深入。学者们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与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对拓宽该领域的研究格局和提升学术水准起到了重要作用。经过四十余年的开拓深耕,上海抗战研究形成如下几个较为热门的研究领域。

二、军事战争史研究

两次淞沪抗战堪稱上海抗战研究领域最热门的话题。1985至2005年是这一领域学术成果的集中涌现时期,此后学界的关注热度有所降低,研究进入了一个平稳发展时期。

(一)一·二八抗战。一·二八抗战标志着以上海为中心的第一次抗日救亡高潮的兴起,首开中国军队正式抵抗日军侵略的先河,唐培吉誉之为“中华民族觉醒的先声”[5]。学界对一·二八抗战的研究主要围绕如下几个问题。

其一是战争起因。以往学界的主流观点是“转移视线说”,即日本为分散国际社会对其侵略中国东北行径的关注,蓄意在上海制造事端并挑起战争。余子道指出日本发动战役的直接目的是“转移中国和世界各国的视线”,掩护伪满洲国政权出笼。[6]马仲廉提出,进攻上海是日本蓄谋已久的行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上海的挑衅并不鲜见,“转移视线”只是战争爆发的原因之一。[7]张北根从日本陆海军之争着眼,认为日本海军在陆军“刺激”下,为争功而发动了对上海的战争。[8]张智慧利用日本外务省档案资料探讨了日本制造事变的深层历史原因,认为在上海公共租界面临统治危机的背景下,日本趁机推进“自由市”计划。[9]

其二是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一·二八事变后,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本进行了有限度的抵抗与妥协谋和活动。余子道指出,国民政府的“一面抵抗,一面交涉”政策仍属于不抵抗政策的范畴。[10]金再及认为,十九路军并非违命抗日,国民政府对日方针具有抵抗与妥协的两重性。国民政府之所以进行有限抵抗,既因为误判日本战略意图,也因为上海关系到统治根基以及争取国际社会关注等多重因素。[11]左双文指出,国民政府在对日交涉过程中,原想将上海事变与东北问题一并解决,但在日本坚决反对下退步到“局部先决沪案”。[12]肖如平从国民党内部及与地方实力派权力斗争的角度切入,指出国民政府对日政策演变受到中枢权力变化和军政要人对日观点分歧的影响。[13]

其三是国际反应。日本启衅妨碍了西方列强在华利益,因此各国都对上海战事表示高度关注。王宇博指出,英国原本不愿与日本发生直接冲突,但当其在上海的既得利益受到日本严重威胁后转而采取强硬态度。[14]陈志刚等指出,美国调停中日战争并增兵上海是为了护侨。日军破坏租界中立原则并站在英美利益的对立面,促使美国做出反应。[15]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不仅对中国人民造成伤害,也使旅沪外国侨民蒙受损失。忻平等研究了一·二八抗战后日本在国际舆论压力下,对在沪“第三国侨民”被迫作出赔偿的曲折过程,反映国际关系的复杂面相。[16]

(二)八一三抗战。作为全面抗战初期正面战场最为重要的战役之一,八一三抗战历来是研究热点。笔者从众多作品中撷取若干富有代表性的觀点,以此勾勒四十多年来大陆学界对该问题的研究脉络与取径。

关于战争导火线。学界对虹桥机场事件存在观点分歧,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大战的导火线”,促使日本增调军队向上海大举进攻。[17]另一种观点认为中日双方都决心在上海开战,但战役是由中国军队“先发制敌”。[18]此外,有学者提出日本是蓄谋侵略,即便“没有虹桥事件,也必然会发生其他事件”。[19]

关于战略意图问题。20世纪70年代,中国台湾学者提出南京统帅部的战略意图是有意吸引日军改变自北向南的俯攻为自东向西的仰攻,以期实现持久抗战。后来一些学者也持有该观点,认为淞沪会战实现了此战略意图。[20]余子道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南京统帅部在战役过程中并无迫使日军转移作战方向的指导方针,淞沪会战实际上未能改变日军的主要进攻方向。[21]黄道炫也不同意过高估计国民政府在抗战伊始就有诱敌变更进攻方向的战略意图,但认为国民政府在战前有充分准备,日军投入上海战场整体上是被动的。[22]陈廷湘认为,淞沪会战并没有打破日军及早控制武汉的战略意图,会战的有形意义在于促使国民政府及早迁都重庆,稳固大后方抗战基地。[23]

八一三与一·二八既有诸多相似之处,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余子道将两次战役的历史背景、国民政府决策、战略方针及战役进程、中国共产党在战役中的作用等问题作了对比分析,指出二者的历史地位并不相同。[24]金立人评价了两次淞沪抗战在全国抗战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之贡献。[25]朱华从军事得失角度进行比较,他认为二者的客观条件差别不大,主观条件上八一三抗战相对优越,但在军事行动指标对比上,八一三的战绩相对逊色于一·二八抗战。[26]

(三)战争动员。近年来,学界兴起了对战争动员机制的研究。汪英将上海广播电台作为个案,梳理了一·二八淞沪抗战期间这一新型大众传播媒介实行传媒动员、物质动员与精神动员的过程。[27]李云波分阶段考察了上海汽车动员机制从建立、强化至崩溃的全过程,指出该机制对前线战斗与后方运输、救护均发挥了一定作用。[28]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动员工作历来受到赞誉。侯桂芳详细考察了中共在上海进行社会动员的组织机构、宣传方式与社会效果。[29]

(四)敌后斗争与上海人民支援抗战。敌后战场“在牵制和打击敌占区日军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30],但是相较于正面战场的研究,国内对上海敌后战场的专题研究起步较晚,成果较少。上海敌后斗争时间长、情势复杂激烈,内容既涵盖城市内的游击战、情报战、暗杀、爆破、策反等活动,也包括郊县与敌后根据地的武装斗争。洪小夏的研究表明,上海敌后战场的形成与发展呈现多元态势,国共双方及地方实力派共同投入了敌后抗战。[31]就上海郊县抗战而言,国内较早的专著当属薛振东的《上海郊县抗日武装斗争》,该书系统梳理了中共领导上海郊县抗日武装的斗争历程。顾学周提出,沪郊抗战既是华东敌后抗战的重要部分,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期间国际大都市城郊反侵略斗争的典范。[32]

上海作为抗日战争的特殊后勤基地,向全国各地输送转移了大量的人才和物资,有力支援了长期抗战。邬正洪、傅绍昌总结了上海地下党与上海人民对新四军、华中抗日根据地提供的各项支援行动。[33]韩洪泉分阶段评析了上海对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支援,鉴于上海特殊的地位、功能及条件,这些支援活动具有不可替代性。[34]此外,还有对上海人民支援正面战场的研究,比如“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的战斗引发上海民众的声援和“最热烈之注意”。以往对这段史实众说纷纭。胡现岭利用报刊及口述史料考证得出,女童杨惠敏献旗一事是应第88师之请,三次通过租界进入四行仓库。[35]

三、社会经济史研究

(一)金融业。全面抗战爆发时,上海的金融业如证券、银行、信托等已发展到较高水平。吴景平指出,国民政府先后在上海设立四行联合贴放委员会和四行联合办事处,并向金融业、工商业提供贴现放款,实行统一管理以应对战时金融紧急状况。这些举措强化了抗战初期上海的金融中心地位。[36]尤云弟广泛搜集与利用中外史料,对抗战初期上海金融市场面临的困境及四联总处为稳定金融市场所采取的举措进行了细致梳理。[37]也有学者以某个专门的金融团体或机构为对象展开研究。张天政探究了上海银行公会在上海金融体制从平时向战时转换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38]朱荫贵梳理了中国股票推进委员会的产生与发展状况,指出民间金融团体能够推动社会资源重组的前提是上海工商业已发展到新的阶段。[39]

(二)工厂与工人。上海工厂内迁曾被视为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但有学者对此提出不同看法。孙果达认为,尽管上海内迁工厂对后方生产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工厂所占比例太小,而且国民党举措失当和腐败无能对内迁运动造成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上海民營工厂“内迁运动是不成功的”。[40]在内迁之前,上海企业界存在复杂多样的思想趋向,有不少爱国企业家支持内迁,但也有部分人不愿意内迁。蔡亮分别探析了成功迁移至后方的工厂所产生的积极效应和没有内迁的企业家之所以徘徊犹豫的原因。[41]

上海工人阶级及其斗争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焦点。上海总工会主编的《抗日战争时期上海工人运动史》比较全面、详实地总结了中共领导上海工人阶级开展抗日救亡的斗争历程。随着上海工人研究走向深入,学者们不仅继续重视中共对工运的领导,也关注国民党、日伪政权对工运领导权的抢夺,凸显了历史真实的复杂性与丰富性。黄美真认为,上海沦陷后由于日本压迫、工厂倒闭、工人失业以及工运领导机关转入地下等因素,上海工运转入低潮。此后,日伪插手工运,扶持工运团体,图谋扩大控制权。直至日军在战场败退,上海工运才逐渐活跃。[42]张福运指出,反侵略斗争激发了各阶级的民族感情,使上海劳资双方的冲突事件大幅减少,但1939年以后工人面对生存压力,依靠民族主义情感维系的劳资合作关系再度紧张起来,工潮趋于激进化。[43]

(三)难民安置与市民生活。难民安置是上海社会史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张鼎考察了中共领导下上海难童救济工作,指出其工作特点是对难童开展进步文化教育和组织生产自救。[44]战争期间,上海租界和一些国外救济机构也援助了部分难民。郑祖安论述了租界对难民又阻又纳、以纳为主的复杂举措,认为租界在保护难民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人道主义作用。[45]任轶利用中外档案资料探究了法租界当局和天主教会在淞沪抗战中救助难民的动机与行动。[46]

近年出现了关于抗战期间上海市民生活的研究。经先静考察了上海女工的日常生活,指出抗战初期的女工群体在舆论感染下民族主义情绪比较浓郁,但随着战争远离和对资本家不满逐渐加深,生存处境依然是她们最为关注的问题。[47]朱英利用《秦润卿日记》等资料,勾勒了一位上海商界上层人士在抗战不同阶段的生活与心路变化。[48]

(四)外国侨民。战时旅沪外国侨民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三方面:其一是日本旅沪侨民研究。19世纪末日本旅沪侨民仅一千余人,1942年高达九万余人,数量上超过其他国家旅沪人数总和。至1946年,十万日侨基本遣返回国。陈祖恩全面考察了上海日侨的政治、经济、宗教、教育等问题,对抗战时期的叙述不多。[49]张智慧探究了一·二八前后日本侨民的生活状况以及事变对日侨社会的影响。[50]其二是西方国家旅沪侨民研究。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圈禁了旅沪西方侨民。熊月之利用日本外务省档案,对上海集中营的设立、分布、管理及交涉等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51]其三为旅沪犹太人研究。二战期间由于纳粹德国迫害,大量犹太难民进入上海。潘光分析了上海成为犹太人主要避难地的原因,分阶段梳理了难民由欧洲来沪的具体线路与人数,并评析了“上海犹太人”的特点。[52]有关旅沪犹太人的专著亦涉及到抗战时期犹太人的社团组织、经济文化活动及其与中国社会关系等问题。[53]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关于上海外国侨民的生产生活、对中国政府的态度、在地社交网络及小社会等问题的研究稍显不足,解答此类问题尚有待于对相关各国史料的深入分析和比对。

四、文化、教育与知识分子研究

(一)上海抗战文化。上海抗战文化是在日本侵略者的摧残压制中形成与发展的,其不仅对日伪宣传构成有效抵制,而且对动员群众抗战起到积极作用。齐卫平指出,上海作为抗战文化策源地对全国抗战文化的勃兴起到先导作用,大批文人的内迁更掀起各地抗战文化的热潮。[54]朱敏彦、齐卫平论述了抗战时期上海文化从形成、高涨到抗争与苦斗的发展阶段。[55]张云从海派文化的视角审视上海抗战文化,提出海派文化所展现的城市风范、创新品格,促成上海文化界的联合与上海抗战历史地位的抬升。[56]戴知贤梳理了中共领导上海“孤岛”文化斗争的机关、舆论阵地、理论宣传、人才培训和文艺运动等方面的情况。[57]

(二)大众文艺与新闻出版。上海各抗日文艺团体利用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宣传抗战、动员民众。黄静以“上海剧艺社”为对象考察了“孤岛”时期上海话剧发挥的战斗性、工具性的作用,以及中共领导的文艺团体对上海文艺救亡活动所起的辐射作用。[58]秦雅萌借助跨地域、跨媒介的多重视野对比,探究了“孤岛”上海与“文化城”桂林对“木兰从军”故事的重新讲述,分析了抗战文化氛围与语境内“木兰从军”故事的现实隐喻、女性英雄的塑造以及家国观念的新内涵。[59]战时上海大众文艺具备畸形繁荣的表象,傅谨指出战时上海的戏剧市场之所以保持兴旺是由于其市场发育程度在全国最为成熟。[60]上海沦陷后,全国出版格局经历了从破碎到重组的过程。赵晓兰考察了“孤岛”作为区域性出版中心的形成原因和地位,认为它在全国出版中心转移期间填补了空窗期。[61]王毅研究了具有美商背景的《大美晚报》在上海的经营与舆论影响,呈现其对日伪政权、租界当局和国民政府三方力量的因应过程。[62]

(三)学生与学校。中共上海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主编的《抗日战争时期上海学生运动史》是一部系统总结战时上海学运的专题著作,指出上海学运构成沦陷区人民斗争的组成部分,有效配合了敌后抗日斗争,对全国抗战起到了模范的支持作用。严爱云认为,上海学运是中共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以灵活多变的形式领导的,区别于根据地和国统区的青年运动。[63]抗战爆发后,沿海高校及全国教育中心转移至大后方。由于上海租界的存在,驻沪高校普遍迁入租界办学或仅部分内迁,重庆的教育部通过多渠道对留守“孤岛”的高校实行遥控监督。韩戍指出,当日军占领租界后,留沪的国立大学、教会大学与私立大学在日伪政权要求注册立案的压力下作出截然不同的抉择。[64]

(四)知识分子。香港曾作为上海知识分子迁移至内地的中转站。张培德对上海文化人迁往香港活动作了考察,认为两个迁徙阶段的背景、特点不同,但都促进了两地文化交流和香港进步文化的发展。[65]张剑考察了上海沦陷后中国科学社留沪成员的斗争活动及心路历程。[66]姚宏志注意到“学术中国化”运动并不局限在重庆等地,他利用“孤岛”时期的报刊资料探讨了该运动在上海的发生、发展过程,剖析了上海“学术中国化”运动的主要内容、观点及历史作用。[67]

五、研究展望

为推进上海抗战研究走向深入与升华,笔者认为以下几个问题或应得到更多重视。首先,原始文献对于史学研究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目前仍有一些研究未能充分利用原始文献,使用二手资料的现象并不鲜见。上海市档案馆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文献资料仍有待于学者进一步挖掘利用,同时,海外已开放的外文档案亟应得到重视。研究者在开拓既有文字史料的深度和广度以外,应延展搜集新史料的视野,整合利用散落于民间及国外的历史图像影音资料。近年来,上海已经有计划地向国外派遣人员搜集苏联塔斯社、美国美联社等外国通讯社拍摄的有关中国军民的抗日影像,这些资料也可为学术研究提供便利。

其次,以笔者对上海抗战研究的脉络梳理所见,在较长一个时期内学界有扎堆研究战争的现象,忽略对其它问题的探讨。由于不重视学术史回顾,对该领域已经取得的成果也视而不见,进行低水平重复研究。实际上,上海抗战史还有许多空间亟待学者耕耘与完善。比如,上海是世界反法西斯情报战的重要阵地,但对这一战时情报中心的认识和考察还很不够;抗战时期中共领导的上海情报工作厥功甚伟,这方面的研究也还有待加强。由于上海抗战研究涉及的学科领域相当广泛,专史细分化趋势愈见明显,融合跨学科视角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比如,研究上海抗战文艺需吸收文学史与文艺理论知识,研究战时防疫则涉及卫生学与医学史知识。当下,运用跨学科的视野与方法关照上海抗战显得十分必要。

最后,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利益在此汇集。只有将上海抗战置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大格局与长时段中进行探讨,以全球视野、全息史观去关照,才能准确定位上海抗战。但是,目前还较少见到具备全球史视野的学术成果,对于某些课题也还缺少与国外学界的交流对话。我们期待,今后中外学者通过不断的资源共享与学术互动,广泛开展具有建设性价值的争鸣与探讨,共同推动上海抗战研究走向深入。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深入开展中国人民抗战研究[N].人民日报,2015-08-01(1).

[2]王小平.一二八淞沪抗战后国民政府善后工作述论[J].民国档案,2014(02).

[3]严斌林.全面抗战爆发前上海民间防空建设初探[J].史林,2018(01).

[4]白华山.地方精英与上海抗战——以“一二八”事变期间的上海市民地方维持会为例[J].史林,2007(04).

[5]唐培吉.一二八淞沪抗战:中华民族觉醒的先声[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5(04).

[6]余子道.抵抗与妥协的两重奏——一·二八淞沪抗战[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7]马仲廉.一·二八淞沪抗战述论[J].抗日战争研究,1992(1).

[8]张北根.日本发动上海“一·二八”淞沪战争的原因[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6).

[9]张智慧.“一·二八事变”与上海“自由市”计划始末[J].学术月刊,2011,43(08).

[10]余子道.“一面抵抗、一面交涉”政策与淞沪抗战[J].军事历史研究,1992(1).

[11]金再及.南京国民政府对一·二八事变的方针[J].历史研究,1992(3).

[12]左双文.一二·八事变与国民政府的外交决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13]肖如平.一·二八淞沪抗战前后的蔣介石与汪精卫[J].抗战史料研究,2014(02).

[14]王宇博.英国与“一·二八”事变[J].江苏社会科学,1993(06).

[15]陈志刚,张秀梅.一·二八事变期间上海租界中立原则的破坏与美国的护侨应对[J].史林,2015(06).

[16]忻平,张智慧,吕佳航.一·二八事变后日本对在沪“第三国侨民”的赔偿[J].历史研究,2016(02).

[17]余子道,张云.八一三淞沪抗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8]马振犊.“八一三”淞沪战役起因辨正[J].近代史研究,1986(06).忻平.1937:深重的灾难与历史的转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322.

[19]魏宏运.关于八一三淞沪抗战的几个认识问题[J].民国档案,2011(04).

[20]孟彭兴,黄新田.论“八一三”淞沪抗战期间蒋介石的战略指导[J].史林,1992(02).

[21]余子道.论抗战初期正面战场作战重心之转移——与台湾学者讨论发动淞沪会战的战略意图问题[J].抗日战争研究,1992(03).

[22]黄道炫.淞沪战役的战略问题[J].抗日战争研究,1995(02).

[23]陈廷湘.重评淞沪会战的战略意义[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

[24]余子道.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两次淞沪抗战之比较研究[J].上海党史研究,1995(12).

[25]金立人.两次淞沪抗战在全国抗战中的地位作用[J].上海党史研究,1995(S1).

[26]朱华.两次淞沪抗战军事得失之比较[J].上海党史研究,1995(S1).

[27]汪英.传媒动员与一·二八淞沪抗战——以上海广播电台为个案的考察[J].军事历史研究,2007(3).

[28]李云波.八一三抗战期间上海汽车动员机制问题探微[J].史林,2016(02).

[29]侯桂芳.抗战时期中共上海党组织对民众的社会动员及其启示[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7(08).

[30]张仰亮.抗日与统一:抗战期间国民党游击战的战略意图探析——以中条山根据地为例[J].近代中国,2018(01).

[31]洪小夏.关于上海敌后抗战的几个问题[J].军事历史研究,2006(01).

[32]顾学周.上海郊区的抗日武装斗争及其历史经验[J].探索与争鸣,2002(8):46—49.

[33]邬正洪,傅绍昌.上海人民支援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4]韩洪泉.上海人民支援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述略[J].抗战史料研究,2017(02).

[35]胡现岭.淞沪会战中杨惠敏献旗之真相[J].史学月刊,2009(05).

[36]吴景平.淞沪会战中的上海金融业[J].军事历史研究,2014,28(03).

[37]尤云弟.四联总处与抗战初期上海金融市场变动[J].民国档案,2016(04).

[38]张天政.“八一三”时期的上海银行公会[J].抗日战争研究,2004(02).

[39]朱荫贵.抗战时期的上海中国股票推进会[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04).

[40]孙果达.抗战初期上海民营工厂的内迁[J].近代史研究,1985(04).

[41]蔡亮.抗战初期上海民营工厂之内迁及意义[C]//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5.

[42]黄美真.沦陷时期的上海工运[J].历史研究,1994(04).

[43]张福运.“孤岛”时期上海劳资关系中的民族主义[J].近代史研究,2016(02).

[44]张鼎.抗战时期中共上海地方组织领导下的难童工作[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6(04).

[45]鄭祖安.八一三事变中的租界与中国难民[J].史林,2002(04).

[46]任轶.浅析两次淞沪抗战时期法租界当局与天主教会对难民的救助[J].民国档案,2015(01).

[47]经先静.战争时期上海女工的日常生活(1937-1945)[D].华东师范大学,2017.

[48]朱英.抗战期间一位上海商人的日常生活——基于《秦润卿日记》的考察[J].安徽史学,2019(02).

[49]陈祖恩.上海日侨社会生活史1868-1945[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50]张智慧.1930年代初期上海的日侨社会研究——以一·二八事变为中心[J].军事历史研究,2015(1).

[51]熊月之.上海盟国侨民集中营述论[C]//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5:30.

[52]潘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上海的犹太难民[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1(02).

[53]唐培吉,等.上海犹太人[M].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2.潘光,王健.一个半世纪以来的上海犹太人犹太民族史上的东方一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王健.上海犹太人社会生活史[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

[54]齐卫平.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文化在全国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1(04).

[55]朱敏彦,齐卫平.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文化发展论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5).

[56]张云.海派文化视阈下的上海抗战——兼论上海抗战文化的历史地位[J].军事历史,2018(04).

[57]戴知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孤岛”文化斗争[J].中共党史研究,1996(04).

[58]黄静.“孤岛”奋战:抗战时期中共文艺团体在上海的坚守——以“上海剧艺社”为例[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7,33(02).

[59]秦雅萌.“木兰从军”故事的现代讲述——以抗战时期的上海、桂林为中心[J].妇女研究论丛,2017(01).

[60]傅谨.抗战时期的上海演剧[J].文艺研究,2012(04).

[61]赵晓兰.抗战时期上海孤岛出版中心的演变及其作用[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4).

[62]王毅.游走于权力网络中的灰色地带——“孤岛”时期的《大美晚报》研究[J].新闻大学,2019(08).

[63]严爱云.抗战时期党领导下的上海青年学生运动[J].当代青年研究,1995(4).

[64]韩戍.抗战时期的国民政府教育部与留守上海高校[J].抗日战争研究,2018(02).

[65]张培德.抗战时期上海文化人向香港的迁徙[J].史林,2002(04).

[66]张剑.另一种抗战:抗战期间以秉志为核心的中国科学社同仁在上海[J].中国科技史杂志,2012,33(02).

[67]姚宏志.抗战时期“学术中国化”运动再探讨——以上海为中心的考察[J].中共党史研究,2017(07).

本文系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专项课题“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研究”(2019ZJD006)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系上海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刘  捷

猜你喜欢

研究述评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大事记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将改革进行到底
国外城市休闲化研究述评及启示
近几年来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研究述评
国外私立大学管理体制研究述评及启示
基于文献分析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