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普特融合之路 创高效随班就读

2020-11-06张敏

新智慧·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随班就读特殊教育

张敏

【摘 要】对于有智力障碍、多动、自闭的特殊学生,加强培智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教育教学环境、教学方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创设随班就读模式。当前随班就读是普特融合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对提升特殊学生的智力和综合水平、促进普通学生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巧妙排列座位、促进心理接纳、同伴有效帮扶、实施自主教育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探究,让随班就读模式更加高效,让普特融合更加有效,以期为相关学校和教师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普特融合;随班就读;特殊教育

随班就读指的是在普通学校中为有智力障碍、多动和自闭等表现的特殊孩子提供教育服务的形式。对于让智障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促进其健康成长,促进普通学生全面发展等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有利于推动基础教育的发展。在普特融合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构建平等、没有歧视的环境,让智力障碍的孩子在普通学校学习,同时提供一些特殊的帮助,根据具体情况实施更好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普通学校和特殊学校的教师应该加强合作,加强交流与研究,给予特殊学生更多的关怀与光照,对其进行相关心理教育和辅导,从而在循序渐进中促进特殊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成长。

一、设定教学目标,巧妙排列座位

在普特融合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首先设定教学目标,根据“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原则,在教学内容上应该遵循一般性的原则,像教授普通孩子一样教授特殊孩子,在学习任务的要求上应该遵循特殊性的原则,适当降低特殊孩子的任务要求。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让普通孩子背诵全文,特殊孩子只要求背诵重点段落即可,对默写和数学中的计算也可以适当降低要求,从而让特殊儿童更好地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还需要遵循三点原则:一是备课时需要注意随班就读学生的特点,设定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运用不同的辅导方法,从而体现个体差异性;二是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多提问特殊学生,为他们创造学习的环境,鼓励他们勇敢回答问题,从而启迪思维;三是设计的作业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提升质量和减少数量,降低作业难度,让特殊学生更好解答。

特殊学生通常有好動、注意力不集中、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差的特点,因此教师应该结合他们的个性特点,巧妙排列课堂座位。教师应该将特殊学生安排在容易发现和更好监督的显眼的地方,从而利于教师辅导、利于同伴帮助。一般而言,教师可以将他们排在前排的讲台旁边,或者临近过道的地方,这样,教师便可以更好地观察特殊学生的学习情况,更方便地提醒和鼓励他们学习,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促使他们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认知能力和学习成绩。教师还可以借助榜样的力量,将特殊学生安排在学习成绩较好、学习态度认真、遵守班级纪律的学生旁边,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二、运用多项措施,促进心理接纳

由于智力障碍孩子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将他们放在普通学校学习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其中最为主要的是普通孩子的心理接纳问题。特殊孩子很可能会遭到普通孩子的戏弄和排斥等,导致普通学生与特殊孩子的关系紧张,产生发生冲突的风险。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多种多样的措施进行引导和教育,从而让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在心理上可以互相接纳,共同学习和生活。

教师首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培训,通过对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的分别教育,让他们互相更好地认识对方,更好地理解对方存在的各种问题,更好地实现互动与交流。例如,对普通孩子应该加强道德教育,培养他们平等待人、诚实守信和友善交往的优良品质,让他们认识到这些同学的特殊性,从而以更好的心态和开放的态度接受他们;对特殊学生应该加强认知教育,让这些学生认识到同学们没有恶意,同学们想要和他们互动与玩耍,希望更好地了解他们,他们应该和同学增进交往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开展各类文体活动,让不同的学生更好地接纳对方。例如,教师可以开展“一同看特奥会”的主题活动,播放最近几届特奥会的精彩瞬间,让普通孩子感受特殊人群那种自强不息、奋勇拼搏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让特殊学生受到鼓舞,为他们树立学习的榜样和努力的目标。教师还应该经常组织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劳动技能活动、绘画比赛、科学制作活动等,每个组分别安排一些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让混编小组通力合作,在合作中更好地沟通与交流,更好地了解对方,更好地在心里接纳对方。

三、发挥同伴作用,进行有效帮扶

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在所有时间段对特殊孩子开展教育,因此可以发挥普通学生的力量,开展“一对一”“二对一”和“多对一”的同伴帮扶策略,更好地发挥同伴的作用,让普通学生有效帮助特殊学生,促使特殊学生提高成绩和认知能力,培养普通学生乐于助人等优秀的思想品行。一个好的同伴就相当于良师益友。教师可以从班级中挑选有爱心、沟通能力强、具有责任心和耐心、性格脾气较好的学生,组建“二对一”“多对多”的合作小组,让各个小组一同学习、共同生活和一起参与活动,并对做得好的普通学生进行适当地奖励。

在学习的过程中,各个小组一同在课堂上探讨问题,一同在课下预习课程、完成作业、背书、计算等,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更好地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普通学生可以扮演小老师的角色,这能锻炼他们的分析能力、讲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利于帮助他们巩固知识,同时也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心与责任心。在日常生活方面,为了培养和提高特殊学生的自理能力,可以实行“多帮一”的生活与住宿模式,以更好地让普通学生帮助和指导特殊学生的日常生活,如共同打扫教室和宿舍卫生、提醒刷牙和洗脸等。由于特殊学生的大脑异于常人,大脑和身体常会处于失调的状态,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专项训练活动,提高特殊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自理能力,如有开展羊角球和蹦蹦床等训练,在此过程中也可以让同伴帮助他们,以此更好完成训练。

四、创建教育环境,实施自助教育

自助教育也是普特融合教育的重要内容,主要指的是为特殊学生创设能帮助他们的教育环境,开展相关自助课程教学,对其进行个性化指导教育与训练,从而提高特殊学生的自助能力,降低特殊孩子对家庭、父母、老师和同伴的依赖,让他们可以像正常学生一样参与学习,像正常人一样回归到主流社会中。

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可以引入一些帮助特殊学生智力发育的训练设备,建设一些帮助特殊学生提升生活自理能力的设施。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安排的生活自理课程、心理辅导课程和人际交往课程,进行相关教学,以此为特殊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打好基础。对普通学生则应该加强思想和心理方面的教育,如价值观教育、爱心教育和辅助教育等,这样可以让普通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更好的心态帮助特殊学生。在实施自助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个性化辅导,根据特殊学生的天赋秉性和兴趣爱好,发掘他们身上的优势。例如,有很多特殊孩子就有绘画天赋,教师就可以对这些孩子进行专门辅导,通过一次次地教导以及布置相关任务,让他们学习绘画技能,提高美术创作能力,在考核之后可以让他们办黑板报、做手抄报、参加绘画比赛等。

综上所述,在普特融合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特殊学生的基本特点,在学校的安排下,结合特殊学生的基本状况和认知能力,设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将特殊学生安排到教室的显眼位置,教育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互相接纳对方,并让普通学生帮扶特殊学生,同时对特殊学生进行自助教育,进而促使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周志英.随班就读学生有效参与合作学习的对策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20(09).

[2]卢欣悦,景时.随班就读学校资源教师的角色冲突及解决策略[J].现代特殊教育,2020(07).

[3]王娇娇,连福鑫,朱楠.小学随班就读智力障碍学生同伴关系现状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20(03).

猜你喜欢

随班就读特殊教育
对随班就读中SEN学生有效参与的教学研究
对随班就读中SEN学生有效参与的教学研究
论政府在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中的职能
普通小学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态度调查
浅议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
如何搞好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学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关于特殊音乐教育师资培养的个人见解
新时期我国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