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寓教于趣 寓学于乐

2020-11-06林以洪

新智慧·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应用策略小学数学

林以洪

【摘 要】游戏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使人心情愉悦的一种方式,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而在小学数学中应用游戏教学,通过采取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小学数学;应用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落实和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数学潜能,达到举一反三、灵活活动的教学效果。游戏化的教学让每节课程的知识点都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切入点,让学生能自主开展学习,同时进行主动思考,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游戏教学法的优势

(一)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游戏教学法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主动和自由。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出现难以掌握事物的情况,但游戏却是充满想象的,可以使人们打破现实的禁锢,积极参与并且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灵活运用这一特点,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然后根据学生在游戏中的反应和表现来不断调整游戏方式与内容,让学生在游戏中发展并展示自己的能力,发散自己的思维。

(二)释放学生情感体验

游戏是学生想象和虚构的活动形式,但学生在游戏中所获得的体验却是真实的。小学生在进行游戏的时候,能获得各种感受以及体验,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成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让他们学会如何面对和解决问题,在整个过程中积累经验,并且通过亲自观察和操作,亲身感悟数学知识的形成,从而找到正确思考问题的途径,获得充分的自豪感和满足感。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的原则

(一)合理规定游戏导课时间,游戏内容贴近教学内容

对小学数学来说,课堂导入环节是极为重要的环节之一,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使用游戏教学法进行导课,这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了解。但是,教师必须要对这一环节的时间进行严格控制,不能占用课程过多的时间,通常是将时间掌控在5分钟左右,并且游戏方法和内容都需要与本节课的内容有密切联系,这样才能更加凸显游戏教学法的优势。

(二)重视游戏教学的知识含量,合理掌控游戏活动过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游戏教学法时,教师不能盲目地使用,而是应该对游戏中的知识含有量进行严格把控,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能够学习,并且有所感悟,这样才能实现游戏教学的目标。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对游戏教学的过程进行全面掌控,以把握全局,维护好课堂的秩序,从而使游戏教学能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和价值。

三、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实施观察游戏,促进分析探究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育的一个关键阶段,教师应该秉持着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学生兴趣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开展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和深入思考。因此,教师需要培养学生从观察问题入手,让学生能准确地观察和把握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厘清数量关系中的异同点,再从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思维方式的形成来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出问题中各个对象的共性和特征,从而增强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例如,在教学《奇妙的图形密铺》一课时,教师便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观察游戏,让学生观察复杂的图形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然后归纳出密铺的规律。接下来,教师可以拿出一些三角形、四边形和五边形等拼接板,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尝试拼接,以此来进一步鼓励学生进行观察、归纳和总结,最终得到密铺的关键是能构成360度的角,并且拼接的边也需要一样长的结论。最后,教师可组织小组活动,开展“拼接设计比赛”,让每个小组共同拼接出一个图形,并且还需要说明拼接作品的含义与意图。由此可见,教师的引导不仅能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来,还能鼓励学生分析探究数学知识。

(二)引入故事游戏,营造和谐氛围

现阶段,适合小学生的游戏种类繁多,那么,教师必须明确自己所选择的游戏具体属于哪一类,这类游戏的特点、作用和要求有哪些。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好奇心会更加重,因而对故事类和情节类的游戏会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中引入故事游戏,将教学内容以小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为学生营造一个快乐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让学生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奥秘。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入故事游戏“兔妈妈分蛋糕”:兔妈妈将3块同样大小的蛋糕分给3个儿子,第一块蛋糕平均分成4份,取一份分给大儿子,但二儿子觉得太少了,想要两块蛋糕,于是兔妈妈将第二块蛋糕平均分成八份,取两份分给二儿子,而三儿子又觉得太少,希望能得到三份,那么兔妈妈应该怎样分第三块蛋糕呢?通过故事游戏,教师引导学生猜想兔妈妈应该如何分才能让三个儿子得到同样多的蛋糕。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在纸上画出三个圆,然后利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来描绘故事的情节,通过思考和探究之后得出答案。由此可见,教师通过故事游戏的引导,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规律,再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三)借助猜想游戏,推动学生思考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当今的教学并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还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和技能,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为学生留下充足的學习空间,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开展学习,让其大胆地质疑,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亲自动手体验和感受,同时积极主动地开展思考,并且喜欢上动脑思考,帮助学生感悟数学的魅力,挖掘出学生的学习潜能,通过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来提升学生的智力,这才是核心素养培育的最终目标,才能让学生能获得全面的发展。

例如,在教授《巧算》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入猜想游戏,先给出一些计算式“1+2+3+…+100”,然后引导学生解答。这是高斯算法中的著名数学题,学生在分析和计算中能回答出答案,但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猜想类似的题目有什么计算规律,并且拓展题型“2+4+6+…+98”“1+4+7+10+…+100”,再继续鼓励学生猜想归纳和总结探究,最终得出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由此可见,教师可以借助猜想游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开展竞赛游戏,发散学生思维

对知识的建构来说,如果没有经过与他人的磋商和磨合,也没有经过反思,那么就无法有效进行内化,数学知识的学习也是如此。因此,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为了帮助学生内化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开展竞赛游戏,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整理和丰富自己所获得的数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教学“鸡兔同笼”问题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开展竞赛游戏,鼓励每个小组积极获取竞赛的胜利。在游戏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现鸡与兔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每个动物都有一个头,而腿数不同,每只兔子比鸡多2条腿。由此得出:总腿数-2×总头数=2倍兔子的数目,4×总头数-总腿数=2×鸡的数目。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开展教学,学生才会更加轻松和愉快,不会感到枯燥无味,从而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亲自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提升学习的自信心,同时使自己的数学思维获得更大的、更加全面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游戏化教学法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接受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能愉悦身心。因此,教师需要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进行更多有益的尝试,让小学生能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来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鲜花.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50).

[2]吳健英.游戏化教学让学生学习更主动——游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华夏教师,2015(12).

[3]鞠靖.快乐数学,趣味学习——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策略[J].新课程(综合版),2019(04).

[4]范慧.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初探[J].中外交流,2019(20).

[5]丁杰.浅谈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读写算,2018(36).

[6]连培珍.快乐数学,趣味学习——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中的应用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4).

猜你喜欢

游戏教学法应用策略小学数学
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