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赣粤、湘桂运河工程战略定位及必要性分析

2020-11-06徐俊锋马殿光于广年吴彩英陈勇

中国水运 2020年8期
关键词:战略定位必要性

徐俊锋 马殿光 于广年 吴彩英 陈勇

摘 要:长江、西江流域是我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该区域经济总量超过全国的71%,也是航运最为发达的区域。通过赣粤、湘桂运河连通长江、珠江两大水运航道网,构建覆盖国家绝大多数经济发达省份国家水运网,完善全国高等级航道布局、对于实现交通强国,落实国务院加快水运业发展,建设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水运体系,極大促进流域沿线国土等自然资源的开发,推动周边各领域合作交流等具有深刻的战略意义和广泛影响,本文介绍了赣粤、湘桂运河工程背景及前期研究进展,对粤赣、湘桂运河工程进行了战略定位分析,指出了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关键词:运河工程;战略定位;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U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20)08-0057-03

1背景

粤赣运河的提法自古就有,有史料记载,最早明朝时期大学士解缙就提出过开凿粤赣运河,将赣江水及北江水用来灌溉农田。时至近代,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中对赣粤运河也有提及。20世纪30年代,民国政府也曾筹划此事,但最终未能实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1960年,交通运输部联合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江西省交通厅、广东省航运厅,对此开展了调查、分析和路线研究,并于1961年完成粤赣运河的初期规划报告。

湘桂古运河,即2000多年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开凿的灵渠,也称兴安运河,是中国和世界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沟通了长江水系的湘江与珠江水系的漓江,与长城南北呼应,同为世界奇观。目前,灵渠作为我国重要的古运河文化遗产,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全面保护,已成为广西区重要的旅游景观。自1953年起,交通运输部和湘桂两省区的交通、水利等部门多次对湘桂运河进行了勘察。1958年3月,党中央成都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意见》为湘桂大运河做了远景规划。1982年交通运输部组织湘桂两省(区)交通及有关部门对湘桂运河进行勘查,研究规划工作,提出湘桂运河东线方案。1983年湘、桂两省(区)交通部门,根据《长江水系的航运规划》要求,编制《湘桂运河航道规划报告》。1986年湖南省国土局和省水利厅、交通厅联合编制《湘江干流规划》,湘桂运河初步纳入规划中。1992年长江、珠江两水系航运规划办公室、部水规院、湘桂两省(区)航运规划技术人员重点查勘了运河东线方案。2007年湖南省政府批准和发布《湘江干流航道发展规划》明确提出“结合水利水电梯级开发,把湘桂运河建成通航1000 吨级船舶的Ⅲ级航道”。

随后在不同时间,对粤赣、湘桂运河的建设,断断续续有一些意见或初步研究,但宏伟的跨水系沟通工程一直停留在设想和规划阶段,至今没有进入实质阶段。

赣粤、湘桂运河通过沟通长江、珠江水系,把我国内河航运最为发达的两大水系联结起来,形成长江以南地区南北向的水上交通大动脉,降低长江干线通航密度,减少小船和大船争抢航道的情况,使长江航行更加安全。赣粤运河将成为广东、江西快速融入全球经济的黄金水岸线,成为广东、江西走向世界贸易前沿的一条“水上丝绸之路”。湘桂运河是西江中上游地区和长江中上游地区的货运大通道,是长江经济带与东盟、欧洲等国家外贸货运的重要通道,在国防、战备上有其重要作用。适时开发建设赣粤、湘桂运河,对恢复两大水系沟通、完善全国高等级航道布局、推动沿线国土及资源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交流等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进展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经济水平飞速发展,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发展及生产力的提高带来物资交流愈加频繁。在全国经济区域中,长江经济带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带人员和物质交流越来越紧密。同时,随着国家经济实力提升,以往很多处于设想阶段的工程,如三峡水利枢纽、青藏铁路、港珠澳大桥等伟大的工程相继实施并部分已建成,这些雄伟工程的实施,不但大大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也体现了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工程建设技术水平。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已具备建设大运河的实力和能力。

赣粤运河工程进展主要是在北江干线已开展千吨级航道整治,随着北江干流的飞来峡、白石窑、濛里和孟洲坝枢纽船闸的扩建及改造,千吨级船舶可直达韶关。“十三五”期间广东省航道建设,已经对北江上延段的浈江和武江进行一定范围的整治建设。而江西省内,赣江湖口—赣州606km航道已确定高等级航道,并且大部分河段已达到千吨级航道级别,贡江和桃江也已列入建设计划。广东和江西两省的航道建设,已逐步向分水岭推进。2015年4月1日,广东省省长朱小丹率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对北江进行了实地调研,期间听取了时任广东省航道局总工程师杨明远关于北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建设情况和北江联通湘江、赣江蓝图愿景的汇报后,作了“要提前着手相关课题研究,组织专家论证北江联通湘江、赣江,打造连接泛珠三角区域与长江经济带黄金水道的可行性”的重要指示。此后,广东省航道局及时启动了粤赣运河相关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湘桂运河工程进展主要是2011年湖南省政府批复《湖南省内河水运发展规划》,把湘桂运河纳入到2021~2030年湖南水运建设项目。2013年9月湖南省交通运输厅规划办于启动“湘桂运河专题”的研究工作,2015年10月完成专题报告。2017年,交通运输部印发《珠江水运发展规划纲要》,该纲要明确表明“开展连接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湘桂运河和赣粤运河工程的研究工作”。2018年10月,珠江航务管理局受交通运输部委托,组织编制《珠江水运发展规划研究报告》,重新提出通过赣粤、湘桂运河连接长江、珠江两大水系的建议。

3 战略定位及必要性

(1)赣粤、湘桂运河工程建设是实施国家“一带一路”战国家战略的需要。从“一带一路”的总体部署来看,“一带”着重于加快向西开放,“一路”着重于建设海洋强国。湖南可以发挥作为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接合部的区位优势。江西位于连南接北、横贯东西的枢纽位置,有着沟通内陆和海洋的自然优势。广西位于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及东盟经济圈的连接部位,邻接着中国与东盟两个巨大市场,我国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大型出海通道,又是东盟国家进入我国市场的陆海要道。广东面向内地可参与“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作为南方海洋大省可参加和开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作为联通珠江和长江水系的赣粤运河,南与广州相连,北至鄱阳湖,溯长江而上,可达鄂、湘、川、渝;下至长江中游,与京杭运河连接,形成京广运河,与淮河、黄河、海河贯通;至长江下游,到达江、浙、沪等发达地区。湘桂运河通过湘江、桂江纵穿湖南、广西两省,是我国华南地区的新的战备通道,是京桂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湘桂运河、平陆运河、南水北调中线与长江、珠江两大水系相衔接,从而形成全长4500多公里,与京杭大运河平行的京(津)桂大运河。适时开发利用赣粤、湘桂运河,恢复两大水系沟通是实施国家“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需要。

(2)通过赣粤湘桂运河连通长江、珠江两大水运航道网,是构建覆盖国家绝大多数经济发达省份国家水运网,完善全国高等级航道布局的需要。长江、西江流域是我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该区域经济总量超过全国71%,也是航运最为发达的区域。“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指出“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构建面向东盟区域的国际通道”。国务院批复的《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表明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珠江-西江经济带”涉及云南、广西、贵州、广东等省份,四省间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治理等一系列问题将在实现“共谋共治”,四省水运合作也将实现重大突破。可见,赣粤、湘桂运河工程建设是实施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落实《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国家战略,通过运河工程连接长江、珠江两大水运航道网,实现区域水运合作发展,构建覆盖国家绝大多数经济发达省份国家水运网,完善全国高等级航道布局的需要。

(3)赣粤、湘桂运河工程建设是实现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目标的需要,能促进沿线产业转移,发展外向型经济,推动沿线国土及资源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交流。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长江和珠江水运为沿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长江经济带占国土面积的21%,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西江系珠江水系干流之一,是珠江水系中最长的河流,航运量居中国第二位,仅次于长江。2019年珠江水系内河货运量首次突破10亿吨大关,珠江水系完成内河货运量超过沿江四省(区)综合运输总量的10%,其中,北江大宗货物水运量占区域大宗货物综合运输总量的45%以上,珠江水运已经成为支撑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长江和珠江横跨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水上运输大通道,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上下游各省经济互补明显,长江和珠江水运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流域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有利于加强下游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效应,带动上游地区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4)赣粤、湘桂运河工程建设对于实现交通强国,落实国务院加快水运业发展,建设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水运体系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突出问题。平衡发展需求与资源供给矛盾,解决生态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必须走绿色发展的道路,别无他途。交通系统中航空能耗最高,公路次之,铁路第三,水运能耗最低。水运优势和潜力巨大。2011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推进珠江水运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建成比较完备的现代化内河水运安全监管和救助体系,运输效率和节能减排能力显著提高,水运优势与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对经济发展的带动和促进作用显著增强”的发展目标。建设赣粤、湘桂运河,将进出赣粤、湘桂的大宗货物、出北海的外贸货物等逐步由水路承担运输任务,可以节省大量能源和土地等社会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充分发挥水运的优势,达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目标。因此,建设赣粤、湘桂运河,对于实现交通强国,落实国务院加快水运业发展规划,建设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水运体系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梁国昭.从美因一多瑙运河谈到我国规划的湘桂运河和粤赣运河[J] .热带地理.1998(01):18-22.

[2]吳镇光.赣粤运河刍议[J] .珠江水运.2002(08):10-11.

[3]徐俊锋,马殿光,于广年等.珠江水系港口发展特征分析[J].中国水运.2017(12):29-30.

[4]徐俊锋,马殿光,于广年等.珠江水系航运发展特征分析[J].中国水运.2019(3):37-38.

[5]广东省航道局,中铁建港航局集团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武江及粤湘运河航道开发初步方案研究[R].2016.

[6]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主要水系间运河沟通规划方案研究报告[R].2013.

[7]杨锡安,贺柏武.湘桂运河建设正逢时[ J] .湖南交通科技,2010,36(1):124 -127.

[8]鲍光翔 .北江航道扩能升级启动[ J].珠江水运,2015(2):10 -11.

[9]朱光富.关于推动珠江水运科学发展的思考[J] .珠江水运.2012(02):63-65.

[10]尹维清,戴昌军,钱俊.长江流域航运发展规划方案研究[ J].人民珠江,2013(10) :76 -79.

[11]蔡秀荣.国外水运交通负外部性及治理经验借鉴[J] .中国水运.2012(05):45-46.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科技发展基金(KJFZJJ190401)

猜你喜欢

战略定位必要性
集业集团内部审计战略定位与其框架的构建解析
浅析企业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企业文化在对企业管理中的战略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