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写作课中常见问题的探讨及策略

2020-11-06陈鸿

关键词:写作技能

陈鸿

摘 要:牛津英语教材每个单元都有训练学生写作能力的模块——task。笔者认为,在task这个作文模块的教学中,学生不应该只是知识的接受者,而应该是文本的对话者,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思考“范文对学生意味着什么?”,然后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依托范文,延伸范文,甚至创新范文。

关键词:写作技能;范文解读;写作结构与逻辑;写作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7-105-2

写作课是训练和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课型。对于学生整个单元的学习而言,写作课是一个重要的输出环节,也是一个单元知识点得到整合和单元主题得到升华的重要课型。译林版《英语》教材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教学活动,其中Task板块是在学生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以后,整理思路、组织语言、落笔成文的过程(译林出版社,2013)。许多教师不明白Task板块的作用,出现了不少误区。笔者经过自身的实践、反思和探索,在此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并提出针对性的可操作性的策略,与广大读者探讨。

一、写作课中常见的问题

1.对范文进行过度解读

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的Task板块通常由A、B、C三个部分构成。A部分通常介绍了紧扣单元主题的写作背景并提供了写作中用到的useful expressions等。B部分一般会呈现一个完整或非完整的的范文,需要学生根据A部分的信息将其补充完整。C部分则是抛出写作任务。这就要求学生根据Task来将范文“补充完整”,然而,很多年轻教师错误理解,过度解读范文,甚至把范文当作Reading来精读,最后导致学生写的文章和范文一模一样。

2.写作前输入单一、不足或过剩

有些教师往往会把范文解读当作为一种输入,还有的老师会将Task板块前的某一个课型的导入搬过来,做一个和那个板块差不多的一个输入,这样的输入没有将本单元的主题在Task板块进行升华,没有训练学生的总结能力,也没有注重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还有些教师,在输入环节会将本单元各板块的内容全部整合和复习,他们也会在写作前将写作中学生会遇到的方方面面都覆盖到,笔者认为这样的输入方式太浪费时间,也会大大挤掉学生后面当堂写作的时间,这样的面面俱到的输入方式,是不必要的,我们需要给学生空间自己去思考,我们需要留白一点让学生自己去解决。

3.写作技能指导不到位

写作技能不是一堂两堂课就能完成的,需要慢慢积累,但是对于三年的初中教学来说,教师必须要明确每个阶段、每个学期甚至是每节写作课需要培养和巩固什么写作技能。这是很多教师不能做到的,有些老师有可能把写作技能都误认为是语言点的使用,所以每节课的写作技能是不具有系统性的,也没有联系。有些老师有可能觉得到了初三迎接中考才需要培养这些技能,因为初始年级的作文很简单。但是,写作技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一次又一次的写作当中不断训练,不断积累的,所以教师需要在每节写作课中体现一到两个写作技能的指导,这样有重点的训练,学生才会得到进步。

4.写作结构和逻辑性培养的欠缺

写作结构是每堂写作课写前必须明确的一个问题。很多英语老师都能做到,但这只是一个大框架,大框架清楚的文章不一定就是逻辑性强的文章。每段段落它也需要有逻辑性,要有主旨句。句子与句子之间也需要有逻辑性,两个句子之间需要有过渡的连词或者过渡的句子。很多老师,在这两个方面做的是不够的。

5.写作后评价不到位

在写作课堂中,老师能有时间在学生完成写作后,选取两到三篇文章和学生共同批改。这样的课堂可以说是比较完整的。但是对学生写作的评价肯定不能仅仅这样就算结束了,笔者认为,不管在课堂上学生已经互相批改过还是老师已经批改过几个层次的文章,在这之后,教师必须在课后对全部学生的文章进行批阅、修改和给出个性化的指导。这一点也是有些老师不能做到的。

二、针对写作课中常见问题的策略

1.适当解读范文却不依赖于范文

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中,Task板块的写作有不同的体裁,如:邀请信、推荐信、话题式作文、通知等。所以我们的范文的第一个作用就是,告诉学生这样体裁的文章的格式。范文的第二个重要作用是告知学生写作的结构,即分几段来写,每段写什么内容。那么第三个作用是通过范文展现一到两句句型结构,让学生仿照句型造句。所以对于范文的处理,完成这三个步骤即可。对于生词和词组的处理不需要复杂化,不需要过多延伸,更不应该给学生划很多语言点让学生默写,因为写作课的课堂目标是写好一篇文章,并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2.写作前的输入要恰到好处

写作前的输入既要满足于写作又要为写作留有足够的时间和学生自我发挥的空间。Task板块的主题是大单元主题下的一个升华,如果前面的Welcome和Reading等课型是整个单元的输入,那么Task则是最终的一个输出。

首先,解读范文之前,写作课堂的第一步导入就要输入很多本单元的话题和知识点并进行归纳总结,输入一定要足够,要让学生有选择的内容可写,所以输入一定要满足于后面的写作。其次,在输入的过程中,老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因为这是对之前学习板块的一个复习和总结,完全可以交给学生自己去完成,老师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即可。这样的话,在这个过程学生的思维品质才会得到锻炼,学习能力才会提升。最后,笔者认为教师不必要将后面的写作中的障碍全部为学生扫清,不能把后面的写作内容定得太细太死板,我们需要给学生留点自我发挥的余地。

3.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

写作技能是言语技能的一种形式,在写作过程中形成,包括构思技能、表达技能和修改技能。笔者认为初中生英语写作技能可以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能多用形容词、副词来丰富句子内容;二、能将一些自己熟练的句型运用于写作中;三、能适当使用一些从句来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想法;四、能使用一些过渡句、主旨句、连词来使文章更加连贯、流畅具有逻辑性;五、能自我修改出一些语法错误,字迹清楚端正。

教师需要在每个单元的写作课堂中,着重对学生其中一到两个方面技能的培养。教师需要结合单元知识、正确把握学生现有的写作知识和水平,并且从初一到初三,一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地方式去培养。例如:初一的时候我们需要培养学生会使用一些形容词和副词来丰富句子,同时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连词,and、but、or、so、also等。初二的时候教师可以开始培养学生将自己学过的句型运用于写作,并且会写一些简单的从句。到了初三,教师可以培养学生使用一些高级的连词或词组,并且会添加过渡句和主旨句使文章深刻且丰富。

4.注重培养学生写作的结构性和逻辑性

初中英语写作课堂上,在学生写作前,教師必须要明确文章的结构。除此之外,段落之间的过渡,语句之间的衔接也非常重要,教师也需要在写作课堂中给学生一定的指导。段落之间的过渡,可以使用过渡词和中心句。这一点很多老师都能注意到,但是语句之间的衔接却是容易忽视的。这个能力其实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在我们的中考书面表达中,大部分的文章是半开放型的,给出的中文要点也比较少,这就需要学生去读懂要点之间的联系,然后自己添加句子使得文章更加丰富流畅。

5.写作后的评价要全面且个性化

写作后的评价是一个可以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的总结性的环节。学生在课上完成了一篇表达其思想体现其语言水平的文章,教师需要通过文章去了解学生思想观念上的一些误区和在语言表达上的一些错误,并给出正确的引导和写作指导。所以学生的文章需要老师在课后一一批阅,并且给出个性化的指导。一定不能用参考的范文去框死学生。那么,怎么体现教师的个性化指导呢,比如:学生有一个很好的观点,可是他表达不正确或根本不会表达,那么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指导他怎样使用自己现有的语言知识去清楚地表达这个观点。笔者认为这个环节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在初中英语写作指导课过程中,教师始终要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让学生成为写作课的主体,能够写出表达自己观点和思想的文章,并且要让学生在完成一篇写作之后,核心素养得到培养,写作能力和语言水平得到提升。这样的写作课堂才是有效的、可取的。

(作者单位:苏州市木渎南行中学,江苏 苏州215000)

猜你喜欢

写作技能
初中英语写作训练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初探
教之道,贵以“砖”
借鉴课文写作技巧 培养学生写作技能
浅谈初中英语写作教学
解析高中英语语言技能教学原则及方法
基于我校英专学生写作技能培养的语法教学研究报告
初中生英语写作困难的成因和对策
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