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记忆力的方法

2020-11-06赵志勤

考试周刊 2020年86期
关键词:记忆力生物教学培养

赵志勤

摘 要:记忆力是智力活动的基础和仓库,它是人们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大脑中的再认和重现,是人类积累的经验的功能表现,是学习的必要条件。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

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和记忆的规律,能加快学生的记忆速度,同时能使知识保持长久性,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生物教学;培养;记忆力

学生在学习生物学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相近概念,如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拟态和保护色、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等较零碎的知识,记忆的东西特别多,同时生物课在初中阶段每周只有两课时,教学内容多,时间比较紧,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记忆的方法,记得快,记得准,并且要保持长久的记忆力。科学且合理的记忆方法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笔者谈谈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来提高学习效率。

一、 记笔记

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时间有限,学到的知识以及需要消化的知识也有限,因此就需要学生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领悟课堂所学的知识,温故而知新。同时,学生在课堂上也要养成做笔记的良好习惯,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还能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实际上,许多学习方法的研究都表明:听课时经常记笔记的学生,成绩相对好得多。这是因为记笔记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使思维更加发散,提高对知识的储存能力和记忆力,通过记笔记的方式记忆还不容易被遗忘。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记笔记,还要善于记笔记。学生在做笔记时,不能随意乱记,而是要按照课题的类型与难易程度,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记录。对于老师重复讲解的地方,学生可以在笔记本上用红色标记笔标注出来,以后在复习的时候可以注重看容易出错和重要的知识点。在记笔记的同时可以将所听到的重要内容精简化,用短句记录,短句更容易记忆,言简意赅,记录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能够强迫自己主动进行学习,加强记忆。记录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不断将信息整合起来,在进行整合的过程中,将知识点进行再次理解与吸收,进一步熟悉重要的知识点,将文字转化为行为。例如在学习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时,通过观看家蚕和蝗虫发育过程的视频,让学生在笔记上概括家蚕和蝗虫的发育过程,家蚕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让学生抓住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主要区别是否有蛹这个阶段。

二、 口诀记忆

口诀记忆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和创新欲望,教师应借助辅助工具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思考、理解、吸收新知识。生物是理科中最需要记忆的一门学科,它既需要理科的思维,也需要文科的记忆,而不求甚解的死记硬背,常常使记忆内容相互混淆,无法实现长久记忆,有些知识采用口诀记忆,能让学生记得快,记得长久。将无意义的学习材料,通过联想使其与学习生活中具体形象、具体场景联系起来,赋予特别的意义,产生一定的趣味,记忆要有明确的目的和高度的注意力,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记忆。(1)如鸟类、哺乳类的心脏:上为心房下为(心)室,(心)房连静脉(心)室连动(脉),左室主动(脉)右室肺(动脉),交错循环要记牢;(2)血液成分变化歌:(流过)心脏动、静脉不变,各器官处要交换,流过肺部静(脉血)变动(脉血),其他器官动(脉血)变静(脉血)。(3)显微镜使用要领:对光时要三转,转换器、遮光器和反光镜。寻找物象时:一看二降三反向,物象清晰调细望。(4)耳的构造的口诀:耳廓、耳道成外耳,收集声波向里传;鼓膜、小骨和鼓室,震动传递在中耳;半规、前庭和耳蜗,感受声波在内耳;神经传导声刺激,声音产生在大脑。

三、 概括记忆

课堂上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对学习材料进行提炼、浓缩,抽出基本框架,重点内容,抓住关键。学生可利用课后及晚上空闲时间,及时把当天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概括总结的过程就是学生独立思考,反复思考的过程,有助于学生提高记忆力,起到巩固和强化知识的作用。对所要记忆的知识点进行提炼,抓住关键性内容进行记忆,概括记忆的特点是删繁就简、高度浓缩,提高记忆的效率,其具体的方法是,可将用语进行缩略,对于较长的名词、概念予以简化和省略,将内容庞杂繁杂、难于识记的知识内容有意识地从学习材料要点中找出关键性的字句、词语加以重点记忆,使其凝结聚焦着全部学习材料的内容。将学习材料进行总和归纳,将重点表列出来,作为记忆的提示。学生在概况记忆的时候,不能盲目将知识要点进行浓缩和运用,一定要让学生对其内容有所理解和熟悉,在此基础上记忆浓缩,其记忆效果才能有效提高。如在学生学习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这两节后,我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及时概括总结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不同,学生总结如下。

呼吸作用在没有光合作用的情况下,就无法进行。这是因为呼吸作用所分解的有机物正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正是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四、 及时记忆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将短暂的暂时性的记忆转变成长久拥有的记忆,通过周末开放式家庭作业,从概念、绘图、制作标本、实验探究等方面进行分类整理,使知识进一步条理化,通过反复循环重难点,重复循环不仅可以巩固记忆,还可以加深对所记忆内容的理解,反复记忆是增强记忆力的助手,从而将书本上难以理解的知识变为自己拥有的,把遗忘率降低到最小程度,同时也避免了中下水平学生因不会做家庭作业而抄袭作业,或者不做家庭作业的现象,强化了记忆,同时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眼球和耳的构造时,让学生利用周末绘制一幅眼球和耳的结构图,学生非常感兴趣,并且采用不同颜色的笔绘制的非常漂亮,有的学生不但有图,还配有文字说明,增强了知识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五、 思维导图

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既可以完成对琐碎、零散的知识点的梳理与重组,还可以发现原有的知识与新的文本知识之间的深层联系,经过思维的精细加工后,零散的知识就形成一张大网,学生在记忆的时候便可以提纲挈领、纲举目张,并且能很好呈现概念之间的层次关系,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制作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预习,也可以帮助学生学会课后概括总结,提炼浓缩。制作思维导图学生可独立完成,也可交流探讨来完成,运用思维导图可以为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以清晰的思维方式更快地学习新知识与复习整合旧知识,将看似零散的知识贯通成一个系统,从而增进理解和记忆能力,思维导图还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右脑,在创作导图时,还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性状来进行记忆,具有极大的可伸缩性,通过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进入到知识记忆中来,能极大地提高记忆效率。无论用哪种方式来完成,都能提高学习效率,增强记忆效果。如学生学习了生态系统后,让学生制作他们对生态系统理解的思维导图。

六、 使用错题本

“错题本”也叫“摘错本”“纠错本”“改错本”“错题集”,号称学习“神器”。顾名思义是指中小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自己做过的作业、习题、试卷中的错题整理成册,便于找出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使得学习重点突出,学习更加有针对性,能增强学生对错题的记忆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正视错误、记录错误、研究错误,也有利于培养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但凡学习好的学生,都会有自己的一套总结错误的经验。错题本是将自身错误进行汇总,将错误汇总在一起的时候,就很容易看出其中的规律性,长期将错误进行整合可以改变学生对于错误的态度,并且发现自己错误的特点,对待错题的态度是减少错题的关键。将错题进行核对,发现错误后回顾整个错题的过程,找出错误的原因,并且找到正确答案,加深印象,避免多次重复犯错。有了自己的错题本,就成了考试前复习的“好帮手”,回顾自己的错题,重温教训与经验,这确是非常有效的复习方法之一,也是培养记忆力的方法之一。

总之,一些好的学习习惯要老师反复强调,不断督促才能养成,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记忆效果的好坏对能否保持知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将方法论教育渗透在知识传授之中,使学生掌握记忆的规律,采用科学的方法去记忆知识,不断提高记忆效率,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对他们是终身受益的。

作者简介:趙志勤,甘肃省华亭市,甘肃省华亭市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记忆力生物教学培养
你的记忆力好吗
非凡的记忆力等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超强记忆力
测测你的记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