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体育田径训练中的暗示法教学技巧探究

2020-11-06郑敏

考试周刊 2020年86期
关键词:田径训练高中体育

摘 要:田径运动对运动员的体能和战术技能均有很高要求,因此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尤为关键。提升心理素质是激发运动员潜能、保证运动员优势发挥的关键环节,文章尝试结合高中体育田径训练实际,阐述暗示教学法及其应用路径,希望研究观点在提升高中体育田径训练活动水平上能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高中体育;田径训练;暗示法教学

一、 引言

暗示教学法在高中体育田径训练活动中的应用目标主要就是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给学生提供轻松愉悦的训练环境,激发学生的运动潜力和创造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田径运动水平。传统的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不关注学生心理,其实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学质量提升。新时期,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指导,教师在组织田径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调整,使身体锻炼和心理训练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运动状态,以积极心理引导行为。但是具体的实践教学活动中,如何有效运用心理暗示教学法依然是值得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 暗示教学法分析

(一)言语暗示

言语暗示顾名思义就是教师以语言表达方式带给学生心理暗示,通过语言内容以及语速、节奏实现信息传达的目的。言语暗示方法一般采用的语言结构比较简单,是一种正面的口头暗示,对被暗示者有诱导作用,带给被暗示者期望与信任等积极情绪。教师在应用言语暗示方法的时候要抓住学生微小的进步,比如简单的“好!”“不错!”“真棒!”等,就可以满足学生的期望,激发学生的勇气和自信心。

(二)体态暗示

体态暗示主要包括眼神、手势以及姿势等非语言的暗示行为,该种暗示方法在矫正学生不良行为方面作用显著,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同时还可以避免挫伤学生自尊心。比如发现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教师可以走到学生面前,以拍手、眼神传递等方式给学生暗示,这种方式比传统的点名提醒更具优势。高中体育田径训练中,教师对于训练中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拍肩膀、竖大拇指等体态暗示方法,都可以无形中带给学生鼓励。体态暗示法在传达信息、传递情感和直接激励等方面均发挥着显著作用,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变化。

(三)標志物暗示

标志物暗示在体育运动训练中比较常见,由于教学中教师无法以灌输式教学方式让学生一下子接受很多知识,醒目的标识可以帮助强化学生记忆,因此在指导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应用暗示教学法,引发学生良性的心理反应。比如跳远助跑教学中,间隔摆放海绵垫作为标志物,使学生迅速掌握助跑节奏,利于提升训练活动的精准性。

(四)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可以消除运动员的紧张感和疲劳感,体育运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可以运用心理暗示方法,合理调节运动员的肌肉、关节和韧带状态,激发运动员的生理潜能,降低对生理能量的消耗,帮助运动员恢复体力和脑力。比如放松暗示过程中,可以让运动员以自己比较舒适的方式躺在软垫上,放松心绪和四肢;暗示调节呼吸器官,引导运动员有节奏地调整呼吸,对血液循环强化有积极影响,利于提高运动员适应高强度训练的能力。如短跑训练中,可以应用心理暗示方法。一般放松时间保持在3~5分钟即可。

(五)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是典型的心理语言暗示方法,比如自我谈话和音乐法,运动员调节自身情绪,削弱消极心理因素影响,避免练习过程中紧张的神经状态和肌肉状态影响运动员的技术发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了解自我暗示的方法,学生结合自身条件与特点,应用自我暗示方法,比如缺乏信心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自我鼓励获得自信。

三、 高中体育田径训练中的暗示法教学的应用案例分析

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尝试在下文中分析高中体育田径训练中对暗示教学法的理解与实际应用。

(一)暗示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在田径训练中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教师经常选择游戏教学方法,旨在调动学生的训练积极性,提升学生的田径运动能力。高中体育教师在设计游戏的过程中,应该关注运动理论教学与实践运动技巧教学之间的结合,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以短跑教学为例,笔者就设计了“快递情报”的游戏环节,学生扮演情报员参与短跑,比较情报传播的速度,学生在短跑过程中有游戏情景带动,游戏竞争氛围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运动潜能,这对学生来说其实就是积极的暗示。学生在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同时提升奔跑速度,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体育游戏的应用,以游戏内容作为基础,满足学生的娱乐需求和体育竞技心理,对高中生来说他们在生理和心理发展上逐渐趋于成熟,但是竞赛游戏依然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新奇、激发体验对高中生来说极具吸引力,采取游戏方式确实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心理因素,避免学生在传统的田径训练模式下产生倦怠心理。

(二)暗示引领放松训练

田径训练过程中,学生要尽量能够放松情绪,这对技术动作把握和要领学习有积极影响。反之,假如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情绪过度紧张或者激动,则其注意力难以集中,这时候对于动作要领的记忆和掌握不利,严重情况下还会发生危险,影响训练目标达成。因此,体育教师在指导学生参与训练活动的过程中,主张帮助学生构建和谐的、平缓的心理环境,暗示引领在这种时候就体现出教学应用的优势了。例如,笔者在指导学生参与田径训练活动的时候,就以暗示引领的方式帮助学生构建平和的心境,引导学生平躺在垫子上,闭目放松,肢体舒展开来,然后调整呼吸方式,保证呼吸节奏。实践表明,上述方式确实可以帮助学生调节神经系统的机能,对学生的身体状态恢复与调整均有积极影响,当学生的生理能耗水平降低之后,身体状态就会逐步恢复平缓,对于运动训练的紧张感和疲倦感能够起到缓解作用,更利于学生调整身心状态。

(三)思维启迪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强调学生对自身状态的调节,但是学生需要合理掌握暗示法应用路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给学生提供合理的方法指导,以思维启发和感悟引领的方式,让学生以自身的思维、肢体和语言等多元因素对自己施加心理影响,起到调控心理和生理状态的作用,在运动前、运动中以及运动后都可以应用自我暗示方法,使自己在训练以及比赛中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真正进入良性心理活动状态,发展意志品质,实现良性循环。比如跳高训练中,首先,笔者做好设施安全检查工作,保证设施安全性,让学生对自己的安全放心。然后通过讲解与示范方式明确跳高运动技术和动作要领,之后启迪学生尝试技术动作的组合应用,引导学生结合自身需求找到适合自己跳高运动方式。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可以和自我建立对话,暗示自己“我能行”“我一定能成功”“这个高度我可以完成”,这种激励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和畏难心理。比如支撑跳跃运动训练中,笔者所教班级某位学生对该项运动产生了严重的恐惧心理,在跳跃之前犹犹豫豫,下了很大决心之后还是无法起跳,每一次该项目的训练,这名学生都是想参与但是不敢参与,为了帮助这名学生,笔者决定对他实施心理疏导,指导孩子克服心理障碍,使他更加果断,所以笔者在其他学生训练的时候找到独自待在一旁的他,告诉他心理暗示的重要性和方法,建议他和自我对话,反复强调自己的潜力,树立运动信心。在之后的训练中,笔者跟踪式观察与指导,循序渐进地增加训练难度,笔者发现他在成功起跳之后,表现得十分开心,在后续的训练中也更加活跃,尽管在技术动作上不达标,但是教师也不能急于求成,更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实现差异化教学指导目标,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四)假量调节暗示引领

结合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笔者发现在高中生的田径运动训练中,教师在教学评价以及平时的暗示教学中引入“善意的谎言”对提升学生运动信心有很大帮助,不失为一种教学策略。假量调节方法其实就是在学生对于运动训练中的重量、时间、距离等真实数据不了解的情况下,教师合理调节,营造一种“假象”,这种“假象”也会带给学生心理暗示,实现超量训练目标,对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有很大作用。但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要合理把控“假量训练”的“度”,控制“量变”范围,具体结合学生的个体运动能力、心理素质特点,在小组训练活动中引入“正假量”和“负假量”,实现分层差异化教学的目标,提高学生的训练水平和成长速度。比如笔者针对班级中部分缺乏训练信心,且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引入“正假量”支撑学生的训练活动,让学生始终处于“自我感觉比较良好”良性心理状态下,在训练中获得成就感,使学生逐步建立自信心。通过“善意的谎言”,学生以往消极的心理状态得到转变,这是提升其训练积极性的第一步,激发训练兴趣之后才能够开发学生潜能。反之亦然,对于一些过于自信,同时成绩不错,因此而衍生出惰性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入“负假量”,让学生在训练中感受到挫败,磨炼学生的意志、激发他们的斗志,彻底消灭学生的“嚣张气焰”,以“打压式”教育策略激发他们参与训练和提升自我的积极性,使这部分学生的运动能力更上一层楼。

四、 结语

综上所述,田径训练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机体状态都有比较高的要求,教师在指导田径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合理选择教法,其中暗示法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的心理调节有很大作用,借助学生自我暗示、激励以及教师鼓励等方式,可以将学生的运动状态调整到良好水平,激发训练兴趣、优化训练效果。文章以高中体育田径训练为例,分析暗示法的教学应用路径,旨在全面优化田径训练指导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强.暗示法在田径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资源,2017,22(1):28-29.

[2]陈宁.高中田径训练中暗示法的作用探讨[J].师道:教研,2013,12(9):108-109.

[3]刘莉业.暗示法:高中田径训练的催化剂[J].高考,2014,21(8):118-119.

[4]佚名.浅谈心理暗示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8,60(12):110-111.

[5]吴强.暗示法在田径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學课程资源,2017,21(1):128-129.

作者简介:郑敏,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沙县金沙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田径训练高中体育
多媒体在高校田径训练中的应用
拼命地“玩”,“玩”命地练
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改进的实践与探索
浅析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中学田径训练模式
基于田径发展新特点的中学业余田径训练研究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