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策略探究

2020-11-06陈巧玲

考试周刊 2020年86期
关键词:发散思维课堂提问小学语文

摘 要:提问,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而高效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在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着重问轻思,形式过于刻板,缺乏对有效提问的思考。事实上,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学生反馈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提问的效率。提高课堂提问效率,可以尝试更新提问理念、提高专业业务、设置思维发散的提问、设置探究性提问等,全面提高提问效率。

关键词:课堂提问;小学语文;发散思维

一、 前言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能够突出强调重难点知识、提升学生课堂纪律,调动学生主动思考,活跃课堂氛围等,实现有效且高效的提问。在具体教学组织中,教师能够充分关注到学科教学任务、学生的各项反馈等,设计高效且有参与感的课堂提问环节,以完成适合课堂教学的课堂提问环节。

二、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提问重问轻思

随着新课标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意识到课堂提问的环节,但是重视未必做的优秀,过犹不及,很多教师在提问过程中越发注重课堂提问的量,却忽视了课堂提问的质量。这也出现了提问多,但是未能抓住重点;过于刻意提问,也会偶尔的打乱课堂节奏,反而成为课堂阻力。值得关注的是,小学阶段学生本身注意力就难以集中,过于频繁地提问不仅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反而可能会阻碍学生的学习,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重问轻思,也反应在对学生给出的答案的解析、反馈十分有限,很多教师仍然停留在以“标准答案”衡量学生的回答的状态中,影响了提问的有效性。

(二)提问形式过于刻板

提问形式过于刻板,是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另一难题。如何提问?提问技巧?提问艺术……关于这些问题,似乎是教师本身的盲点所在。在组织课堂提问重,教师缺乏对提问本身的思考,更多地将注意力关注到课堂的教学中。刻板的提问形式,教师更多地会关注到现成的提问技巧应用,但是忽视提问的效果、课堂提问整体逻辑的设定等,而这些都恰好地影响着提问的结果,使得提问变得枯燥与难以完善。

(三)缺乏有效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环节缺乏实效性,是多元因素造成的。以教师提问为例,更多时候教师仅仅能做到“提问”,却做不到“有效”,仅仅注重提问本身,但是不能关注到提问的意义、内涵,期待的目标等。在提问中,也可能会出现一定的认识偏差,一些教师会认为有效提问,应当是“有难度”的提问,也因此提问刁钻古怪,却在启发性上不足,很多问题甚至为一次性问题,或是离题万里……这样的提问,对于认知仍然浅薄的小学生而言,反而容易使其误入歧途,难以达到理想的提问状态。

三、 影响课堂提问的因素

(一)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会对课程做出预设,包括对提问环节的预设。而这样的设定,会因为教师个人专业素质而产生影响。首先是新课标发展之下,教学思路、方向乃至内容等更新换代快,一旦教师自身认识、理解等跟不上新课标进度,就会造成提问环节的偏差。例如,新课标坚持以人为本,课堂教学需要坚持学生中心,逐渐将主动权让渡给学生,仅仅这一过程,在教学实践的转变就很久。教师的专业素养,影响并很大程度的决定了课堂的氛围、提问的质量、方向等,需要得到关注。

(二)学生的课堂反馈

学生的课堂反馈,是影响课堂提问的重要因素。提问是最为基础的互动环节,由此,不仅需要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的回答,以及对回答的反馈等,也是重要环节。在一节课的提问中,学生的回答、反馈,本身就能反映出问题的质量,也能影响着提问环节的走向。所谓以学定教,因材施教,在很多时候也可以指学生对课堂所给予的反馈及问题的解答等。

四、 高效的课堂提问环节设计

(一)良好的课堂氛围

想要实现高效提问,首先需要维持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问环节需要得到学生的反馈、回应,才能构成完成的提问环节。但是显然,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受到传统教育思路限制,学生与教师之间仍然界限分明,加之小学阶段学生本身对于成年人会有沟通的障碍,对教师有天生的畏惧。因此,只有建设友善的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才能使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感知,在轻松的氛围下给出自己的答案,并且逐渐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为接下来对学生的自主探究、独立思考,质疑精神等的养成也有较为积极的意义,应当得到关注。为了构建课堂氛围,教师可以多抽出一些时间与学生交流,问题设计贴合学生生活实际,多给学生一些鼓励等,实现对课堂氛围的建构,形成稳定的和谐氛围。

(二)更新课堂提问理念

教师及时更新课堂提问理念,紧扣语文学科课程改革发展及要求,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方向,结合新形势、搜集新素材,更新课堂提问理念,组织设计高效问题。新课标发展,带来的是教学思路的全面革新,以往每节课的目标围绕知识而设定,但是新时期,课堂教学目标由单维变为多维,也因此需要考量的内容更宽了。新课标除了带来了思路、指导思想等的转变,也使得教学内容革新速度加快,越来越多新的提问技巧、提问思路等被带到教师面前。此时,正确选择课堂提问理念,找到现代化教学的思路所在,才能更好地实现发展,鼓励教学的思路,完善教学的目标,全面推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在教学组织中,逐漸更新课堂提问理念,也是教师自身成长的一个历程,需要得到全面的关注与思量。

(三)关注对学生的答案及课堂反馈

关注到对学生问题反馈的搜集。问题的提出所对应的是问题的解答,也才构成了完整的提问环节。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及时关注到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语文学科有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其人文性、艺术性,很多内容不是以对与错所能判断的,每一篇阅读文章,既有人类共有的情感寄托,也有读者的不同感悟。例如,学习了《司马光砸缸》这则寓言故事,如果教师提问“若是你遇到这样的危险情况,会怎么处理”时,学生不仅有了相同的选择,也会有现实的思考,毕竟,现代社会国家倡导的是在保护好自身的前提下的“见义有为”。小学阶段学生在不断成长,对于文章的阅读所能产生的感悟等也是在不断变化的,由此关注到学生对课堂的反馈,并根据学生的答案,去寻找引导的机会。根据学生的表现,对问题本身做出衡量等。珍惜学生的答案及课堂反馈,也需要教师在评价语言的运用上做出调整,能够充分照顾到学生的需求,及时做出反馈与调整,为教学工作做出指导。

(四)设置探究性提问

在课堂问题设计过程中,应当考虑到学生的参与性和问题的意义。在小学阶段,尝试创设探究性语文问题,能够以此为媒介,指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与思考,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思路。例如,在学习《人类的“老师”》一课时,某位教师设计了系列问题,将课堂串联起来:1. 初读了课文,现在同学们能说说课题中的“老师”为什么要加引号吗?2. 想一想,老师为什么把鸟儿、蜻蜓、苍蝇、蚊子、蜜蜂几个词板书在同一行呢?3. 老师为什么把“袋鼠”和“贝壳”写在同一行呢?4. 这两种是简略介绍的,而上面的几种写得比较详细。再想想,“贝壳”的后面加上什么标点符号才比较完整呢?在这样的问题中,课程被联结成一个整体,设置探究性问题,通常是环环相扣,牵引课堂的。在组织教学中,为学生设置探究性问题,也可以进一步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经过互动完成探究,以实现组内合作、互补等。

(五)设置延展性提问

设置延展性提问,是语文学科应有的人文属性。延展性提问,是在课堂结合教材的提问基础上进行的,是指导学生在课程之余的进一步思考。语文学科不是局限于课堂的学科,生活中的言谈举止是语文;国学经典,传统文化,是语文;阅读作文,汉字书法,也是语文……在很多时候,语文课堂教学仅仅是一部分,而更广阔的面向生活的思考与视野,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集中体现。在组织教学中,教师可以做出进一步的设定,如围绕课文的教学内容,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去思考;结合当前的讨论话题,设定延伸性问题。这些问题,未必有固定的答案,但是学生思考的过程,才是最为重要的。延展性提问,应当是学生独立学习与思考的环节,应当是围绕学生的学习与思考,加以探究,主动思考。

(六)找准提问时机

在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目标丰富多样,包括活跃课堂氛围,启发学生思考、突出教学重难点、强调課堂纪律等,不同时机插入的问题会有不同的结果,找准提问的契机,才能更进一步地完成教学任务,促成学生的成长。在课堂教学组织中,找准提问的时机,才能最终达成教学的发展,鼓促成学生的思考与成长。例如,在学习《山行》这首古诗时,在课程讲解进行过半后,会发现班级学生出现了走神的情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及时提问“这首诗里面涉及了哪些景色?”这样的问题,这样的问题看似没有难度,却能及时将学生的思路带回到课堂。不同时间段的问题设定,能够收获不同的效果,为学生带来相对独立的思考,以实现不同的目标。在课堂展开预设时,学生就应当及时加以关注,与学生进行互动沟通,促成教学的发展,指导学生独立的思考与探究,达成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展开教学工作,为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带来丰富的体验。

五、 结语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是师生交流、指导教学的重要环节,关注到对提问环节的革新,也能够更为全面的推动教学工作的改革与发展。但是在生活中,教师关注到学生的思考与显示状态,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互动,以有效的提问推动课堂教学发展,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发展余地,同时,也能启发学生的学习思路,带动学生独立思考,完成教学任务。在新时期,关注到问题的设定,鼓励学生更多的思考与探究,以实现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魏志宏.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实施策略[J].新课程,2015,14(1):103.

[2]郭洪涛.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实施策略[J].科教文汇,2010,14(2):90-91.

[3]唐权.试论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实施策略[J].科学中国人,2015,30(9):265.

[4]施必云.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实施策略[J].新课程,2016,16(5):99.

[5]刘敏.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实施策略[J].中华少年,2016,15(6):121.

作者简介:陈巧玲,浙江省金华市,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发散思维课堂提问小学语文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金融新晋军的“发散思维”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