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如何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效率

2020-11-06陈发文

考试周刊 2020年83期
关键词:提升策略初中体育教学效率

摘 要:体育课程在初中阶段,是一门能够对学生身体进行锻炼的基础学科,其不仅能够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锻炼,还能够对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进行培养,更是能够对学生的意志力进行增强,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强化教学效率。使得能够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下,通过学生强化的身体素质,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效率;提升策略

初中,既是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也是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关键阶段。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其身体素质是否良好,与其个人的学习和生活,将来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不断提高,在初中的体育教学中就是重要任务之一。但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正承担着升学压力,和其他主课相比体育课时又过于有限,因而如何在有限的体育课堂教学中,达到教学效率的提高就成了初中体育教师所要思考的问题。对此,文章将会以寓教于乐、因材施教和团队精神三方面为出发点,对初中体育教学效率的提升策略进行研究。以此在不断地对体育运动作用进行发挥时,实现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高效增强。

一、 现阶段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不够重视体育教学

初中学校的领导者和体育教师在体育列入考试科目之前,都没有对体育的重要性给予充足地重视,甚至認为体育只不过就是蹦蹦跳跳,无须对其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也无须因此而建设过多的体育设备和器械,学校方面也缺乏对运动会的相关重视。这样的情况,不仅会让学生缺乏对体育的学习兴趣,更是无法让学生全面的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而以其他角度来看,许多教师和家长都认为,学生在学校学习就是为了考出好成绩,上更好的大学,接受更好的教育。而体育课程的开展与学生成绩的提高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在此思维下,初中学校就出现了过分重智轻体的现象。在这样的现象中,其原本安排好的体育课程,就会被其他主课所替代,甚至会在不断缩短减少体育课时的情况中,对相关的教学计划和目标进行更改。严重者还会对体育课程进行直接的取消。而这些情况都会使得学生缺乏体育训练,进而也就会在降低学生身体素质的前提下,无法实现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性发展。

(二)缺乏良好教学方式

能够对教学质量产生影响的还包括教师的教学方式。由于初中体育教师不够重视体育教学,因而多数体育教师并没有多大的教学热情,在这样热情过低的情况中,教师自然也就缺乏良好的教学方式,有些教师甚至直接采取了“放羊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直接进行自由活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会降低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还无法对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进行满足,使得在无法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下,出现了学生体育能力和身体素质不断减弱的状况。

(三)缺少体育器械和设备

良好体育教学的开展自然是离不开相关体育器械和设备的。据调查研究显示,条件良好的初中学校还会建设一些相应的体育器械,而条件稍差的学校则只是随便的安装了一些体育器械和设备,有些学校还因为对体育课程的不重视等,将一些相关的体育器械直接放置在了仓库中,使其积累灰尘,而不将其拿出来供广大师生使用。甚至有些学校即使具备许多的体育器械和设备,但因为缺乏相应的维修,使得许多器械和设备存在安全问题。如此这般的情况,自然就无法使得学生应用起体育器械和设备,进而也就会在形式化、表面化的体育学习中,无法实现对初中体育的创新教学和发展。

二、 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寓教于乐

在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清楚、更加准确有效的练习,体育教师通常都会展开相应的示范教学。但是在以往的教学示范中,示范构架过于简单、练习方式也较为机械,对学生的要求也只是需要其大概的模仿和操练。如这般的示范教学,并没有对其主观能动性进行发挥,体育教学的大部分时间,也都耗费在了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理念强调上。教师如何做,学生就如何学,单一而机械,自然也就会使得学生丧失体育学习兴趣。对此,面对机械式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对体育的抵触学习,初中体育教师应该通过对寓教于乐教学方式的利用,对相应的活动进行展开。首先教师需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点为根本,以其体育水平为出发点,利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对体育动作进行学习。如此就能够在轻松愉悦、和谐民主的氛围中,促进其体育水平的进步。

比如在“立定跳远”这一项目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以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为依据,对“兔子快跑”之类的游戏进行运用。首先教师需要以此类游戏为课程编订,以班级中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依据,以其体育技能水平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小组分组。其次需要为这些小组进行编队,以其相当的综合实力为前提,制定出编队的基本要求。然后教师需要给予每组不同的物品(接力棒),要求每组学生以立定跳远的方式传递物品。最先在最短时间内将物品传递至最终点的小组获胜。而为了促进比赛趣味性的增加,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奖励和惩罚,如输了的小组,男生需要做俯卧撑,女生需要做蹲起站立等。之后需要以各组学生在游戏中的不同状态为依托,指点出学生动作的不规范之处,并通过对相应动作的完整示范,对学生动作的纠正给予帮助。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方式,不仅能够将学生的体育课堂参与性和积极性激发出来,还能够调动出学生的获胜欲,更是能够规范化学生的体育动作。从而能够在达成体育课堂目标时,实现其体育技能的不断提升。

(二)因材施教

事实上,每个学生所处的环境不同,锻炼的程度不同,最后形成的体质情况以及学生所掌握的体育技能程度也不尽相同。在这样的不同当中,初中体育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对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给予重视,并在了解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时,以学生的实际身体素质为依据,对其进行分类。其次,因为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每位学生的闪光点也不尽相同,此时教师就需要将学生的与众不同寻找出来,并利用引导和带动的方式,对其与众不同的闪光点进行有效发挥。如在训练学生跳高时,很明显,个子越高的学生所占优势就越大,此时教师就要在发挥此类学生优势的同时,对学生给予相应的激励和表扬,以此挖掘出其在相关训练中的所在潜力。再如乒乓球的训练,个子矮的学生其实占据的优势更大,此时教师就可以对此类学生给予激励,使其积极地参与到训练学习中。总之,每种体育运动所对应的人群其实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以此为基础,对学生之间的不同特点和长处进行发现和发挥,同时以学生的身体条件为前提,对与其相适合的体育项目进行教学和训练。然后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适当的鼓励和奖励,对其训练自信心进行培养和树立,使得学生能够在扬长避短的情况下,对体育运动中的快乐进行感受。如此就能够在学生的快乐学习中,实现其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的增强。

(三)团队精神

体育运动不仅对个人的奋斗进行了提倡,对团队之间的协作也进行了强调。就比如篮球,就是一项既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个人能力,又需要学生拥有强烈团队精神的体育项目。在篮球项目当中,每个球员都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球员的技巧,对团队的整体水平都有着直接影响,而球员之间的配合水平,也对球在传递后能不能进入球筐有着直接的决定性作用。因为不同学生有着不一样的优势和缺点,因此在团队合作中,教师应该将学生之间的长处有效地发挥出来,并通过合作分工、互补团队等,集中起整个团队的力量,以此实现对终极目标的共同完成。而在初中体育运动中,要想最大化地发挥每位学生所具备的价值,教师就需要对學生的优势进行应用,并在对学生之间的团队优势进行结合时,提升起整个小组的战斗力。在此过程中,初中教师就需要在体育教学中,将自己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视为团队关系,并以此关系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在体育运动的篮球项目中,教师就可以让个子较为矮小的学生做后卫,身材较为高大的为中锋,如此的分配不仅能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去,还能够在明确的分工中,体现出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精神。而通过团队理念在体育中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认真对待,进而可以在实际体育训练中,利用有效的方式对其进行弥补和改进。

美国教育家林格伦将课堂上的师生交流分为四种。第一种,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的单向交流;第二种,教师问而学生答的双向交流;第三种,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相互问答的多向交流;第四种,教师和学生之间一起研究讨论做实验的综合交流。在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中,都是一个教师、多数学生,一个教师需要对多数学生进行知识讲解、教学示范,学生则需要通过模仿进行跟随练习。这种教学方式在师生交流中属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单向交流。哪怕是现在的初中体育课堂,其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过于严肃、不够活泼、课堂氛围沉闷压抑、缺乏良好的师生交流等等。这些问题,正是导致初中体育教学无法对当今体育教育需要进行适应和满足的主要原因。对此,在现代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利用信息传递的方式,将单向的教学交流向多向的教学交流进行转变。只有在这样的转变当中,教师才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才能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才能在学生学习参与度的增强中,通过与学生良好的交流,实现其体育技能的高效提升。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寓教于乐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促进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可以让学生在快乐学习的氛围中,对体育动作进行快速掌握。因材施教的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可以在强化学生共性的体育能力时,培养学生独特的个人能力。而在团队精神的形成教学中,则能够在强化学生学习信心时,在学生的肢体训练中,对其压力进行舒缓,使得能够在增强其对体育技能的掌握下,达到对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更是需要利用这些方式来促进教学效率的增强,从而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精神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刘立成.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效率的策略探析[J].探索科学,2019(8):240-241.

[2]李方玉.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效率的提升策略[J].学周刊,2020,9(9):151-152.

作者简介:

陈发文,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

猜你喜欢

提升策略初中体育教学效率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