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脱髓鞘疾病临床与预后分析

2020-11-06董敏睿陈立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20年8期
关键词:脱髓鞘脊髓炎髓鞘

董敏睿 陈立杰

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MOG)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构成髓鞘蛋白的不到0.05%,人类MOG由218个氨基酸组成,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后期表达,对于维持髓鞘的完整性以及细胞间的粘附起关键作用[1]。 水通道蛋白(aquaporin-4,AQP4)的发现将MS和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NMOSD)区分开,但是仍有超过30%的NMOSD患者血清AQP-4抗体阴性,而这部分患者的血清中可检测到MOG抗体,研究表明,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MOG)抗体相关获得性脱髓鞘综合征(acquired demyelinating syndromes,ADS)是区别于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和 NMOSD的一类独立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2-3]。现就我院收治的6例MOG-ADS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总结,以提高神经科医师对该疾病认识。

1 对象与方法

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确诊的MOG-AD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点、实验室和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并对其进行电话随访,了解预后。6例患者均符合MOG-ADS诊断标准[2]:①CBA法检测血清MOGIgG阳性。②临床符合以下任意一条:a.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acute disseminated encephalomyelitis,ADEM);b.视神经炎(optic neuritis,ON),包括慢性复发性视神经炎;c.横贯性脊髓炎(包括长节段和短节段横贯性脊髓炎);d.脑或脑干脱髓鞘病变;e.以上几种组合。③排除其他疾病。

2 结果

2.1 临床特点本研究共6例患者,其中4例女性,2例男性,男女比例1:2,平均发病年龄29岁(4~64岁),4例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3例ON患者主要表现为单/双眼视力下降、眶周疼痛;2例ADEM型儿童主要表现为脑炎的症状,包括发热、恶心、呕吐、肢体抽搐、意识障碍等;1例以脑干症状起病,该例患者3年前曾发生过1次脱髓鞘事件(详见表1)。

2.2 实验室检查1例(患者2)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升高:212.8 IU/mL(正常值 0~115 IU/mL);所有患者均行腰椎穿刺术,1例(患者1)脑脊液压力升高 270 mmH2O(正常值 80~180 mmH2O),1 例(患者 6)白细胞升高:29×106/L(正常值 0~5×106/L),2例(患者3和患者5)淋巴细胞比例升高(79%和90%),(正常值<70%),1例 (患者 4)IgG 合成指数升高:1.15 (正常值 0.3~0.7);6 例患者血清MOG抗体均阳性,2例(患者3和4)同时送检脑脊液,患者3脑脊液MOG抗体阳性(滴度1:32),6例同时送检AQP4抗体、2例同时送检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均阴性。

2.3 影像学与神经电生理特点所有患者均行视神经、头颅和(或)脊髓 MRI检查,3例ON患者中,1例视神经MRI异常,表现为视神经眼内段结节样强化;3例头颅MRI阳性者,可见颅内病灶分布广泛、且直径较大、边界不清,主要累及双侧大脑半球(3例)、皮质下白质(3例)、侧脑室旁(3例)、脑干(3 例)、桥小脑角(3 例)、第三脑室旁(1例)、大脑皮层(1 例)、小脑(1 例)、基底节/丘脑(1例)、半卵圆中心(1例),增强呈斑片样和点状强化;1例合并长节段脊髓炎,主要累及颈胸段脊髓,免疫治疗后复查MRI,病灶范围均较前缩小(详见表1);2例(患者 4和 6)行视觉诱发电位,患者6可见双眼P100潜伏时延迟。

2.4 治疗与预后入院后,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所有患者均给予不同剂量甲泼尼龙静脉滴注,每3~5 d减半,减至60 mg改为泼尼松口服,逐渐减停,所有患者均达到部分或完全缓解,激素平均使用时间为5.5个月;随访至2019年9月(平均7.8个月),2例出现复发,复发后再次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详见表1),患者6缓解期给予泼尼松联合硫唑嘌呤治疗,至随访结束,2例符合MS诊断标准。

表1 6例MOG-ADS患者临床资料

图1 患者6头颅及脊髓MRI特点 A~C为首次发病MRI特点,Flair像可见颈胸髓内高信号,右侧枕叶皮层以及第三脑室周围T2高信号;C和D为2次复发时MRI表现,可见左侧桥臂及左侧基底节T2高信号;E~G为治疗后,可见病灶范围较前缩小。

图2 患者5头颅MRI特点 A~D可见右侧大脑脚及脑桥、双侧顶叶和双侧半卵圆中心Flair像高信号。

图3 患者4头颅MRI特点 A~D可见左侧延髓、桥小脑角、脑桥后份和双侧枕叶Flair像高信号。

3 讨论

血清MOG阳性率大约为0.16/10万,以高加索人多见,男女比例基本相同,儿童MOG抗体的阳性率较成人高。MOG-ADS常见的临床表型包括 ON、ADEM、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横贯性脊髓炎(transverse myelitis,TM)、脑干脑炎等,儿童以ADEM多见,成人则主要表现为ON[4]。大约20%在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在本研究中,4例患者在发病前均有感染病史,这也提示感染可能会诱发MOG-ADS发生[5];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型MOG-ADS,临床表型也不相同,年龄较小者(3.3~7.7岁),主要表现为 ADEM,而年龄较大者(13.8~17.9岁)则主要表现为 ON[6];成人型MOG-ADS的中位发病年龄为36.46岁,以双侧视神经炎和脊髓炎常见[5];在ON型患者中,除了视力下降,眼周疼痛和视乳头水肿也比较多见,急性期还可伴眼底出血[7]。与AQP4-IgG阳性的NMOSD相比,ADEM型在MOG-ADS中更常见,NMO和长节段脊髓炎则少见,ON型发病二者相当[5],在MOG-ADS中,约10%~30%的患者会累及脑干,主要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颅神经麻痹、听力下降以及共济失调等[4,8],和白人类似[9],在我国,儿童MOG-ADS的中位发病年龄为5.8岁,以ADEM最多见,其次是ON。

在MOG-ADS中,约44.4%的患者影像学可发现异常[5],病灶多呈不对称分布,且以直径较大、边界不清的病灶多见,增强可呈线样或结节样强化,MRI病灶大体可分为三类:①皮质下白质;②中线附近的结构,主要包括丘脑、中脑、脑桥、第三脑室周围和胼胝体;③瘤样脱髓鞘病灶[3];相比于NMOSD[10],MOG-ADS更易累及白质、U型纤维,皮层下、侧脑室旁及内囊后肢。约1/3会累及脑干,以脑桥、延髓和桥小脑角多见,这类患者病情严重,易合并脊髓和幕上病变,且临床表现严重,预后不良,87%的患者会出现复发[8]。在我国,超过一半的患者会累及脊髓,约65%表现为长节段脊髓炎,而圆锥病变少见[10]。不同于 AQP4-ON,MOG-ON主要累及球后段和眼内段,且常伴有周围软组织炎症,增强可见周围软组织的强化[3,7];累及皮层的MOG-ADS者,对激素治疗敏感,且预后良好[11]。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例5患者,头颅MRI可见双侧顶叶和半卵圆中心对称性病灶,该影像学表现类似于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因此,对于这类对称性病灶,MOG-ADS也需要考虑。

大部分MOG-ADS患者对激素治疗敏感,缓解期添加免疫抑制剂可有效减少年复发率[12-13]。大约33%的患者会出现复发,通常发生在服用激素的前2个月、日剂量小于10 mg、减量过快或者停用激素时,ON是复发型MOG-ADS最常见的临床表型[4-5,13],因此,对于MOG-ADS,应适当延长激素使用的时间,对于ON型患者,激素应至少使用半年,当疾病复发时,激素治疗仍然有效[14]。

MOG-ADS总体预后良好,42%可达到完全缓解,视力障碍是最常见的后遗症[14]。虽然儿童较成人的首次发病EDSS评分高,但二者预后与EDSS评分无关,ADEM和ON型的预后要优于TM[13]。与AQP4-NMOSD相比,MOG-ADS预后更好,且在疾病复发时,临床表现多不严重[5]。抗体滴度可以预测疾病的活动性以及复发风险[5,12],在儿童患者中,ADEM型较其他临床表型滴度更高,可能与儿童髓鞘尚未发育成熟和MOG蛋白构型不同,而导致抗体反应性升高,引起更加广泛的脱髓鞘有关[15-16]。

在MOG-ADS中,约19.3%~25%符合NMOSD的诊断标准,仍有不到2%符合MS诊断标准[5,13],研究表明,用于MS疾病修饰的药物对治疗MOGADS无效,而用于治疗NMOSD的免疫抑制剂可用于治疗MOG-ADS[17]。因此对于MOG-ADS的患者,应谨慎使用MS相关的药物。

综上,MOG-ADS在成人和儿童中均可见到,ON和ADEM是MOG-ADS最常见的临床表型,MRI病灶分布广泛,多累及皮质下白质、脑干、皮层等部位,MOG-ADS对激素治疗敏感,疾病可出现复发,部分患者符合其他获得性脱髓鞘疾病的诊断标准,因此未来需要更多的研究去发现MOG-ADS的临床特征以及特异性较高的生物学标记物,以便更好地与其他脱髓鞘疾病进行区分。

猜你喜欢

脱髓鞘脊髓炎髓鞘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和其他类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差异指标的筛选
听觉神经系统中的髓鞘相关病理和可塑性机制研究进展
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TMEM63A在髓鞘形成障碍相关疾病中的作用*
葛根素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
鸡传染性脑脊髓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鉴别和防控
缺血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的影响因素
人从39岁开始衰老
脑白质病变是一种什么病?
有些疾病会“化妆”成脱髓鞘
3例颅内脱髓鞘假瘤的影像学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