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乙肝五项血清标志物、PreS1抗原和HBV-DNA联合检测在老年乙型肝炎患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0-11-06冯变莹穆迪黄平周浩罗菲姚祖德满秋红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20年4期
关键词:乙肝乙型肝炎抗原

冯变莹,穆迪,黄平,周浩,罗菲,姚祖德,满秋红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检验科,上海200081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具有高感染率和高携带率,而HBV 所致的乙型肝炎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难题[1]。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我国作为乙肝大国,人群感染率约为60%~70%,病毒携带者将近1.3 亿,且每年因乙型肝炎相关疾病死亡的人数接近30 万,而我国目前人口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老年肝炎患者的绝对数也呈逐步增多的趋势,老年肝炎患者中81.48%为病毒性肝炎,其中乙型肝炎患者约占58.36%[2-4]。HBV 是引起重型肝炎和肝癌的常见诱因[5],病毒的持续复制又是其致病的根本原因。老年乙型肝炎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基础疾病较多,转变成重症肝炎和肝癌的危险性会更大[6-7]。因此,对老年乙型肝炎进行及时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工作势在必行。

乙肝五项血清标志物(HBV-M)的检测技术已经成为诊断乙肝的经典方法,但其对于HBV 的复制、转归及预后评估却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由于荧光定量PCR 技术的迅猛发展,HBV-DNA 检测能准确反映HBV 在体内病毒复制量的变化,是反映HBV 病毒复制最直接和最可靠的指标,在临床诊疗及预后评估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8]。另有研究表明[9],Pre-S1 抗原检测能够更早地反映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及复制情况,是评估HBV 感染、复制及治疗和预后的新型标志物。本文回顾性的分析不同年龄段老年乙型肝炎患者的Pre-S1 抗原定量检测、HBV-DNA 检测及乙肝五项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旨在寻求乙型肝炎临床诊治的最佳联合检测方案,为老年乙型肝炎的早诊早治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19年12月于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210 例老年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12 例,女性98例,年龄为60~95 岁,平均年龄为(74.3±8.9)岁。

1.2 分组 将乙肝五项血清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 和HBcAb 分别采用①、②、③、④和⑤表示。210 例老年乙型肝炎患者分为5 组:①+③+⑤阳性组(n=50);①+④+⑤阳性组(=116)116例;①+③阳性组(=15);①+④阳性组(=10);①+⑤阳性组(=19)。上述5 组老年患者均依照3 个年龄段(60~69 岁、70~79 岁、≥80 岁)进行不同年龄段分层研究。

1.3 评估指标(1)HBV-DNA 定量检测与评估标准:HBV-DNA<1×102IU/mL 时为阴性;HBV-DNA≥1×102IU/mL 时为阳性,浓度越高表明患者体内HBV病毒复制越活跃,传染性越强。(2)PreS1 抗原定量检测与评估标准:PreS1 抗原定量检测值<1.0S/CO时,视为HBV PreS1 抗原检测阴性;PreS1 抗原定量检测值≥1.0 S/CO 时,视为HBV PreS1 抗原检测阳性。

1.4 检测方法

1.4.1 样本的收集和处理 患者入院后次日清晨抽取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 于2 个促凝管中,4 000 r/min 离心5 min 后,吸取上层血清分别用于乙肝五项血清标志物检测、PreS1 抗原定量检测和HBV-DNA 定量检测。

1.4.2 检测方法(1)乙肝五项检测:使用HISCL5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采用化学发光法,试剂由厦门万泰凯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2)PreS1抗原定量检测:使用Caris200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采用化学发光法,试剂由厦门万泰凯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3)HBV-DNA 定量检测:使用ABI7500 荧光定量PCR 仪,采用荧光定量PCR 法,试剂由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由具有资质专业人员严格按照标准化操作规程文件进行操作,完成乙肝五项、PreS1 抗原和HBV-DNA 定量检测。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5.0 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采用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率表示,采用检验;采用线性相关分析,配对卡方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用表示。<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乙肝五项血清标志物(HBV-M)不同组合模式下老年乙型肝炎患者Pre-S1 抗原定量分析情况 各组老年乙型肝炎患者PreS1 抗原定量检测结果均与年龄呈负相关(R2=0.95、0.93、0.97、0.95、0.98);各组相同年龄阶层老年乙型肝炎患者Pre-S1 抗原定量比较,①+③+⑤阳性组Pre-S1 抗原定量结果要高于①+④+⑤阳性组、①+④阳性组和①+⑤阳性组(t=6.32、7.88、3.23、5.23、6.32、4.08、6.45、5.46、3.59,<0.05)。①+③+⑤阳性组与①+③阳性组Pre-S1 抗原定量结果相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64、1.135、1.432,>0.05)。见表1。

2.2 HBV-M 不同组合模式下老年乙型肝炎患者HBVDNA 阳性率和Pre-S1 抗原阳性率表达情况 各组相同年龄阶层老年乙型肝炎患者HBV-DNA 的阳性率(=244.09、94.23、180.2,<0.05)和Pre-S1 的阳性率(=250.475、128.9、207.4,<0.05)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不同年龄阶层老年乙型肝炎患者HBV-DNA 和Pre-S1 的阳性率比较,①+④阳性组HBV-DNA 和Pre-S1 的阳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7.22、1.67,>0.05),①+③+⑤阳性组、①+④+⑤阳性组、①+③阳性组、①+⑤阳性组中HBVDNA 的阳性率(=50.08、232、142.86、25.44,<0.05)和Pre-S1 的阳性率(=100、175.64、142.86、14.6,<0.05),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HBeAg与Pre-S1 在老年乙型肝炎患者中相关性分析 相同年龄阶层中老年乙型肝炎患者HBeAg 阳性组中Pre-S1 的阳性率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23.05、11.13、12.12,<0.05),相关系数r 依次为0.40、0.31、0.14,表明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见表3。

2.4 HBV-DNA 检测与Pre-S1 检测在老年乙型肝炎患者中相关性分析 相同年龄阶层中老年乙型肝炎患者HBV-DNA 核酸检测阳性组中Pre-S1 的阳性率显著高于HBV-DNA 阴性组(=9.38、11.13、23.05<0.05),相关系数r 依次为0.32、0.14、0.15,表明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见表4。

表1 HBV-M 不同组合模式下老年乙型肝炎患者Pre-S1 抗原定量分析

表2 HBV-M 不同组合模式下老年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及Pre-S1 抗原阳性率表达情况

3 讨论

乙型肝炎是由HBV 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呈全球分布,慢化程度高,并且该类病毒会导致人群患有乙型肝炎、肝硬化以及肝细胞癌等一系列肝脏系统的疾病,严重威胁和干扰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10-11]。临床常规乙型肝炎五项血清标志物检测,只能单纯表明患者已被乙型肝炎病毒所感染,并不能反映出乙型肝炎病毒在患者体内的实际复制情况[12]。HBV-DNA 为HBV 脱氧核糖核酸,也是病毒核心的部分,为判断病毒复制的金标准。HBV-DNA 包含了4 个开放读码区(S 区、X 区、C 区及P 区),S 区编码HBsAg、PreS1 蛋白及PreS2 蛋白,三者共同构成HBV的外膜蛋白。PreS1 蛋白可介导病毒黏附肝细胞,与病毒组装、分泌及传染性关系密切[13]。HBV-DNA和PreS1 抗原联合检测已经成为评估HBV 感染、复制及临床对乙型肝炎患者诊断、治疗和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14-16]。本文回顾性的分析了210 例老年乙型肝炎患者3 个不同年龄阶段乙肝五项血清标志物、PreS1抗原定量检测及HBV-DNA 的检测情况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旨在寻求最佳的联合检测方案为能临床诊疗提供及时可靠的检测数据。

本文通过对210 例不同年龄阶段的老年肝炎患者PreS1 抗原定量检测结果分析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Pre-S1 抗原定量结果在减少。乙型肝炎老年患者乙肝五项不同组合模式中,HBeAg 阳性Pre-S1 抗原定量检测结果明显高于阴性组,这表明HBV 病毒复制活跃程度与年龄、HBeAg 抗原表达情况以及乙肝五项血清标志物不同组合模式有关。HBeAg 抗原的表达是评估HBV病毒在宿主体内复制和传染程度的主要指标,结果阳性的患者说明乙肝病毒的复制程度及传染性均较高,而HBeAb 抗体表达阳性时,可表明病毒复制及传染性均降低[17]。本文中HBeAg 阳性时Pre-S1 抗原的阳性表达率高于HBeAg 阴性组,说明HBeAg 转阴时或HBeAb 产生时,Pre-S1 抗原的表达水平也会下降,由此可见Pre-S1 抗原定量检测结果与HBeAg表达情况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Pre-S1 能够反映病毒复制情况。也有研究结果表明[18-19],HBeAg与Pre-S1 抗原同时呈阳性表达时,HBV-DNA 核酸检测呈高拷贝复制。本文的结果分析发现,HBV-DNA定量检测阳性时Pre-S1 抗原的阳性率高于HBV-DNA阴性组,说明Pre-S1 与HBV-DNA 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与文献相符。Pre-S1 抗原定量检测能够弥补因其他原因如病毒检查的准确率低而造成的假阴性结果,并且PreS1 抗原定量检测往往出现在病毒感染的最早期,可以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极大地降低乙型肝炎的传染性[20]。因此,乙肝五项血清标志物检测能够反映机体感染HBV 后的免疫状态,但无法明确其感染的确切状态,HBV-DNA 定量检测,能够精准地反映病毒复制情况,但因其需要特殊仪器及具备PCR 资质的实验室方可开展,基层医院难以普及。Pre-S1 抗原定量检测既可反映HBV 复制的情况,又可弥补由于病毒变异等原因造成的HBeAg 无法被检出而影响诊断的情况,但当其基因序列变异时,仍可造成假阴性的结果[1,18]。

综上所述,乙肝五项血清标志物、HBV-DNA 定量检测以及Pre-S1 抗原定量联合检测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老年乙型肝炎患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三者联合检测,能够更早、更精准的反映机体HBV 病毒的感染水平,复制程度及传染性,对老年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诊疗和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表3 HBeAg 与Pre-S1 在老年乙型肝炎患者中相关性分析

表4 HBV-DNA 检测与Pre-S1 检测在老年乙型肝炎患者中相关性分析

猜你喜欢

乙肝乙型肝炎抗原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苏州市D抗原阳性无偿献血者C和e抗原阴性率及其筛血策略*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血清铁蛋白、IL-6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负载抗原DC联合CIK对肝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二至丸对慢性乙型肝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关于血型问题的释疑
五项报告教你看懂乙肝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