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代鲁班工程书记的初心
——记中建一局三公司申贵良和申海父子

2020-11-05

工会博览 2020年29期
关键词:鲁班奖项目部书记

“申书记,现在食堂伙食水平明显提高了,每天还有免费的绿豆汤,真好!”

“能让你们吃得好,健康有保障,是我最开心的事儿!”

这样的一幕每天都在发生,到现场走一走、跟工人兄弟聊一聊,是中建一局京东集团总部二期2号楼项目党支部副书记申海一直坚持的工作方式。

京东集团总部二期2号楼项目最近终于封顶了。该项目难度大,仅基坑就有近30米深,是亦庄地区目前最深基坑。作为公司重点关注项目之一,如何顺利实现高品质履约、提高团队战斗力、打造标杆形象,是申海日思夜想的事情。申海负责整个项目部的党建和品宣工作。他相信,只有走进基层才能把工作做到实处,展现价值。

追溯

1995年从学校毕业后,申海便追随父辈来到中建一局三公司参加工作,从预算员到项目专职副书记,这一干就是23年。身处异乡,工作的项目换了一个又一个,但父亲的那句“爱岗敬业,走在基层,奉献基层,为职工排忧解难”却始终深深扎根于申海的心中,也伴随他见证了一个个项目的完美履约。

申海的父亲名叫申贵良,退休前同样在三公司多年担任项目部书记。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到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他们一家的奋斗历程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几十年来,他们不仅传承着匠心和奉献精神,也“建”证着新中国建筑业的巨大变迁和国家的飞速发展。

“项目基层是锻炼人的地方,只有从基层成长才能牢固根基,走得更远……”这是申贵良常说的话。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建筑行业蓬勃发展,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充满了机遇和挑战。三公司在日益壮大的同时,不断意识到树立统一形象、实现品牌效益的重要性。不同于今天,通过运用公司标准CI图册并配合相关供应商,申海便可以实现项目部整个周期品宣工作的高效管理。但在当时,申贵良常常需要凭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他曾亲手绘制过施工大门的门头,策划制作过围挡宣传画,组织全员群策群力形成标准化工作流程等等。作为党建工作的中坚力量,申贵良坚信:只有脚踏实地,才能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正因如此,当时他所在的项目部年年作为公司党建宣传的标杆项目部接待各方的观摩。

回忆起往昔的工作,申贵良总是平和一笑,仿佛过往已经风轻云淡,但唯独有一个字眼一经提起,他便会思绪万千。那是一段在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北京华科综合楼项目工作的日子。作为建筑行业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鲁班奖的评选不仅是对工程品质的考验,更是对项目管理团队、公司综合实力的一次全面检阅。

北京华科综合楼项目部成立之初,创奖的目标就被确定了下来。作为项目部书记的申贵良每天思考的事情不仅在于奖项的获得,他更希望以此为契机,真正带动项目部全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精心打造出一支行业一流、能征善战的队伍。为此,他常常利用各种机会去跟员工深入交流,寻找制约工程质量的症结所在。

诚信履约、精铸品牌是申贵良不变的初心。在他的组织下,项目部经常开展各类交流学习,在化解施工难题的同时促进新技术的应用落地;定期举行职工岗位提升培训,拒绝闷头蛮干;制定内部激励机制,增强职工对优质质量的认同感。通过精心塑造,团队实力日益增进,高质高效的履约能力经常获得来自业主、观摩单位等各方的赞扬。最终,当捧回鲁班奖时,申贵良发现该项目收获到的不只是奖项,更是整个团队水平质的飞跃。

传承

四十年,斗转星移,日新月异。父子两代书记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父亲那时党建活动的开展,常常就是开大会、发布宣传海报,固定不变的形式不免有些枯燥。而现在,申海注重的则是如何让党建工作更吸引人,切实有效地落到每个职工的心中。

申海的工作职责之一是传播党的主张,表达职工心声,聚合正能量。为此,他制定了详尽的接地气的工作计划。如今,他所在的项目部每周都会有“微党课”专题推送,项目的最新进展也会以微信、微视频等形式实时转载分享。此外,申海组织项目部定期开展的特色交流平台“思齐讲堂”、党员读书晨会、团队健身打卡等独特创新的活动,深受广大职工的喜爱。每当看到职工们主动学党课、认真搞党建,满足的笑容便会挂在申海的脸上。

同为项目部书记,虽然父子之间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二人同怀一颗赤诚初心,尽一份党建责任。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牢牢镌刻在了申海的骨子里。“工作上,我跟父亲最荣耀的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在鲁班奖工程干过项目部书记,这也是一种传承吧。”申海自豪地说到。

时间回到2012年,那时东北传媒文化广场项目正在申报鲁班奖。作为项目部副书记及项目部商务经理的申海,除了负责商务部分的工作,还毫不犹豫地接下报奖阶段全程协调组织及会务接待的工作。从策划每一步会议流程到物料备品的把关,他和团队成员们精益求精,奋战数月,确保每个环节万无一失。申海也经常向父亲取经,时常以父亲一贯的工作标准来要求自己。最终项目部成功捧回奖杯。每当谈起这段难忘的经历时,申海都笑谈道:“那时候,累得很,但是累得心甘情愿。一是申报鲁班奖工作本身充满着荣誉感与使命感,大家拧成一股绳,一起拼;二是我始终以父亲为标杆,想起父亲当年的样子,我就更加干劲十足。这是我内心的真实写照。”

责任

申海一直记得父亲的话:“作为党建工作者,我们从基层来,更要回到基层去。能力的大小不在位置多高,而在于能解决多少问题、为大家做多少实事。”正是这句话,让申海把握住了工作方向,也让他更加富有耐心、充满力量。

2020新年伊始,申海发现项目部食堂的用餐人数开始减少,剩菜剩饭量却逐日提高。这让一向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申海不由得警惕起来。在几天的细心观察和基层走访后,申海找到了症结所在。原来项目部食堂成立近两年来没有更换过厨师,相似的菜式口味和相近的菜品做法,导致职工对食堂饭菜的新鲜感与日递减。发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申海不允许自己有半点犹豫。他当即聘请了新厨师,将原来的厨师轮换至京内其他项目部。光是这样还不够,在他的精心组织下,项目部面向全体职工进行菜品征集及菜式口味的合理化建议征集,并根据征集结果制定出深受大家欢迎的每周菜单。看着重新恢复到往日人气的食堂和几乎空空如也的剩菜桶,申海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基层党的书记要像种子一样播撒希望,像明灯一样指引方向,像钥匙一样开启智慧……”谈到如今党的工作经验与体会,申海感慨万千。父亲已退休,但申海工作结束回到家后,父亲总会询问他每天的工作和收获,常常将在电视上看到的十九大精神和国家方针政策与申海一起探讨。“四十年坚定不移的改革开放,让现在的中国步入了新时代。作为一名党建工作者,在不断适应时代变化的同时,要牢记自身的使命,不断承担新的责任。记住!永远都要跟群众走近,在基层工作中发光发热!”父亲对申海殷切的教诲,不仅是老一辈书记的内心告白,更包含着对后辈的殷切期望。申海也深刻意识到:新的时代,督促着党建工作者们不断思考、改变,但不变的应是一颗奉献基层的初心。如今,“走在基层,奉献基层”,让申海在陷入深深思考的同时,也让他常常露出骄傲而幸福的笑容。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从上个世纪父亲申贵良在三公司各个工地上辛苦拼搏,到今天儿子申海在京东集团总部二期2号楼项目上不断提升各项管理的精益求精,正是在这一代代的传承和发展中,不断见证和建设着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猜你喜欢

鲁班奖项目部书记
房建施工项目部安全管理问题及其对策
读书记
集书记
VRV多联机空调系统在大型办公楼项目的应用
大书记讲给小书记的为政之道
先人后事
资源开发的先行者,技术创新的国家队——写在中国恩菲老挝东泰钾盐验证工程荣获鲁班奖之际
向“鲁班奖”冲刺
如何推进企业文化在项目部落地生根
项目部的企业所得税应如何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