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安门广场大花篮背后的故事

2020-11-05

工会博览 2020年29期
关键词:仿真花先哲花篮

9月23日,北京,游人冒雨与花坛合影。当天清晨,天安门广场“祝福祖国”花篮主题花坛吊装完成,在雨中初现芳容。“祝福祖国”大花篮顶高18米,底部花坛直径45米,花篮内共使用了125枝大型仿真花。大花篮底部花坛使用自育花园小菊“绚秋星光”与一品红组成了10个红心图案。与此同时,天安门广场两侧绿地使用自育花园小菊“绚秋星光”“绚秋流光”搭配非洲凤仙和四季秋海棠,形成“吉祥如意”花带。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花不同。从1986年起,每年国庆,北京天安门广场都是游客最多的地方,而每个游客都会被广场中央的巨大花篮所吸引。国庆期间到天安门广场看大花篮,也几乎成了北京市民和游客的保留节目。那么,这些巨型花篮的背后,有哪些不为人所知的故事呢?

每个花瓣都是纯手工制作

从1986年为天安门广场摆花,至今已经35年。广场摆花的意义,一方面是向祖国生日献礼,营造喜庆的节日气氛;另一方面是展示国家建设成就,宣传国家大政方针。30多年来,随着发展和各种条件的不断变化,从最早“五饼式”到中期的“画卷式”再到近期的“花篮式”,广场摆花从布局、形式、材料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作为用机械臂插花的第一人,花艺大师李海波对大花篮花朵的创新性新材料了如指掌。“绝大多数的仿真花所使用的特殊布料是过胶布。我们最初选用的不是这种布料,是加厚涤纶布,但在耐磨、托色等方面无法满足使用的要求,一蹭就破,颜色呈现也不理想。为了获得集防火阻燃、色泽持久、耐磨以及遮光性能兼顾的布料,我们经过不断的试验,最终研发岀这种布料,它让大型仿真花呈现出更加接近真实花卉的逼真效果。”

2019年中心花篮中,冠径一米的月季花首次尝试使用了PU材质(学名聚氨酯),它使花的仿真性大幅提升,但在模具和配方上存在工艺难点。李海波介绍道:“因为月季花瓣规格越大,模具就越大,对模具的精度要求就越高。为达到预期的防火阻燃、固色成型等目的,我们在传统原料基础上不断尝试应用新的原料配比技术,最终获得效果突出的仿真月季花。”

有了这样安全的材料,这才有了巨大且形神兼备的插花。那么,这些重达300多公斤的牡丹花又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我们做过的最大的牡丹花冠径达4米,有11层57瓣,300多公斤重。”李海波说,在制作之前,他们会根据中心花篮效果图和创意按照1:15的比例制作花篮小样,以直接获取花卉的品种、规格、数量、配色等。

小样之后,便是在“型色”二字上下功夫。首先在“型”上,针对每一个品种的花卉,花艺师们会从真实品种中找到原型,根据原型提升塑造仿真花的花型、瓣型、花色纹理等。其次在“色”上,采用丝印油墨打印工艺,获得自然效果的花色纹理。

“在色彩调试上,既要考虑使用花卉本身的自然色,又要考虑在天安门广场这个特殊展示场所的舞台效果,要二者兼顾,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李海波还分享了关于花蕊的细节,“我们是按照真实花蕊造型釆用不同工艺材质加工塑形,而每个花瓣都是纯手工制作,经过若干道工艺才能组合成一朵花。”

自主培育国庆前盛开的菊花

城建园林人有个传统,每一个新人,不管他的专业背景和岗位是什么,都要至少参与一次天安门广场施工。每年的国庆天安门广场花坛施工,都是一次特殊“拉练”,老中青三代人一起奋战在施工现场,甚至很多退休职工也来广场观摩、指导。这种态度、标准和坚守,在一代代城建园林人中传承发扬,并成为园林精神的重要部分,融入到大家的血脉中。

花木公司总工程师张先哲便是这么走过来的。她的工作重点是花卉品种的选择和精准的花期调控。

“花坛的黄色部分是北京的市花菊花,但是大部分菊花,自然花期都在‘十一’以后,想在‘十一’前开花,就需要我们搭建遮阴棚,进行短日照处理。”张先哲讲述了自主培育花卉的初衷。早期的菊花品种,都是从日本和欧洲引进的,水土不服,难以适应北京高温高湿的夏天,生产的菊花损失大、一致性差,很不理想,但是黄菊花浓重的色彩饱和度和效果,其它黄色花材难以替代。“这也激发了园林人要自己动手——针对国庆专门进行菊花育种,培育‘好养、好看、花期长、国庆前开花’的品种。”

张先哲告诉记者,菊花育种工作从2007年开始,针对存在问题列出了四大育种目标。“一是抗性强,能够在北京夏季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下茁壮生长。二是自然花期要控制在‘十一’前,盛放初期控制在9月23日到25日,9月28日到10月1日当天达到全盛状态。三是观赏性状佳,株型圆整、一致性强、花大色艳、花期长且不易褪色。四是经济性好,不需要修剪,自然成球,生长快,栽培周期短。”

经过5年的努力,城建园林第一代自有知识产权的、为国庆期间应用自育的菊花品种“绚秋系列”开始替代国外品种的菊花,在天安门广场应用。如今,第二代、第三代的菊花品种都在天安门广场绽放了。目前,城建园林自育菊花有5个系列、4个色系,几十个品种获得了自有知识产权,从9月初的“寒露”到11月初的“霜降”,都可以欣赏到菊花盛开。

“花坛的红色,我们选择了观赏期长,具有一定高度的一品红。这是我们引种团队通过试种选择的一个国外品种。我们重点在一品红的株高和花期精准控制上做技术研究。”张先哲介绍,2019年,技术人员针对一品红的特性,在不同生产阶段施以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有效地控制了一品红的株高与菊花品种呈现5厘米的高差,使花坛的图案层次更加清晰,同时也延长了一品红的观赏期。

“我们之所以对高度要控制那么严格,一是有好的模纹效果。二是由于坡面花坛施工工艺改变,原来是摆,矮的花垫一垫、高的调一调,但2019年模块化施工,花要提前栽到模块中,栽植前要把照明灯架焊好,如果花后期长高了,盖住灯,夜间的照明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张先哲解释道。

花篮寓意着美好,凝结着创新

每年的天安门广场摆花,对城建园林人来说是一项特殊的政治任务。在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里摆花坛,可不是一件容易事。花坛体量巨大,花篮篮盘直径达到45米,高度超过18米,再加上工期短、时间紧迫,必须事先做好充足的准备。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精益求精、万无一失的态度是做好这个作品的关键和最大的秘密。

记者发现,在广场大花篮花材组装插制过程中,旁边一直摆放着一个缩小版的大花篮。每朵花的花瓣上都标着序号,与实际拼插的仿真花逐一对应,现场吊装就在“小样”的基础上完成。每一朵花在花篮里的站位、朝向、倾斜度,都有之前建模提供的GPS精准数据作支撑,最终还原插花大师插制的模型效果。

“从2012年以来,虽然大花篮的形式相对稳定,看起来变化不大,但寓意并不相同,更凝结着创新。”李海波告诉记者,2017年,为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使用了花果组合,主题“金玉满堂”,取玉兰和海棠的组合谐音,象征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在各个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2018年的花篮特色是选取了形如红心的红掌作为组合式焦点花的构成花材,寓意红心向党、团结凝聚在一起;2019年也是花果篮,体现“百花齐放、百果飘香”的主题,选取了七种水果和十大名花,寓意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党和国家在各个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累累硕果。

“大花篮在设计中,充分借鉴了中国传统插花中文化的精髓。”李海波说,不管是花篮,还是花果篮,每年都在追求效果上的创意变化。它们是首都代表全国人民献给伟大祖国生日的祝福,祝福祖国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

每次花坛布置结束,天安门广场恢复了它以往的干净。当第一批游客涌入广场,等待升旗的那一刻,他们围绕着大花篮尽情拍照、欢笑。很多年轻人、很多孩子都拿着小国旗在挥舞,还有的孩子在脸上画着国旗图案,骑在爸爸脖子上摇晃。“我们又一次不辱使命,大花篮又一次精彩亮相。”城建园林副总经理于学斌说。

猜你喜欢

仿真花先哲花篮
“高处”与“低处”
花篮
编花篮
春日偕诗友登文华阁
漫画家许先哲:梦想不远,“镖人”为证
编花篮
小小仿真花蕴含大财富
小小仿真花,蕴含大财富
小小仿真花,蕴含大财富
小小仿真花,蕴含大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