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与磁共振成像检查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2020-11-03徐根深,胡加耀,赵得荣

康颐 2020年8期
关键词:膝关节损伤诊断

徐根深,胡加耀,赵得荣

【摘要】目的:分析CT与磁共振成像检查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7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分别采用CT和磁共振成像的检查方法进行疾病诊断,再使用关节镜进行病理分析。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标准对以上两种检查方法的膝关节损伤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关节镜检查结果中有24例关节腔积液,20例半月板损伤,16例韧带损伤,10例骨质损伤,按照上述顺序,CT检查的结果为22例、6例、16例、12例,准确率为80%,而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与关节镜一致,准确率为100%。结论:虽然两种检查方法都具有良好的影像学特征,但是磁共振成像检查比CT检查方法的准确率要高很多,而且可以多平面成像,整体的清晰的比较高是膝关节损伤诊断中比较有效的一种检查方法。

【关键词】CT与磁共振成像检查;膝关节损伤;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2;R6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8-0-01

膝关节是人体活动较多的关节,整体的负荷量比较大,很容易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发生损伤,如体育运动、外力作用等。膝关节常见的损伤类型有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等,尽早做出诊断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有利于患者恢复。在影像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多种技术被研发出来,CT与磁共振成像(MRI)在临床疾病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可以將患者该部位结构进行全面显示,同时也可以清晰的观察到膝关节的损伤情况,不会给患者造成损伤,两种检查方法的应用价值较为明显,本文主要对二者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7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性患者28例,男性患者42例;最大年龄为72岁,最小年龄为33岁,平均年龄(52.64±4.6)岁。所有患者都有膝部肿胀、疼痛和运动功能受损等症状。对于存在骨折病史、具有骨质疏松、合并糖尿病患者和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不能进行研究。

1.2方法

CT诊断方法:使用西门子64排螺旋CT机对患者进行检查,提前设置好CT机的各项参数,层厚为5mm,螺距1mm,层间距为5mm,电压为120kV。让患者处于仰卧状态并将双腿放置在扫描位置,使用机器对整个膝部进行横断面扫描和增强扫描。

磁共振成像诊断方法:使用西门子1.5T核磁共振仪对患者进行扫描检查,设置好相关参数,层厚为4mm,层间距为1mm,FOV为18cm×18cm。让患者处于仰卧的状态脚部先进入仪器并将膝关节部位置于线圈中心,利用膝关节线圈对患者进行扫描。主要涉及到膝关节全方面平扫。

关节镜检查方法:先对患者膝关节损伤部位进行麻醉处理,做好全面消毒。准备好操作期间使用的器具设备。在患者膝关节上方扎止血带,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切口将关节镜置入进行膝关节的全面检查。这种检查方法能够对膝关节损伤部位的组织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

1.3观察指标

观察CT检查和磁共振成像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以及二者与关节镜检查结果的对比,同时分析影像学特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 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通过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对比分析可以了解到,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与关节镜检查结果一致,准确率为100%,而CT检查准确例数为56例,准确率为80%,两种方法的诊断效率差异较为明显(P<0.05),详见表1。

2.2 影像学特征分析

CT检查和磁共振成像检查都可以将膝关节损伤情况通过影像显示出来,两种方法相比较磁共振成像的辨识度高,显像清晰,对于比较特殊的部位或者情况,CT检查容易出现漏诊现象。

3 讨论

膝关节在作为人体的特殊关节其在外部暴力情况下很容易出现损伤情况。目前临床上膝关节损伤患病人数逐年增加,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对于膝关节损伤患者来讲若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容易导致病情加重,引发细菌感染或者出现关节炎等并发症。关节镜检查是临床诊断中非常准确的一种方法,但是这种检查方法的操作流程较为复杂,而且需要损伤患者才能进行检查。CT检查方法在操作上相对简单且不会对患者身体造成损伤,能够对膝关节损伤部位进行反复检查,灵活性比较强,是目前临床中比较常用的检查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在使用期间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有些部位的分辨率比较低,所以在检查期间容易出现错诊或者漏诊的情况。磁共振成像检查方法的优势较为明显,不但不会对患者身体造成损伤,而且分辨率比较高,同时可以进行多角度成像,便于医生的观察与诊断,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也可以得到保障。该种检查方法在检查不同的软组织时会传递不同的信号,所以能够对具体的症状进行准确反馈,对于存在水肿和出血症状的患者使用磁共振成像检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如果出现膝关节损伤的情况必须要尽早进行病情诊断,了解正确的诊断结果非常重要。从本研究中可以了解到,磁共振成像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要比CT检查法高很多。

综上所述,CT检核和磁共振成像检查是膝关节损伤诊断中比较常用的影像诊断方法,二者都具有无创磁共振成像检查具有无创、操作简单和可反复检查等优点,而磁共振成像检查方法的分辨率比较高,成像更加清晰且便于观察,各种疾病的检出率比较高,能够为疾病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有利于后续的治疗与恢复。

参考文献:

[1]陈张敏.磁共振成像与CT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对比[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02(10):190-191.

[2]郑士慧.CT和MRI在膝关节韧带损伤中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13):91-93.

猜你喜欢

膝关节损伤诊断
膝关节损伤的关节镜手术治疗
护理干预在关节镜治疗糖尿病患者膝关节损伤中的效果
膝关节损伤的调查分析
MRI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临床价值
不同角度对等速运动膝关节屈/伸力矩比值影响的研究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探讨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损伤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