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在新生儿窒息护理中的效果

2020-11-03袁媛,李玲

康颐 2020年8期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效果

袁媛,李玲

【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窒息护理中应用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给氧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起始时间为2019年5月-2020年7月,研究对象为该时间段收治于本科室的有新生儿窒息史但不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的54例吸氧患儿,遵循随机分组原则分成各27例的两组,分别进行常规氧疗(鼻导管或头罩吸氧)(常规组)、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研究组),比较两组护理及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好转率为96.3%,优于常规组的77.78%,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研究组中度、轻度窒息新生儿吸氧改善时间短于常规组,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护理中不需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儿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效果高于普通给氧患儿,能缩短窒息改善时间,缩短平均住院日,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给氧;新生儿窒息;吸氧;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8-0-01

在临床治疗中,吸氧是主要抢救措施,除需呼吸机机械通气的患儿外,通过鼻导管或头罩吸入纯氧是常规的治疗方法,但是新生儿有着较差的自主呼吸能力,特别是重度窒息患儿,更不容易建立自主呼吸。相关有研究发现[1],使用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给氧进行鼻塞吸氧,供氧浓度恒定、鼻咽阻力小、气道传导性高、防御功能全、肺顺應性强、肺泡对氧气吸收大、改善黏膜防御功能及避免支气管痉挛等优势[2-3]对促进自主呼吸有着积极作用,本院为了进一步证实其作用,在新生儿窒息临床护理中引入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给氧,并选出2019年5月-2020年7月收治本科室有窒息史但不需要呼吸机机械通气的54例吸氧患儿为对象,围绕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54例收治本科室有窒息史但不需要呼吸机机械通气的吸氧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均在2019年5月-2020年7月出生,经过随机法分成两组,常规组(27例):13例女患、14例男患,其中7例中度窒息、20例轻度窒息;研究组(27例):12例女患、15例男患,其中8例中度窒息、19例轻度窒息。比较两组新生儿的基本资料,差异极小(P>0.05),统计学意义不成立。

1.2 方法

常规组新生儿进行常规的鼻导管或头罩持续吸氧。

研究组新生儿进行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给氧,方法如下[4]:清洁鼻腔,垫高头部30°,设备选用广东鸽子公司生产的AD3000-SPD型空氧混合器及鼻导管吸氧系统,设定流量为4~6 L/min,湿化温度控制在36~37℃,吸入氧浓度为21%~40%,结合新生儿血气分析、经皮血氧饱和度、临床表现等情况,适当调整各项参数。每天清理呼吸道,以确保呼吸畅通;还要让新生儿处于安静状态;同时检查空氧混合器工作情况,保证给氧效果。

1.3 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新生儿窒息好转和平均住院日情况。(2)分析对比两组中度、轻度窒息新生儿缺氧改善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用SPSS20.0软件处理,定数资料用[n(%)]表示,行x2检验;定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时统计学意义成立。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新生儿窒息好转和平均住院日

研究组新生儿好转率比常规组高,死亡率比常规组低,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新生儿窒息改善时间

研究组重症窒息、轻度窒息新生儿改善时间均短于常规组,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见表2

3 讨论

围产儿生命安全的主要危险因素就是窒息,如果发生新生儿窒息未立即进行有效干预,会造成缺氧缺血性脑病、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该病症在早产儿中发生率较高,这是因为早产儿本身气道狭窄、呼吸中枢及呼吸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所以有着更高的发生率。

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给氧能提高患儿好转率,降低平均住院日,与与常规氧疗相比较,无论是中度窒息还是轻度窒息新生儿,都能有效缩短窒息缺氧改善时间。尽管空气混合仪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给氧是新生儿窒息的主要辅助通气方式,但是在实际护理应用过程中,更适用于存在自主呼吸的患儿;如果患儿不能进行有效的自主呼吸则效果欠佳,或是在应用后做好密切监测,一旦病情未得到改善,及时进行机械通气,以保证患儿生命安全。在本次研究中,运用空氧混合仪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给氧的研究组新生儿,和运用常规氧疗的常规组新生儿相比较,有着较高的好转率、较低的死亡率,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研究组比常规组重度窒息、轻度窒息新生儿均有着较短的缺氧改善时间,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

综上所述,新生儿窒息护理中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给氧应用效果显著,能缩短窒息改善时间,降低平均住院日,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项俊美. 预案管理护理在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0, 8(1):32-34.

[2]孙长宁. 经鼻高流量吸氧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氧疗和气道湿化效果观察[J].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2018,39(5):46-48.

[3]曹秀珍. 空氧混合仪给氧用于新生儿窒息护理效果评价[J]. 智慧健康, 2018, 4(6):61-62.

[4]李雪梅. 对新生儿窒息患儿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 2018, v.16(2):10-12.

猜你喜欢

新生儿窒息效果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
灵动耳环
新生儿窒息复苏操作对专科医生基地学员培训的效果评价
亚低温疗法在新生儿窒息早期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护理
新生儿窒息延迟断脐的临床探析
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和复苏抢救的体会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窒息新生儿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没效果
临产前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