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2020-11-03赵文娟张永坚

文存阅刊 2020年16期
关键词:移动互联新媒体

赵文娟?张永坚

摘要:网络极大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表达和信息传播的方式,尤其是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探索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的影响,进一步探索网络虚拟环境下,如何更好的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社会主义价值观;新媒体;移动互联

1.引言

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成为了新的潮流,对于年轻一代,网络成为他们获取和传播信息的重要场所。在高校思政教育进课堂的背景下,如何规避网络环境和新媒体形式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利用移动互联平台及新媒体加强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的正面影响,这些研究都是值得关注的。

2.移动互联和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2.1 正面影响

(1)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基地。

在互联网和新媒体环境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不再受限于课堂教育,借助网络技术,信息以各种形式展现在网络中,大学生通过上网可以以各种形式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为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新的阵地。

(2)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新的展示方式

网络和新媒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展现形式。依据多媒体技术传统文字的信息可以转化为图片、语音、视频、动画等。相比于枯燥的文字和课堂教学,这些动感多样的技术,从听觉和视觉上给大学生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3)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新的沟通方式

传统教学中,大学生接受教育主要通过课堂,授者和受者之间缺乏沟通。网络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以各种方式与信息的发布者及其他的信息接受者之间进行沟通,也可以通过平台发布自己的各种观点,这种交流方式极大的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障碍,能更好的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

2.2 面临挑战

(1)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

网络的普及改变了大学生传统的阅读行为及信息接收和传播的方式,网络和新媒体成为了大学生获取和输出信息的主要方式,促进了大学生更好便捷的接收网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但同时,网络和新媒体平台也充斥着各种不良信息,一些平臺出于吸引眼球的目的,恶意发布一些负面信息,这对于价值观还不太坚定的大学生而言是有害无益的。

(2)过度自由的话语权

网络和新媒体赋予每个人自由接受和发布信息的权利,但过度自由的话语权可能会减低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网络中信息的传播不受时空限制并且速度快。网络中的每个个体都可以随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极大的体现了自我为中心。这些方式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传播中的影响力。

(3)匿名带来的放纵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匿名在网络中的大学生放大了自己在网络中的自我,不加约束的表达自己的各种情绪和想法,不像在现实生活中一样去有意的规范自己的言行。大学生由于行为和思想的不成熟,很容易在网络中跟风模仿,可能导致的结果是一些大学生在网络中道德意识淡薄,价值判断确实,产生思想危机。

3.移动互联和新媒体环境下的培育策略

(1)加大网络安全

加大网络防火墙建设,净化网络环境。建立健全法律,从法律的层面建立网络环境保障体系。国家、政府和学校逐级建立网络空间治理策略,加大对网络上不良信息的处理力度,尽可能的减少大学生接触不良信息的机会。各个新媒体平台也应该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各司其职,保证自己平台网络的纯净性。

(2)加强大学生媒体素养的培养

通过对大学生媒体素养的教育和培养,增强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面对大学生在海量碎片化的网络信息中价值观选择和判断中产生的不解甚至方向的偏离,义务纠正其错误的价值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因此,我们一方面需要提升大学生们面对各种信息的信息处理能力,提高他们理性思考和正确判断的能力。通过组织相关活动,如讲座、观看视频等方式帮助大学生增强信息分辨能力。

(3)利用平台大力宣传

各高校和教育平台应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题材的信息进行大力推广和宣传。把网络中的正面题材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同时也可以引导大学生结合自身专业和知识,通过校园网、学校公众号、校园论坛等平台自主制作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照片、视频、短片或者节目,来增强学生在宣传当中的参与度,以增强其自我价值感。

4.结语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实践和传播的主力军,他们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繁荣。因此,必须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充分利用移动互联和新媒体平台的优势,采用积极有效的方法引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和巩固。

参考文献:

[1] 周彬,龚秀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背景航空航天大学学报[J].2020(7):73-81

[2] 田欢,鲍中义.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遵义师范学院学报[J].2020(6):112-115

[3] 刘琳,张涛.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析.理论研究[J].2020(7):184

[4] 崔静怡,陈涛,靳凯.微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与培育.教育教学论坛[J].2020(8):25-26

[5] 吴帆,张文彬.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养成的仪式向度考察.黑龙江高教研究[J].2020(8):141-144

猜你喜欢

移动互联新媒体
新西兰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初探
场景传播视阈下的网络直播探析
移动互联开发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智慧校园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
移动互联应用课程教学现状与探索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