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教融合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研究

2020-11-03

关键词:产教岗位物流

(沈阳工程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目前,产教融合已经成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物流管理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很多院校在实践教学中存在实践教学平台单—化、教学标准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与方法脱离实际、教学评价缺乏科学依据等问题。因此,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关键。科学有效的教学体系能够弥补当前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诸多缺陷,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基于产教融合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的重要意义

1.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全面对接

实践教学内容的构建离不开理论教学的支撑,它是学生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所从事的各类实践活动,因此,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如果单纯地只讲授理论而没有实践,那么学生只能面临枯燥乏味的理论而不懂得如何应用。反之,如果只有实践而没有理论支撑,那么这种实践教学活动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物流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就是将物流管理理论教学的关键知识点应用于物流业务的实践。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全面理解、掌握、吸收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物流专业理论知识,锻炼其自身的应用能力、创新与开拓能力,从而全面提升教学效果。

2.改善校内外实践场所的不足

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物流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都会面临校内实验室经费不足、校外长期试验室开发项目让人望而却步的窘境,而很多物流企业能够提供给学生实习的,都是一些在仓库中进行拣货、理货、装卸搬运等基本仓储功能的操作岗位,内容单一,满足不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规定的能力标准。通过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能够深入开展产教融合,构建产学研一体、实习就业一体、线上线下一体的多元化实习实践平台,使学生运用校内与校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企业岗位操作、校内模拟实验、教师科研以及创新创业等多种实践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弥补实践场所缺乏的不足。

3.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以社会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根据物流岗位职业能力设计知识点及实践能力标准,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与社会需求进行全面对接,把企业物流管理的仓储、运输、信息处理、客户服务以及采购与供应链系统分析与设计等主要岗位的能力需求设计成不同的实习项目,学生通过这些项目的实习,能够深入体验物流管理岗位的工作特点、工作流程、管理方法,了解物流企业的实际需求,为毕业后能够胜任物流企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能进一步解决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不衔接、学生物流管理能力培养与企业要求不一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进而深入探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二、基于产教融合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的原则

1.以学生学习为中心

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充分体现了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即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这种理念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效果,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其思考问题的能力得到启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自觉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与学生都需实现角色的转换,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知识讲授与学生实际操作相结合。因此,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也要充分体现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为学生创造全新的环境,促使理论与实践相互交融。实践项目的开发要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自身能力的提升。

2.以职业标准为主线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必须面向物流管理岗位(群)任职要求,实现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目标的顶层设计,根据物流管理专业岗位需求的职业能力标准制定专业实践能力标准,在此基础上制定实践课程教学标准,并开发具体的实践项目。

应根据物流企业的工作岗位要求,树立基于物流管理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践教学理念,根据物流企业工作的实际任务(项目、情境)来设计实践教学项目,将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实践操作相结合,在物流管理各环节工作流程的基础上,确定实践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具体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图1 物流岗位标准与实践能力关系

3.以能力培养为目标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必须注重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设计过程中,从物流管理岗位应具备的能力出发,提高学生的物流管理专业应用能力、物流系统优化设计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

根据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在校四年的不同学习阶段,确立不同的实践能力要求,设计不同的实践内容,在刚入学的前两年属于基础认知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大三期间已经接触了很多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可以通过对各物流环节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物流操作能力;大四期间,主要开展综合性实践教学内容,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物流管理专业综合实践能力,以适应岗位需求,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4.以产教融合为手段

产教融合体现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就是指物流企业与物流管理教育深度合作,实现理论讲授与企业实践的一体化。当前,产教融合已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自我发展及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离不开物流企业的参与,实践课程标准的制定、实践内容的设计、实践基地的开发、实践手段与方式的变革、实践教师的培养都离不开业内人士的指导。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让学生在企业实际工作情景下和工作过程中进行实践活动,能够解决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差、缺乏创新创业精神、缺乏创新创业理念和思维等问题,促进学校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相适应。

三、基于产教融合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的内容

基于产教融合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内容包括如下五个方面,分别为:递阶型实践教学方式的设计、多功能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多样化实践教学项目的开展、创新型实践教师队伍的组建,以及实践教学长效机制的建设,如图2所示。

图2 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内容

1.设计递阶型实践教学方式

递阶型实践教学方式包括物流企业认知性实践、物流管理各环节流程操作性实践、物流系统综合性设计性实践。这三类实践是层层深入的,物流企业认知性实践是对物流行业企业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通过参观、视频、讲座等形式完成;物流管理各环节流程操作性实践主要针对物流管理涉及的采购、仓储、配送、流通加工、装卸搬运、运输等主要流程进行实践操作,通过仓储、运输等企业实际岗位实习以及物流管理相关模拟软件操作等形式完成;物流系统综合性设计性实践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设计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是对所学物流管理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可通过综合性设计软件、毕业实践、毕业设计来完成。

上述三种类型的实践随着学生所学内容的加深而逐步深入、递进。详见图3所示。

图3 物流递阶性实践教学方式

2.建立多功能实践教学基地

如上所述,物流管理专业实践受经费、校外实习场所缺乏等影响,导致学生实习内容单一,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而通过建立集学生实训、教师科研、专业培训、对外开放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实践基地,能够有效改善这一现象。这类基地可以原有基地为基础进行相关功能的拓展,使其功能不断增加并进一步完善。

首先,在校内多媒体软件实训的基础上,可以营造开放性实习实验环境。原有的多媒体软件实训室主要以满足运输、仓储、供应链流程操作等模拟操作为主,因此,可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适当的完善,增加物流与供应链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安装统计分析与应用软件,链接物流企业平台及相关大数据平台,收集行业企业数据,通过产教融合,引入物流企业从业人员及供应链系统设计与优化人员共同参与。教师可利用这些新增功能开设物流企业难以实现的综合性设计性实践,亦可进行科研活动。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从事创新创业活动。该实验室还能够对外开放,进行社会培训。

其次,借助校外实践基地。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双方共同承担研究项目,共同指导学生竞赛、毕业实践与毕业论文。企业可以选派从业人员为学生上课,教师也可深入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以此来构建包括实习就业一体化、产学研一体化、专业实践与创新创业一体化的实践平台。

3.构建多样化实践教学项目

根据物流管理专业岗位需求标准设计具体的理论标准和实践能力标准,同时设计理论课模块和实践课项目,这些实践项目一方面对接模块化理论内容,另一方面反映实际能力需求,具备全方位、多样化特点。具体包括课内集中性实践项目与课外自主性实践项目,以及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践项目,其中课内集中性实践包括参观性实践、实际岗位操作性实践、模拟性实践、毕业实践等;课外自主性实践项目包括行业企业调研、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各类专业赛事等;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践项目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实践,它既不同于集中性实践,也不同于学生自主性实践,而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密切结合,边讲授理论边进行实践操作,是配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而开设的实践,它对实践场景、实践设计的要求都比较高,是对所讲授理论内容的直接应用和验证,非常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掌握,详见图4。

图4 物流管理专业多样化实践教学项目

上述实践项目可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实践能力训练,每种实践教学项目均有优势与劣势,在某种情况下它们可形成互补的关系。如模拟性实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校外实践基地的不足,从多方面锻炼学生的分析、创新实践能力,但无法保证实践内容能否全面真实地反映物流行业实际。实际岗位操作性实践可使学生进行实地定岗实习与锻炼,能够弥补校内实践教学的不足,但实习内容单一,不能涵盖所有能力标准,因此还需校内模拟实践环节解决这一问题。

4.组建创新型实践教师队伍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教师的实践能力至关重要。在设计实践项目、建设实践基地的同时,还应特别注重师资队伍的培养。教师应该能够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出发点,从事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活动。既要对本课程的理论知识有深入细致的了解,又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同时还应能够对教学活动进行良好的组织与管理。

教师队伍的建设可通过“培养”“引进”“校企合作”等方式进行。其中“培养”是针对校内教师,通过校内外培训的方式,加强教师实践教育意识和实践能力,可以让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实践能力提升培训班,如教育管理部门的假期培训班、物流企业主办的岗位培训班,也可以通过企业挂职的形式,直接参与物流企业的实际工作。“引进”是指从行业企业、相关院校引进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与能力的专任或兼职教师,这些人员长期从事理论与实践教学或培训工作,对学校的实践教学具有强有力的促进作用,能够带动学校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弥补校内教师实践能力的不足。“校企合作”主要是以产教融合为手段,借助行业企业、学会协会,以某一实践项目为中心,组建教师团队,由业内人士与学校教师共同参与,从实践标准、实践大纲的编写,到实践过程的指导以及最终的课程考核均由双方共同参与。

5.确立实践教学长效机制

在产教融合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物流管理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及相关的政策制度。通过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心,出台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方案,制定实践教学相关文件,把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融入专业实践课程,将学生社团活动、创新创业项目、各类专业比赛以及社会实践活动都围绕专业实践开展,使学生理论学习与校内模拟实践、企业现场操作实践相结合,教师科学研究与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相结合,努力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理论应用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

基于产教融合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节、课程标准与岗位能力脱节、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通过科学设计实践教学方式、构建多样化实践教学项目、实践教学平台、组建创新型实践教师队伍及确立实践教学长效机制,能够全面提升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猜你喜欢

产教岗位物流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