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近距离”:古诗教学策略采撷

2020-11-02戴彩娥

关键词:场景古诗教学形象

戴彩娥

摘要:有效开展古诗教学,有助于学生获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拉近学生与古诗场景、古诗形象、古诗节目、古诗资源的距离,益于唤醒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加深学生对中华经典的亲近感,提升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力。

关键词:古诗教学 场景 形象 节目 资源

有效开展古诗教学,有助于学生获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拉近学生与古诗场景、古诗形象、古诗节目、古诗资源的距离,益于唤醒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加深学生对中华经典的亲近感,提升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力。

一、拉近与古诗场景的距离

古诗场景一般是诗人所见、所闻、所想的即时、即景、即思之境,也是诗文凝练的语言背后的全景全貌,是诗文内容的外显背景。具象的场景与诗文对应。古诗描绘的场景内容距离现代学生的生活已有百年甚至千年。拉近学生与古诗场景的距离,要还原与古诗内容相关的场景画面,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主动调动已有认知经验,挖掘这些场景画面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意蕴。

比如,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农事的法宝,也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但学生知之甚少。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中的“日积月累”就为学生提供了《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短短四句,包含了中国古人归纳总结的二十四个节气。学习这首小诗,学生熟读成诵没有问题,但因为久居城市,远离农事,他们理解起来略困难。由此,笔者链接了几首学生熟悉的、与二十四节气匹配的古诗,还原并展示这几首古诗的场景。杜甫《春夜喜雨》的场景:在“雨水”节气,江南雨水充沛,草木回春,雨水滋润着大地,哺育大地;杜牧《清明》的场景: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路上行人神色黯然,扫墓、踏青、插柳;刘禹锡《秋词》的场景:秋天,山明水净,夜晚已经有霜,树叶由绿转为浅黄色,其中却有几棵树的叶片呈红色,在浅黄色中格外显眼;杜牧《山行》的场景:弯曲的石头小路远远地伸至深秋的山巅,在白云升腾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霜染后枫叶那鲜艳的红色胜过二月春花。

走进每首诗所营造的场景,诵读着古诗,学生与古诗的意境就越来越近。他们跨越时空,把自己当成诗人,感受雨水时节的春色迷蒙、清明时节的凄楚静谧、秋分时节的空旷壮美、立秋时节的色彩绚烂。在这样一个由节气、诗文与现实生活构成的斑斓长卷中,学生不仅很好地理解了节气,更明白了节气“活”在诗歌里、生活中的道理,不由自主地就会亲近传统文化。

二、拉近与古诗形象的距离

不少古诗都设定了形象,包括人物、景象或者物象等,与古诗内容息息相关,且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读者对古诗的理解。教师可以提炼出古诗形象,通过角色代入的方式,拉近学生与古诗形象的距离,亲近古诗,理解古诗。

例如,古诗《池上》为读者塑造了一个天真活泼、机灵可爱的小娃形象。教学前,笔者设定了“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的教学目标。教学中,围绕诗中的调皮小娃的形象,笔者先通过插图资料的补充,让他们了解到:古诗的主人公是一个小朋友,与自己是同龄人;古诗所展现的场景虽然与古代儿童有关,但也有当代儿童生活的影子。看到古诗主人公与自己差不多大,行为也与自己相似,学生顿时感觉古诗离自己很近,学习兴趣就被激发了。此时,笔者补充白居易创作这首小诗的背景,相机追问:“从这个偷采白莲的小娃插图以及诗人创作这首诗的背景中,你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娃?”学生迅速将插图内容、诗人背景与自己的生活经验搭建联系。他们感觉自己到了小池边,纷纷说看到了一个天真无邪、懵懂可爱的小娃。恰巧校园里有一片枇杷林,每年春夏之际,金灿灿的枇杷让人垂涎欲滴,学生每天都会去“探望”枇杷。于是,笔者启发学生想象自己“探望”枇杷时的想法、行为和神态,谈谈与小娃的共同之处。学生争先恐后地说道,自己总是按捺不住地想要采枇杷,但又怕被老师抓住挨批评,那时的心理就跟诗中的小娃一样。有的学生还即兴创作了一首打油诗:“小娃摇树枝,偷采枇杷回。不解藏踪迹,你我共分享。”可见,从古至今,儿童天真烂漫、活泼调皮的性格特征是一致的,生活情景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走近古诗形象,唤醒了学生内心深处的文化意识,让他们在情感上找到了共鸣,形成了对古诗文化的认同。

三、拉近与古诗节目的距离

近几年,《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经典咏流传》等多档节目吸引了大批观众,让大家又一次爱上并乐于亲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诗词大会》,特别吸引小学生的目光:社会各界的参与、经典诗词内容的再现和光影变化的神奇,时时让学生感受到了“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魅力;百人团、打擂台、“飞花令”对诗等节目形式丰富,气氛紧张激烈,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积累古诗的热情;古诗词与绘画、音乐的结合,专家幽默、有趣的点评,让古诗学习焕发出了不同于课堂的别样风采。学生和节目中的不少参与者都是同龄人,受节目的影响非常大。基于此,教师不妨在古诗教学时适当拉近学生与古诗节目的距离,灵活采用诗词节目中学生感兴趣的参与形式。这对于学生亲近古诗、活用古诗大有裨益。

例如,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村居》《咏柳》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通过诵读感悟古诗,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的情感。描写春天的古诗非常多,如果教师总是一首一首地教,学生总是一首一首地学,这些美丽的经典诗文就只是像繁星一样,散落在学生的脑海里,无法形成体系,很难灵活迁移运用。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筆者在学生整体把握了两首古诗的大意和内蕴后,提议男生与女生各自组成联盟,进行“飞花令”对诗,对出含有“春”的诗句。学生踊跃加入了颂“春”行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学生调动自己的诗文储备,“飞花令”游戏在班级热烈开展。各类诗句进发的同时,学生面前也展现出一幅生机盎然、明媚绚烂的春意图。回头再品《村居》《咏柳》,学生自然而然就能描绘出诗中的画面: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二月里的春风温暖、轻柔,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剪出了无数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不用过多的指导,学生已经学会了整体把握诗境的方法,于想象品读中理解了两首诗。

可见,用符合学生认知、学生喜欢的形式引导他们学古诗,能让他们在勾连自我生活经验与古诗意境的探索中构建自己的言语系统,获得自主学习古诗的方法,形成对古诗的独特理解。

四、拉近与古诗资源的距离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程,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教师要充分结合校内外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亲近自然、诵读经典的机会,在活动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拉近学生与古诗资源的距离,通过开发校本课程资源、运用网络资源等方式,充实学生的古诗储备量,有助于开拓学生古诗学习的眼界,为他们深度学习古诗奠基。

笔者所在的学校开设了“常州吟诵”社团,时常邀请常州吟诵协会专家来授课,将常州的风土人情与古诗词结合,为学生搭建多角度、立体化学习古诗的平台。学校还鼓励师生充分利用古诗微信公众号,如“诗词中国”“诗词天地”“诗词赏析”“中小学古诗词鉴赏”等,发动学生与古诗词专家或古诗爱好者在线交流,习得古诗学习的方法。

教学一年级下册的古诗《静夜思》时,学生已经会背全诗,并且滚瓜烂熟,该如何教便成了难题。笔者以为,会背只是基础性要求,学生未必理解诗的深层意蕴。没有理解诗的意蕴,便无法品悟古诗语言的韵味,无法领会诗人的情感。达不到这些要求,古诗学习也就只是“走过场”。由此,笔者决定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古诗教学资源,引领他们的思维往深处走。

教学中,围绕“能感受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家乡热爱之情”的教学目标,笔者将课堂“搬”到了学校的古诗社团,约请常州市吟诵社团的专家,与学生开展课堂互动。当这位陌生的老师身着古装走进教室与学生打招呼时,学生一下子就被他吸引了。老师用地道的常州方言诵读《静夜思》,弹着古朴的琵琶曲,学生仿佛被带回了李白所在的时代。学生一句句吟诵,仿佛自己就是李白,看到了诗中的景象: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空中的明月;再低头沉思,不由得就想起了远方的家乡。此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联想到了中秋这个家人团聚的节日,感受到在这一天,如果不在家人身边,肯定会尤其思念。社团老师又引导学生站在李白的角度想想这首诗想表达什么。学生再次回到诗中品读、鉴赏,得出:如果自己身在他乡,在本该团聚的日子里不在家人身边,没有家人陪伴,肯定会格外思念家人,思念家乡;此时的明月,就是寄托思念之情的载体,让在外奔波的游子尤为思乡。至此,学生的思绪仍在古诗意境中延续,不仅对诗人李白的思乡之情有了切身体会,更明白了“明月”这一意象在古诗中独特的意义。

古诗资源的融人,赋予了古诗教学以活力,让学生拥有了更为丰富的言语实践机会,扩充了学生的言语储备,丰厚了學生的言语经验。

在长期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笔者始终认为,读古诗,学古诗,用古诗,从小学开始最好,因为小学生的记忆力好、感知力强。拉近学生与古诗场景、古诗形象、古诗节目以及与古诗资源的距离,在基于学生真实生活的场景中教古诗,有益于强化学生对古诗学习的亲近感,提升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力,真正滋养学生身心发展。

猜你喜欢

场景古诗教学形象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场景传播视阈下的网络直播探析
汉语语篇英译中词汇场理论和框架理论的应用研究
古诗教学如何激发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研究
论导演创作的指挥棒
《水浒传》宋江形象探析
中日十二生肖之亥猪形象比较
场景:大数据挖掘的新标准
《远大前程》的哥特式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