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育人视域下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创新研究

2020-11-02张君

教育与职业(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协同育人产教融合

[摘要]产教融合是一种将产业和教学融为一体的办学模式。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是国家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而且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内驱动力,也是应用型高校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实践中依然存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错位、多方主体与育人模式冲突、制度保障与评价体系偏离等问题。因此,必须创新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模式:协同育人,共创产教融合新生态;多元融合,建构多重维度共同体;同向发力,打通产学研发展壁垒。

[关键词]产教融合;应用型高校;协同育人;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张君(1983- ),女,安徽淮北人,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讲师,硕士。(江苏  泰州  225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7SJBFDY410,项目主持人:张君)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0)19-0051-05

我国产业结构以及人才需求在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世界经济格局重大调整的背景下,即将发生重大变革。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出台,“产教融合”首次在国家层面的文件中被提出。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发布,指出产教融合成为解决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结构性矛盾的整体制度安排。同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①构建全方位、深融合的产教融合创新模式,将教育链、产业链、决策链有机串联,成为对接区域经济发展、建构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创新模式的关键。

一、协同育人视域下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研究意蕴

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着眼点在于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而长期以来应用型高校专业设置、课程计划、师资力量等方面的配置并不平衡,导致应用型人才供给不足。将产教融合从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升至国家战略,不仅是高等教育领域供给侧改革的必需,更是国家创新发展与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

(一)深化产教融合是国家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已由劳动力推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创新成为引领国家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加速发展,5G、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持续演进,科学技术从微观到宏观,不断向纵深拓展,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创新的关键是人才,教育将人才链与产业链、科技链与创新链有机衔接,将创新人才贯穿于创新链条之中,以产教融合构建创新发展的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民族产业振兴的战略性路径。而社会需求的变化,带来人才需求结构以及需求类型的变化,这就要求变革传统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设置、实践课程、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整,使教育发展与产业创新相适应,建立服务经济、开放共建、协同育人的办学模式。

(二)深化产教融合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内驱动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高全要素生产力,不仅需要创新驱动能力的支撑,更需要培养高素质、新技能的产业工人队伍。应用型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矛盾表现为:一方面,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速度加快,创新人才需求增加;另一方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陈旧,人才供给严重滞后。解决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成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内驱动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构中,企业不再仅仅局限于产品的生产者或者服务的供给者的角色,而是又承担起先进技术与科技人才孵化者的角色。依托优势主导产业,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将企业的技术优势与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优势相结合,激活市场创新源头优势,将人才需求侧与供给侧有机衔接,完善产业创新链,融合教育人才培养链优势动能,补齐应用型人才教育短板,整体提升我国产业结构及人才素质水平,实现教育与产业无缝对接,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内驱动力。

(三)深化产教融合是应用型高校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应用型人才培养供给与需求的突出矛盾,导致应用型高校在服务社会、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社会影响力等方面比较滞后,不能满足我国经济转型发展与国家创新战略的高质量要求。2017年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③产教融合强调的既是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的深度融合,也是教育制度与产业制度的深度融合;既是教育与产业宏观层面的融合,也是教学活动与生产活动微观层面的融合。应用型高校的高质量发展只有遵循开放办学的基本思路,走深化产教融合的发展道路,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二、协同育人视域下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問题剖析

应用型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人才输送体现的,因而产业需求与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之间存在着目标导向的紧密关联。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与转型期市场经济的需求出现了严重的错位现象,育人模式中的多重冲突、制度保障和评价体系的偏离等问题也凸显出来,导致了人才培养的结构性短缺。

(一)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错位

1.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忽视与产业需求的吻合度。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传统人才培养目标与当下产业需求无法相适应。应用型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与输送的基地,一味追求综合性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的同质化、雷同化造成人才“供给—需求”结构性失衡,严重滞后于产业经济的调整,脱离了产业需求,进而导致传统产业应用人才过剩,新兴产业应用人才不足。

2.在人才培养内容上,轻视与职业需求的契合度。新兴产业所需的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是面向产业生产管理一线、通晓行业领域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现场实操技术能力、具备跨界知识整合能力的新兴行业人才。而应用型高校在人才培养内容方面存在偏重基础课程建设、侧重理论知识学习、缺少“现场”实践教学、忽视职业需求素养等问题,导致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内容与职业需求大相径庭。

3.在人才培养评价上,无视与行业标准的契合度。行业标准下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应多元参与,将专业课程学习是否达标与行业用人标准共同作为参评要素,将应用型高校的专业课程考核与行业企业对职业认证、项目开发、绩效测评的考核相结合。而当前应用型高校对于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多为总结性、知识性、单一性评价,缺乏行业性、专业性、综合性评价,难以综合考评学生对于专业工作的适切性,行业认可度低。

(二)多方主体与育人模式的冲突

1.社会层面:产教融合中的诉求冲突。在产教融合过程中,技能、知识、资金等要素分散在学校和企业中。因此,校企之间在协同互补、资源共享融合的过程中,如果各方诉求得不到有效调适,则容易引发冲突与危险。企业作为经济性与逐利性特征兼具的经济主体,其行动逻辑具有不同行为取向的优先性,导致企业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理念与应用型高校追求长期化人才培养理念发生矛盾冲突。

2.学校层面:育人模式中的合作冲突。从学校层面来看,应用型高校在“产教融合”中要实现的目标诉求,一方面是建立协同育人模式,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水平;另一方面是获取企业在技术、管理、设备等方面的长期支持,弥补学校育人模式的“单一性”。而在产教融合过程中,目标的差异导致行动的冲突。企业经济理性的行动逻辑较少考虑人才培养的技能规律,再加上用工需求的短时性与周期性,导致应用型高校和企业往往会因为育人模式中的主导权、责任归属等问题产生合作冲突。

3.行业层面:专业建设中的融合冲突。追求经济效益的企业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倾向于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在市场需求下驱动产业结构化,参与应用型高校专业建设中的课程设置、教学环节、教材开发等方面的积极性不高。而应用型高校偏向于学科建设中的学科定位、科学研究、专业设置等方面,造成学科专业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无法实现精准对接。如何坚持求同存异实现利益耦合的调适,成为产教融合行业层面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三)制度保障与评价体系的偏离

1.缺少“底线”:制度保障不健全。制度保障是产教融合得以顺利进行的“底线”与前提,产教融合要有深度、有特色,必须完善制度、开展标准化建设。而有的地方政府在政策支持、财政补贴、法律保障等顶层设计方面建设不完善,导致教育系统与行业企业疏离,校企合作出现梗阻,区域性推动产教融合的引擎作用无法真正发挥。探索校企合作差异化政策,坚持校企合作分类别建设,才能使政府与市场各尽其能地推动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

2.偏离“主线”:评价体系不合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产教融合发展的最终目标与永恒主题,融合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与人才培养效果,构建符合自身实际的评价体系,成为当前产教融合效能提升的重要依托。在校企联合培养的评价上,过程与结果相脱节的现象不利于直观分析产教融合的投入与产出以及育人模式是否合理,不利于实践教学过程的管理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测。

3.严守“生命线”:资源整合不完善。应用型高校与企业之间由于行动逻辑的差异性,资源整合过程中极易产生利益冲突。政、校、企三方应在互利共赢、协调共享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将政府的政策优势、学校的育人优势与企业的资源优势有机融合、深度整合,并成立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等专门机构以及第三方认证机构,配备专业人员,搭建校企深度合作的桥梁,制定资源整合的有效举措,守护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生命线”。

三、协同育人视域下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创新路径

协同育人视域下,应深度融合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优化合作,将教育与生产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以政、校、企三方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以当前生产教育形式一体化向纵深发展,以产教融合新生态打破发展壁垒,全方位实施人才培养,多维度实现校企合作。

(一)协同育人,共创产教融合新生态

实践表明,育人模式的构建既离不开内在机制的创设,也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支撑,即政、校、企多元主体共同建立对接人才需求的培养方案,建立“政府引导、高校谋划、行业指导”的人才培养创新机制。

1.保障权益,政府参与协调引导。美国社会学家亨利·埃兹科维茨提出著名的三螺旋模型理论打破了政府、产业、大学的组织边界,阐明了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该系统在知识经济时代将发挥的重要作用。他也因此成为政、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引路人。在协同育人模式中,政府应是创新型政府。正如亨利·埃兹科维茨所说:“政府在不同程度上转移它的权力;另一条途径是中央政府采取适度参与的立场和态度,组织更多的活动。”④

2.寻求合作,高校创新育人模式。应用型高校作为协同育人的重要主体,主动融入国家创新战略与世界发展潮流,克服保守固化的僵硬模式,是實现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重要途径。“跨界”协作使得教师在生产教育、实践技能等方面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应用型高校不仅要主动寻求合作伙伴,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还要因势利导,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建立开放发展机制,完善价值创造与共享机制,在合作中谋求超越。

3.合作共赢,企业提供资源支持。企业作为产教融合多元主体中的重要一环,其主体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首先,资源的持续支持。企业应当持续向应用型高校投入物质资源等支持,包括产品生产设备、场地等,弥补应用型高校在实践教学环节的不足与欠缺。其次,育人模式的构建。企业与应用型高校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搭建实践育人平台、协同共建评价考核机制等,以企业之资源、技能、管理等优势补高校之短板,以政府职能优势保驾护航免高校之顾虑,共创产教融合新生态。

(二)多元融合,建构多重维度共同体

产业、科技、人才、管理等多重要素更广泛、更有效的融合,仅仅依靠应用型高校的力量难以实现,应汇聚多方力量,在共融共通的基础上塑造多维度共同体,以产业链、创新链重组教育链和人才链,以校企共同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产教融合的互动升级。

1.产业需求映射专业建设。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的确立与实施,应根据产业实际需求以及市场来确定,将产业需求贯穿人才培养过程,以产业链映射专业集群建设,以行业要求分解课程模块,将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开发及教材选用等融入行业运行链中。例如,现代学徒制将传统“学徒制”与“现代职业教育”相融合,以培养紧缺型、定向性专业人才为目标,由产业运行链分解产业人才胜任力目标,强化专业技能的培养,真正实现人才培养行业化、一体化,专业建设集群化、产业化。

2.创新战略优化实践教学。创新战略又被称之为“结构性战略”,这一战略把创新人才的需求提到了首位,并以此来衡量人才培养质量。包括产品技术更新、经营模式创新等在内的创新理念以及实践能力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要义,在科技发展、产业更新的背景下,企业要保持生产优势与发展前景,需将理论资源与创新技术融合投入研发,利用应用型高校人力与制度优势,在实现资源融合、价值共享的基础上,将技术孵化机构等资源、校企实训基地等平台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中,提升校企合作水平,创新优化实践教学环节。

3.人才培养对接就业体系。高等教育在实习实训等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与短板,使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相脱节,教育链与产业链无法有效衔接。要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应坚持需求导向,构建“专业技能—综合应用—创新实践”层层递进的实训体系,以产业经营项目为育人平台,使企业生产内容进班级,打造“现场”实践教学班,毕业设计“真题真做”;以产业链对接就业体系,将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与行业用人标准共同作为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实现人才培养、产业需求、就业体系的有效衔接。

(三)同向发力,打通产学研发展壁垒

应用型高校科研、专业建设水平相对较弱,停留在浅层的单维度局部合作导致人才培养缺乏连贯性、集聚性,资源要素统筹协调机制也尚未构建。因此,打通产学研发展壁垒,是产教融合深度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1.以专业集群建设为导向,提升高校内在发展动力。产业经济运行链要求专业建设配套专业方向链。因此,对接产业方向的关联性、互补性组成的专业集群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而產业经济运行链覆盖研发、生产、物流、分销等多个领域,涉及多门学科多个专业,应用型高校对应产业运行链建立“精准单链”,即精准对接某一专业领域内的特定人才,以行业运行方向打造特色专业方向;建立“多链并行”,如产业学院以某一专业方向对接多条产业链,专业集群建设可分割成分项集群,呈现多项共行发展态势,同向提升应用型高校内在发展的动力。

2.以产业学院发展为依托,发挥人才集聚示范效应。应用型高校设立产业学院,其直接目的在于打破单一办学的封闭局面,融合政府政策、行业基地、专业建设、企业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培养行业所需人才,凸显其人才集聚示范效应,以达到服务地方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产业学院通过订单班、联合培养等人才培养方式,对准产业发展,向指定行业企业输送人才,加大人才供给力度,打造科技创新与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3.以资源要素重组为契机,完善主体间协商联动机制。政、校、企共建共担的产教融合机制,以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理念,汇集高校、企业、政府等优质资源。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为应用型高校与企业牵线搭桥,共建成果研究交流以及技术难题攻克平台;先进企业的科研、技术、管理等优势资源在必要的政策保障与制度支持下,创新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协商联动、多元共融。政、校、企之间以多元主体要素重组为契机,多轮驱动、同向发力,解决企业“有效人才需求”和应用型高校“无效人才供给”过剩的矛盾,完善各主体间协商联动,以互利共赢模式实现产教融合创新模式的构建。

[注释]

①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6,29.

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EB/OL](2017-12-19)[2020-07-30].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12/19/content_5248564.htm.

④(美)亨利·埃兹科维茨.国家创新模式: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创新战略[M].周春彦,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109.

[参考文献]

[1]陆国庆.产业创新:超越传统企业创新理论的新范式[J].江汉论坛,2003(2):10-13.

[2]李校堃,李鹏.地方高校推进产教融合的策略与思考——基于温州大学的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4):53-57.

猜你喜欢

应用型高校协同育人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机械工程专业石油装备方向认识实习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析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