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背景下数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2020-11-02种孝文
种孝文
摘 要:本文分析了校企合作构建数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并归纳了当前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从目前来看,我国企业对数学人才需求的变化速度较快,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之间存在脱节,教育内容体系缺乏更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学校应和企业密切合作,及时调整教育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并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校企合作;数学;创新人才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过程中,通过广泛深入的校企合作,能够有效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高校教师与企业人员密切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合作教学,为社会提供具备深厚理论知识和较强应用能力的人才。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高校为了培养数学创新人才,应当和企业开展合作,在教育教学方面积极创新,适应新时期数学教育改革的需求。
一、校企合作背景下建立数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一)社会发展需求
当前,由于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企业对员工创新能力的需求也在持续提升,不仅局限于专业知识方面。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广大企业能够为高校数学专业的学生提供创新和实践的平台,深化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应当及时抓住机遇,利用校企合作平台,联合开展研究和教学活动,对传统的数学教育模式进行改革,侧重于提升学生的数学专业素养,以契合社会发展需求。
(二)企业发展需求
通过校企之间的密切合作,对数学教育模式进行改革,能够满足企业对员工创新能力的需求。过去,企业所招收录用的应届毕业生,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状况,知识的应用和创新能力不足,企业不得不花费大量的精力培养或引进符合企业生产经营需求的人才。在开展校企合作之后,企业就能够按照数学教育模式改革的需求,建立有关的平台,为学生提供和专业相关的实习岗位,一方面,填补了企业的岗位空缺,另一方面,还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企业还可以和高校联合开展科研活动,针对企业在技术研究中遇到的难题,通过委托课题、联合攻关等方式,不仅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发展,而且让学生在高校教师和企业科技人员的联合培养下,获得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学生的发展需求
学生接受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走向社会,完成就业,而校企合作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促进学生就业。例如: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进入和学校合作的企业,选择适当的部门和岗位开展实践活动,掌握企业对员工能力的具体要求,应用专业知识,并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需求开展创新活动。而且,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进一步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明确未来的职业规划。
(四)教师能力成长的需求
当前,随着校企合作的持续展开,企业对学校教育教学要求也随之提高,希望教师能够提高专业能力,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培养质量。而教师通过校企合作,改革教学方式和手段,也能够获得教学能力的成长。例如:教师可以按照高等数学专业知识的规划,采用翻转课堂、慕课等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对数学专业知识的掌握,弥补能力上的短板。而且,教师还能够与企业优秀人才之间进行沟通,共同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使学校教育和企业需求相匹配,提升教学效果。
二、校企合作背景下数学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
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对创新人才的要求日趋严格,这也是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重要目的之一。但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高校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足,理论和实践脱节,教学方式仍然以传统的灌输式为主,不少学生缺少数学学习的兴趣,因而难以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数学创新人才。
(二)教育内容体系缺乏更新
当前,尽管我国高校普遍强调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但数学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与企业需求相脱节。在数学理论和实践发展中,高校数学教育的内容应当做出相应调整,实践性、创新性的内容应当适度增加,但现实状况难以令人满意,学生仅仅掌握了数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对于数学的前沿发展和实践应用知之甚少。选择数学专业的学生人数逐年下降,学生的知识结构存在偏差,在就业时就难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企业需求变化速度快
在我国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高校对数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忽视,阻碍了向企业的人才输送,这给校企合作造成了不利影响,也对数学专业学生就业造成了困难。因此,高校应及时调整数学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式和手段,以适应企业需求的调整。为了及时掌握企业需求,校企之间应当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根据企业需求的变化调整数学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就业。
三、校企合作背景下数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调整教育教学目标
高校应紧紧抓住校企合作的机遇,调整教学目标,以促进数学创新人才为目的。高校数学教育的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数学专业素养,培养他们养成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而不能仅停留在知识传授的层面。高校可以利用企业资源,共同构建教学平台,将数学专业知识和企业生产经营实践结合起来,从而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們应用专业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扭转过去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数学教育模式。
(二)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逐渐转向以应用型为主。而不少高校的数学专业仍然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忽略了学生在知识应用层面的训练,造成部分数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相脱节,只会纸上谈兵,在进入企业工作以后往往无所适从。在校企合作的环境中,高校教师就能够借助企业所提供的设备和职位来培养和锻炼学生。例如:对于高等数学的知识辨析,教师可以通过企业提供的实践平台寻找合适的教学内容,按照企业生产经营的真实案例或企业的机械模型,对学生开展内容教学和实践教学活动,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对实践的认识。目前,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我国对人才的需求逐渐转向应用型。因而,面对这一趋势,高校应当探索更为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应用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数学创新能力,以适应新时期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三)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国家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而教育发展离不开网络创新。面对新时代网络发展,高等数学专业院校应改革原有教学模式,借助应用软件,检查学生知识短板,提升教学效率。校企合作背景下,高等数学专业院校可借助企业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或专业知识考核,以此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寻找知识短板。同时,学生也可借助网络软件进行自主学习和知识考核,提前锻炼自我岗位能力。如可利用“慕课”平台加强校企合作和对话,创新高等数学教学模式。“慕课”平台的打造,一方面,可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效率,完善原有教学模式和评价机构,还可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慕课”平台可把新时代网络与高等数学教学内容相结合,可加强学生以及教师信息技术的运用,同时也可推动企业与学校科研项目的进行,帮助学校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协助企业再创专业高度。
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建立数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对教师能力成长和学生能力提升都具有重要价值。但从目前来看,企业需求变化速度快,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教育内容体系缺乏更新。为了建立数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应及时调整教育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并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朱明娟.校企合作背景下关于高等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考[J].营销界, 2019(42):48-49.
[2] 熊佩英,李云翔.地方本科院校数学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6(32):126-127.
[3] 徐秀丽.校企合作的工业4.0背景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21):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