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课程模式构建研究
2020-11-02常波
常波
摘 要:多元化、特色化的学前教育课程模式符合幼儿的成长需求,也能够提升幼儿园的综合实力,促使幼儿园有效、合理地开展课程活动。本文首先阐述了学前教育课程模式,随后分析了构建有效的学前教育课程模式的重要作用,最终从课程功能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案、课程评价机制五方面入手分析了具体的课程模式构建策略,希望对学前教育课程模式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课程模式;智力发展;健康成长
幼儿园作为孩子的启蒙阶段,家长希望幼儿园能够为孩子提供特色化与地方化的课程教学活动,这一需求的满足和幼儿园课程设置有着直接关系,换言之,幼儿园也应当根据这一需求进行调整,构建出多元化的课程模式。但是当前学前教育课程模式构建效果并不理想,未能将理论和实践充分联系在一起。为了构建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模式,应以幼儿实际生理成长与心理发展情况、学前教育特点为依据展开。
一、学前教育课程模式概述
(一)课程模式定义
课程模式属于一种课程方案,其表达方式以典型简约为主,课程模式下的结构既能和相应的教育条件契合,还能够实现育人这一特定功能。课程模式兼顾了结构与功能,对课程内部结构进行规定的同时,对其之间存在的联系也做出了设定,另外其基于某一种特定功能假设来构建具体的课程模式。
课程模式主要由五部分组成:其一,适用环境。某一种课程模式通常都是为了对应的教育环境而形成,该组成要素属于背景性要素,其中具体幼儿园的生源以及办园条件属于微观环境,不同地区的文化、社会以及经济环境属于中观环境,而具体一个国家的文化、经济、政治等环境属于宏观环境,构建多样化的课程模式要求和这三方面的环境要素相契合、相适应。其二,理论基础。社会学、哲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学科基础是其理论基础,学前教育课程模式涉及到多种理论,这些理论基础综合在一起才能更好理解针对儿童的教学以及课程,并基于这种理解形成相应的课程理念,以课程理念为依据进行课程框架建设。因此,并非随意选择课程模式结构,课程模式结构是对课程理念进行操作的结果。其三,课程结构。课程系统之间存在的联系与构成部分被称为课程结构,通常所构建的课程结构主要为课程的类别与科类结构。课程模式是基于课程结构而构建,只有构建具体的课程结构,才能实现课程模式功能目标。其四,功能目标。所有课程模式的落脚点皆是育人,换言之,其皆具备特定的目标,目标因为课程模式的不同存在差异,最终构建的课程框架也存在差异,课程模式的其他组成要素以及构建环节皆围绕功能目标展开。其五,支持系统。具有不同特点的课程模式对应的支持系统不同,支持系统涉及到评价机制、教学环境、教学设备等。
(二)学前教育课程模式特点
学前教育在内的所有课程模式都具有以下五个特点:一是相对性,课程模式是根据具体的环境需求而构建,其所发挥的作用是相对而言的,当适用环境以及功能目标出现变化后,原有课程模式的功效以及适用程度就会降低,适用范围也会发生变化,这也说明课程模式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二是中介性,课程模式、理论以及实践三者并非是孤立存在,三者紧密联系,课程理论最终转变为课程实践需要借助课程模式这一桥梁,其发挥着中介作用。三是整体性,课程模式要从整体角度入手来把握课程的不同要素,只有构建完整的课程框架才能实现其特定功能目标。四是有效性,所有课程模式最终皆要实现某种特定功能目标,从效能层面来讲其属于有效的,这种有效性体现了课程模式的价值。五是可操作性,较为固定的课程结构构成了课程模式,其服务于特定功能目标,可操作性较强。
二、学前教育课程模式构建的作用
(一)体现学前教育课程的特色
我国早期幼儿园的课程模式极为单一,随着学前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课程模式逐渐多样化,可是一些幼儿园仍存在不考虑实际情况,照抄照搬的问题,导致其办园效果不够理想,对正常教学秩序形成有一定阻碍作用。包括學前教育在内的所有课程模式都不存在普适性这一说法,纵然国家有统一的课程模式,或者其他幼儿园有先进的课程模式,可这都需要考虑这种课程模式存在的背景性环境,即幼儿园自身的条件以及功能目标。基于幼儿园自身实际情况以及幼儿身心需要构建的学前教育课程模式更能凸显幼儿园的特色。
(二)促使学前教育课程结果更为理想化
幼儿身心能否健康发展和学前教育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有直接关联,唯有妥善解决课程结构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才能促使各部分协调发展,进而促使整个课程结构发挥功能效用。我国幼儿园由于自身办园条件限制,其课程设置有诸多不合理之处,例如课程结构过于复杂,课程科类之间缺少相互联系,过于重视课时量等,这些不合理降低了课程模式的效用,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一定负面影响。基于课程理论构建的课程模式让课程设置更为合理,促使课程结构发挥整体效用,让整个课程结果更为理想化。
三、学前教育课程模式构建的策略
(一)功能目标的构建
学前教育课程模式是为课程功能目标服务,构建课程模式时应当确定清晰的功能目标。一方面,确定功能目标应充分考虑幼儿这一教育主体,明确教育最终目的是实现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和健康成长,让幼儿能够在幼师引导下获得知识技能。另外,幼儿的生活经历比较少,构建的功能目标应尽量和幼儿平日的实际生活环境相近,让其能够在熟悉的环境中获得生活技能和知识。幼儿是不断发展的独立个体,构建的功能目标还需要考虑幼儿的性格、身心、情感以及认知特点、兴趣爱好等,促使其形成健康人格。
(二)课程结构的构建
幼儿的成长不应局限于技能以及知识获得,更应考虑其智力发展以及身心成长,学前教育课程模式还应当构建与之适应的课程结构。传统学前教育模式更为注重向幼儿传授学科知识,基于此设置的课程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幼儿智力以及身心发展需求,所以应构建综合性课程,旨在为幼儿提供系统化、多主题以及综合性的教育。另外课程结构构建还需要考虑隐形以及活动课程,借助特色、游戏以及区域等活动模式来调动幼儿参与课程的积极性,通过多样化、全面化的教育实现幼儿的健康成长。
(三)课程内容的构建
互联网时代下,能够用于构建课程内容的教学资源较多,可这也模糊了选择标准,增加了课程内容设置的难度。为了避免课程内容偏离幼儿成长轨道,课程内容构建时应基于幼儿已有经验进行,幼儿在学习中可以将课程内容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一方面,让幼儿认识到知识是为生活服务,另外也加深幼儿对知识的理解,让幼儿通过获得的直接经验更好生活。幼儿所涉及的生活范围各不相同,构建课程内容时要考虑到整个班级幼儿的整体兴趣能力以及发展特点,构建过程中要尽可能保证课程内容的全面性,避免由于内容缺少影响幼儿发展。
(四)实施方案的构建
构建的实施方案指导着教师的教學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容易形成程序化、机械化的教学活动。虽然课程模式要求教师构建实施方案,但是该方案还应当根据课堂发展情况、课程目标实现情况、课程内容完成情况进行调整,方案的实施要遵循学前教育客观规律以及幼儿成长规律。构建的实施方案属于课程目标实现、课程内容传递的一种手段,其起着指导性作用而非决定性作用,在实施方案中应融入多样化、趣味性的活动,通过幼儿的积极性参与来保证方案的落实。
(五)评价机制的构建
一般而言,课程模式评价机制涉及到方案、实施以及效果三方面的评价,课程评价主体是教师,传统课程模式中教师更为重视效果评价,但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幼儿,教师还应重视实施评价,该阶段中能够体现幼儿的发展情况。幼儿园只是幼儿的成长场所之一,评价机制中的评价主体除了教师外,还应纳入幼儿自评和互评、家长评价等,评价内容除了幼儿在课堂活动中表现外,还应纳入幼儿在家里以及其他场所中的表现,让评价机制更为完善。
综上所述,幼儿园是孩子接受学校教育的第一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学习习惯、智力开发等皆有着重要作用。构建一个有效的学前教育课程模式是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幼儿个性化发展、健康成长的需要,应通过课程功能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案以及课程评价机制的有效构建来完善课程模式,通过合理的课程模式来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于春波.学前教育专业传统文化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现代职业教育,2018(29):91.
[2] 黄晓堃.学前教育舞蹈教学问题及基本模式构建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8(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