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初中数学创新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2020-11-02吕梦丽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7期
关键词:创新教学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吕梦丽

摘  要:目前,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组织手段,缺乏对教法的创新和细节的优化,导致学生的学习质量和主体发展受到影响。同时,初中教育时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素养,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尤为关键。针对于当前教学发展的不良问题,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如何有效开展初中数学创新教学活动的方法展开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教学;课堂教学

数学是学生认知发展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思维建设、逻辑推理、实践探索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对于正处在思维发展阶段的初中生,面对抽象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法则存在一定理解难度,这就需要教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法去引导和讲解课堂知识,以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牢固掌握。因此,本文从生活情境、问题形式、主体发展三个方面出发对此展开研究。

一、运用生活情境,调动学生探究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蕴藏着许多数学现象,将这些数学现象引入到课堂活动之中,以直观的生活情境为依托,不仅能调动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探究兴趣,还能使学生通过生活现象和数学知识的结合,体会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作用,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探究意识。因此,在数学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情发展,灵活运用生活情境,引发学生对生活现象的探究心理,使学生的主观意识和学习活动得到有机融合,进而达到有效教学的发展目的。

例如:在“有理数”章节“正数和负数”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正数和负数的产生原因,并了解正负数所代表的数学意义,我利用多媒体投屏功能,将生活中所包含正负数的图片资料和数学现象呈现给学生,如日常家庭的收支明细帐、各地不同的温差情况、工厂产量的对比变化、地理位置的海拔高度等,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一步了解到正数和负数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并掌握两者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概念,这对下一步教学实施起到铺垫作用。学生在看到实际生活中正负数的运用后,纷纷打开课本进行探究,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正负数的知识。通过生活情境的运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有效运用。

二、创新问题形式,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课堂问题的有效设置,不仅能检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效果,还能加深学生对运算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对课堂问题的作答情况,进一步掌握整体的授课情况,并在接下来的教学引导中进行细节化的调整與延伸,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数学课堂活动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创新问题的形式,灵活把握学生的探究方向,锻炼学生的思维意识和计算能力,从而达到巩固提升的效果。

例如:在“有理数”章节“有理数的加减法”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已初步掌握有理数加法、减法的运算方法,为了检验学生对有理数加减法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我结合学生的学情变化,设置不同形式的课堂问题:①填空题:小花记录了一天的温度变化,其中早晨的气温是-5℃,中午又上升了10℃,半夜又下降了8℃,则半夜的温度是____℃。②计算题:(-5)-(+3)+(+9)-(-7)+=_____。若|a-1|+|b+3|=0,则b-a-的值是____。③解答题:小明今年在银行中办理了7笔储蓄业务:取出9.5元,存入5元,取出8元,存进12元,存进25元,取出1.25元,取出2元,这是银行现款增加了多少?通过对问题形式的创新设计,不仅能加深学生的理解效果,还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注重主体发展,夯实学生学习基础

在复杂的数学公式和抽象的数学概念学习过程中,因家庭环境、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影响,学生个体难免存在差异化现象,导致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数学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升,进而影响其课堂整体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数学课堂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状态,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和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的发展方向,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从而实现其共同发展的目标。

例如:在“整式的加减”章节“整式”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主体存在差异化现象,对此,我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在相互协作、相互理解的帮扶下,打牢自身的学习基础,提高课堂的认知能力。同时,我还根据各组的学情发展和学情变化,设置相应的探究问题,如“当x=-2时,求代数式x-3x-1的值”“当x=时,求代数式的值”等问题,以此来促进学生整体水平的发展。

综上所述,通过对生活情境的运用、问题形式的创新、主体基础的培养,不仅能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参与热情,还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课堂效果得到加强,打牢学生的学习基础,实现其主体发展的目标。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及时了解学生的主体状态,调整相应的组织策略和引导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互学的过程中获得切实有效的认知发展。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希望广大教师从学生的主体学情出发,灵活设计教学环节,创新课堂细节,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徐蓉.浅析课改下的初中数学创新教学[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7(8):23-24.

[2]张茂林.新时期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与发展[J].未来英才,2017(19):79-79.

猜你喜欢

创新教学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课堂细心雕琢,提高教学效能
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与学”的最佳方式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