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视阈下沉浸式新闻的思考与展望
2020-11-02刘佳媛
刘佳媛
[摘要]在“中国媒体融合发展元年”的2014年,媒体融合发展战略正式上升至国家层面,各级各类媒体应时而动,在AR、VR和5G等技术的加持下,开启了在内容生产、发布渠道和技术革新等全方面的媒介融合转型升级。本文选取“沉浸式新闻”这一媒介融合下的创新型新闻生产模式,浅析其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尝试根据资料经验,对部分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及个人展望。
[关键词]媒介融合;沉浸式新闻;新闻生产模式
一、研究背景
“沉浸式新闻”(ImmersiveJournalism)一词最早于2010年,由诺妮·德拉佩纳(NonnydelaPena)等人在《《沉浸式新闻:为第一人称新闻体验设计的沉浸式虚拟现实》一文中提出。沉浸式新闻是指一种能让观众获得新闻故事中描述的事件或情形的第一人称体验(First-personexperience)的新闻生产形式。实现沉浸式新闻的生产,需要依赖于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对于新闻事件的场景模拟,运用媒介融合的手段将新闻内容进行呈现,为读者带来“置身于现场”的真实阅读体验感。
近年来,随着我国媒体融合的推进,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为首的官方媒体在新闻生产流程上积极转型升级,在VR、5G直播技术的支撑下,从政务新闻(如全国两会报道)到历史文化传播类新闻都在尝试沉浸式体验新闻的报道模式探索,取得一定的传播口碑和效果认同。
二、媒介融合视阈下,沉浸式新闻的特点
(一)内容生产端:技术融合驱动生产模式调整
沉浸式新闻是媒介融合趋势下和技术发展下所产生的创新型新闻报道手段。内容呈现形式和采用的技术手段革新反向引导了传统新闻生产流程和模式的调整。以往“条线化”的生产编辑模式已变成去中心化、辐射状的融媒体生产环境。以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模式为例:“总编调度中心”和“采编联动平台”双向赋能,将采访、编辑和融媒体技术加工人员所制作的内容产品统一纳入后台新闻数据库,实现全媒体新闻生产的联席办公机制,打破了层级化、部门条块化分隔的传统生产流程。
(二)用户体验端:独一无二的“沉浸式”新闻体验
沉浸式新闻相比文字新闻、视频新闻拥有独一无二的在场体验优势。结合虚拟现实技术,联通视觉、听觉甚至触觉和嗅觉,为受众打造以第一人称为视角的全场景沉浸式信息接收体验,置身于虚实相生、身临其境的新闻事件环境中。
以新浪新媒体实验室在天宫二号发射期间打造的《一眼扫尽神舟征程》《太空迷途》等系列沉浸式体验新闻为例,突破传统的视频展现形式,沉浸式新闻让受众从俯视、仰视等多角度全方位浏览到天宫二号,同时在太空画面中配合悬浮文字,在感官层面营造置身于太空的失重感、眩晕感。该类新闻报道有助于在提升用户沉浸式体验的同时,提升受众对于科技探索类和国家大型工程类新闻的兴趣感,拉近距离感。
(三)传播效果端:加强受众的情感态度与信任度
基于上述内容,沉浸式新闻的最大特点是“沉浸式体验”的拟态环境打造。结合梅罗维茨的媒介情景论,“每一种独特的行为需要一种独特的情境,并且情境是动态的和可变的,而大众媒介的运用就会混淆了不同情境的界限”,沉浸式新闻基于为受众打造动态可变的独特情景,因而在传播效果层面提升了受众对于沉浸式新闻的情感热度和对事实内容的信任度、认可度。在媒介融合视阈下,沉浸式新闻能够将新闻事件发生环境与受众的现实情景相联合互通,呈现出适合每一位受众独特行为认知的拟态环境并以此将其融入公共情境中,提升该种新闻形式的传播效果。
三、现存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受众体验感更趋真实,内容认知待提升
根据“基于大数据的视听传播效果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显示:相较于普通的文字新闻报道,沉浸式新闻会增强受众对于新闻的情感认知,但会减弱受众对于新闻内容的认知。沉浸式新闻为受众营造更趋真实的在场感和体验感,令受众对于新闻内容有更强烈的情感态度,但容易发生新闻事件的细节性认知缺漏问题。
面对信息量大、难以理解的新闻事件,沉浸式新闻不失为一种吸引受众主动阅读的内容呈现手段。内容生产者应当更加注重新闻内容和展现形式的平衡,在融媒体环境打造沉浸式体验的同时,提升新闻事件本身重要信息和关键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全面性,保证新闻内容的客观性与公正性,从而在认知层面提升沉浸式新闻的传播效果。
(二)头部媒体不断突破,地方媒体遇发展瓶颈
媒介融合背景下,以人民日报为首探索的“中央厨房”新闻内容生产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为沉浸式新闻的制作提供技术、设备和人才等多方位的资源整合。各大头部媒体如中青报推出了《红军桥日记》《贫困村来了95后村医》等一系列优质的探索案例。但下沉至地方政府的融媒体中心或其他地方媒体,往往面临人才技术、资金支持和设备短缺的内容制作问题,难以取得新闻内容展现形式的突破。
为解决地方媒体的融合发展瓶颈,各类头部媒体可通过与第三方互联网技术公司的战略合作,发掘技术平台向外“开放”的可能,由上至下,实现资源与技术人才的渠道互通(参考人民日报与腾讯公司联合打造的“中国媒体融合云”)。将沉浸式新闻制作所需要的各类媒体技术变成“工具化”“傻瓜化”的操作步骤,让地方媒体能够在统一平台上轻松完成融媒体内容生产,解决其资源與技术的短缺问题和发展瓶颈。
(三)行业边界不断拓宽,人才培育需紧跟发展态势相较于传统形式的文字或视频新闻,沉浸式新闻产品的制作流程涵盖前期受众分析、内容策划、采访调研、拍摄剪辑、融媒体技术编辑和后期效果研究等多个工作流程,使得新闻内容生产的行业边界不断拓宽,对于人才技术的需求也从以往的单一性特长类人才转变为复合型优质人才。
高校人才的培育和从业人员的技术素养提升需紧跟行业发展态势。以清华大学为例,2020年起,新传学院将暂停招收本科生,但将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此举为高校在媒介融合视阈下和前沿技术革新下,对于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转型。各级各类高校和媒体单位,也应利用现有资源,在未来不断加强学界和业界的交流合作,提升从业人员的基本技能并设立不同新闻报道模式的“项目制”培养方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实现因材施教、精准培养模式以确保人力技术满足行业发展需求。
四、未来展望
(一)慢直播沉浸新聞,提升用户“在场感”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全国人民都在实时关注武汉地区关于新冠疫情的一切动态进展一“上千万人看火神山雷神山建设”的热度也因此持续居高不下,由此使得极具陪伴感和参与度的“慢直播”再次进入观众视野,收获了大批在线观看量。5月的珠峰高层测量之际,澎湃新闻与中国移动运用5G技术为用户带来的珠峰慢直播内容降低了普通民众对于珠穆朗玛峰的距离感,取得大量关注。
对于今后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媒体有望在5G技术的支持下,进行“沉浸式”VR慢直播的新闻报道模式探索,尤其对于部分重要的大型建设工程项目,将VR与慢直播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受众的在场感、参与感和体验感,拉近新闻事件本身与受众的距离。
(二)受众身份转变,打破内容生产边界
媒介融合视阈下,受众用户在互联网中的角色早已从最初的信息阅读者、接收者转变为互动者、参与者甚至是内容生产者。而在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对于突发性实时新闻,受众的主要角色仍然维持在信息接收者阶段。未来有望结合5G直播技术和沉浸式新闻手段,实现用户对于新闻报道过程的全程参与,打破新闻内容的生产边界,以“在场参与者”的身份,共同进行事件发展情况的实时更新与传递,实现PUGC双向互动的沉浸式新闻生产模式探索。
(三)因“材”制宜,依据题材类型进行适度创新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各家媒体开始运用VR技术进行沉浸式新闻报道的探索。时至今日,依托VLOG、H5、短视频等多样态的沉浸式新闻的报道方式在时政新闻中取得很大突破且广受好评。据《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10-19岁青少年网民占比为19.3%,将近全国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于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而言,融媒体环境中的沉浸式新闻将比简单的文字、视频新闻更具吸引力和说服性。但对于部分法律犯罪新闻或社会道德伦理事件,沉浸式新闻的打造同样面临着因过度娱乐化而丧失严肃性、教育性和权威性的尺度平衡问题。
因此,未来的沉浸式新闻制作者需进一步根据事件内容,因“材”创作,针对科技探索、文体娱乐和历史传承等新闻,不断创新呈现形式;而对于带有社会严肃性或深刻教育意义的新闻内容,有的放矢,根据受众年龄段和文化接受度,在传播形式上进行适度创新。
结语
综上所述,媒介融合视阈下的沉浸式新闻作为一种创新型报道呈现方式,将在技术革新的驱动下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模式探索。在未来,各高校及媒体单位应在遵循媒介融合发展和新闻传播表现形式的客观规律基础上,对于内容采编和技术制作等生产环节不断整合创新机制,在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形式中实现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侯金金.虚拟现实视角下沉浸式新闻传播过程研究[J].传媒论坛,2019(12).
[2]周勇,倪乐融,李潇潇.“沉浸式新闻”传播效果的证实研究——基于信息认知、情感感知与态度意向的实验[J].新闻学与传播学,2018(5).
[3]曹竞,刘俞希.5G时代下的媒体融合发展中国青年报沉浸式体验新闻的探索与思考中国电视剧的海外市场与对外传播策略研究[J].新闻与写作,2020.03.
[4]聂晶.融媒体时代媒介场景论研究——读梅罗维茨的《消失的地域》[J].传媒论坛,2019(16).
[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2020.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