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轻交流”实现“重写作”,提升课外阅读效果
2020-11-02陈翩翩
陈翩翩
【摘要】随着各方对课外阅读的重视,我们布置学生阅读,要求学生摘抄词句、写读后感,组织读书交流会,并逐渐把儿童文学阅读纳入语文考试范畴。阅读明显的强制性和功利性,使得学生阅读之后的输出——言语交流、文字摘抄或写作等始终显得机械而干瘪。本文拟通过班级共读以“狼”为主题的书籍后,实行“轻交流”,走向“重写作”, 呈现以阅读助力终身发展的一个尝试。
【关键词】课外阅读;轻交流;重写作;创造性思维
一、困境:课外阅读的兴趣减弱与效能降低
阅读,是一项受益终身的智力活动,随着各方对课外阅读的重视,我们布置学生阅读,要求学生摘抄词句、写读后感,组织读书交流会,并逐渐把儿童文学阅读纳入语文考试范畴。阅读的强制性和功利性越来越明显,当学生明了和认定老师的葫芦里卖的不是什么好药时,他们阅读之后的输出——言语交流、文字摘抄或写作等显得机械而干瘪。本文拟通过班级共读以“狼”为主题的书籍后,实行“轻交流”,走向“重写作”这一案例,呈现以阅读助力终身发展的一个尝试。
二、突围:用自由开放的“轻交流”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上学期,笔者领着学生们阅读了《狼王梦》《狼王洛波》和《狼图腾》三本书的其中一些片段,许多学生因此被激发了兴趣。临近暑假,笔者鼓励学生们在假期把这三本书都读完,等这学期进行一些交流。
该怎么交流?常常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为了落实一个个教学目标,传统课堂的教师常常走进质询式教学,多数学生因而噤若寒蝉。又或者问出这三大基本问题的变体:“你认为这位作者想表达什么”“这究竟有什么含义”,学生的表现也没有多大改观。直接而简练,这样的问题也就产生了咄咄逼人的气势。
我们课外阅读的交流由此解放出来,可以吗?是的,我们的课外阅读交流完全可以做到“轻交流”。
开学伊始,几次正课开始前五分钟,笔者跟学生们聊起了大家的假期阅读:你最喜欢三本书里的哪一本?你哪里没有读懂?你最不可思议的是什么?假如你也是一匹狼,你想亲历哪种生活?最不喜欢的地方是什么?……抛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种漫无目的的“闲聊”打开了学生们的话匣子:
有的说:“《喜洋洋与灰太狼》的狼一次次被炸飞了,《小红帽》的狼被杀掉了,以前我们接触的狼总是以反派的形象出现,但这些书里的狼给我们的印象很不一样”;有的说:“《狼王洛波》的开头我觉得很无聊,读到后面才觉得有那么点意思”;有的说:“《狼图腾》里蒙古人和狼之间的关系,我读不明白”;有的说“我觉得在大自然面前,人真是渺小”……
笔者没有评价,没有解疑,更多扮演一名倾听者和引领者,学生们“闲聊”起来可谓兴致勃勃。
自主阅读之后,学生或者只有浅浅的问题和感悟,或者生发各种思想矛盾,或者产生与众不同的认识,在这时候,教师领导的“轻交流”需要给学生们一种被尊重的感觉,使学生们获得安全感。
比如,上文学生说“《狼图腾》里蒙古人和狼之间的关系,我读不明白”,但有的理解能力强的学生立马发出不屑的声音:“那不是很清楚吗?”此时,教师就可以刷一刷存在感,告诉大家:“不插嘴的倾听是对他人的尊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度,我们要学会理解他人,想想为什么他这么说”,然后让发言学生说来听听。
再如,当许多学生受紫岚的母爱所打动时,有学生却认为紫岚对自己的孩子不是爱,大家哗然,表示异议,甚至侧目时,教师可以做个“嘘”的手势示意,跟发言的学生说“你说来听听”。
“你说来听听”(英国儿童文学大师、阅读推广人——艾登·钱伯斯语),我们打从一开始定下“闲聊”的基调,就决定了不为考察学生是否理解正确,只为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想法的取向,由此才能引出平等的师生对话,令学生放下心的防备,我们的交流真正流动了起来。
六年级第一单元习作的主题恰好是“变形记”,于是,笔者面向全班学生组织了一次活动,或以“我是一只狼”为主题做两分钟的演讲,或几个学生从三本书里选一个片段进行演绎,或声情并茂地朗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跟传统课堂正襟危坐、教学目标固定不同,我们结合课内外,给课外阅读的交流带入了丰富的形式。
大家伙听了又惊又喜,虽说带些忐忑,但不妨碍他们“撸起袖子,干起来”,动态的课堂点燃了学生们内心的激情,呈一片燎原之势。
多种多样形式的演绎之后,一开始是笔者点评:“你迈出了勇敢的一步”“你的解读非常独特”“他开头就设了一个悬念,引起大家倾听的兴趣,真棒”……听着听着,学生们也跃跃欲试:“他们演得惟妙惟肖,书里的画面好像在我眼前”“他讲得太幽默了,手舞足蹈,非常生动”“他的神情、动作不是很有王者风范”……并从开始由笔者请上台到自己主动申请上台,从一开始的扭捏拘谨到后来的活跃豪放。
有的学生还自己给自己“加戏”,比如,“同学们,上课!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种动物——狼……”每次同學们哈哈大笑之后,他伸出手掌向下压压,表示“你们停一停,我接着说”。学生们的状态越来越放松,表现也越来越出彩。
三、惊喜:书面表达在“轻交流”基础上创意无穷
在这些体验之后,笔者适时引导学生进行较深入的话题交流了,今天可能是关于迁移延伸的:“为什么我们以前接触的影视里,狼总是以反派形象出现?”“现在你心目中的狼是怎样的?”“真正的狼是怎样的?”“由此,你联想到生活里的哪些情况?”;明天可能是关于表达密码的:“这些故事的开头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哪个更令你想读?”“怎么做到让这个惊心动魄的画面如在眼前的?”
这时,那些较为深重的话题竟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轻交流”里做了讨论。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刘勰语),通过一段时间的“轻交流”, 笔者开凿出了学生写作的源泉,得以走向“重写作”的目标。
重写作,指的是重视培植学生的写作主体人格,让学生想写、能写、乐写,它以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为目标,关键而不唯一。
这功利吗?从目标的明确性来说,是的。然而,从目标的长远性——学生的终身发展来看,它又不算功利。如今,信息社会变化之快,分工之细,给了每个人“冒尖”的机会,而写作水平是成就一个人影响力的重要元素之一,无论是组织、策划、劝说,还是今后的面试、领导,都与影响力有关。既然这涉及到学生现在或未来的方方面面,我们何不在此下点功夫?
“开头先把书介绍,中间再来做检讨,最后争把决心表”(周益民语),课外阅读之后,学生交给我们的阅读输出往往就是那样,里面充满了套路,肤浅而虚假。在一系列“轻交流”之后,笔者点拨了一些写作技巧,便欣喜地看见了这些或灵性或深刻的文字,如:
“啊,一只狼正伸出舌头一遍遍舔着我!我一个激灵,跑向那有亮光的地方。找到一条小溪,大口大口地喝起水,猛然我看到水里的倒影——是我?一只小狼!”
——兴《我是狼》(节选)
“我顺势逮着一头牛,纵身一跃,扑到它背上,但被甩了下来。我负了伤,铃兰和一些母狼赶了过来,她们一齐扑上了牛背,合力制服了这头牛。 “孤狼的力量来自狼群”,我又站了起来。”
——润《猎杀》(节选)
“你们老是说狼吃肉太血腥了,吃草多好呀。那你去找上帝吧,是他让我变得尖牙利齿、茹毛饮血的,如果去吃草,那尖尖的牙齿有什么用呀,而且草也是生命。”
——希《我是一只大灰狼》(节选)
综上所见,“轻交流”是重写作的前提,觸发了学生的阅读兴奋点,引起学生的表达共鸣;“轻交流”也是重写作的催化,催化了学生阅读后的情绪表达和思维品质的提高。我们通过“轻交流”,回归儿童本位,深化阅读,开拓思维,增强语用能力,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或许我们可以在“轻交流,重写作”的路径上继续摸索、前进。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 2019年度研究项目“部编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同步优化拓展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9YQJK298)成果]
参考文献:
[1]周益民.童年爱上一本书 [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
[2]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蒋军晶.怎样“聊”书——以毛毛班级读书会为例[J].小学教学(语文版),2008(11):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