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依族民间故事中的英雄形象与生态智慧

2020-11-02刘瑶

戏剧之家 2020年29期
关键词:布依族

刘瑶

【摘 要】众所周知,布依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中的不可或缺的民族之一。在历史的长河中,勤劳、勇敢的布依族人民在劳动中创造出独特的布依族文学,由汛河先生收集整理的《布依族民间故事集》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国内对于布依族文学的研究停留在对文学史的整理和对单个故事的解读上。通过对《布依族民间故事集》文本的精读、细读,作者发现大多故事中都有一个伟大的英雄形象,作者认为这些英雄形象反映了布依族人民的生态智慧。本文拟分析布依族民间故事及其英雄形象的塑造,进而挖掘英雄形象背后所反映出的布依族人民的生态观与生态智慧。

【关键词】《布依族民间故事集》;布依族;英雄形象;生态智慧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9-0190-03

布依族是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大约有两百八十万人。其中大约97%的布依族聚居在贵州,其他零散分布于云南、广西和四川等地区。贵州地区的布依族主要聚居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惠水、长顺、罗甸、独山、荔波、龙里、贵定等地,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望谟、贞丰、兴义一带,安顺的镇宁、关岭、普定等地;贵阳市的花溪、白云、乌当、清镇、开阳等地,以及其他的散居地。可见,贵州是布依人民活动的主要区域,也是布依文化最浓厚的区域。

布依族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布依族就于南北盘江、红水河流域以及以北地带繁衍生息,是贵州的土著民族之一。布依族是由古代僚人演变而来的,唐代称之为“西南蛮”,宋元以后汉文典籍中称之为“蕃”“仲家蛮”,明、清称之为“仲蛮”。民国称之为“仲家”“水户”“夷族”“土边”“本地”“绕家”等。布依族曾经的名称很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贵州省民委召开会议,经相关部门的协商讨论,根据本民族的意愿决定,并于1953年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统一以“布依族”命名该民族。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充满智慧的布依族人民的共同努力,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和传说,这是布依族的精神财富。布依族人民用神话故事、传说、童话、寓言、歌谣、叙事诗等文学形式来传承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歌颂本民族中那些既勤劳又勇敢的英雄,赞扬劳动人民的高贵品质并讽刺权贵。同时这些民间故事以其质朴健康的思想内容,反映了本民族的现实生产生活、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

关于对布依族的文学研究,前辈们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成果,包括研究布依族文学故事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与融合的。隆滟以《重燃的故事》为例,讲述了汉族故事《牛郎和织女》传到布依族后的传承与变异(隆滟,2017)。有钟情于布依族诗歌的学者汛河先生,凭借史诗《王仙姑》探寻了史诗真实的历史背景(汛河,1985)。陈立浩、楊世章在五年后将《王仙姑》与《王刚》放在同一篇文章中来探讨,因为这两首叙事诗都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并且都反映了布依族人民面对压迫时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陈立浩、杨世章,1990)。除此之外,不少学者对布依族宗教文学也有所研究。布依族在长期的历史进化中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独特性的宗教信仰,这就是摩教。摩教的核心是摩经,摩经渗透于布依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在丧葬仪式上,还是在祭祀、祈福、禳灾、祛邪仪式中,都应用了摩经。摩经被称为布依族的百科全书,是摩教的经典。吴文定研究了摩经的类别与分布,历史文献对摩经的记载、翻译、分类、整理以及摩经的当代六大价值(吴文定,2016)。刘自学、刘婷侧重于摩经当中的《古谢经》及其文化价值,并认为《古谢经》反映了布依族人们的传统的原始宗教信仰观念、布依族独特的历史风貌以及布依族社会特有的经济、社会现象(刘自学、刘婷,2017)。毛建军、郑淑玉在2018年展开了对摩经的整理、出版与研究综述,重点讲述了摩经的发展和与摩经相关的研究及其成果,并就如何保护摩经提出了建议(毛建军、郑淑玉,2018)。

经过整理,笔者发现鲜有文章提及布依族民间故事中的英雄形象。虽然在刘之侠的文章中,也有对革命英雄及其反抗精神的讲述,如王仙姑和杨元保(刘之侠,1985),但是仅仅停留在对其英雄事迹的赞美上。同样,陈立浩、杨华也认为传说故事颂扬了古代人民征服自然的不可战胜的力量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陈立浩、杨华,1990),而作者认为这样的判断是有待商榷的。两篇文章对于布依族故事中的英雄的了解不全面、不深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作者认为,《布依族民间故事集》中充满了对英雄的描写和叙述,体现了布依族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揭示了布依族人民超前的生态智慧。

一、英雄形象

《布依族民间故事集》中的作品均为流传较广、大众喜闻乐见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等。可以这样说,几乎每个故事中都会有一个英雄形象,他们或勇于担当,或不畏强权,或智慧超群,或妙计百出,总能克服重重困难获得最终的胜利,过上平安而美好的生活。布依族人民通过口口相传的故事形式,将英雄们的事迹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和时光的洗礼,仍然熠熠生辉。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故事中包含了布依族人民有关自然的价值观和信仰。正是这些潜在的因素赋予了民间故事强大的生命力,也使得这些宝贵的财富能够一脉相承。通过详细的阅读和总结,作者认为民间故事中的英雄们的产生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压迫是英雄产生的必然性;其二,生存困境需要英雄来解决。前者是人为原因,后者所述的生存困境与大自然密不可分。英雄形象的背后体现的是布依族人民朴实的自然观。

布依族的发展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相反这个过程充满了困难和坎坷。布依族人民同时面临几方面的压迫:地主、山霸王、官府。地主吝啬、贪婪,压榨长工们的劳动力并克扣他们的工钱;山霸王横行霸道,抢掠百姓,弄得民不聊生;官府嚣张暴戾、收款收粮,百姓苦不堪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布依族人民是在夹缝中求生存。虽然生活在“三重大山”的压迫下,但勤劳而智慧的布依族人民在创造故事当中寻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英雄就是希望,能够带领布依族人民推翻压迫,摆脱水深火热的生活。千百年来,布依族人民中不乏机智又勇敢的英雄,面对压迫,他们不畏强暴,巧妙化解。

《角力》中的男主角角力,家境贫寒,靠卖苦力过日子。但他天生就拥有神力,为人所称道。小山霸来村里抢粮食抢牲畜、洗劫村庄之时,角力挺身而出,打跑了小山霸和他的“爪牙”们。从此以后,大家过上了男耕女织的平安日子。

在故事《力猛治黄吞象》中,弟弟力猛去地主黄吞象家当长工,这个地主又贪心又狠毒。总是想办法压榨工人,克扣工钱。但凡有一次不能达到他的要求,就扣十两银子,三次就把工人一年的工钱扣完了。他的无理要求有三:一是耙平房顶来栽秧;二是摘天上的月亮;三是去结冰的河里抓鱼。哥哥白白给黄吞象家当了一年的长工,天天劳作,最后却什么都没得到。力猛第二年来到黄吞家,凭借自己的勇敢和机智成功应对了老财的三个无理要求,拿回了双倍的工钱。

当然,布依族中也不乏充满智慧又勇敢的女性。在故事《阿莉》中,县官老爷下乡督促收粮收款,坐着轿子到阿莉的寨子。“这个县官是个敲诈勒索的好手,是个鸡蛋里挑骨头的家伙”,刁难阿莉的公公说要一头泰山那么重的猪,送到官府过年。“到时候不交这头大猪,我就要罚你五百两银子”。儿媳阿莉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化解了这个难题。她去到官府,对县官说:“你叫我家帮你喂一口猪,到过年时有泰山重,因为时间短,又不知泰山有多重,所以特来请老爷把泰山称一称……”这下可把县官难住了,只能作罢,可见女子也有如此过人的才智。

布依族人民除了要面临来自官府、地主、山霸王们的压迫,在生产生活中更要面对各种自然灾害。在农业社会时期,耕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自然灾害对于农业生产和财产的破坏是巨大的,有时甚至还会威胁到人的生命。所以,由自然灾害造成的生存困境同样也亟待英雄们去面对和解决。翁戛①就是布依族人民的英雄,是一个拥有大智慧的首领。他决心带领布依族人民摸索出应对干旱、洪水、风沙的办法:挖水井、修堤坝、凿水渠、种树。这样,布依族人民才能免受自然灾害的侵扰,顺利地进行农业耕种,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翁戛最终做到了,带领整个布依族人民走出了困境。这是造福千千万万后代子孙的事,翁戛是当之无愧的布依族大英雄。

《捉旱精》讲述了翁戛带领布依族先民和干旱进行斗争,并且最终消灭旱精的故事。在很久以前,在火焰山上的旱精能把水吸干,天黑了就出来作恶,把河水、井水吸干。所以布依族的祖先们年年遭到干旱,因为“没有水去灌田浇地,种不出庄稼。庄稼没有收成,大家都吃不上五谷,只能吃野菜野果”。翁戛三捉旱精,第一次葛藤太细,旱精一挣就断,第二次加粗了葛藤,旱精凭借锋利的牙齿咬断葛藤并逃脱了。第三次,翁戛在田边地角挖了许多水井和水坑,趁旱精在喝水时套住它的脖颈,翁戛带领大家打死了旱精,烧成了灰撒在田土里。

《锁孽龙》讲述了翁戛带领布依族先民治理山洪的故事。据说旱精的结拜兄弟黄龙发誓要为其报仇,在冬天黄龍悄悄离开东海,在高原上生下许多小白龙。到了来年三月,带着无数小白龙化成汹涌的洪水。“洪水冲垮田坎,淹没庄稼,冲走树林,卷走石头,吞没人畜”,给人们造成了巨大灾难。翁戛决心制服黄龙。他发现四处的水坑里锁住了不少小白龙。他获得启发,想出了用石块把山口都砌成坝坎,以此来锁住孽龙。第二次终于成功,在各处垒起了更加厚实的大石坝坎,砌成坚固的水坑,并在洼地上挖水沟放黄龙回东海。这样,小白龙被锁住,黄龙势单力薄,只能逃回东海去了。

《治风魔》讲述了翁戛带领布依族人民应对风沙的传说。相传世上有个风魔,它有一把力大无比的芭蕉扇。它玩耍时东扇西扇,“祖先们刚搭好的房屋,几下就扇飞了”,人们只能住进潮湿的山洞。翁戛多次观察发现风魔怕山,所以大家要在山弯弯的平地上搭房子,再用石头把房屋四周砌好。风魔转而去“把园里的庄稼扇得到处飞”,但树底下的庄稼却完好无损。原来风魔还怕树,所以大家在园子周围都栽上了树。几年之后,风魔就扇不倒房屋了,也吹不坏庄稼了。

二、生态观与生态智慧

罗汛河先生认为这是布依族祖先在变幻莫测的大自然面前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颂歌(罗汛河,1991)。笔者认为这样的说法是有失偏颇、值得商榷的。笔者认为布依族民间故事集中的英雄们,机智勇敢的背后传达的是整个民族对于自然界的观念和看法。这种生态观是超前的,是先进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概括:

首先,人类的生存过程就是不断了解大自然的过程。也就是说,人的生存就是探索、发现并适应自然的过程。人处于大自然当中,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洪水、干旱、风沙是常见的自然灾害,也是大自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成因在现代人看来虽然极其简单,但是在认知水平相当有限、科学欠发达的时期,在劳动人民深受其害的时期,正是有翁戛这样的英雄带领广大人民探索自然、了解自然,布依族人民才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在上述的三个故事中,不难发现,无论是治理风魔、洪水、还是干旱,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布依族祖先翁戛在整个过程中经历了几个阶段:仔细观察,采取措施,失败后不断改进,最后获得成功。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更加了解了自然界的规律。所以这些故事除了对英雄的赞美与怀念,同时也突出了布依族人民的远见——要想在自然界中更好地生存,了解自然非常重要。

其次,这些英雄故事也道出了另一个真理,即人在大自然中的生存可以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在了解了自然的基础上,才能够根据所居住的特点来规划生存,可以从这些英雄故事中得到启发。《捉旱精》告诉布依族人民,在田边地角的水井和水坑可以蓄水,可以抗旱。这样,布依族人民就再也不担心干旱缺水了。《锁孽龙》的故事让布依族人民学会了应对洪水的方法:山口处修堤坝、地势低处修水渠。坚固的堤坝可以蓄水,水渠可以高效地把洪水排走,从而减小甚至消除洪水的破坏。《治风魔》让布依族人民知道了把房子修建在“山弯弯”里,可以免受狂风的摧毁;在房子周围种树可以消减风的影响;在田地里种树可以加固土壤,防止水土流失。这些都是布依族人民的智慧所在:根据所处地区的地势特点、环境特点、气候特点等来规划设计,做到趋利避害,这样才能更好地在自然界中生存。这是布依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如今的社会也是非常宝贵的。

最后,自然界的回馈,需要人类的勤劳和努力来获得。在所有英雄故事中,随处可见这样的字眼:勤劳、活路、做活。每一个英雄的叙述也总是和劳动相关。角力“从小就爱劳动,做起活路来要顶几十个人,上寨下寨的人,个个都喜欢他”。力猛在财主家当长工,“天天下地干活”。女英雄阿莉是所有布依族女子的代表,她“为人老实,生得秀气,又勤快伶俐,无论家里田里,做活绣花,纺纱纺布,样样都来得”。布依族的祖先翁戛更不必说,无论是扯葛藤设套套,还是挖水井修坝坎,他都亲力亲为,引领整个布依族人民。“劳动”这两个字,贯穿了布依族的整个历史。布依族人民赞美勤劳,鼓励劳动。这是因为传统的布依族世代进行农业耕作的特点,决定了布依族人民对劳动的看重。他们知道春种秋收,自然界的回馈必须要付出劳动和汗水才能获得。

不难发现,布依族民间故事中想要表达的是人的生存是依附于大自然的。人类始终都在了解自然,适应自然规律,最终因势利导地在自然界中幸福地生活。反观罗汛河先生的评价,将人类和自然看成了敌对的双方,人类是在征服自然、打败自然。这样的说法在如今看来也有待商榷,因为人类无法击败自然,打败自然,人类始终在学习如何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三、结论

综上所述,《布依族民间故事集》对于了解布依族人民、布依族文化有重要的意义。其中的英雄形象背后反映的是布依族人民对于自然与生态环境的重视与敬畏。大自然是神秘的,了解自然对于人类更好地在地球上生活有重要意义。布依族的居住地靠近山水,因地制宜,对于现代生存生活环境的建设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布依族人民对于自然与生态的守护和敬畏值得后人学习。自然界需要人类的守护,才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回报。反之,如果人类只是一味地从自然中索取,破坏生态,也会承担相应的不良后果。

注释:

①翁戛:传说中布依族的祖先之一.

参考文献:

[1]汛河.布依族民间故事集[M].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2.

[2]刘之侠.试论布依族英雄传说的形象塑造[J].贵州文史丛刊,1985,(1):86-91.

[3]陈立浩,楊华.理想中的英雄群象图——简论布依族传说故事[J].贵州民族研究,1990,(3):61-67.

[4]隆滟.民族民间文学的传承与变异——布依族<重然的故事>与汉族<牛郎织女>之比较[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06):80-85.

[5]汛河.略论布依族叙事诗<王仙姑>[J].贵州民族研究,1985,(1):122-126.

[6]陈立浩,杨世章.读布依族民间叙事诗<王仙姑><王刚>[J].贵州文史丛刊, 1990,(2):143-149.

[7]吴文定.布依族摩经当代价值透视[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 36(2):6-10.

[8]刘自学,刘婷.布依族典籍<古谢经>的文化解读[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17):287-289.

[9]毛建军,郑淑玉.布依族摩经整理、出版与研究综述[J].宗教学研究,2018, 120(03):178-182.

[10]罗汛河.从神话传说看布依族的农耕文化[J].布依学研究,1991.

猜你喜欢

布依族
贵阳贵安布依族服饰的保护与开发策略探析
认同、想象与记忆
——布依族古歌的民族想象和叙事认同
贵州布依族民歌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以黔西南布依族《十二部古歌》为例
乡村振兴、社会变迁与民族文化——以淇江河畔布依族村寨为例
布依族古歌整理与研究简述
布依族武术与跆拳道的关联研究①
布依族古村落平寨
布依族验方“神阙散”的早期安全性评价研究
布依族经典古籍《布依嘱咐经》古文字研究
基于GIS的黔西南布依族自治州生态旅游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