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约翰·费斯克快感理论视阈下的当代美国女性电影

2020-11-02吴泓林

戏剧之家 2020年29期
关键词:女性意识

吴泓林

【摘 要】当今世界庞杂的电影市场涌现出愈来愈多具有鲜明女性意识的电影。美国作为第二次女性运动的主要阵地,女性电影在其文化土壤中展现出非同寻常的风采。影片中的女性在大众文化的渗透下,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并对男性霸权及社会所附加于女性的固有形象产生抵抗心理。本文将运用费斯克的快感理论,阐述21世纪的美国女性电影中女性个体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并对大众文化的快感运作方式、切身相关性及权力的实际赋予展开具体分析。

【关键词】快感理论;快感生产;女性意识;权力赋予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9-0140-02

伴随着女性主义理论与女性主义运动带来的广泛影响, 美国涌现出许多以关注女性境遇和情感状态的影片,美国成为女性电影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目前国内学界对女性电影的定义主要分为两个维度,一是着重创作主体,强调女性电影必须由女性指导。二是着重创作题材,导演身份性别并不重要,凡以女性为主角,反映女性的生活经历、情感世界的均可称为女性电影。

本文将视线聚焦于21世纪以后,以展现女性境遇和情感状态的美国女性电影为研究对象,试运用费斯克的快感理论,探讨快感的运作方式对美国女性电影中的女性主体的自我身份认同和反抗意识觉醒的建构与体现所起的作用。

一、约翰·费斯克的“快感理论”概述

约翰·费斯克快感理论的思想源自福柯的权力系谱学、巴赫金“狂欢化”的理论、罗兰·巴特的文本理论与快感理论等关于快感的若干论述。在费斯克的快感理论中,大众文化中的大众是充满抵抗精神的、积极的、主动的。大众在消费文化商品、体验其中快感的过程中,能进行富含文化意义、权力运作的抵抗,从而达到自我实现[1]。费斯克将快感作为大众文化抵抗的核心。

费斯克将大众文化中的快感分为两大类:狂欢的快感与生产的快感。与之对应的是两种快感运作方式:躲避式的快感、生产者式的快感。但费斯克认为这种划分仅仅是一种分析策略,大众的快感只存在于它具体的实践、语境与生产的时刻。费斯克认为躲避式的快感,它们多围绕着身体、物质感官上的快感,在社会意义上,多倾向于冒犯、冲突等形式。解脱与放松经由身体来进行,这种快感常呈现为无秩序、捣乱式的;而生产者式的快感是生产诸种意义时所带来的快感,它们围绕的是社会认同与社会关系,并通过对霸权力量进行符号学意义上的抵抗,而在社会的意义上运作。[2]细观21世纪以来的美国女性电影,可以看到“躲避式的快感”在女性的生活中占据了不小的比例。

电影《二十世纪女人》的故事背景设立在美国第二次女性主义运动时期,影片汇集了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不同的女性形象,展现了那个时代的中年妇女、青年女性以及未成年女孩各自的生存际遇和心理状态。片中17岁的少女朱莉出生于越战时期,是沉醉于朋克摇滚与药物泛滥的迷茫一代。她通过吸食大麻和投身疯狂迷乱的性关系来释放自己青春期的困惑与压抑。这种对身体的淡漠及对性体验持感受派的态度,正如费斯克所言——年轻人是动机最强烈的逃避社会规训的群体,他们通过去迪厅跳舞、吸食毒品,将快感转变为过度的身体意识,获得身体失控后那种极度兴奋的快感——即自我的丧失,是一种从自我的控制、社会的控制中逃避出来的“躲避式的快感”。

电影《塔利》展现了更真实的女性困境。玛洛在年轻保姆的激励下,暂时逃离日复一日照顾三个儿女、所有惶惑无人可诉的琐碎家庭生活。玛洛得以在舞厅震耳欲聋的摇滚乐中,尽情狂舞来释放自己平日的压抑与无望,获得一种“躲避式的快感”。电影《朱莉与朱莉娅》则讲述了两个不同时代的女性通过烹饪找到人生意义的故事。朱莉的工作与生活有着种种不如意。烹饪是唯一能让她忘记烦恼、放松身心的事情。收看朱莉娅的美食节目对朱莉而言是枯燥工作之余的一种馈赠,并能从中获得“躲避式的快感”。正如费斯克所言,日常生活的惯例对人们来说是必需的,大众文化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躲避的方式,即规避于家务劳动并行的或家务劳动必需的、压抑性的日常惯例所带来的强迫感。

二、切身相关性

费斯克在其著作中定义“切身相关性”——即在生产者的文本与阅读者切身的社会情景之间的相关性的建构[3]。“文本”是一项存在于读者与文字间的活动,是一个不断被体验和阐释的过程,是一次又一次的表意实践和再生产活动。社会中绝大多数人都是从大众文化中获得信息与娱乐的,女性亦在大众文化中获悉关于自身文化的意义。费斯克认为文化资源需提供切入点,使日常生活的体验得以与大众产生共鸣。

电影《时时刻刻》中的劳拉·布朗,是一位美国中产阶层的家庭主妇。劳拉正是弗里丹在《女性的奥秘》中所探讨的陷入“无名的问题”的妇女。劳拉虽酷爱阅读,却只能在日常繁杂的家务之余抽时间阅读小说。费斯克认为:“诸种文化形式的基本功能之一,是这些文化形式都被赋予时间以某种形状,叙事和音乐都赋予时间以某种样式或结构,以便我们对时间有某种控制感,即便这种控制不过是思想观念意义上的把握。倘若时间无形式、无可抵抗地向前迈进,就会像家务劳动一样变得无休无止,进而演变成非道德化的宰制过程。”阅读小说这一活动形式,在劳拉的生活中因被限定在某一特定时间内而区别于无尽的家务琐事。小说带给女性的体验迥异于家务劳动。读书不仅使女性从生计问题和家庭责任中获得放松与解脱,更为女性开创了一个专属于自己的时空,让她们得以专注于自身的需求、欲望和快感。此外,阅读小说还是一种转换或逃避的途径,女性读者能从中获得异乎寻常的生活体验。

劳拉通过阅读为自己设置了一个文化空间,当她读到书中的女性不甘于空虚乏味的生活而选择自杀时,劳拉与书中的女性获得了某种精神上的沟通,那些属于劳拉私人性、被压抑的情感被召见到作者的小说文本中,由此劳拉将小说传达的内容与自己的私人生活之间,建构起关联的直接针对性,并以阅读作为自我思考的工具以反思自身所处的困境。这一阅读过程包含着一种乌托邦式的抵抗,激发劳拉对不同人生的渴望,进而促使她逃离当下空虚乏味的生活。电影《朱莉与朱莉婭》中,新世纪的职业女性朱莉,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朱莉娅视为自己的偶像。她认为自己与朱莉娅有许多类似的遭遇,她们各自的生活都在某种程度上被烹饪所拯救。烹饪与朱莉的社会自我与社会体验切身相关,因此她能从朱莉娅的自传和美食节目中收获“大众的快感”。烹饪之于朱莉的意义,与阅读带给劳拉的快感有相似性。其意义不在于日常必要性,而在于烹饪只有朱莉工作之余才得以进行,并为朱莉带来了创造性力量。

三、快感、切身相关性和赋予权力行为之间的关系

费斯克曾在某两性综艺节目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女性观众会将某些快感与丧失权力的体验联系起来。由此,快感、切身相关性的体验以及希望在父权制下少一些权力丧失的感受,一起涌上了女性观众的意识当中。《朱莉与朱莉娅》中朱莉将朱莉娅作为自己的偶像,某种程度上是被朱莉娅所具有的女性主义特征的精神特质所吸引。她们都认为,女性不是碌碌无为、随波逐流的社会他者,女性需努力寻找自己的社会定位,实现自身价值。[4]朱莉言语中对偶像朱莉娅的崇敬,暗含着切身相关性的快感导致赋予权力与行动的意味。

费斯克进一步表示,大众文化的快感与切身相关性在某些层面上虽然并不一定会导致权力的实际获得,但它在创造出增强行动的可能性上仍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增强被宰制者即女性的自尊,在某种程度上给予女性以勇气、信心与动力。费斯克将权力的赋予定义为“可以从意义的生产转移到物质性的社会关系。”影片中朱莉通过不断收看朱莉娅的烹饪节目获得快感,她被一种力量所驱动,决心用一年时间复制朱莉娅经典菜谱上的524道菜,并最终出版了自己的美食书籍。实现从碌碌无为的格子间小员工转为全职美食博主的身份蜕变。正如费斯克所言,快感是一种奖赏, 它表彰的是能够抓住机会的人,赋予并增进一个人的社会行为能力。朱莉抓住了机会并付诸努力,即使这期间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但这股力量最终支撑朱莉走到了最后。

21世纪以来的美国女性电影似乎都离不开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逃离困境与身份回归的主题表达。毫无疑问,女性运动使女性开始重新审视定义自己的身份。在大众文化的冲击下,女性早已不再满足于在家照顾丈夫、儿女,女性开始考虑自己的价值,争取平等、自由的权利。电影《时时刻刻》中的劳拉因为困于日复一日琐碎的家务中倍感空虚和无聊,找不到生活的意义所在。表面上尽职尽责的丈夫并未做到真正平等地理解、包容她,更无法理解她渴求阅读的必要性,她在这种难以调和的矛盾中内心感受到愈加痛苦的挣扎。劳拉选择通过阅读小说来逃避社会或家庭所强加的女性气质,她在小说中“迷失”了自我。这种迷失正是狂喜的特征,并使她能够逃避那压服她的力量,同时反而产生一种赋予权力的感觉以及能量。

小说文本中生产这些有关女性气质与性別关系的抵抗式意义所带来的快感,即阅读所带来的精神上的“狂喜”,为劳拉提供了能量、动机与权力的获得。其结果是,劳拉被书中的观念所激励,进而挑战父权制的权力。最终,劳拉长期压抑的心理达到了极限,她抛下手中的一切,驱车逃离这种对她来说早已找寻不到任何意义的生活。其后劳拉在加拿大的一所图书馆任图书管理员,在工作中获得了自我存在的价值感。劳拉由此找到了自我身份定位,完成自我实现和身份的回归,印证了女性不屈服于家庭生活及父权制的压迫的自我觉醒意识。

四、结语

本文运用费斯克的快感理论,阐述了21世纪以来美国女性电影中深受男权压迫或陷入自我身份怀疑的女性,在文化之快感的渗透下,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在特定的时刻被激发起反抗的潜能,进而改变自己原本软弱困窘的处境。但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有其利弊得失,在当今纷繁冗杂的社会语境下,文化现象并不总是如人们所希望的那般带来正面积极的意义。因此如何保持女性自身的理性和主体意识,不被文本或影像构建出的景观世界和消极快感所迷惑和异化,是当今时代每一位女性值得反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美)约翰·费斯克(JohnFiske).理解大众文化[M].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2](美)约翰·费斯克(JohnFiske).理解大众文化[M].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3](美)约翰·费斯克(JohnFiske).理解大众文化[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4]孟伟伟.<朱莉与朱莉娅>的女性主义意蕴解读[J].电影文学,2015,(05):155-157.

猜你喜欢

女性意识
中国现代文学女作家作品中女性形象及其意识的塑造探究
从《简·爱》中的男主人公形象看女性意识隐现
关于美狄亚身上存在矛盾的解读
《红楼梦》宝黛诗词与女性意识研究
论《致橡树》中女性独立意识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