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席曼诺夫斯基《玛祖卡Op.50 No.1》音乐分析

2020-11-02张文婷

戏剧之家 2020年29期
关键词:音乐特点曲式结构

张文婷

【摘 要】席曼诺夫斯基,波兰新室内音乐的创始人,20世纪上半叶波兰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被人们誉为“波兰现代音乐之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其中玛祖卡钢琴作品共有22首,本文以《玛祖卡Op.50 No.1》为对象,从曲式结构、音乐特点等角度对该乐曲进行分析阐述,希望能够给研究席曼诺夫斯基玛祖卡钢琴作品的音乐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席曼诺夫斯基;玛祖卡;曲式结构;音乐特点

中图分类号:J6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9-0076-02

卡罗尔·马切伊·席曼诺夫斯基(Karol Maciej Szymanowski,1882-1937)是继肖邦之后又一位杰出的波兰作曲家、钢琴家,也是波兰20世纪上半叶音乐创作领域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更是波兰新室内音乐的创始人,被人们誉为“波兰现代音乐之父”,并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2年,也就是席曼诺夫斯基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将该年命名为“席曼诺夫斯基年”。席曼诺夫斯基在一个具有浓厚艺术氛围的贵族家庭中长大,自幼便接受了良好的音乐教育,学习了钢琴和音乐理论;18岁时完成了他的第一部作品——《前奏曲》;19岁时进入华沙音乐学校,跟随波兰作曲家齐格蒙特·诺斯科夫斯基(Zygmunt Noskowski)学习和声、对位和作曲等;45岁至48岁时担任了华沙音乐学院院长,从此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教育工作者的行列中,并且席曼诺夫斯基在任职期间还撰写了一些有关音乐教育方面的论文;后来,由于肺结核病情持续恶化而不得不辞职疗养,最后在瑞士洛桑的疗养院中逝世,享年55岁。席曼诺夫斯基主要的代表作品有《小提琴協奏曲》、歌剧《罗杰王(King Roger)》、芭蕾舞剧《哈尔奈西(Harnasie)》以及大量的钢琴作品。

席曼诺夫斯基一生共创作了22①首玛祖卡作品,这也是其晚期重要的音乐作品,其中Op.50共20首,创作于1924-1925年间;Op.62共2首,创作于1933-1934年间。席曼诺夫斯基的玛祖卡作品在继承前人音乐创作手法的基础上,更多地吸收了波兰南部塔特拉地区的音乐特色,更加真实地还原了玛祖卡的民间舞蹈风格,通过钢琴的强大表现力描绘出想象中的宏伟舞蹈场面。席曼诺夫斯基的玛祖卡以民间音乐元素为主,很少在玛祖卡创作中带入个人感情色彩,而是通过运用精湛的创作手法赋予玛祖卡新的生命力,向世人展示出了全新的面貌。具体创作手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其玛祖卡作品中有了自由曲式的发展趋势;其次,在和声手法上进行了革新;再次,节奏上采用了民间音乐典型的节奏型和复调化的节奏形态;最后,在波兰民族民间音乐旋律中融入了现代音乐元素。本文则主要针对《玛祖卡Op.50 No.1》进行分析,以探究其音乐特点与魅力。

一、分析图式

本曲是以镶边的单三部曲式为主的边缘曲式(如下图所示,前后两边均为乐段结构,中间部分呈现拱形结构特征)。从每个乐段的终止来看,B乐段与C乐段较B乐段与A乐段联系更加紧密,由此,B乐段、C乐段和B乐段再现的这三个部分形成了一个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而前后两边的A乐段则可以视为是镶边的部分。

二、分析说明

A乐段(1-16):由四个平行重复的乐句组成,4+4+4+4方整性结构。主调为E大调,1-4小节揭示了全曲的主题形象(谱例1),主题旋律由主音弱起呼出,经连音线将时值拉长了一半,紧接着一个气息饱满的七度大跳音调上扬,形象地描绘出农夫在乡间自由呼喊的场面;随着气息的逐渐减少,旋律线条呈现为缓缓级进下行的E波德哈拉音阶,下方声部则在e伊奥尼亚调式上以柱式和弦的形态不断加以点缀,仿佛耳边飘来田野上传来的阵阵回声;而后的三次变化重复,更加逼真地再现了民间歌舞场面的随意变化。

B乐段(17-24):由两个变化重复的平行乐句组成,4+4方整性结构。17-18小节由半音下行组成的高音声部为E利底亚调式,由半音上行组成的中音声部则为e弗里几亚调式;19-20小节高音声部转为E伊奥尼亚调式,中音声部则保持e弗里几亚调式。上方声部以相反方向的两条旋律线、综合调式以及节奏模仿形成了复调对位形态,下方声部则用持续不断的五度连跳音式伴奏织体模仿风笛的声响进行完美衬托,通过力度的变化营造出民间连跑带跳舞蹈的自由与快活。

C乐段(25-32):主题材料来源于A乐段,由两个平行的乐句组成,4+4方整性结构。后乐句在前乐句的基础上以升高八度和声部加厚的形式呈现,力度转弱,和声色彩更显柔美,仿佛在静静勾画着美好幸福的生活蓝图。

B乐段再现(33-44):由三个部分重复的乐句组成,4+4+4方整性结构。第一个乐句是B乐段第一个乐句的再现,起到连接过渡的作用。后两个乐句为原样重复的乐句,上方声部先后在E波德哈拉调式音阶和E伊奥尼亚调式上,音乐情绪在不和谐的音响效果中逐渐紧张严肃起来,低音声部则运用了“IV-V-I”典型的功能和声进行加以衬托,宣泄出内心的焦躁不安。

A乐段再现(45-53):缩减再现,再现了两个乐句后又扩展了一小节。音乐首尾呼应,回到了最开始的主题、最开始的速度,力度也逐渐减弱至pp结束,营造出朦胧缥缈的神秘之感,留给人们无限的想象。

三、音乐特征分析

(一)多调性或双调性结构

多调性,是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的作曲技术之一,是传统调性基础上的一种特殊变体,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调性在同一时间内的调性纵向交织或结合,其中两个调性的调性重叠称为双调性。席曼诺夫斯基在他的玛祖卡创作中,比较热衷于双调性的使用。例如《Op.50 No.1》中第37-41小节,上方声部在B大调上陈述,下方声部却在E大调上陈述,由此在纵向上形成了双调性结构(谱例2),音乐在摆脱了传统调性思维的基础上,营造出复杂而新颖的和声效果,旋律也显得更加张扬而自由。

(二)调式音阶综合结构

席曼诺夫斯基在玛祖卡创作中不仅运用了传统中世纪宗教音乐中的中古调式音阶,而且在波兰南部塔特拉地区音乐的深刻影响下,还使用了“波德哈拉音阶”这种民间音乐的非传统音阶结构。“波德哈拉音阶”指的是在基本调式音阶的基础上不仅要升高IV级音,而且还要降低VII级音,增四度结构则是“波德哈拉音阶”的典型特征。

席曼诺夫斯基将传统和非传统音阶结构综合运用起来的创作手法,赋予了玛祖卡与众不同的崭新面貌,使其更具有吸引力。例如《Op.50 No.1》的主题旋律就是不同调式音阶的综合结构形态(谱例3),主调为E大调,上方声部从一开始至第2小节第二拍结束中,既升高了IV级音(#A),形成了增四度结构,同时又降低了VII級音(D),这与“波德哈拉音阶”的典型特征相吻合;紧接着第2小节最后一拍又升高了VII级音(#D),使得音乐在利底亚调式上陈述;而下方声部所使用的双音或柱式和弦,则是伊奥尼亚调式的特点。由此,整个主题旋律便形成了中古调式音阶和“波德哈拉音阶”同主音而不同调式音阶的综合结构。

(三)节奏复调形态

席曼诺夫斯基的玛祖卡在节奏方面较为灵活,不仅织体具有复调性,节奏同样也形成了复调形态。几种各不相同的节奏同时奏出,表面上看似乎颇具矛盾和冲突,实际上会使得音乐节奏在强烈的对比中构建出完美的整体。例如《Op.50 No.1》中B乐段的节奏就具有复调的性质(谱例4),该乐段均由三个声部组成,且每个声部的节奏各有特点,每个声部既可以独立,也可以组合成为整体。在左手圣咏式低音声部的衬托下,主旋律在高声部和中音部间交替陈述,勾勒出上下起伏波浪式的旋律线条,动感摇曳中夹杂着些许轻柔与曼妙,给人以全新的听觉感受。

在民间音乐探索的道路上,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创作技法、创作风格,还是音乐内涵等方面,席曼诺夫斯基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不仅把消失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波兰民族音乐重新推向了世界舞台,而且还成功展现了玛祖卡更为本真、更为自然的真实面貌,赋予了玛祖卡重获新生的力量和活力。

注释:

①本文参照的乐谱是1926-1931年间维也纳国际出版社出版的《席曼诺夫斯基20首玛祖卡Op.50》原版钢琴谱。

参考文献:

[1]时齐琪.席曼诺夫斯基玛祖卡Op.50的分析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杨燕.肖邦与席曼诺夫斯基的玛祖卡舞曲对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音乐特点曲式结构
中美日动画电影音乐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