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当代英国高校的表演教学方法

2020-11-02徐以皓

戏剧之家 2020年29期
关键词:训练方法

徐以皓

【摘 要】本文以当代英国高校与中国高校表演教学方法的不同之处为侧重点,论述当代英国高校的表演教学方法。文章重点阐述高校本科涉及到实践的部分教学内容,如动物模拟、观察人物与观察生活、表演体系、汇报演出四个方面,并浅析隐藏在不同现象背后的合理机制。

【关键词】中国英国普通高校;表演教学;训练方法;演员培养

中图分类号:J8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9-0049-02

表演教学方法对于表演艺术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同时,表演教学方法不具有唯一性和特定性,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法,培养出高水平的表演人才。所以,探讨中英当代高校表演教学方法的不同,是旨在更好地探究表演教学的可能性,提高表演教学的能力,为培育出更高水平的表演人才提供方法和路径。

一、动物模拟

动物模拟是国内高校表演专业大一上学期的重点内容之一,既向前承接解放天性阶段,又向后开启观察人物与观察生活阶段。动物模拟,顾名思义就是模仿动物,如猴子、老虎、狮子、兔子等等。

在国内,教员在指导学生做动物模拟训练时,通常会强调要以“我就是这个动物”为出发点进行模仿;而在评价学生动物模拟的效果时,则从“像不像”入手,动物模拟更重要的是像与不像的问题[1]。而“我就是”与“像不像”这两个不同的美学要求,对于大一的学生而言,实则是很难相统一的。现实情况往往是学生对两个概念都比较模糊,一知半解,甚至认为“我就是”就是“像不像”。此外,在整个动物模拟的教学过程中,教员很强调观察,并且主张应该去动物园或者一切可以接触到真实动物环境的地方观察,而不是通过纪录片等经过导演二度创作后的动物形象进行观察。同时,该训练强调学生对于肢体的控制和动作节奏的把握。此课程周期为一个月左右。学生在课程单元的中期阶段会确定一个特定的动物,不断加深探索,在课程单元结束时,以此特定动物作为考试内容。

在英国,动物模拟课程只是诸多训练课程中的一部分,且此训练是处于肢体训练或解放天性训练单元中的,并没有列为单独的训练单元。此训练的周期更适合以小时为单位计算,大约为一小时,然后就会进行其他训练。若下堂课仍进行动物模拟训练,教员会有意强调让学生换一个动物进行模仿。大约进行三次训练之后,就不再进行单独的动物模拟训练。在指导过程中,教员并没有强调观察的重要性,而更多的是强调凭借想象力、创造力和感受力去呈现动物的状态。在评价标准中,也并没有以“我就是这个动物”或者学得“像不像”为评判准则,而是在肢体的塑造、动作的节奏之余,强调和关注学生内心的解放以及学生在此情景中的投入程度。从这个角度来看,其评价标准的准确描述应为“我就是我自己”,而不是“我就是动物”或“像不像这个动物”。

二、观察人物与观察生活

观察人物训练是指学生对生活中真实的人物进行观察,在获得人物的外部形体特征后,学生调动全部身心去感受、体验其内在的思想感情、心理特征,再经过选择、取舍、提炼、加工、构思以及运用表情、语言、声音、形体等,改变学生自身的神态、体态,不断地加以练习、琢磨,从有意识地体验过渡到下意识地创造,最终塑造形神统一的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人物。[2]

观察生活训练是与观察人物训练一脉相承、不可分割的。不仅要观察人物的外部形体和内心世界,更要观察人物所处的环境,尽量发掘“人物”之所以成为“人物”的外部世界客观条件;同时,要观察和了解人物所处的人物关系,力求逼真和细致。无论是观察人物还是观察生活,通常在观察的过程中,都不仅要强调外部形体的塑造,同时还要追求和强调神似。此标准具有明显的传统中国美学特质。

在国内,观察人物和观察生活是大一上学期学习的重中之重,其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观察自己身边熟悉的人并进行模仿,从身边的同学、老师、朋友中选取对象。多数时候,教员也见过学生所选取人物的真实对象。所以从身边选材,既能帮助学生快速入手,又能帮助老师准确直接地指导。第二阶段,是观察不熟悉的人,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去寻找大千世界真实的人。此过程中,教员强调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所谓“典型”二字,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仍属于“像不像”这一范畴。第三阶段,人物观察进展到生活观察,教员让学生们互相“搭对”,同时观察和模仿在同一环境中出现的人物,进而可以真实地搭建人物关系,从而发展到互相之间以人物的形象進行交流。

在英国,观察人物是众多训练中很小的一个部分。在课程中,以观察同学为主,强调训练学生的肢体控制能力。罕有对生活中的人进行观察后,进行回课这一环节;也少有同学互相“搭对”,观察同一空间中的现实生活和不同人物这一环节。

在同一学习阶段,英国取而代之的课程是即兴表演,即把学生“扔”到舞台上,让其立刻、当下表演,然后老师随机让学生上去交流,搭建人物关系。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给予的评判标准是“是否真实,是否符合人物、生活的逻辑”。从这个角度来看,此训练标准的准确描述应为“是不是”而不是“像不像”。

三、表演体系

在国内教学中,主要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派体系为主要教学体系。同时,在某些院校中,教员会强调所谓的“世界三大表演体系”。而这一概念,其实是一种误读,本文在此不予以详细阐述。虽然国内教学非常强调斯式体系,但结合上文就可以得知,至少在某些训练中,其方式不仅与斯式体系不相一致,还是背到而驰。但这绝对不是一种错误,此训练方法其实更为接近焦菊隐先生的“心象说”。然而无论如何,在国内的众多表演课程中,如中国剧本片段、外国剧本片段、小说改编片段等表演课程中,教员对于学生评价的准则更多为“像不像”。

在英国的教学中,教员有意让学生接触多种教学体系,除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外,还有布莱希特、乌塔·哈根、方法派以及马梅特实践表演法、迈斯纳法、法国阿尔托的“残酷戏剧”等等。对于不同表演体系、表演方法的学习,不是只停留在训练上,而是学习一种戏剧主张或者戏剧思维。如此一来,学生未来在进行实践时,可运用多手段多方式进行创作;同时也为跨体系、跨方法,即结合不同的表演方法从而获得全新的表演思路提供了可能;甚至为学生在将来创造自己的表演方法乃至表演体系打下了基础。

同时值得强调的是,在英国教学中,是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莎士比亚划为不同表演风格和表演方法的。而在国内,对二者并没有明确的划分,很多学生或专业演员就是用斯式体系的方法进行莎士比亚戏剧人物的演绎的。总之,英国的教学方法中,在起初强调“是不是”后并没有停留于此,而是进行多种表演方法的学习。而在国内表演教学中,不太涉及除斯式体系外的其他表演体系、表演方法。

四、汇报演出

在国内,学期结束时,多数院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会举办一次汇报演出,即从一整个学期的学生作品中挑选佳品,经老师修改调整后,在剧场中面向观众。要遵从演出艺术的完整性,与观众面对面后,学生的表演过程或者表演学习才算真正地完成。但从观众构成上来看,汇报演出与真实的演出还是有一定的不同。汇报演出的观众多是自己的亲朋好友,当然也有少部分的“纯观众”。

在英国,除最终的毕业大戏会进入剧场演出外,在每学期结束时,多数情况下并没有一个正式的、隆重的演出,而只是在课堂中随堂完成。在演出结束后,演员会和观众有一个小型的讨论会。由于这个演出属于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相对正式的演出,所以在观众数量上比国内的汇报演出更少;在人员构成上,更多是自己同专业和同校的同学,甚至可以说是彻底没有“纯粹的”观众。

表面来看,国内汇报演出的方式能给予学生更好的创作环境,为未来毕业后进入行业打下基础。但认真分析二者的差别后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国内,学生汇报演出由于是相对正式的演出,并且观眾多数是自己的亲戚、朋友、家人,所以在演出结束后观众也会向演员赠送鲜花或礼物,而学生得到的观众反馈更多的是“太棒了”、“真不错”、“为你骄傲”。并且由于观众中还是有少部分“纯观众”的存在,所以学生有时会不自觉地认为这样的夸奖是真实的,是来自观众的普遍感受。此处的观众,可以说是相当于“掌声”的作用。

在英国,学生汇报演出时的观众虽然也是朋友等,但由于不是正式演出,加上演出后有一个目的明确的带观众的讨论会(而不是只有学生的总结会),从而能让观众更敢于发现演出时的问题,并借讨论会的契机表达出来。所以观众除了向演员给予表扬外,还会全面评价演员的表演,真切地提出表演时的问题和不足,在给予演员信心的同时,也能让其真切地意识到自己表演中的问题。可见,此处的观众,更相当于是“镜子”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英国,会加入一个有别于国内的环节,那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会训练学生在镜头前的表演,并且在最后的考试中,会要求学生完成一个主要考查表演能力而非导演能力的小短片。在国内只有部分院校,例如北京电影学院等,会有与镜头表演相关的课程及相关的期末汇报。舞台表演和电影表演的巨大不同之处在此就不展开论述,显然此举不仅能让学生真正适应在镜头前的表演,同时能从根本上让学生意识到电影表演与舞台表演的不同。殊不知,诸多专业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在进行电影表演创作时,仍以舞台表演的方法进行创作。虽然舞台表演与电影表演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学生仍有必要意识到二者之间的差异以及表演手段方法的不同。学生在学习期间,无论是回课、考试,还是汇报,都是以舞台表演的手段进行的,学生显然已经习惯了用舞台表演的创作方法面对观众。国内多数院校表演专业的名称为:戏剧影视表演,而其实纵观整个四年的表演教学,几乎完全覆盖的是戏剧表演,并未进行专项的电影表演训练。

五、结语

综上所述,国内表演教学与英国确有诸多不同之处。文章结合实际教学情况,重点探讨了动物模拟、观察人物与观察生活、表演体系、汇报演出这四个方面。由于文章篇幅有限,仍有诸多方面的不足,待今后再深入探讨。对于不同的表演教学方法,并无对与错的评价,只是具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和审美理念。通过对此进行比较,教师可以更好地创新和完善表演体系,在顺应世界表演教学潮流的同时,更好地彰显我国的教学特色,将我国的表演教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培养更多更优秀的表演人才,为我国的演艺事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丽娜.表演基础课[动物模拟]教学实践与探索[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1996,(01):71-76.

[2]王晶晶.“观察生活+人物模拟”之表演教学方法探讨[J].戏剧影视研究,2018,(03):135-138.

猜你喜欢

训练方法
钢琴演奏技巧对于音乐表现的重要作用及训练方法研究
单板U型场地滑雪关键技术动作及训练方法
高校乒乓球教学中的心理训练方法
壁球反手击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
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简论1min跳绳训练方法
乒乓球正手前冲弧圈球技术的训练方法研究
民航飞行大学生体能差异性训练方法的探究——以滨州学院为例
钢琴视奏训练方法探析
青少年摔跤运动的科学训练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