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020-11-02于林可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发展方式农业经济低碳经济

于林可

摘要 结合低碳经济在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优势,总结中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策,希望能为中国农业发展提供实质性帮助。

关键词 低碳经济;农业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11;S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20)04-0-02

DOI:10.19383/j.cnki.nyzhyj.2020.04.077

1 低碳经济时代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快,农业作为中国最大基础性产业,为中国经济社会创造了巨大社会财富,但在发展过程中,人们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随着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人们不仅越来越重视环境污染问题,也意识到将可持续发展应用于农业当中的重要性。因此,低碳经济发展理念应运而生,将低碳经济发展理念融入中国当前农业经济建设中,以为中国农业发展创造更多经济财富。

所谓低碳经济就是将经济社会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通过技术改进、产业创新、新能源应用等多种手段,尽全力减少化学能源消耗,减轻温室气体排放量,从而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共赢状态。除了创造应有经济价值外,低碳经济融入了大量环境保护方面理念,尽可能平衡资源结构与利用,践行低碳经济发展理念,优化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保障农业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低碳经济平衡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和谐关系,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低碳与绿色环保发展成为各国时代主题。在农业领域推广低碳经济理念,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发展现代化农业产业,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也充分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只有将低碳经济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才能保障农业循环经济顺利实施,促进农业生产优势整合,保障农业生产价值达到最大,提高农民生产经济效益,改善当地农村生活环境,使广大农民朋友真正富裕起来,从而解决中国农业经济生产中的各类问题,帮助中国真正发展成为一个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典范国家。

2 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

2.1 生产力水平较低

在中国,农业经济主体力量主要以农民为主。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对农业生产力水平要求越来越严格。然而,当今中国很大一部分农民文化水平程度较低,对新型生产技术以及相关农业化管理经营知识了解不足,使得农业生产力较低,加之近些年来农村政策不断完善,越来越多农民思想有了转变,导致大量农民外出务工,使得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员大幅减少。此外,在中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大部分以中老年人为主,他们对新兴事物接受能力比较匮乏,也不能紧跟时代潮流,认识到低碳农业的有利因素,从而使得新技术新理念难以广泛传播,阻碍了农业经济发展[1]。

2.2 机械化程度不高

将科技技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不仅减轻了农民工作负担,也增加了农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但中国目前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为低下,很多地区仍保留着原有农业生产技术,往往以人力畜力为主,使得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与此同时,由于农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不高,导致农民没有大量资金用于购买高新技术设备,不能满足现代农业机械化生产要求。此外,农业生产劳动力教育程度并不高,因此对新型农业生产技术以及生产设备使用还不够了解,很多农民即便有资金去购买相关设备,但由于不懂相关技术操作,从而使得他们望而却步。加之社会对机械化生产培训投入较少,使得农民难以转变自身观念,还保留着固有思想,仅依靠自身经验来进行生产,使得农产品生产状况无法得到保障。

2.3 环境污染较突出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消耗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环境问题,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不仅浪费了大量资源,也使得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破壞。由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化学在农业生产当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在农业生产中大量化肥以及农药使用,虽短时间内提高了农作物生长态势,但也带来了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残余的农药化肥,随着雨水排入河流,不仅影响了农村水资源,也使周围土壤受到腐蚀污染,从而导致农作物产量大幅降低,更有地区人们不顾环境问题,乱砍滥伐、毁林开荒,使得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改变,水土流失、土壤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极大降低了农业发展效率,很大程度制约了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

3 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措施

3.1 树立低碳发展理念

中国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以中老年人为主,他们对农业生产经营观念还比较落后顽固,并且局限于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因此应利用多种方式转变农业生产人员经济发展理念,将低碳经济理念不断深入农业生产活动人员心中。例如,各级政府应加强对低碳经济的宣传,开展各类公益活动,融合各类党政机关和新闻媒体,使得低碳经济优越性深入人心。其次,在农村中开展机械化以及新技术培训活动,引导农民积极学习环保生产知识,推广新型农产品生产设备。此外,农业主管部门还可以设置低碳农业经济示范区,不断总结强化低碳经济理念,帮助农民建立一个学习基地,让农民真正感受到低碳经济背景下所带来的农业发展效益[2]。

3.2 完善相关制度法规

低碳经济顺利实施离不开政策法规支持,现如今,中国农业生产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法规,完善农业生产与经营中的漏洞与不足,真正规范农产品生产与经营的每个环节。例如,对于破坏生态环境较为严重的企业,政府应加强监督整改或关闭企业,不仅是社会对环保问题的重视,也可以让人民看到社会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决心,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对农产品生产企业及农民出台相应小额贷款,生产经营绿色通道等帮扶性政策,帮助他们积极向低碳经济农业转型,推动农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3 建立循环农业模式

所谓低碳经济就是要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循环农业经济模式引入使得低碳经济下农业经济发展结构更加完善,也保障了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共赢。例如,生活中最常见的循环农业经济模式就是将农业生产出废物变成沼气,再用生产出来的沼气进行发电,发电后剩余沼渣再用作农产品养殖肥料,如此往复,不仅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还节约了农业生产资源,提高了农业生产资源利用率,从而营造出了一种良性循环模式[3]。

3.4 优化生产能源结构

生产结构和能源结构导向决定着农业生产是否可以创造巨大社会财富,因此生产结构和能源结构改善,也是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大策略。从生产结构方面来说,要积极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推动产业结构像低碳化升级,加快各级各类产业与农业结合,真正实现农业多样化、多形式、多方面发展,例如,在发展过程中,可将农业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在生产农产品同时,利用旅游业打造当地特色农业品牌,开发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区,让更多游客体验到农产品生产乐趣,也能让更多消费者意识到绿色农业的重要性,从而实现各产业各领域之间共赢。从能源结构方面来说,应加大科研力度,不断开发清洁能源和无公害肥料等,深入探究当地能源利用优势,加大环保技术在农业上的投入,因地制宜开展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并结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使生产环节形成一个闭环,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还可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从而使得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更加高效有序。

3.5 提升农民综合素质

当前,中国农业生产主体主要以农民为主,因此农民思想动态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模式及生产力,要想实现农业生产的低碳化,必须清晰认识并能找到改善农民思想动态的方式方法。例如,社会及各级政府部门应给予农民一定程度上政策倾斜和条件支持,加大教育领域资金投入,积极开展相关交流及培训,从而使得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学习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及先进农业生产理念活动中来。除了农业设备推广,各级各类政府部门还应提高广大农民朋友的低碳意识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积极推广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并积极开展相关科普活动,从而使广大农民意识到不合理农业生产活动所带来的危害,帮助他们树立危机意识,养成良好农业生产习惯,从而使得农业生产更加有序、高效、绿色。

3.6 发展现代化农业

农业生产活动离不开科学技术支持,与此同时,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将现代农业科技技术与绿色有机农业相结合显得十分重要。因此,中国应加快农业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产业,加大科研人员与技术力量投入,提高农業生产环保性、低碳性、绿色性,将现代化引入农业生产各环节、各要素、各领域,实现一个集产学研一体兼顾低碳环保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充分发挥现代化科技农业技术优势作用,实现农产品精准加工,提高农业生产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农业经济与财富快速流动。

4 结语

在当前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大环境下,将低碳经济引入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中是大势所趋,只有处理好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才能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不仅符合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也能保障生态环境稳步发展。此外,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头等要事之一,因此要不断改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农业生产现代化、低碳化,从而实现农业经济生产可持续发展,真正保障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农村建设扎实稳定,农民生活富足幸福。

参考文献

[1] 杨艳凤.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转变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20(7):232,234.

[2] 庄振杰.关于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20(10):18-19.

[3] 张瑞琴.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思考[J].中国市场,2018(29):72,83.

责任编辑:黄艳飞

猜你喜欢

发展方式农业经济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低碳经济的理论的基础及经济学价值研究
基于新能源视角江西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发展方式转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