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对比分析

2020-11-01孟康康

康颐 2020年11期
关键词:分娩镇痛腰硬联合麻醉罗哌卡因

孟康康

【摘要】目的:对比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CSEA(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定本院2018年04月至2020年04月产科收治的102例无痛分娩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参照组51例患者予以7.5ug舒芬太尼+3mg罗哌卡因,试验组51例患者予以5ug舒芬太尼+3mg罗哌卡因,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VAS评分、镇痛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镇痛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与参照组比较,P>0.05。试验组T1、T2、T3VAS评分与参照组比较,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6%)低于参照组(13.73%),P<0.05。结论:小剂量与大剂量舒芬太尼+罗哌卡因CSEA在分娩镇痛中,镇痛效果相当,但小剂量舒芬太尼+罗哌卡因的不良反应更少。

【关键词】舒芬太尼;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1.246

无痛分娩时保证胎儿、产妇在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正确使用麻醉药物,减轻分娩过程中由于肌肉紧张、子宫收缩而引发的疼痛感,可有效减少机体能量消耗,保障母婴安全[1]。CSEA是无痛分娩中常用的麻醉技术,通过舒芬太尼、罗哌卡因等药物发挥镇痛作用,但不同剂量的麻醉药物在CSEA无痛分娩中所取得的麻醉效果、安全性不同。基于此,本文选定本院2018年04月至2020年04月产科收治的102例无痛分娩产妇,分组予以不同麻醉方法,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定本院2018年04月至2020年04月产科收治的102例无痛分娩产妇,已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试验组(51例):年龄在24-39岁,平均(31.52±6.48)岁;孕周在38-42周,平均(39.26±0.34)周;39例初产妇、12例经产妇;体重在68-84kg,平均(76.52±6.48)kg。参照组(51例):年龄在25-38岁,平均(31.58±6.41)岁;孕周在39-42周,平均(39.29±0.31)周;40例初产妇、11例经产妇;体重在69-83kg,平均(76.55±6.41)kg。两组相比P>0.05,可比较。

1.2 方法

入室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建立静脉通道,L3-L4间隙穿刺,实施蛛网膜下腔穿刺,直至脑脊液流出,将针芯拔出。参照组予以7.5ug舒芬太尼+3mg罗哌卡因,缓慢推注,速率是0.1mL/s,试验组予以5ug舒芬太尼+3mg罗哌卡因,缓慢推注,速率是0.1mL/s。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1)VAS(视觉模拟自评量表):1-3分为轻度,4-6分为中度,7-9分为重度,10分为剧烈。评价时间是T1(手术开始)、T2(胎盘娩出)、T3(手术结束)。(2)镇痛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3)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恶心、呕吐、胸闷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6.0 软件统计,计量资料(VAS评分、镇痛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以“x±s”表示,计数资料(不良反应发生率) x2检验,以“[n/(%)]”表示,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镇痛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比较

试验组镇痛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与参照组比较, P>0.05,见表1。

2.2  VAS评分比较

试验组T1、T2、T3 VAS评分与参照组比较, P>0.05,见表3。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6%)低于参照组(13.73%),P<0.05,见表2。

3  讨论

产妇分娩时由于子宫下段扩张、子宫收缩,产妇会出现强烈的疼痛感,而疼痛作为重要的应激源,会提高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引发严重应激反应,增加中转剖宫产、胎儿窘迫、宫缩乏力等不良事件发生率[2]。无痛分娩通过合理选择镇痛药物,抑制疼痛神经传导,不影响子宫规律性收缩,进而达到避免、缓解分娩镇痛的作用,同时不影响胎儿、产妇的身体健康[3]。CSEA是无痛分娩中极为常见的一种麻醉方法,结合了腰麻以及硬膜外麻醉的优点,通过阻断伤害性刺激传入、交感神经传出,抑制儿茶酚胺、皮质醇等应激物质释放,减轻应激反应,取得了良好的麻醉阻滞效果[4]。

罗哌卡因可抑制神经细胞钠离子通道,阻断神经兴奋、传导,与蛋白结合形成大分子,不会通过血脑屏障,不会影响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安全性较高。舒芬太尼属于阿片类镇痛药物,对于阿片受体具有较高的亲和力,脂溶性较高具有毒副作用小、效果确切、镇痛时间长、起效迅速、不影响产妇心肌供血等优点。本研究显示:试验组镇痛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与参照组比较,P>0.05。试验组T1、T2、T3VAS评分与参照组比较,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6%)低于参照组(13.73%),P<0.05。表明小剂量舒芬太尼+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CSEA中取得了良好、安全的麻醉阻滞效果。分析原因:小剂量舒芬太尼+罗哌卡因,在保持盆底肌末梢神经对胎儿知觉的前提下,不会增加不良反应,促进胎儿顺利娩出,达到了以最小的药物剂量,实现安全、有效无痛分娩的目的。

综上所述:无痛分娩CSEA中采纳小剂量舒芬太尼+罗哌卡因,镇痛麻醉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周全.用小剂量的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对产妇进行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 2019, 17(5):63-64.

[2]张伟杰,邓慧俐,王丽萍,等.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麻醉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0, 31(4):38-39.

[3]房富平.小劑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J]. 河南医学研究, 2018, 27(23):4314-4315.

[4]田聪贵,徐妹,潘海波.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无痛分娩初产妇中的应用[J].黑龙江中医药, 2019, 48(4):49-50.

猜你喜欢

分娩镇痛腰硬联合麻醉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以及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比较
罗哌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分娩镇痛及对母婴安全影响
探析等效剂量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麻醉中的临床效果
腰硬联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及意义评析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术后硬膜外镇痛60例疗效观察
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应用及对产后抑郁的影响
全产程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母婴的影响及推广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