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冷库消防安全现状与对策

2020-10-30周惠杰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2期
关键词:冷库

摘  要:随着经济飞速发展,食品的冷冻加工和储藏,在国民经济中对于保障供给,改善人民生活起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冷库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危害。因而,分析冷库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对今后冷库发展和安全事故将起到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冷库,是指冷库加工和低温储存物品的仓库,冷库由隔热保温效果良好的库房及有制冷能力的氨压缩机组成,库内温度能保持在0至-23℃。冷库的制冷剂有氟利昂、液氨两种,大多采用单级制冷。而冷库大多是液氨制冷,液氨危险性类别:第2.3类 有毒气体,外观与性状: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主要用途:用作制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燃烧性:易燃,闪点(℃):无意义,引燃温度(℃):651,爆炸下限[%(V/V)]:15.7,爆炸上限[%(V/V)]:27.4,最大爆炸压力(MPa):0.580,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危险性综述:本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 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 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一、冷库的现状

1、建筑结构:

(1)墙体 冷库外墙一般用砖砌筑,内墙用钢筋混泥土预制的插板墙。内墙用导热系数很小的沥青、油毡、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材料对墙面进行装修,予以隔热。

(2)屋顶和地面 根据所需库温,冷库屋顶保温层一般用聚

苯乙烯泡沫塑料作保温材料,其厚度为80-120厘米。地面一般用两层油毡、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扳和混泥土组成,其厚度为80-120厘米,

(3)出入口少 冷库的保温层上下左右构成一个完整的外壳,犹如保温瓶的内胆一样。冷库四壁没有窗户,每个冷库只有一个门。由于保温层的纵横贯通,失去了阻隔火势的条件,加上出入口少,又给灭火进攻增加了困难。

2、冷库使用材料的火险性

(1)沥青,用来配制冷底子油和粘贴油毡、软木,遇明火或熔化加热的温度过高,极易燃烧。

(2)油毡,用油毡纸浸渍和涂盖沥青加工制成。油毡纸的燃点为130℃左右,在油毡纸上又涂上薄薄的一层沥青后,沥青接触氧的面积就更大。用在冷库中做防潮层施工时,又是大面积粘贴在墙上和地坪上、平顶上,如遇明火或贴近施工临时照明的灯泡,往往能引起燃烧。特别在四周没有窗而只有一个出入口的情况下,大面积的油毡起火后,还会形成燃烧速度极快、火焰温度很高的“爆燃”现象。

(3)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虽然隔热效果较好,但燃点很低(为90-120℃),稍遇明火或受热后极易发生燃烧,并发出大量有刺激性的毒气,燃烧速度极快,而且产生熔滴现象,使火势扩大,不易扑救。

3、部分冷库设计不尽规范,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很多冷库属于无证设计、安装,缺乏统一标准,缺乏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现象较为普遍。操作人员未经专业培训无证上岗,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部分面积200平方以上的冷库,其库址选择(大部分冷库在村子或人员密集区)、地基处理、制冷设备安装等严重不符合《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2010)的要求,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4、制冷系统维修措施不力,设施设备老化严重

制冷机的正常维修周期一般为运转8000~10000h即应进行大维修;运转3000~4000h进行中维修;运转1000h进行小维修。适时对制冷系统进行维修、保养,可以及早消除事故隐患。因为大多数冷库尤其是2000年以前所建冷库,设施设备陈旧、管道严重腐蚀、墙体脱落、压力容器不定期检验。普遍开开停停,带病运营现象十分严重。

5、人员素质低,大部分操作人员只懂得开关机器,未经过任何上岗培训,对冷库的工艺流程不熟悉,发生事故不懂得及时处理或处理时蛮干、乱干。电器线路铺设不规范,采用白织灯照明。“三合一”现象突出。

二、处置对策

(一)液氨泄漏事故预防措施

氨是乙类易燃气体,在适当压力下液化成液氨,一般储存于钢瓶或储罐中,在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应当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防止发生泄漏爆炸事故。首先,储存氨的容器为压力容器,必须定期检验,钢瓶或储罐应放在阴凉通风的库棚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日光直射,与性质相抵触的氟、氯及酸类等危险物品分开储存。其次是在搬运时轻拿轻放,防止钢瓶及瓶阀受损,运输槽车运送时要灌装适量,不能超压超量运输,运输车辆应避开高温时段,防止曝晒,同时要保护好附件阀门及液位表。另外,在氨制冷工序中,应当注意氨压缩机房的防火要求,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将氨压缩机房列为乙类火灾危险的厂房,应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冷库设计规范》中对氨压缩机房也有专门的设计要求,应当有足够的泄压面积,电气设备要按Q-2(1区)级防爆要求考虑,固定安装的电气线路应采取穿管明敷;照明灯具应采用防潮型。禁止在可燃隔热层内直接接敷线和将开关安装在库房内。并设有紧急泄压装置及可供抢救时喷洒水雾的消火栓。配备必要的防毒面具,有条件的可配备空气呼吸器。

操作人员要经过培训,持证上岗,加强工作责任心,互相协作。要做到“四要”、“四勤”、“四及时”:“四要”是:要确保安全运行;要保证库房温度;要尽量降低冷凝压力(表压力最高不超过1.5MPa);要充分发挥制冷设备的制冷效率,努力降低水、电、油、制冷剂的消耗。“四勤”是:勤看仪表;勤查机器温度;勤听机器运转有无杂音;勤了解进出货情况。“四及时”是:及时放油;及时除霜;及时放空气;及时清除冷凝器水垢。

(二)液氨泄漏事故處置措施

液氨一旦泄漏,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要注意做好五个方面:一是根据现场情况划分警戒区,处置车辆和人员一般停靠在较高地势和上风(或侧上风)方向。二是处置人员的应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在处置泄漏或有关设备时,应穿着隔绝式防化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直接接触液氨时,应穿着防寒服装。紧急时也可穿棉衣棉裤,扎紧裤袖管,并用浸湿口罩捂住口鼻。三是应迅速清除泄漏区的所有火源和易燃物,并加强通风。如是钢瓶泄漏,处置时应用无火花工具,尽量使泄漏口朝上,以防液化气体大量流淌。关阀和堵漏措施无效时,可考虑将钢瓶浸入水或稀酸溶液中,或转移至空旷地带洗消处理。四是对泄漏的液氨应使用雾状水、开花水流驱散。处置时应尽量防止泄漏物进入水流、下水道或一些控制区。五是如发生火灾时应用雾状水、开花水流、抗溶性泡沫、砂土或CO2进行扑救,同时注意用大量的直射水流冷却容器壁。若有可能,应尽快将可移动的物品转移出火场。若出现容器通风孔声音变大或容器壁变色等危险征兆,则应立即撤退。

参考文献

[1]  《冷库安全规范》

[2]  《化学灾害处置决策系统》

[3]  《灭火战术》

[4]  《国内冷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5]  《化学危险物品处置方案》

作者简介:周惠杰,1980年12月,男,湖北武汉,本科,工程师,现在宜昌市消防救援支队从事消防监督工作。

猜你喜欢

冷库
规模型冷库消防安全现状及监管措施初探
四十余家肉类企业被暂停进口
基于物联网的广西农产品冷库监控系统设计
东北某分配型冷库设计
浅谈云南省通海县冷库的发展
浅析冷库节能设计与改进
冷库建设“热”现象
浅析冷库建设在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冷库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