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冷库建设“热”现象

2015-05-27马智丽

航运交易公报 2015年17期
关键词:冷库冷链储存

马智丽

相 关机构预测,受益于城镇化水平提高、生活方式变化、人们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提高、食品和物流企业规模化经营等因素,未来十年,中国冷链物流需求有望呈年均15%~20%稳健增长趋势。作为冷链物流配套核心基础设施,冷库建设变得炙手可热。

去年年底,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等10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冷链运输物流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和支持各类农产品生产加工、冷链物流、商贸流通等企业改造和建设一批适应现代流通和消费需求的冷冻、冷藏和保鲜仓库。中央和地方财政在各自支出责任范围内,对具有公益性、公共性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支持。

日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发布2014年《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报告》)。《报告》显示,2013年全国建成投入运行的冷库储存能力287.8万吨,其中公共型冷库储存能力约262万吨,占比超91%。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冷库存储能力总计约2411万吨,同比增长约13.6%。

各区域新增库量差别大

《报告》显示,2013年全国各区域冷库储存能力和新增冷库量差别不小。《报告》副主编李胜在接受《航运交易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新建冷库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果蔬等主要农产品产地冷库;一类是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冷库,储存能力5万吨及以上的有24座。从分布区域看,新建冷库大多位于发展基础较差、冷库容量小的中西部地区。

华北地区新增冷库集中在山西和河北省,两省新增储存能力分别为20万吨和16万吨,分别占华北地区新增冷库储存能力的37.9%和30.3%。截至2013年年底,华北五省冷库储存能力合计332.4万吨,占全国13.8%;新增冷库存储能力52.8万吨,占全国新增冷库储存能力18.3%,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东北地区冷库储存能力合计169.6万吨,占全国7.0%,新增冷库储存能力16万吨,占全国新增冷库储存能力5.6%,增长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华东地区冷库储存能力合计1075.9万吨,占全国44.6%。山东、江苏、浙江、上海和福建五省(市)分别为425万吨、101.9万吨、92.9万吨、161.9万吨和195万吨,分别占全国17.6%、4.2%、3.9%、6.7%和8.1%。

华中地区冷库储存能力合计264.0万吨,占全国11.0%,新增冷库储存能力50.5万吨,占全国新增冷库储存能力17.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南、湖北、湖南三省冷库储存能力分别为105万吨、94万吨和65.9万吨,分别占全国4.4%、3.9%和2.7%。

华南地区冷库储存能力主要得益于海南和广东省。华南地区冷库储存能力合计254.1万吨,占全国10.5%,新增冷库储存能力22.5万吨,占全国新增冷库储存能力7.8%,其中海南省新增最多,达到10.5万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西南地区冷库主要集中在重庆市和四川省。西南地区储存能力合计136.8万吨,占全国5.7%,新增冷库储存能力38.2万吨,占全国新增冷库储存能力13.3%。

西北地区冷库储存能力合计177.3万吨,占全国7.4%,新增冷库储存能力25.7万吨,占全国新增冷库储存能力8.9%(见图1)。

李胜透露,去年全国在建万吨以上冷库项目52个,这些项目全部建成投入运营后,新增冷库储存能力超过500万吨。未来随着中西部经济的崛起和城镇化推进,中西部地区冷库需求会得到提升(见图2)。

中外资本抢占高地

如火如荼的冷库建设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向《航运交易公报》记者分析称,冷库投资额虽然巨大,但利润十分可观,仅从租金来看,冷库所带来的利润是普通仓库的3倍。当前包括外资在内的各路资本早已瞄向这一领域,抢占市场高地。

2013年2月,天津港集装箱物流中心普菲斯冷链分拨中心项目通过验收,该项目是一座面积2万多平方米的现代化单体冷冻仓库,仓储能力可达4.3万吨。

另一外资巨头太古集团已在广州、上海、廊坊、宁波、南京市完成布局,根据太古冷链物流负责人透露的信息,太古集团计划2020年年底前在中国兴建13座冷库,打造一个服务中国2/3人口的冷链物流网络。值得一提的是,华东地区最大、最先进的冷库——太古冷藏仓库已在上海市奉贤区启用。该设施总投资额4.4亿元,可以提供-25℃~15℃的冷藏服务。

按照雨润控股集团“333规划”,未来3~5年,通过新建、并购、整合等方式在全国9大物流区域有选择地布点,构建农副产品物流网络体系,计划今年在全国布局15个农产品冷链园区。润恒物流除在南京和哈尔滨两市投入使用的冷库外,在包头、沈阳、银川市的项目已在建设阶段,在河北、山西、广东、武汉、天津、山东等省市的项目也都已签约启动。联想控股也宣布以冷库和批发市场为切入点,在全国范围内建设8~10个冷库基地,招商美冷已经在天津、北京、苏州、青岛、广州、深圳、上海、哈尔滨、成都、武汉等城市拥有和管理12座冷库设施,总面积超过14万平方米。冷库建设正以遍地开花之势向全国铺开。

国外模式可借鉴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冷库技术取得创新突破,气调冷库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全球冷链联盟上海代表处负责人表示,在四个新兴市场国家中,中国已经达到了中等水平,但是,中国冷藏库容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目前中国人均冷库容量仅约0.1立方米,远远低于美国的0.36立方米和日本的0.33立方米。在冷库占有率方面,美日两国拥有的冷库总量占到世界冷库总量的约40%。

海博集团投资部副经理接受《航运交易公报》记者采访时,对日本冷库的运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坦言日本冷库功能齐备,流程合理,全程实现无断链。除有较高水平的技术和设施外,同时非常注重内部运行,通过集约化、高效化的冷链物流管理,确保安全营运,最大限度降低差错率,提升企业品牌和信誉度。

据介绍,日本国土资源紧张,单层冷库成本较大,目前冷库大多为3~5层,层高5~7米。根据储存商品和客户的不同需求,冷库各层的水温设置不同,冷库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较高。在制冷方式上,由于将在2020年实施“脱氟利昂”政策,日本将主要采用氨制冷及氨加二氧化碳制冷两种方式,安全系数高。此外,日本冷库十分注重节能,通过电脑实行自动控温,通过减小冷风机功率、推广新型保温材料等手段达到节能目标。

该副经理坦言,中国冷库在快速发展中暴露出诸多问题:规模普遍偏小;管理粗放;利用率低;制冷方式落后;能耗大(运行能耗一般占冷链物流企业总能耗的70%以上);断链现象普遍;部分冷库安装不规范,监管不到安全隐患,这些方面中国冷链物流业确实应向美日等国家学习先进经验。

从事冷链物流的某企业负责人向《航运交易公报》记者表示,问题背后反映的是监管的缺失,这么多违规的冷库是如何通过验收的?这一点值得人们深思。冷库爆炸的原因不能一刀切地归罪于氨,欧美发达国家普遍采用氨制冷,并没有出现安全问题,所以监管部门应加强前期设计和后期安装把关。

中小型冷库有未来

据了解,中国各类冷库不论规模大小、功能如何,以往均按土建工程模式建造,其中国有企业占到总容量的2/3,库龄多在30年左右。目前这种冷库在中国仍占主导地位,其建筑结构不合理,不适用现代冷链运作模式,必须进行整合改建和新冷库的建设。

上海冷藏库协会秘书长刘龙昌向《航运交易公报》记者透露,截至去年年底,上海冷库容量已达563.11万立方米。其中,冻结物冷藏库容量为477.98万立方米;冷却物冷藏库容量为85.13万立方米。在上海,传统的土建式冷藏库仍占主导地位,现代冷链物流中心建设刚起步,服务功能刚开始向市场化过渡,冷库功能正从计划经济下的 “储藏型”向冷链物流型转变。

关于中国冷库未来的发展,业内人士认为,可以参照和借鉴国外冷库的现有运作模式以及发展路径。但在农业集约化生产成本日益提高,未来生鲜电商配送规模不断壮大的情况下,中小型冷库需求缺口或许会更大。不管怎样,安全、节能、精准的冷库,必然会受到市场的青睐。endprint

猜你喜欢

冷库冷链储存
冷库上“云端” 共享促共富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冬季养羊这样储存草料
四十余家肉类企业被暂停进口
善良不会被辜负
安防云储存时代已来
冷链物流用复合蓄冷材料的研究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
精液长时间冷冻储存与冷冻复苏率的相关性研究
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