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网络信息化教学实践分析

2020-10-30庄朝梅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2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实践策略

摘  要:网络信息技术融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凸显了素质教育下课堂教学效率,对于网络信息化教育推广应用起着积极作用。因此,建议小学数学教师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转变教学思维,在新课标下探讨网络化教学意义及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网络信息化教学;实践策略

引言

传统数学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资源不宽泛,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为了跟进素质教育发展趋势,相关数学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信息化教学所带来的革命化教学意义,尝试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化优势,革除传统教学中所出现的弊端,做到传统教学与网络信息完美融合,提升教学效率,真正实现教学思想与时俱进。

1小学数学课堂网络信息化意义

1.1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低年级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决定这一阶段人生观、世界观发展不成熟,因此,对于“为什么学习”、“如何学习”还不明确。传统的数学教育模式下,教师决定“教”与“学”方式方法,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扼杀了学生学习“天性”,极大限制了其积极能动性发挥。为此,为了改变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教师可以借鉴网络教学成功案例,转变课堂教学角色,明确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并进行初级人生观、世界观教育,调动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其自由遨游于数学知识海洋。

1.2直观展现数学知识内在规律

小学数学学习的难点在于概念深奥,原理复杂,信息化技术融入课堂讲学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一个数学知识点形象直观展现,结合学生一般思维特点,通过播放视频或者展示图片将抽象的概念公式内在原理有机联系起来,学生通过视频或者图片的变换寻找其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形成过程。同时,教师还可自己编制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认识、理解问题内在联系,突破传统教学限制。例如,关于“圆”的理解,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例,自己制作各种圆形图片,便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总结圆形物品内在联系,并理解圆形周长计算公式及与半径的关系。

1.3提升思维活跃度

课堂网络信息化教学可以使教师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实现教学与网络紧密联系。首先,网络上有大量可供教师选择教育信息资源,教师可以下载储存在教学课件中供学生课堂使用,活跃他们的思维能力;教师还可根据每个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在网络上提取或者自己制作不同題目让学生课堂测试,提高学生整体数学知识理解能力与应用能力。例如,“负数”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设置情景教学,学生通过视频了解气温在爬山时变化情况,在开始爬山时,主人公着清凉的衣服,而到山顶时候,需要添加厚衣服,以此评估气温正负情况。

2小学数学课堂网络信息化教学实践应用方法

2.1围绕问题教学,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传统教学中也有问题教学法,但是问题来源不广,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增长,而将网络信息技术引入数学课堂教学中后,教师可以利用海量网络信息寻找大量与某个数学知识点有关的问题。教师有针对性地搜集好题目后,可以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分发给不同学习阶层的学生解答使用,提高学生整体解题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应及时做好问题个性化预设,围绕着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制订好课堂教学计划,在“悬念”引导下,利用学生好奇心探索问题的答案,最后公布正确答案增加他们满足感。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多变的提问方式及安排不同的提问顺序,重视解题方式逆向推导;并且创造良好的互动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表现自己,提高学生整体思维能力。

例如,以“百分数”作为教学主题,教师可以在网络中寻找与之有关的视频及图片,加深学生对分数理解程度。例题:“某建筑单位需要修一条路。第一个月修了总长度的五分之一,第二个月修了剩下的四分之一,接下来两个月共修了8000m,求道路总长及施工效率。”学生根据视频及图片内容,将道路分成三至四段,求出第一个月、第二个月修路的长度,最后各段长度相加即就是道路总长度,至于施工效率,根据不同月数修路长度进行比较得出。

2.2加强“师生”、“生生”合作,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在网络信息化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中精选丰富的数学点知识学习素材供学生交流探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个性化教学下,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且按照学习能力进行人员优化组合。教师将书本教材转化成视频、图片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播放、展现,学生观看后,教师可以就知识点信息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最后“支源回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评析每一个答案。在此过程中,教师视情况或加大问题的难度,参与到学生讨论之列,降低问题回答错误率。

例如,在求取“多边形面积”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将班级合理分组,先让每个团组根据自己对多边形知识的了解,大致勾描出具体形状,然后教师在多媒体屏幕上提供正确的多边形形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法求出其面积,最后学生分组讨论,将多边形拆分成N个三角形或者一个正方形、N个三角形。在涉及问题探讨时,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思维方向,将复杂的原理进行过程简化。

2.3采用个性化教学,分析学习效果

在网络化教学中,教师可以调查并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习能力实行分层教学法。在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个性,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素材时,应该拓展来源渠道,使得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内容相吻合,提升教学质量。传统教学中,其教学内容的安排适合于班级大部分学生,而网络信息化教育则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将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个性有针对性的教育,所以适合于所有学生。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海量信息对学生进行专业性的教育;并且运用数学软件跟踪学生学习效果反馈,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率。

例如,在“四则运算”教学中,教师先根据素材内容提供相关题目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演算,学生完成后教师运用数学软件分析其解题效率与解题能力,并根据数据结果进行个性化专业性教育,安排符合所有学生学习情况的教学内容。对于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有针对性进行基础知识巩固与补漏,如加减乘除计算法则简单具体应用;对于学习能力突出者,教师可以安排难度更高、教学元素更多的教学内容供其学习应用,如百分数、小数、平方等。每次考完试后,教师都要将科目成绩录进资料库中,以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结语

小学数学课堂网络信息化教学优势突出,因此,相关教师应该在新形势下,改变教学思维,在传统教学中积极探讨信息化教学模式价值及应用方法,整合线上线下教材优质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提升学生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卢静.借助移动学习平台 翻转小学数学课堂[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19)

[2]  覃美英.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路径分析[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0(02)

[3]  崔社超.小学数学课堂网络信息化教学实践研究[J]. 中国新通信. 2020(12)

[4]  张小刚.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中运用可视化手段[J].学周刊. 2020(02)

作者简介:庄朝梅(1982年1月—),女,汉族,福建泉州,漳州师范学院,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益海实验小学教务处副主任,研究方向: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实践策略
小学教育专业数学实践教学研究
利用电子白板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应用分析
探讨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实践
浅谈提高初中生牢记英语单词的实践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试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实践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有效预习,助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