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中年级歌唱教学现状与反思

2020-10-30刘佳蓉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乐句市级教材

刘佳蓉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音乐舞蹈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引言

小学音乐教学具有艺术与教化的多重功能,是实现新课程标准中“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这一目标的重要载体[1-2]。为了更好地完成小学音乐教学目标,我们以湖南地区19所小学中年级音乐教学为对象,对小学中年级音乐教材、师资情况、学生反馈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通过分析该学段教学情况,探索小学中段音乐教学思路,在带给学生音乐知识的同时,还可以为学生带来身心美的感受。

一、小学中年级音乐教学与教材分析

(一)小学中年级音乐教学中歌唱教学比重最大

湖南大部分小学音乐课程使用的是湘教版音乐教材。我们对小学三年级(上册和下册)和四年级(上册和下册)音乐教材进行分析,发现教材提供的教学环节丰富多样,包括歌曲演唱、赏听、认识乐器、演奏、音乐知识、集体舞、综合表演、音乐游戏、音乐家故事和声音表现等,且歌曲演唱在整个音乐教学环节中的比重是最大的,分别占总教学环节的46.0%(±3.9%)和38.3%(±1.9%)(如图1所示)。综合表演和声音表现实际也包含了歌曲演唱,因此歌唱教学是小学中年级音乐课堂的最为重要的部分。另外,从图1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音乐知识的教学比重随着年级升高出现了明显地提升,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以及理解力的增强,适当地增加音乐知识的比重也是比较适宜的。

图1 小学中年级不同教学环节比重

(二)小学中年级歌唱曲目丰富多元

随后我们对小学中年级音乐教材中演唱歌曲的种类进行了梳理,发现创作歌曲是曲目最多的类别,随后依次是地方民歌、外国童谣、中国童谣和古诗词歌曲(如图2所示)。小学中年级音乐教材中歌曲类别丰富,中西结合,古今兼备。例如:中国新创作作品有《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清晨》(8个乐句)《如今家乡山连山》(8个乐句);外国声乐作品有捷克民歌《土风舞》(6个乐句)、加拿大民歌《银色的桦树林》(4个乐句)、美国民歌《多年以前》(8个乐句);古诗词声乐作品有《春晓》(4个乐句)《游子吟》(3个乐句)等。作品的选择以中国作品为主,辅以外国作品,这种内外兼顾的选材配比体现了我们的文化自信。教材选取的中国作品多来自地方民歌或少数民族歌曲,三年级地方及少数民族作品有8首,如仡佬族民歌《打秋千》(3个乐句)、山东民歌《猜谜谣》(4个乐句),四年级地方及少数民族作品有10首,如江苏民歌《茉莉花》(4个乐句)、蒙古族民歌《达古拉》(2个乐句),这些题材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与精髓,可以很好地体现不同地区与民族的地理人文风情。

此外,教材歌曲难度把控上也比较适宜。首先,作品大多简短精炼,朗朗上口,歌曲乐句的长度短有3个乐句,长的不超过8个乐句,音乐长度适合中年级学生记忆。此外,小学中年级学生大多还未进入变声期,多为童声,教材中的大部分歌曲音域范围为c1-d2(极个别歌曲的低音达到g,高音达到g2),该音域范围符合中年级学生可达到的音高。

(三)小学音乐师资以及教学条件存在城乡差异

我们对湖南省19所小学的165名音乐教师进行了调研,其中包括7所市级小学(长沙高新区金桥小学、益阳市赫山区丁香小学、常德市武陵小学等)和12所县乡镇小学(会同县宝田乡明德学校、永州市零陵区珠山镇中心小学、慈利县第一完全小学等)。调研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师年龄、教师学历、教师专业、教学条件、乐器设施、教学方法等,并将调研的数据用SPSS软件v19.0.0进行了显著性分析。这些音乐教师学历全部为大专以上,可见小学音乐教师逐渐高学历化。尽管市级小学和县乡镇的小学使用的音乐教材是一样的,但是我们的调研结果显示市级小学和县乡镇小学之间的师资和教学差异还是存在(如图3所示)。市级小学的音乐教师学历则均是本科以上,而县乡镇小学本科以上学历教师的比例是87.5%(±8.8%),统计学上虽然没有显著差异(p=0.2580),但是县乡镇小学音乐教师的学历结构还是低于市级小学。市级小学音乐教师具有音乐专业背景的比例达92.9%(±7.1%),而县乡镇学校平均36.1%(±11.0%)的音乐教师具有音乐专业背景,市级小学和县乡镇小学具有显著差异(p=0.0014)。统计的所有市级小学均有专门的音乐教室且均会使用到小型乐器进行音乐教学;而统计的12所县乡镇小学中,有4所小学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有2所学校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不使用小型乐器。以上的结果表明从音乐教师资源,教学条件,教学方法等方面,市级小学较县乡镇小学具有一定的优势。

图3 市级和县乡镇音乐教师比较

二、小学歌唱教学问题与矛盾

(一)小学歌唱教学实施的矛盾

尽管城乡师资与教学条件差距在缩小,但是音乐专业教师在统计的19所小学中仍有缺编的情况,非音乐专业教师(后统称“非音教师”)担任音乐教学的情况比比皆是。由于缺乏专业音乐知识,非音教师们在教学方法上单一,教学目标是否能够达到未可知,这也牵涉到教学评价单一的问题。据走访,非音教师同时还有自身的音乐素养较低,良莠不齐的情况,在课堂上从不开口唱歌,或自己就唱歌跑调,这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学生喜好与音乐教材歌唱曲目的矛盾

学生音乐欣赏演唱喜好与教材存在矛盾。我们针对4所小学(2所市级小学和2所县乡镇小学)的学生进行了问卷分析,虽然市级小学和县乡镇小学在音乐教学环节以及唱歌教学方式的偏好性上有些区别,但都没有显著差异。此外,我们发现市级小学的学生和县乡镇小学的学生在喜欢的歌曲类型上均存在共性,也就是他们都最喜欢流行歌曲(如图4所示)。然而在音乐教材中的歌曲类型含有的流行歌曲少,即使有一些曾经的流行歌曲,因教材改版周期长,曲目更新慢,跟随时代的变化也已经不属于流行歌曲的范畴。

访谈中年级小学生对喜爱歌曲和教唱歌曲的情况如下(50位学生):

所喜爱歌曲的特点:(1)在生活中常常能听到(手机、电视);(2)节奏感强,有动感;(3)旋律上口,容易记忆;(4)喜欢大人的歌。

教材歌曲的印象:(1)觉得幼稚,过时了;(2)不喜欢的歌不想学,有些觉得不好听。

图4 学生喜欢歌曲类型

由此可见,在电子设备与网络发展的情况下,学生接触的歌曲类型丰富,使得其喜好与音乐教材歌唱曲目是有矛盾的。

(三)评价机制单一

多样的评价机制可以从多方面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而歌唱课评价多数老师选用的方法是唱一首歌曲,部分教师期末不安排考核。歌唱课成绩基本没有不及格的情况,学生唱歌质量高低与否并不会影响期末评价,这一形同虚设的机制失去了评价的意义,这也是影响歌唱教学效果的因素之一。

三、小学中年级音乐教学反思

小学中年级音乐教材的教学环节分配合理(图1),歌唱曲目丰富多样(图2),以教材为教学基础,可以达到小学音乐教学目标。在我们的调研过程中发现还存在着小学音乐师资以及教学条件城乡差距较大(图3)以及学生喜好与音乐教材歌唱曲目矛盾(图2和图4)、评价单一等问题。音乐教育与其他文化课程教育一样,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因此市级和县乡镇音乐教育差异扩大,会导致市级和县乡镇学生的差距进一步加大,造成地域上的教育不均衡,不利于国民整体素养的提升以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促进市级和县乡镇小学音乐教育的均衡有着重要意义。

(一)缩小市级小学和县乡镇小学师资及教学条件差异

1.优化县乡镇小学教育生态系统、

树立教育生态意识,建立县乡镇教育生态平衡是解决县乡镇师资和教学条件的最根本途径。首先要建设校园学习环境,根据地方生态布局与服务半径,健全保障学生方便入学,家长支持入学的县乡镇学校布局。优化学校教育资源配置,杜绝教育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提高县乡镇师资待遇,优化职称评定,并以此留住教学效果好、有教育情怀的老师,有倾向的定期国培和地市区交换调研学习,打造优秀教师生态圈。以健全的基础设施和优异的师资留住县乡镇的生源,从而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循环[3]。

2.定向培养县乡镇小学师资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同年3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了《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这些文件从国家层面提出对在岗的地方教师进行教学与专业培训,有助于在岗教师知识更新与技术交流,传递先进的技法和教法[4]。

省内的湖南师范大学、长沙师范学院、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文理学院、长沙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均有招收公费师范生,为地方县乡培养小学师资。如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初中起点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由县市区教育(体)局依据市州教育(体)局每年所需要的小学教育岗位缺口专业和人数,公开招生筛选优秀初中毕业生进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进行六年的师范培养并签订委培合同,学生毕业后按合同返回户籍所在地由教育局统筹分配教育工作。第一批2016届毕业生已在教师岗位上工作了3年,充实了教师队伍。该政策向县、乡、镇地区倾斜,使家境不好的优秀学子得到师范教育并学成后返乡工作,这一举措有利于保障区、乡、镇得到优秀师资[5]。

3.拓展优秀线上教育课程

随着网络的日益发展,线上教育成为了新常态,且线上教育形式和质量都得到了迅速改善。市级小学的优秀音乐课程可以通过线上形式直播或者录播,传递给县乡镇小学。尽管线上教育存在一些不足,但是可以让县乡镇小学的同学直接感受到市级小学的教育理念、形式和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缩短城乡差异[6]。

4.加大“走课制”力度和范围

教育资源不均衡尤其是师资分配不均不仅存在于市级和县乡镇之间,市级内部和县乡镇内部同样也存在这个问题。所谓“走课制”就是指教师“走班”:学生班级不变,教室不换,由老师在不同的班级开展教学活动[7]。走课制由于班级不动教室不动,能够保证学生的安全感,同时又能够让学生获得不同老师精心准备的优质教学。音乐教学不同于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每周的课程安排较多较满,比较适用于“走课制”,加大优秀音乐教师“走课”的力度和范围同样能够缩小市级小学和县乡镇小学的差距。

(二)协调学生喜好与音乐教材歌唱曲目矛盾

1.加速教材曲目更新,适当补充流行歌曲

教材在现有地方民歌和童谣安排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加快音乐教材中流行歌曲的更新。在教材没有更新的情况下,教研组可共同筛选内容积极向上、旋律简单、朗朗上口的教材备选歌曲,适当扩充流行歌曲的教学内容,例如《你笑起来真好看》、动画片插曲《白龙马》等,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2.高雅艺术进校园深入地方县乡镇

小学生对高雅艺术的淡漠并非真的不喜欢,而是接触少,不会欣赏。虽然高雅艺术进校园在城市实施较为普遍,但是学生生活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大都充斥着流行音乐,而少高雅艺术,这是导致学生更喜欢流行歌曲主要原因,并且县乡镇小学学生对流行歌曲的喜欢程度要大于市级小学学生(如图4所示)。因此,我们在进一步扩大市级高雅艺术进校园的同时,也希望能够深入开展到县乡镇地区,让县乡镇的学生也能近距离接触高雅艺术。

3.教学和评价方式多样

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好动特性,利用更多的互动环节,将歌曲教唱、乐理知识讲授等环节搭配身体律动、情节表演设计等。也可以从歌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中挖掘律动要素加以简化编排,以让学生了解民俗风情的同时激发他们的演绎兴趣。

在评价机制方面,可以综合歌唱学习特点,丰富评价机制,以评价带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如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小老师模拟歌唱教学过程,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给出评价并计入成绩,让学生在体验“教”与“学”的过程中,更加仔细认真的对待所学的歌曲。还可以打破以独唱为唯一的考试要求,加入对唱、齐唱加领唱、表演唱等多种形式,丰富考试形式等。

结语

小学中年级是承上启下的阶段,中年级的学生褪去低年级的稚嫩,逐渐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是能够代表小学生特点的阶段。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小学音乐教师,需要以更加丰富多样的音乐教学内容和形式去引导学生,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体验音乐,爱上音乐。此外,加强家庭音乐氛围的营造对于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能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猜你喜欢

乐句市级教材
宝应县泾河镇创成市级“侨之家”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记张掖市级模范班主任谈军花
茹泣吞悲
——《陈杏元和番》音乐分析
县域经济发展市级统筹篇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板式变奏原型结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