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词频分析的毛泽东文化自信观及新时代的启示

2020-10-30徐来富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民族文化

徐来富,闫 鹏

(1.合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2.蚌埠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习近平指出,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及其活的灵魂,有益于“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1]。毛泽东文化自信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奠定了最初的坚实基调。因此,回顾和研究毛泽东文化自信观,有助于推动新时代文化的繁荣兴盛。毛泽东文化自信观的渊薮主要是毛泽东投身于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其精神散落在毛泽东的诸多讲话和著作中。本文在挖掘文本的基础上,对毛泽东著作中与文化自信相关的内容进行词频研究,提取其中的高频词,分析毛泽东文化自信观的逻辑架构及得出它对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启迪。

一、研究文本与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的数据来源于毛泽东在革命和建设年代的一系列重要讲(谈)话、书信、报告和相关著作等。具体用于分析的语料库资源有:《毛泽东选集》①和《毛泽东文集》②,之所以选择这两个文献,而没有直接选择《毛泽东文艺论集》,是因为《毛泽东文艺论集》不能概其全貌,而且毛泽东文化自信观并非就文化论文化,而是和经济、政治等交织在一起,其文化自信理念散布在上述两个文献各个篇章之中。

近年来,人文社会科学从数据分析的角度研究文本,对文本结构、内容和用词等方面深入探究,成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在研究的具体方法上,本文基于客观的文献内容,采用词频研究中的词频统计③、词云技术④,全盘展示和深入解读毛泽东文化自信观的整个图景。并且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作定性阐释,对某些频数相对不高的词汇也进一步在理论上做出解释,拒绝机器的单向度分析。词频统计的数据可以用于评估某个关键词在整个文本中的重要程度,而词云图则是一种可视化的表现手段,从核心词汇的大小及与周边词汇的间距,就可以一目了然地把握核心信息以及词与词之间的关系。

二、毛泽东文化自信观的三重逻辑

本部分采用词频分析方法,对《毛泽东选集》和《毛泽东文集》进行词频研究,从而展现毛泽东文化自信观的本质、价值和内涵。

(一)毛泽东文化自信的实质是人民富足、国家自强和民族自信

文化自信的实质就是体现文化自信最根本的东西,其定义有很多。有从文化自信的主体——人民、国家和民族的角度进行界定,“文化自信,说到底就是民族自信、国家自强和社会发展。”[2]也有从文化自信的主客体的互动关系确定其内涵,认为它是“主体对身处其中的作为客体的文化,通过认知、批判等过程,形成对自身文化价值和文化生命力的确信和肯定的稳定性心理特征。”[3]不论是从主体还是主客体之间来定义文化自信,都要把文化自信置于大环境中,将其落脚点定在人民、国家和民族上。毛泽东文化自信的实质是追求一种人民富足、国家自强和民族自信的常态。表1是两部著作中和文化自信相关的高频词统计情况,结果显示,“人民”一词的频数是7631,居于首位,其次是“政治”“经济”,分别出现 3591 次、2055 次,“中国的”“民族的”和“中华民族”三词加起来的频数是1493。正如毛泽东所言,“我们的文化是人民的文化。”[4]1012因此,文化自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当是人民。而人民的文化自信建立在政治解放和经济富裕的基础之上,所以,“政治”和“经济”的词频紧跟“人民”词频之后。

表1 《毛泽东选集》和《毛泽东文集》中和文化自信相关的高频词统计

第一,人民富足。人民富足包括人民在经济和精神上的富足。“人民”和“经济”二词在语料库中一共出现了9686次,超过了除高频词“政治”之外的余下所有词的总和,可见毛泽东对人民解放和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之深。在关于夺取革命领导权问题上,他指出:“所谓领导权,就是要使被领导者相信,将来在经济建设方面,……使农民富裕起来。”[5]146人民获得解放后,在经济上首先变得富裕起来,从而才能巩固和完善领导权。近代以来,要建设一个富裕和高度文明的中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毛泽东认为:“国家有积累,合作社有积累,家庭有积累,有了这三种积累,我们就富裕起来了。”[6]307而且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和新增的城市,不论是农民还是市民,“以后要同大家一起共同富裕起来。”[7]490实际上,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的发展存在着一个高度积累的过程,这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物质基础。

人民富足除了经济上的富足,还涵盖精神上的富足。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而文化自信最显著的地方则是给人民以精神上的富足。在表 1 中,“精神”“相信”“自觉”“文明”“自信”出现的频数分别为 421、305、99、41、16,“精神”和“相信”二者之和为726次,介于“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之间。在图1⑤的词云图中,和“人民”紧紧环抱的是“思想”、“马克思主义”和“新文化”等。由此推断,精神的富足是人民富足这个一体两翼⑥中的又一翼。物质的东西可以暂时缺乏,但精神的东西绝不可一时松懈,“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6]162这点精神中就包含了在文化上的自信精神。在表1中,紧随“文化”之后的是“马克思主义”和“精神”,在图1中,和“文化”相邻的是“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由此得出,人民的精神富足应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统帅之下,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展现的精神富足。

图1 与文化自信相关的17篇著作的词云分析图

第二,国家自强。即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和自立自强。虽然近代无数仁人志士都曾希冀拥有一个强大的国家,但他们忽视了国家的自强首先必须获得政治上的解放。马克思曾指出,社会的解放“是通过工人解放这种政治形式来实现的”[10],也就是说,要实现国家的自强,政治解放是第一步。在语料库中,“政治”出现的频率仅次于“人民”,达3591次,超过1536次的“经济”,从中看出毛泽东非常青睐于政治。毛泽东一生秉承为人民服务,首要表现在为人民的政治服务。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切问题的关键在政治”[11]202,而如何在政治上取得显著成效,他指出,国家只有在政治上取得独立,建立一套先进的政治制度,才能“立于不败之地”[12]。早在1926年中国首次纪念巴黎公社时,他就明断公社“是工人阶级第一次起来打倒统治阶级的政治的经济的革命”[13],这把政治置于经济前面。在语料库中,发现大部分的“政治”出现在“经济”之前,图1词云中的“政治”也是比较明显。所有这些都较好地佐证了毛泽东文化自信观的实质之二乃是国家在政治上的自强。

第三,民族自信。就是中华民族对自身文化和本民族的信心。在语料库中,和“民族”接近的词有“中国的”“民族的”“中华民族”,出现的频数分别是1135、239和119,三者相加之和为1493,这样就位于“经济”一词之后,而“中国的”是紧跟在“人民的”之后,因此,毛泽东文化自信观的实质之三是民族自信。中华民族的自信并非自我吹嘘,因为“中国的强国历史,确立了中国人的自信心。”[14]而且这种自信心伴随没有断裂的中华文明传承下来。中国人在追求民族自信上,“要把民族自信心提高起来”[6]43,绝不能学《法门寺》中的贾桂。《荷马史诗》中的荷马在塑造古希腊民族精神的同时也将希腊人的民族自信心更好地描绘出来;而中华民族和正在复兴的中华文化,“就其精神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9]1516诚然,民族自信不是盲目地自信,是建立在自觉基础上的自信,“如果没有群众的自觉……就会流于徒有形式而失败。”[4]1012近代的中华民族恰恰是在一次次民族斗争中从沉睡走向觉醒,从觉醒迈向胜利。在表1中,“自信”一词仅出现16次,而“自觉”一词出现次数高达99次,足以说明,民族要自信,首先要自觉,这也是被中国近代史无数次证明了的真知。

(二)毛泽东在文化价值上的取向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创新的社会主义文化

毛泽东认为,在中华民族和外族的文化对比中,文化自信应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在科学和非科学之中,当取向科学;在人民大众和少部分人之间,则选择人民大众;在创新和守旧的较量中,倾向于创新。在表1的相关词中,“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和“新文化”出现在“社会主义”之后;在图1中,“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紧密围绕在“文化”周边,这些足以证明毛泽东文化自信观中的社会主义取向,社会主义是毛泽东文化自信观的底色。实际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不仅是一种制度和一种运动,也是一种价值取向[15]。在语料库中,“中国的”“民族的”“中华民族”的频数分别是 1135、239、119,“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和“新文化”各出现97次、70次、1472次和51次。并且,“科学的”和“大众的”两个词先后依次出现,虽是偶然,但也反映出其间的规律。而且,在图1中,“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和“新文化”几个词是环绕在一起的。

其一,民族的,我们的文化自信取向于中华文化,是对中华民族新文化的信念,期望创造一种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新文化。在表1中,“中国的”“民族的”和“中华民族”的频数一共是1493,这一数据在表中的位置是仅次于“经济”的。因此,毛泽东文化自信的首要价值取向是民族的。恰如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8]706不仅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而且社会主义的文化也应当而且必须是民族的。一方面,中华文化是立足于中华民族的,因为艺术文化“离不了民族的历史发展。”[6]77但另一方面,在文化的具体创作和运转中,“我们这个民族,从来不拒绝接受别的民族的优良传统。”[7]264比如,三藏法师去西天取经,内地大部分乐器是从西域传来的。在坚持文化自信的民族取向时,也不排斥外来的优秀文化。

其二,科学的,即坚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文化,坚决反对一切封建的迷信的思想和文化。“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的一致。”[8]707弘扬科学精神,倡导求实作风,一切从客观考究,而非从本本着手。对待任何文化问题,都应从系统的辩证的而不是零散的机械的角度去审视和处理,因为在社会科学中,只有尽可能地做到“系统地解决问题才叫做科学”[11]402,而文化自信的科学性就在于它和一切封建落后的思想观念以及资本主义的腐朽文化划分界限,以求实求真的态度和行为对待中国文化本身。的确,“对科学的东西不能调皮”[5]260,因为科学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验证,所以对科学的东西应保有严谨和客观的态度。在表1中,“科学的”和“大众的”是前后相连的,而且“科学的”是位于“大众的”之前,说明文化大众性的前提是文化本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其三,大众的,文化自信的立足点是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要适合“大众的要求”[16]122,而不是一小撮人。人民大众是思想文化的创造者,“但在旧戏舞台上人民却成了渣滓。”[17]表1中,和“大众的”相关词汇有“人民”“人民的”“人民群众”“人民大众”,分别出现的频数是 7631、1275、192、130,加上“大众的”频数70,一共出现的次数是9298,超过了表中后30位相关词的总和,足以表明人民大众在毛泽东文化自信观的价值取向中的分量,“须知民众就是革命文化的无限丰富的源泉。”[8]708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指出文艺的创作者要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实际上,这反映了文化主体的立场决定文化自信的价值取向,即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文化自信的价值取向当然是千百万群众;相反,背离大众,文化自信就会成为小部分人的闲情逸致。

其四,创新的,也就是逐渐地变革旧有文化,创造中华文化的新局面和新气象。通过检索,在语料库中和“创新”相近的词“创造”,出现了266次。1942年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指出,“我们究有多少人创造了可以称为理论的理论,算得科学形态的、周密的而不是粗枝大叶的理论呢?”[4]387的确,毛泽东当年就提出了这样震耳发聩的疑问,直指文化创新的要害。在清理古代文化的过程中,必须“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8]707-708,从而达到发展民族新文化以及提高民族自信心的效果。但是,在继承优秀传统和尊重自己历史时,也亟需“推陈出新”[16]387。然而,不论是推陈出新还是革故鼎新,都是一种文化的苦旅,因为“一切新的东西都是从艰苦斗争中锻炼出来的。”[8]704当然,一方面是革新我们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对待外来的进步思想观念,在价值取向上也要坚持创新。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说道,“很多留学生……从欧美日本回来,只知生吞活剥地谈外国。他们起了留声机的作用,忘记了自己认识新鲜事物和创造新鲜事物的责任。”[4]798因此,无论对待中国文化还是外域文化,都应秉持创新。

(三)毛泽东的文化自信是对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

表 1 中,“中国文化”“优秀的”“传统”“社会主义”分别出现了19次、10次、70次和1472次,且在图1中,“社会主义”“优秀的”和“传统”环绕得很近。经过统计,语料库中“革命”出现6703次,在表1中仅低于“人民”,这和毛泽东所处的时代相关。

首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历史根源,虽然长期封建社会浸染下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封建毒素,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并不全是封建主义的东西,有人民的东西,有反封建的东西。”[18]对于中国“过去时代所遗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学艺术遗产和优良的文学艺术传统,我们是要继承的。”[4]855因为文化创新的前提是继承,在继承的先决条件下进行创新,才是有底气和有根据的创新。先贤们的优秀文化遗产是文化自信的纵向根脉所系,但对文化遗产的传承并非全盘吸收和毫无批判地接收,需要“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4]860,以此作为文艺创新的丰富质料。

其次,对中国革命文化的自信。如果优秀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文化自信的根,那么,中国革命文化则为它的源。语料库中,“革命”出现的频数略低于“人民”,革命不仅包括毛泽东亲自参与中国的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也含涉了近代推动历史进步的革命及其带来的革命文化。拉长时间轴线,会发现“中华民族又是一个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秀的历史遗产的民族。”[8]623中国革命文化主要是指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文化。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对革命事业具有强烈的引导作用,推动革命事业取得进展。如1935年的“一二·九”青年革命运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对革命文化的充分自信。

最后,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优秀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文化自信观的根,革命文化是其源,社会主义文化是其流,这三者是根、源和流的关系。社会主义文化既有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也有对革命文化的汲取,从而形成了流动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表1中的“社会主义”一词出现了1472次,图1中,“社会主义”和“文化”紧紧接壤,而且不论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还是对革命文化的自信,最终都要落实到社会主义文化这一主旨上,它是文化自信的落脚点,也是现实中文化自信的支撑点。正如文艺上的双百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6]229一样,毛泽东文化自信观因而始终是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

三、毛泽东文化自信观对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启示

研究毛泽东文化自信观,旨在其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有益匡助。新时代,繁荣和兴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当在社会协调发展中展现良好的国家形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统领,构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价值理念的新时代文化;活用多种多样的传播渠道,争夺中国文化发展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一)坚持协调发展经济文化和弘扬中国形象

在表1和图1中,经济(物质)和文化的地位都十分重要和突出,即使我国进入新时代,也不可放松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两根弦。一方面,“只有发展经济才能保障供给”[4]892;另一方面,精神力量也极大地推动物质社会的稳健发展。首先,坚持协调发展经济和文化。毛泽东早就认识到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而新时代我国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得尤为突出,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该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19]3,所以平衡而又充分地发展两个文明就显得格外重要。其次,大力弘扬自信笃定的中国形象。毛泽东曾说,文艺“要有动人的形象和情节”,“否则人们也不爱看”[16]123,何况一个国家的形象。当今中国向国人和世人展示的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习近平点明了“要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坚持不懈……让当代中国形象在世界上不断树立和闪亮起来。”[19]202中国形象、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道路、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等,构成了一个完整全面的中国,而大力弘扬自信的中国形象是一项长期而又必要的工作。再次,中国人在文化上的自信是测量民族自信的标尺。民族自信的首要表现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19]3-4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最根本的途径是立足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伟大实践。

(二)构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价值理念的新时代文化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0]339而其深沉和持久的表现就在于文化中渗透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观。毛泽东在谈论中国文化的复兴时,提到“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9]1516这个精神,就包括中国的价值理念。进入新时代,构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价值理念的新时代文化显得举足轻重。第一,进一步深入挖掘中国优秀的传统价值理念。如屈子的“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表达出一种刚强自立的精神,类似于这样彰显自强爱国价值的优秀传统典籍则浩如烟海。研究者须十分小心地整理和挖掘隐含在中国文化中的优秀价值理念,服务于新时代的文化建设。第二,集结展示一批具有价值常识的新时代文化力作。当下,在文化上出现的症结不是我们没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和价值,而是一部分人缺乏文化常识和价值常识。托马斯·潘恩曾说:“任何事物愈是简单,它愈不容易发生紊乱。”[21]他呼吁人们从最基本最简单的常识认识社会。因此,要普及价值理念,就需打造一批清楚阐释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理念的精品力作。在表1中,不起眼的“常识”出现了38次,仅次于“文明”,从中可以看出常识的作用非同一般。第三,在借鉴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理念和价值理念过程中,推陈出新中国特色的价值理念,这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它们是中国特色价值理念的至上表达。西方各执政党派的执政理念保持一定稳定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他们的制度设计“都置于核心价值理念的统摄之下”[19]111。因此,研究和镜鉴西方哪些核心价值理念是国家的稳定器和定心丸,找寻共同和共通的地方,从而推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认同的价值理念。

(三)活用多种传播形式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的文化体系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播,中国特色文化体系的生命力在于活用多种传播方式丰富和发展之。中国特色的文化体系涵盖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与毛泽东文化自信观的内涵基本一致。传统的报刊杂志等传播媒介已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的需要,所以,有机结合传统和现代媒介,活用多种传播途径才是应取之道。一方面,继续坚持文化传播的传统渠道和阵地。2018年,中国的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8.9%,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有99.3%,图书总印数是95亿册,期刊出版总印数为24亿册,报纸出版总印数有340亿册⑦,从中推定,传统传媒方式在文化传播上的重要作用依然不可小觑。近几年,“社会主义有点潮”、“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平语近人”等电视理论和综艺节目在大众中广受好评,是传播中国特色文化体系的一大创新方式。他方面,积极发挥互联网、自媒体、直播等新型大众传媒的主战场作用。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2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9.6%⑧。随着我国网民数量的急剧膨胀,文化传播的主阵地逐渐地向互联网平台过渡,所以,文化传播上要“发挥互联网传播平台优势”[20]534,建立更多彰显中国特色文化的传播平台。因为这些信息和文化传播的平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20]325所以必须占领文化传播的制高点,才能俯瞰全貌。例如,“学习强国”网络版和手机版平台,就是一个传播中国特色文化的良好平台。

注释:

①本文选取的《毛泽东选集》(第1-4卷),是人民出版社1991年的版本。

②本文选取的《毛泽东文集》(第1-8卷),是人民出版社1993-1999年的版本。

③本文采用的词频统计工具是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计算语言学研究室研发的语料库在线系统,其中的字词频率统计子系统限制一次性统计的文字长度是20万个字符(即10万个汉字),因此,对《毛泽东文集》和《毛泽东选集》采用分段统计,最后合计。

④在词云技术的使用上,目前有很多制作词云的系统和产品,本文采用新榜有数中的词云系统,参见https://data.newrank.cn/wordCloud.html.

⑤词云图的语料库来源是《毛泽东选集》和《毛泽东文集》中与文化自信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篇章,包括《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十四件大事”中的“第十二件 文化运动”,《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中“新民主主义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中的“改造我们的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艺工作中的统一战线”“论联合政府”第四部分“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中的“我们的具体纲领”的第八目“文化、教育、知识分子问题”,《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中的“《文化课本》序言”“文艺工作要同工农兵相结合”,《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中“关于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问题”,《毛泽东文集》第四卷的“改造旧艺术 创造新艺术”,《毛泽东文集》第六卷中“军委关于在军队中实施文化教育的指示”“在文学艺术界开展整风学习”,《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中的“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第八节“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同文艺界代表的谈话”,《毛泽东文集》第八卷的“应当充分地批判地利用文化遗产”“党的文艺政策应当调整”,共计17篇。

⑥把“人民”比为一体,“经济”和“精神”则是两翼。

⑦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家数据,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

⑧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9:17.

猜你喜欢

民族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们的民族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党是民族的脊梁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谁远谁近?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传承 民族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