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合作视域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0-10-30陈帅宇黄炜虹丁文斌
陈帅宇,闵 锐,黄炜虹,丁文斌
(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2.湖北工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2020年,中共中央发布中央一号文件,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重大决策部署。2019年“安吉共识”提出要打赢脱贫攻坚战,高等农林教育责无旁贷,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等农林教育重任在肩[1]。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保障,农林专业人才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这对高等农林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特色专业的建设必须与社会背景、产业背景及行业发展趋势密切相关。当前我国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步入加快传统农业改造、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道路的关键时刻,但农林工程从业人数却远远满足不了农林产业的需求。例如福建省2011年各类农业技术员21635人,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只占25.14%,高级职称的科技人员只占9.61%,而初级职称以下达19.45%[2]。近几年来,党中央一号文件针对“三农”问题发布了一系列战略决策。“三农”问题已成为社会经济关注的热点。由此“三农”人才也将备受重视。同时由于农业社会性、多功能性逐步增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关于农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力度加大,越来越需要大批量的对口专业人才[3]。
如何在提升农林专业人才的培养数量和质量上做文章,国际合作办学模式不失为一个新思路。经过长期实践和以往经验的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利用国际合作办学的模式加强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可以实现双赢:一是有助于引进国外高质量教育资源为我所用,加强教学交流、增强师资队伍建设,从而达到提升农林经济管理人才数量和质量的效果;二是通过农林工程专业对国际合作办学模式的实践,也为我国高校国际合作办学实践拓宽领域,在其他专业推广提供了参考。
但关于国际合作办学的研究,与国际合作办学的实践相比还比较滞后。主要表现在:一是起步时间晚。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有院校开始尝试国际合作办学,但对国际合作办学的研究初步形成体系,最早见于胡亮才《国际合作办学模式创新》(2008)一书中。二是社会重视程度低,高校方面没有针对从事国际教育的教辅人员就国际合作教育进行专门培训,政府财政投入方面,对农林院校发展的财政投入也远远低于其他专业[4]。因此本文将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国际合作视域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以及面临的困境,来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国际合作视域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国际合作教育办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优化农林专业人才培养
农村创新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专业人才支撑,农林院校承担着培养专业人才,振兴农业发展的重要职责。想要达到“人才培养专业化、人才培养标准国际化”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国际合作办学对于农林院校而言无异是一个高效快捷的方式。它相对于传统教育模式,优势就在于有利于我国高校引进国外教育资金、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借鉴优秀的教学方法,丰富农林专业教学内容、并加强国内外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持续交流[5]。由此可见,国际合作教育办学对于培养国际眼界开阔、外语水平较高、农林经济专业基础扎实、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应用型国际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国际合作办学还有助于我国高校吸收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治学经验,提高我国内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人才培养能力。
(二)助推现代涉农企业壮大
当前,农村发展的根本立足点依旧在于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如今在国家政策指引下,中国传统农业模式已初步转型升级为具有规模化理念、融入智能化思想的现代化农业模式。现代涉农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现代涉农企业要想在国内乃至国际农业领域上激流勇进,就需要高素质的专业“舵手”掌舵,那么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储备至关重要[6]。在农林高校推广国际合作教育办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具有国际化战略思维、符合实际需求的高素质专业化特色人才,而这样优质强大的人力资源对于现代涉农企业重塑先进经营理念、研发优质农业产品、开辟海外市场、实现“弯道超车”,从而带动我国现代化农业在新形势下获得持续竞争力,增强竞争优势具有深远意义。
(三)提高农林院校教学质量
国内高等农林院校通过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为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现有教学模式、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提供了极好的机遇,有助于提高高等农林院校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有利于更新教学理念。充分学习国外高等农林教育的课程设置、学科体系以及教学方式,按照其先进的高等农林教育办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主动性。
二是改革课程体系。充分结合我国高等农林教育的实际情况,学习和借鉴国外高等农林院校的课程结构特色和管理经验,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探索适应我国国情的高等农林教育课程体系,形成紧贴市场前沿的优质课程体系。
三是更新教学方式。通过中外合作,高等农林院校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方式有了很大改进,在设计教学大纲、设置专业课程和管理教学活动中,能够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特点来实施整个教学活动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课程质量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国际合作教育办学现有模式分析
(一)融合型培养模式
融合型培养模式是将国内以及国外院校视为平等双方,对于二者优秀教学模式以及先进观念展开统筹整合[7]。第一,对于对方教学计划、具体教材、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技巧等等进行深入地交流探讨。第二,邀请国外的教师授课,并把国内的教师送到对方院校访学。第三,时机成熟后,将对方教学方法融入自身教学环境,进一步实现对方优秀理念在本国环境下的实践与发展。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培养他们学习所介绍课程的兴趣,并帮助他们制定职业计划。入学时,应从学业规划以及职业规划两方面为学生建立宏观认知,并告知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未来将面临的就业竞争是国际性的。熟练地掌握英语口语,牢固地巩固专业知识,抓住更多的练习机会,熟练掌握职业技能和方法,并邀请相关专业人员适时在合作班给学生授课,以个人经验感染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定期进行英语培训,邀请专业外籍教师给学生上课和培训指导;指导他们进行自我管理,帮助他们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学习和生活,使学生能够明确界定自己的目标,有明确的学习目标[1]。这种模式的缺点是,未能充分体现国际合作本质,没有学习到国际上的办学优点,存在一定局限性。但从目前来看,这种模式在国内的应用现状是还算是比较广泛。
(二)松散型培养模式
松散型培养模式是指中外高校之间无固定的合作关系以及合作项目,只是在人员、教材、学术等方面开展不定期的交流,通过聘请国外教师来我方讲学,我方教师去国外学习、借鉴国外的教学经验,学生去国外短期学习、实习等手段,借鉴对方的经验促进本校教育水平的提高,实现教学与国际接轨的方法[8]。这是一种渐进的模式,也是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采用的模式。
松散型合作模式的优点是可以通过不同渠道吸取国外办学的先进经验,利用国际教育资源提高我国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培养适应国内外市场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近年来,为了实现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以及扩大合作领域,越来越多的高校倾向于采用这种方式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与不同层次的高校开展不同程度的合作,松散型合作模式逐渐成为各大高校开展国际合作的一种尝试。
(三)项目合作培养模式
项目合作培养模式即在保证学生素质的同时,为了保证学生能够顺利接受全英语教学项目,刚进大学就开始了中英双语教学模式。像其他联合办学模式一样,在大学学习的第一年,提高学术英语和口语表达是课程的主要内容[9]。除了课堂学习,该项目还将提供课后练习英语口语的机会,如英语角[2]。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以及面试中使用的对话技巧,该项目制定了个人发展计划。该计划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系列课外活动来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在教学模式中,所有课程主要以英语授课,合作学院和大学会派教师去教学。课前文献复习和资料准备、课堂英语口语报告和课后用英语写小论文都要求学生不仅要有一定的英语读写能力,还要有自主主动学习的能力。教学采用在线和离线两种方式,课后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学习教学平台获得教师的帮助和支持。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学生的英语专业知识可能会有所欠缺。因为这种模式在学习方面,主要来自NMET分数在网上计划的学生,学生的NMET英语分数必须达到相应的水平。学习成绩好、英语基础扎实的学生使国外大学在中国开展教学成为可能。从目前来看,这种模式在国内的应用是比较创新的,英语是联合办学模式下的主要学习内容之一,主要掌握如何用英语表达和写作。而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是以英语学习为基础的。但是这种模式对于学生的成绩和基础有一定的要求,所以能否广泛的应用还需要实践。
三、国际合作教育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科学
教育部重点强调高校的国际合作办学在引进国外教育资源时要优先考虑相对薄弱的学科专业,但是当前国内高校在专业与师资的投资上,还是对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计算机类、会计学、国际经济和贸易等非农林科学专业领域上投资较多,就国际合作,农林教育发展普遍缺乏一个长期性可持续的发展规划。
同时,发展国际合作教育农林办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引进外国优质的农林教育资源。在已经开展的高校国际教育教学项目中,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农林教育资源的世界一流大学,与我国高校的直接合作比较少,从而导致当前我国高校农林教育资源很难适应当前我国农林现代化的需求。
部分高校在开展农林中外合作办学中,在学科的设立上只注重数量的多样化,不重视学科的合理化,项目培养目标不明确,引进的国际高校的农林课程缺乏明显特色,同时也未考虑与其他学科的科学相关性,盲目设立学科,开设课程出现了学科与专业重复性与趋同性的现象,不仅导致农林专业自身得不到应有的发展,甚至影响了学校整体学科水平的提高。
(二)师生整体素质较弱
当前,高校中的国际教育的教辅人员在素质上,还不能达到国际教育的教学管理要求,很多教学管理人员并未接受过专门的国际教育教学管理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在农林教育管理知识特别是跨国合作办学的管理知识上缺少认知,不利于提高高校国际教育的管理水平。
同时,又因为国际合作教育进行全英文教学,因而对于师生英语水平有着极其苛刻的要求。从教师层面看,我国双语教学依旧严重匮乏,专业教师并不具备优秀的专业英语教学能力,致使优秀师资表现出的教学水平难以服众。从学生层面看,学生大一就必须重视英语学科的重点培养,导致学生被迫分心于英语课程学习,不利于专业课知识深入探究与专业课水平提高。部分英语学习底子薄弱的学生长期依赖于中方教师的中文授课,致使国际合作教育形同虚设。
(三)国家财政投入不足
经费问题也是农林院校发展的主要阻碍之一。2018年,教育部直属4所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育总经费共加在一起164.57亿元,比清华大学少100亿元[10]。非教育部直属院校在政府经费支持方面与教育部直属院校更是相差甚多。
表1 2019年教育部直属高校经费情况(单位:亿元)
(四)我国国际合作教育主导力不足
合作就会产生主导权力的问题,在国际合作教育中也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国际合作农林经济教育必须考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目前而言,我国是希望与发达国家合作,所以其主导权力就显得特别弱小。但是,无论竞争多么激烈,中外合作农林教育管理人才培养的模式管理上都不应失去主体间相互关联的原则,而应在市场经济竞争中有效地尊重和发展人,促进人的结合。
四、农林经济管理国际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路径
教育改革,理念先行,我国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该坚定不移秉持“放眼国际、合作办学”基本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以农为本”的培养模式,帮助学生培养更为广阔的国际视野,具备英语交流以及查询英文资料的基础能力,第一时间掌握国际研学动态,打造适应未来激烈国际竞争的复合型农林人才[11]。这对于本专业的纵深发展和人才储备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拓展人才培养模式渠道
1.科学设置教学课程
由于信息产业的知识和技术更新迅速,市场竞争激烈,传统教学模式忽视实践需求,缺乏因材施教以及对症施教理念,致使高等院校毕业生在进入社会时存在极其明显的不适感,这就使得农林经济管理必须达到更具多元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为较好地满足现代化农林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开设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院校必须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通过“学校+企业、农场主”合作模式,借助“线上+线下”“互联网 +”“物联网”等形式促进农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12]。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氛围,探寻实践重点,强化适应水平。参加联合培训的企业应为国内外农林经济相关领域的知名企业或研究单位。校企双方立足于自身需求,双方各派代表编撰教材,制定培训步骤,共同评估培训质量。利用多种教学模式,如企业高管与学校教师系列讲座相结合、企业参观与学校教学相结合、实验室或实习场所课程现场教学等,安排农林企业高级经济管理人员和管理者灵活参与具体培养过程。
2.提高师资队伍的稳定性
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在2013年联合下发的《关于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遴选聘用1000名‘双师型’教师,全面提高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因此,稳定的师资队伍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先决条件,而组织文化是决定教育组织品质的根本因素,这要求必须同时注重师资队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重建设。卡尔·斯坦霍夫与乔治·斯特恩提出的组织气候指标包括六个因素,即:学术气氛、成就标准、个人尊严、组织效果、秩序、冲动控制。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这六个因素综合评价得分高的学校,通常倾向于给教师更多可自由发挥的空间来实施教学步骤,实现教学目的。这充分说明,稳定的内部文化理念渗透与制度的完善能够使教师对学校产生深切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更加有利于人才的长期保留。在注重精神建设的同时,也要注重物质基础的保障。高校要充分使用一部分资金来提高教师的待遇,确保在基础社会保障体系中能够让教师得到应有的待遇,这样不仅让学校能够真正成为消除教师的后顾之忧的事业阵地,也更能增强教师人才的稳定性。
(二)加强国际合作教育英语环境资源建设
国际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比普通高等教育课程要求更高,因为除了学习专业课程外,同时也对于英语交流以及实践水平有着相对严格的要求。但是,强化英语学习并不是国际合作的重要课程。此外,在我国办学的国际合作中,中国合作者还必须要维护中国的教育主权,防止西化和分化。从教师的教学环境到学生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我国办学的国际合作客观上使得无法实现“全外语环境”。在现有的国际合作教育项目中,除了必要的外语课程和三分之一的专业课程外,不可能实施所谓的“全外语环境”。例如,与农业和林业有关的课程也是需要中英文授教的。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有必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教育对外开放,重点是教育观念的更新和学习,以及知识的扩展。
(三)加大农科类专业财政投入力度
高校国际教育教学必须坚持正确的办学理念,选择和培育特色专业,将其特色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要素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并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以特色专业作为引导,实现全行业的扩散式发展,通过强化优势,提高质量,实现高校国际教育教学科学、快速和有序地发展,带动高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和协调发展。在提升专业学习的同时,同时也应该提升项目基金,为广大的学生无后顾之忧的进行学习提供支持。建议政府给予农业生政策扶持以及学费减免。为了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可以对地区进行划分并在偏远的农林大学进行试点工作。其中包括:专项奖学金以及项目资金可以侧重于偏远地区农林专业学生,同时借鉴大学生退役士兵的优惠就业政策,增加对农林毕业生的就业支持,规定农林毕业生在农林相关专业和基层农林机构应聘两年,政府应当设立专项基金偿还学生贷款或为公务员和公共机构申请加分。
同时高校国际合作办学通过建设和实践特色专业课程体系也要受到重视,丰富建设特色专业课程的理论,形成特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联系的特色专业课程建设思路与人才培养方案,为高校国际教育教学未来建成一批具有高质量和体现高等院校优势的特色学科专业提供了理论保障。
(四)优化合作办学的组织模式
面对主导权力的竞争,中国有必要将国际教育合作管理体系构建为以市场为主体、适应市场需求的管理体系。在市场调节机制下,不同类型的市场对国际合作教育的管理产生不同的影响。现有农林管理国际合作教育的大部分属于合作项目,部分高校中建有非独立设置的机构,而独立设置的机构非常少。但是选择合作的组织模式方面,要选择相对独立的教学场地和设施,财务相对独立。可以和教育机构中的其他教育项目共享师资和其他资源,同时农林管理国际合作教育主要体现在引进课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