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树成“灾”的经济学原因解读

2020-10-30盛可可俞小平

中国林业经济 2020年5期
关键词:人造板苏北杨树

盛可可,俞小平

(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210037)

自70年代杨树在苏北地区引种成功,杨树的发展情况受到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由于杨树的生理特性,飘絮是其生长繁衍的正常现象,然而近几年大规模杨树开始飘絮,严重妨碍了人们的日常出行。此外,由杨絮引发的事故也是层出不穷,俨然成“灾”。为了解决杨树飘絮问题,政府和有关机构齐心协力,一方面,充分利用科技,培育不飘絮的杨树新品种,但这可能使得成本上升;另一方面,更新老化杨树,用其他树种代替杨树。然而,在许多地方,杨树砍伐后,林地不能及时造林或改变为非林地,从而使得林木大幅减少,无法满足小康指标和农业现代化的需求,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现有研究却很少从经济学角度去解读杨树飘絮成“灾”的原因。从生长特性来看,一般10年以下的杨树几乎不会或很少飘絮,只有10年以上的大树、老树飘絮才会比较严重,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苏北杨树产业的沿革,研究杨树的需求结构变化,从中探寻杨树成“灾”的经济学原因。

1 研究假设

林业产业链可以分为营林、木材加工以及销售服务三个上中下游环节,各个环节的发展密切相关[1]。杨树资源的供给为杨树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反过来,当杨树产业快速发展时,其对于原材料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江苏意杨生产主要以苏北为中心,向外辐射至苏中,苏南地区,重点速生丰产林基地是苏北五市(徐州、淮安、连云港、盐城、宿迁)[2]。苏北地区木材加工业的原料80%依靠杨木,主要以制造胶合板为主,而胶合板用材一般是10至15年的大径材。如果大径材资源缺乏,必然会限制木材加工业的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下,培育大径材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与其生长规律相伴,杨树雌株开花后接受雄株的花粉结成蒴果,待发育成熟,蒴果裂开,在有风天气里,蒴果里的白絮夹带着种子便借助风力进行传播,也就是所谓的飘絮。一般来说,10年以下的小树、中树很少飘絮,只有10年以上的大树、老树飘絮才较为严重,且随着树龄的增加,结实量与树龄呈正相关关系,飘絮总量也越来越大。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一:需求结构变化导致大径材资源紧张,多数人选择培育大径材;

假设二:大径材的培育需要长周期,从而使得龄级增加;

假设三:近成过熟林占比增大,进而引发大规模飘絮。

2 假设验证

2.1 数据来源

本文主要选取了江苏省1990年至2010年20年间的人造板产量变化的时间序列数据;江苏省2000年至2010年造林面积变化数据;江苏省1995年至2015年活立木蓄积量变化数据;江苏省乔木林面积、蓄积比例变化数据等。

2.2 验证过程

江苏省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承载着全国6%的人口和10%的经济总量,但一直以来,由于其森林覆盖率较低,受制于生态环境的影响,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大压力[3]。20世纪70年代初,南方型杨树在苏北地区引种成功,由于其速生、投资回报高等特点迅速掀起了当地农民种植杨树的热情。80年代以来,由于以片林、农田林网和四旁树为主的杨树种植系统的形成,苏北地区木材短缺、少林的局面被完全改变,“九五”时期,江苏省重点加强了包括苏北大部分地区在内的33个杨树速生丰产林基地的建设[4]。此外,苏北地区宿迁市的几次粮价下跌也为杨树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第二次粮价下跌后的1993年,宿迁市种植杨树1700多万棵;第三次粮价下降后,宿迁市全市开始大规模栽培杨树,2000年全市种植杨树6 012万棵[5]。截至2000年底,江苏省森林覆盖率由1949年的1.4%增加到10.56%,其中有林地79.21万hm2,四旁植树5亿株,活立木蓄积量4 074万m3,有林地面积和森林蓄积都增长显著。

从起步到初具规模,丰富的杨树资源极大地推动了杨树产业的发展。截至2005年底,全省木材加工企业已有6 500余家,木材加工业总产值达488亿元。根据图1所示,1990年江苏省人造板总产量为6.15万m3,仅占全国总量的2.46%;2002年,江苏省人造板产量已达278.9万m3,仅仅两年时间,2004年人造板产量就已突破1 000万m3;至2006年,全省人造板产量已达1 618.19万m3,提高到占全国总量的21.78%,位居全国第一,其中胶合板622.69万m3,纤维板433.16万m3,刨花板278万m3。之后的几年里,江苏省人造板产量不断攀升,连续五年产量全国第一。

图1江苏省人造板产量1990-2010年变化趋势图

杨树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杨树资源支撑下取得了迅速发展,经济效益使得社会资源不断向杨树产业流入,木材加工企业激增,迫切需要更多的原材料支撑。木材加工产业有着明显的产业集聚趋势。就产品结构而言,江苏林业产业的产品结构并不合理,在整个江苏林业企业中锯材和胶合板生产厂家占比过大[6]。胶合板的用材一般是10至15年的大树,尽管江苏省在资源培育、种植杨树方面力度较大,仍然满足不了市场对杨树的需求,导致全省本来就求大于供的局面继续朝原料严重不足的方向发展[7]。此外,龄级结构问题也日益突出,林龄结构低龄化,大径材和特大径材面积蓄积比重下降。幼龄林、中龄林、近成过熟林面积比为3∶4∶3时,森林得以持续利用[8]。然而据江苏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二次复查显示,1990年全省乔木林中近龄林、中龄林和近成过熟林的面积比例为32.28%,48.82%和18.9%,到2005年,近龄林的面积比例已达57.43%,中龄林27.63%,近成过熟林下降至14.94%。这不仅限制了森林功能的发挥,还导致可采资源面积不足,严重削弱了森林资源的后续供应能力,使得木材和林产品供需矛盾日趋尖锐[9]。

基于以上问题,社会各界纷纷提出扩源、加强第一产业基础地位等建议,大径材培育,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成为趋势。2001年江苏省政府推出了《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在林业方面,重点发展杨树和林木种苗产业[10]。2003年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打造绿色江苏,建设生态家园”、“实现森林资源倍增计划”。如图2所示,2003年全省造林面积达11.2万hm2,相比2002年提高了54.45%。2005至2010年间,全省林地面积5年净增50.06万hm2,从128.64万hm2增加到178.70万hm2,年平均净增长率为6.52%;全省活立木总蓄积量也由2005年的5 022.59万m3增加到2010年的8 461.42万m3[11]。

图2江苏省历年造林面积变化图

图3江苏省1995-2015年活立木总蓄积量变化

由图3所示,尽管2010年后造林面积开始下降,蓄积量仍处于上升趋势。2015年全省活立木总蓄积达9 609.62万m3,较2010年增长了1 148.2万m3。其主要原因在于大径材在全省乔木林中的比重大幅增加。根据图4可以看出,从2010年到2015年,近成过熟林的蓄积占全省的比例由29.16%变为51.67%。再加上杨树市场价格下跌,大径材从九十年代的1 000多元/m3下跌到现在的600元/m3,经济效益下降导致已成材的杨树采伐期延长,最终引发大规模飘絮。

图4全省乔木林蓄积比例变化

3 结论及其含义

本文通过对苏北杨树产业发展情况的简要分析,研究了杨树需求结构与大规模飘絮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由于苏北杨树产业迅速发展,大力呼吁人们培养大径材、植树造林,导致近成过熟林所占比重很大,从而引发飘絮。

3.1 合理引导杨木需求结构转变

杨树生长速度快,采用速生丰产栽培技术的杨树一般5年即可成材。一方面,与10年以上的大树不同,6至10年的中小径材主要用于制造纤维板。纤维板因其材质均匀、纵横强度差小、不易开裂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家具、厨具、木地板、木门等制造业以及装饰装修业等诸多领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纤维板等人造板市场需求旺盛。基于这样的发展前景,将需求转向中小径材是符合市场趋势的,可以采取加强行业组织的带头作用、提高社会中介组织的科技服务能力以及深化政府部门的政策导向作用等措施。

另一方面,应尽可能地创新技术、提升科技应用水平。现有技术水平下,单板层积材正以广阔的发展前景位居人造板产品发展速度前列,而非结构用单板层积材的用材没有严格要求,我国目前以人工速生杨树为主[12]。单板层积材的经济性主要体现在利用小径材、曲木、短原木生产的出材率可达到60%~70%,大大提高了小材、劣材的利用率和增值效应[13]。近年来,国内木竹结构建筑业在不断发展,装饰装修工程也在持续增多,尽管存在一些技术瓶颈和问题,但只要行业、高校、科研部门密切配合,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我国单板层积材产业的发展空间一定会愈加广阔[14]。

如此以来,对于中小径材的利用增多,根据杨树的生理特性,在10年左右采伐,大规模飘絮现象就能得以缓解。既能实现经济效益,又能反过来刺激杨树种植,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丰收。

3.2 择优培育大径材

虽然大径材是杨树飘絮的主要源头,但是大径材数量是增加活立木总蓄积量的直接因素,不能因其飘絮就无限制地砍伐,杨树结构的调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首先,应对现有杨树进行合理采伐,可以保留少量的优质品种,因为少量飘絮在人们可以忍受的范围内,不会对人们生活造成太大影响。其次,距离城市较远的地处偏僻的村庄可以继续培育大径材杨树,但要根据当地杨树龄级比例进行合理规划。最后,应该在现有技术水平下不断创新,研发、改良、推广不飘絮的优良品种,在不影响蓄积量的同时减轻飘絮污染的隐患。就政府而言,应该广泛关注高新林业产业的发展,可以出台相关政策保证其发展的资源优先供给,然后利用此类产业的带头作用来促进高新技术在整个林业领域的扩散与推广[15]。

猜你喜欢

人造板苏北杨树
人造板生产的质量问题与解决路径
人造板产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点的风险识别与应对
人造板产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点的风险识别与对策
CSAMT在苏北月亮湾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中国人造板发展史》新书发布会在京召开
跟踪导练(五)
杨树山漫画作品欣赏
秦吉鸟,只为懂爱的人传情
八路军新四军的苏北整编始末
爱你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