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改革中的学校管理:管理学视角与社会学视角的对比

2020-10-29李冠宇

速读·中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自主权责任制学校管理

李冠宇

摘要:推行教育改革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尤其是改革初期,学校作为改革的载体,其中的管理者和教师总会产生各类矛盾。管理学提供了一系列推行制度的行动准则:合法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和人文性。依照准则来调整管理者和教师的行为进而解决矛盾。而社会学视角下,行为模式是则人与制度长期地、综合地互动的结果,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因此,想要解决矛盾,就需要学校找到与教师行为模式相契合的管理者。

关键词:学校管理;秒会学视角;校长;责任制;自主权

20世界中期至今,世界主要国家为了提高本国教育水平看展了进行了一波接一波的教育改革。学校作为改革的载体,一方面受到具体改革内容的影响,另一方面保留了一定的自主权,并一定会完全的接受并复制改革。美国学者哈雷特在制度是如何进入学校的相关研究中,提供了一个学校管理案例:

拥有精英商学院背景的亚裔女校长Km(K),带着校委会交给她推行责任制的任务,任Costen(C)小学校长职务并进行一系列的改制,最后却被学校教师以举报、阳奉阴违、刊登批判文章等方式集体抵制(案例细节详见文献)。

一、从管理学视角来看

K的主要工作就是将新一代教育改革的核心,责任制,推行到C小学,但是遭到的学校大部分教师的反对,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K是一个强硬的领导,希望通过将教师的工作系统化、流程化,短时间内完成教育改革,取得一定的教育成果。但是,只有刚性不是一个好的制度,一个制度的落实,除了要满足合理性、合法性、可操作性以外,必须还有情感,也就是人文性,对人性的关怀和重视。

合法性指的是,无论学校具体需要落实的制度或政策是否合理,偶不能与上位的制度和法律产生冲突,以取得政策执行者的最基础的认可。由案例中可见,尽管学校的教师与K产生的矛盾,但是仍然通过向上级部门,也就是校委会,抗议、以举报的方式寻求支持。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刘上级部门以及上级部门可能执行的政策的合法性是支持的。K一方面接受的校委会的调查,承认校委会的合法性,另一方在调查结果公布后,获得的校委会的认可,并没有发现任何违法的行为,反而被认为是坚持贯彻执行了宏观教育改革政策。为了将来进一步解决矛盾,K和学校教师都认可校委会的合法性这一点可以作为“求同”的基础。

K推行的各项具体政策从学校管理者的视角是有其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基本上是对宏观社会中的责任制的复制。责任制在商业领域容易推行,但是在教育领域会产生一些变数。首先,学校作为社会构成的一部分,并不会完全执行上位的政策,因为在前一轮的教育改革中,大部分权力下放给学校,使得学校拥有相当程度的自主权,有权力选择不去再生产更宏观的社会制度。另外,尽管教师受雇于学校,但是教师并不是学校机器上的一个零件。作为知识型工作者,教师既拥有知识分子普遍拥有的主体意识比较强烈的特点,所以学校不能单纯的追同质的结构性、标准化和规范性,更要兼顾对教师劳动异质性的把握。K推行的制度标准过于僵化,并没有考虑到学校和教师的自主性因素,所以无法获得教师的肯定与支持。同时,当教师感受到K推行的制度的压迫时,更倾向于使用“非法”、不合组织规范的行为应对,利用反思性和能动性、使用各种“越轨”行为来抵抗压迫感受对他们的负面影响)。因此,就算制度合法、合理、具有可操作性,仍要把执行的弹性空间留出来,在刚性和弹性之间取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在这个平衡点上才有理性讨论、合作的可能,才能避免“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现象。

教师并不是没有感情的零件,而是带有目的的行动者。绝大部分教师都想要帮助学生发展,提高学生水平和教育水平。而K进入学校时声称她的目标就是推行责任制,实现教育改革目,与校内的教师目标协调。健康的组织衡量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协调性,学校管理者和教师都需要考察学校目标是否与个人目标匹配,是否愿意牺牲掉部分个人目标或学校目标。进入组织(学校),就是选择是个人和组织目标的一致性。尽管K这么说,也很可能是这么认为的,但是从国家推行责任制的宏观目标来看,就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学生,提升学生成绩进而提高教育水平。所以,从最终目的来看,K代表的学校制度和教师有共同的目的,只不过K在一定程度上把实现目的的責任制当成目的。

因此,从管理学的视角来看,教师与K的矛盾并不是不可调和,因为二者可以以对合法性的认可为基础,提高学生水平为共同目的,在政策执行留有一定弹性的前提下,共同寻找刚性制度和教师自主之间的平衡点。

那么,K和教师会恨容易地改变、达成和解么?

二、从社会学视角来看

K的管理方式很难改变,很难短时间内与教师达成和解。

人是“栖身”在制度之中的,与制度互动且一定程度上互构。同时,人会带着与旧的或其他制度的互动过程与结果进入新的制。与管理学不同的是,这里的制度包括规制性的法律,规范性的学校规章以及文化认知性的意义。前面两点与之前司论的合法性、合理性、可操作性相近,而文化认知性不仅包括目的,同8l也包括对同一件事情的认知,如果对同一件事情认知差异很大,协调或合作很难实现。

K进入学校担任校长展现出来的强硬态度并非“一日之寒”,而是她过去二十多年作为亚裔“高材生”与她所经历过的教育制度和亚裔家庭背景互动的结果:想要成绩优秀,必须像机器一样要求自己学习计划与状态;亚裔特有的管理与服从的文化;精英商学院中管理课程中的权威理念等。K的过去本身就是责任制的缩影,因此,她被学校委员会选做责任制的化身。她的这种行为模式很难在短期改变。

另外,学校内的教师多为白人。纵观美国历史,尽管进入现代以来,意识层面的性别、种族歧视受到教育和政治正确的影响,越来越少的被表现出来,但是潜意识层面上对少数族裔和女性的歧视仍然存在且很难消除。因此,K作为亚裔女性管理者,就算在同等能力和付出下,也很难取得白人男性一样的管理权威。

除此之外,教师也并不是“真空”地存在于学校之中(见图1)。K作为当地第一位推行责任制的校长,可以推理出学校中的教师在过去长达十年时间内是与校本管理下的高自主权制度互动、互构的。也就是说,在教师认知层面,教师自主权高的制度更具有合法性,更符合他们对制度的理解。从这个角度看,“逆势而为”并不是在校的教师们,因为他们是“顺着”过去高自主权的制度惯性而行动的。真正的“逆行者”是K,她带着她对制度的认知对抗并不仅仅是学校的教师,还要加上前一轮教育改革对校内教师认知上的影响。所以,这种对抗才表现的如此激烈,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

从社会学视角来看,要想彻底的解决案例中的学校管理问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弥合不同制度认同之间的鸿沟,并且在潜意识层面消除对种族、性别的歧视。当然,对于单个组织来说,几乎无法依靠等待社会变迁来解决组织内部问题的。所以,与管理学视角不同的是,社会学视角可以帮助管理者清晰地认识到组织管理者无法短时间内大幅度调整的管理风格。因此,在当前的社会制度(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同)中,想要快速解决C小学的问题,必须要找到与当前在校教师的制度认同产生共鸣的管理者,逐步的通过教师们熟悉的高自主权制度以及教师们认可的白人男性管理者来最终实现落实责任制的目的。

现实中,C校委会的确为K找了一个“能歌善舞”的白人男副校长作为助手。这位副校长进入学校后很快就与大部分教师打成一片,并且在管理的时候“轻声细语”,充分尊重教师过去一直拥有的自主权。在落实具体责任制制度时,如限制打印纸的使用数量等,异常的坚定,却并没有像K那样招来反抗。

总而言之,在学校管理中,管理者的行动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管理者应该在文化认同层面与被管理者相近,从而实现有效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哈雷特T.教育机构中的互动仪式与象征符号[J].社会心理学季刊,2007,70(02):148-171.

[2]哈雷特T.神化化身:城市学校的耦合与动荡[J].美国社会观察,2010,75(01):52-74.

[3]迈耶J.W.环境与组织[M].旧金山:约赛巴斯出版社,1978.

[4]陈孝彬.教育管理學[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阿格纽R.张力理论修正[J].社会力,1985,64 (01):151-167.

[6]霍赫希尔德R.A.情感整饰:人类情感商业化[J].政治科学季刊,1985,100(01).

[7]罗E.L.新加坡教师教育目的[J].亚太教育,2011,31(02):195-210.

[8]巴纳德.组织与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9]赫伯特A.西蒙,詹正茂.管理行为[J].成功营销,2004(07):48-48.

[10]李嘉耕.新制度主义视闻下教师专业发展制度体系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55).

[11]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眨眼之间[M].中信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自主权责任制学校管理
责任制助产护理结合导乐陪伴分娩模式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
爱上阅读
浅析高校扩大院系自主权后的院系管理
奥尔夫教学法在儿童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诚朴决策管理学校的探索研究
情感管理是最高效的管理
加强铁路运输企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从《2012年越南高等教育法》解析越南高校自主权的法律性质
门诊护理服务中首问责任制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