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卷Ⅰ、全国卷Ⅱ论述类文本阅读

2020-10-28闫会才

中学生阅读·高中·高考 2020年9期
关键词:伦理艺术品规范

闫会才

试题简评

全国卷Ⅰ的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文本内容是对“孝”的研究探讨,富有现实意义。对传统文化,我们不仅要有认同与继承,还要有扬弃的思想。在当今,澄清在“孝”的问题上的一些认识十分必要。文本紧扣文化热点,选得好。

全国卷Ⅱ的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文本内容是探讨美术史上的“实物”与“原物”的关系等问题。内容涉及的是一个较新的领域,可以开阔考生的阅读视野。同时,人们去美术馆参观藏品,也存在一个如何欣赏的问题。本文阐述的“实物”与“原物”的关系,为我们提高对美术品的欣赏水平提供了新的思路。所以,这个文本也很有现实意义。

试题难度均不大。多数题目,考生只要能够在文本中找到相关语句,然后和选项认真比对,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少数题目,考生需要纵观全文,整体把握、准确理解,才能对选项做出正确判断。了解错误选项的常见类型,如无中生有、不合常理、答非所问、因果倒置、时态倒置、范围扩大或缩小、混淆可能与事实等,有助于快速做出正确判断。

高考原题

全国卷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需要有家庭伦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礼”之中。从《礼记》中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而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

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这是说“孝”是“天道”常规,是“地道”通则,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为什么“孝”有这样大的意义?这与中国古代宗法制有关。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是宗法性的农耕社会,家庭不仅是生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要较好地维护家庭中长幼尊卑的秩序,使家族得以顺利延续,必须有一套维护当时社会稳定的家庭伦理规范。这种伦理规范又必须是一套自天子至庶人都遵守的伦理规范,这样社会才能稳定。

“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辨。”理顺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是“天道”的要求。君子以“天道”常规处理君臣、父子、夫妇伦理关系,社会才能治理好。所以,“人道”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

“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仁学”。以“亲亲”(爱自己的亲人)为基点,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基于孔子的“仁学”,把“孝”看成是“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它体现了孔子“爱人”(“泛爱众”)的精义;另一方面,在孔子儒家思想中,“孝”在社會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因此,“孝”不是凝固教条,而是基于“仁学”的“爱”不断释放的过程,只有在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孝”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现出来。

社会在发展,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伦理会变化。“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例如“四世同堂”“养儿防老”,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但作为“孝”之核心理念的“仁爱”仍有家庭伦理之意义。在家庭不再是生产单位的情况下,保障家庭良好的生活状态,将主要由社会保障体系来承担,但“孝”的“仁爱”精神则不会改变。对长辈的爱敬,对子孙的培育,都是出于人之内在本心的“仁爱”。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批评抹掉了“爱”、一味说“恩”的“父为子纲”说,提出:“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孝”之核心理念“仁爱”作为家庭伦理仍具有某种“普遍价值”的意义。

(摘编自汤一介《“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自古以来注重家庭伦理,把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社会伦理制度更重要的位置。

B.家庭既是生活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决定了“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

C.根据儒家思想,“孝”不仅是家庭内的规范,而且在社会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

D.由于家庭结构和家庭伦理的变化,传统“孝”的形式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几次引用文献,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

B.文章基于对孔子“仁学”思想的认同与接受,提出了关于“孝”的意义的论断。

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纵向深入,最后补充论述。

D.文章既肯定“孝”的普遍意义,又指出它的内涵变化,显示了作者的思辨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古代的“礼”,既有伦理性的一面,也有制度性的一面,是二者的结合。

B.儒家从“天道”与“人道”的关系看待“孝”,这体现了哲理与伦理的统一。

C.以“亲亲”作为“孝”的基点,能使得“孝”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

D.鲁迅从“现在怎样做父亲”的角度批评“父为子纲”说,体现了对旧说的反思。

全国卷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把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在美术史领域根深蒂固。事实上,实物并不等于原物,我们需要对美术史中“原物”的概念进行反思,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提出疑问。这种反思和质疑并不是要否定这些藏品。恰恰相反,它们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藏品作为历史材料的潜在意义。一旦美术史家取消“实物”和“原物”之间的等号,他们就必须认真考虑和重构二者间的历史关系。这会引导他们发现很多以前不曾想到的问题,其核心就是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有研究者追溯郭熙《早春图》的渊源,提出这幅卷轴画原来是北宋宫殿一套建筑画中的一幅。邓椿《画继》记载,他祖上被赐予一个宅子,他父亲被任命为提举官时,朝廷派遣一个中官监修这所宅第。一天,邓椿的父亲看到裱工用“旧绢山水”擦拭桌子,他拿过来一看,发现竟是郭熙的作品。那位中官说:“昔神宗好熙笔,一殿专背(即‘裱)熙作,上(徽宗)继位后,易以古画,退入库中者不止此尔。”邓父请求徽宗赏赐这些“退画”。徽宗答应了,并派人把废弃的郭熙壁障整车拉到邓宅。这个记载透露了宋神宗时期皇宫中“一殿专背熙作”的状态,这应该是郭熙创作《早春图》这类大幅山水时的状态。因此,任何讨论这幅画的构图、功能以及观看方式的文章都必须首先重构这种原始状态。这也就是说,目前人们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的《早春图》只是这幅画的“实物”而非“原物”。也许有人会说:如果研究者的关注点是郭熙的笔墨技法的话,这种研究则似不需要。但是笔墨离不开观看,而观看必然和绘画的形式和空间有关。

邓椿的记载还引导我们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即郭熙绘画的“历史物质性”甚至在徽宗时期就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从形式上说,这些画作从建筑绘画转变为卷轴画;从空间上说,它们从皇宫内的殿堂进入了私人宅第;从观赏方式上说,它们从要求“远观”的宏大构图转变为鼓励“近视”的独幅作品。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历史物质性”的转换并非少数作品的特例。一幅卷轴画可能在它的流传和收藏过程中并没有发生形态上的重大变化,但是各代的藏家在上面盖上图章、写下题跋,尤其是乾隆等帝王把这类操作全面系统化之后,即使是形状未改,也是面貌已非。

那些表面上并没有被改换面貌的艺术品,因为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的变化,也会成为再造的历史实体。一面原来悬挂在墓室天顶上代表光明的铜镜被移到了美术馆的陈列柜里,和几十面其他同类器物一起展示,以呈现铜镜的发展史。一幅“手卷”变成了一幅“长卷”,因为观众再不能真正用手触摸它,一段一段地欣赏移动的场景……所有这些转化都可以成为美术史研究的课题,这些研究所探求的不再是一件作品的原始动机和创作,而是它的流传、收藏和陈列——它的持续的和变化中的生命。

(摘编自巫鸿《实物的回归: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美术馆所收藏、陈列的部分艺术品的真实性值得怀疑,因为实物并不等同于原物。

B.宋徽宗的美术趣味与神宗不同,这是郭熙为宫廷创作的画流出皇宫的原因之一。

C.历代藏家和帝王在古画上盖章、写下题跋,导致这些画作的原初状态已不可考。

D.艺术品在流传中经历的各种转化和变化,使得它们获得了更有价值的生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明确反对美术史领域中将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并提供了新的理解和欣赏美术馆藏品的思路,富有启发意义。

B.文章从多个角度探讨了艺术品在历史流传中可能发生的形式、形态、功能、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等方面的变化。

C.文章第二、三两段对《画继》所记掌故的讨论,是为了证明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早春图》并非“原物”。

D.文章末尾一段举例阐明,一些外表没有发生变化的艺术品所经历的转化,也可以成为美术史研究关注的课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件艺术品的历史形态并不会自动地显现于它的现存状态,而是需要通过深入的历史研究来加以重构。

B.郭熙的《早春图》很可能是北宋宫廷建筑画中的一幅,观看它时,只留意细部的笔墨技法,未必符合其最初的创作状态。

C.从寺庙、墓葬中发现的壁画、石刻等,在它们从原址移出转入美术馆陈列后,将不可避免地被赋予新的属性和意义。

D.考虑到艺术品普遍经历了“历史物质性”的转换,美术馆应当改变布展方式,还原它们本来的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

试题精讲

全国卷Ⅰ

1.【解析】A项,文本中并没有“把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社会伦理制度更重要的位置”的意思,只说“‘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

B项,“特有”的说法不当。文本并没有將中国古代社会和外国古代社会的家庭伦理比较,所以言“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站不住脚。

C项,文本中说“‘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这说明“孝”不仅是家庭内的规范,而且在社会中有一个影响力不断扩大的过程。

D项,“传统‘孝的形式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的说法有误。文本最后一段中说“‘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明确说只是“某些形式”。

【参考答案】C

2.【解析】A项,全文三次引用文献,一次是《孝经》中孔子的话,一次是《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的话,一次是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的话。鲁迅批评抹掉了“爱”、一味说“恩”的“父为子纲”说,提出“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这说明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并不一致。

【参考答案】A

3.【解析】C项,“‘孝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的说法不正确。文本最后一段中,“‘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父为子纲”说抹掉了“爱”、一味说“恩”,这些都说明“孝”在历史实践中并非一直是自觉自愿的。

【参考答案】C

全国卷Ⅱ

1.【解析】A项,错在“真实性值得怀疑”。“实物并不等同于原物”,是因为实物可能被各代的藏家在上面盖上了图章、写下了题跋,可能从建筑绘画转变为卷轴画等,并不是被偷梁换柱,以假充真。

C项,文本倒数第二段中说“一幅卷轴画可能在它的流传和收藏过程中并没有发生形态上的重大变化”,既然形态上没有发生重大变化,那么画作的原初状态就是可考的。

D项,说“使得它们获得了更有价值的生命”于文无据。艺术品在流传中经历的各种转化和变化,使艺术品“面貌已非”,很难说使它们获得了更有价值的生命。

【参考答案】B

2.【解析】文章第二、三两段对《画继》所记掌故的讨论,不仅仅是为了证明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早春图》并非“原物”,也是为了说明“观看必然和绘画的形式和空间有关”,为了说明“郭熙绘画的‘历史物质性甚至在徽宗时期就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

【参考答案】C

3.【解析】D项,说“美术馆应当改变布展方式,还原它们本来的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于文无据,且不合常理。根据常理,让美术馆还原艺术品本来的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是不可能的事情。

【参考答案】D

猜你喜欢

伦理艺术品规范
规范汉字书写优秀作品
规范汉字书写
从创新探索到立法规范
规范汉字书写
浅谈我国社会工作伦理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
食物也是艺术品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艺术品被盗
非伦理领导对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