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名方中贝母类药材的本草考证△

2020-10-28魏梦佳赵佳琛赵鑫磊金艳张卫彭华胜李兵蔡秋杰杨洪军张华敏詹志来张志杰

中国现代中药 2020年8期
关键词:川贝母浙贝母贝母

魏梦佳,赵佳琛,赵鑫磊,金艳,张卫,彭华胜,李兵,蔡秋杰,杨洪军,张华敏,詹志来*,张志杰*

1.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研究所,北京 100700;2.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资源中心,北京 100700;3.中国医学科学院 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193;4.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12;5.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6.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700;7.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 100700

贝母类药材为祛痰止咳的常用药,药用历史悠久,但历史上名实变迁较大。在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并公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包含贝母类药材总共5首。其中“化肝煎”出自《景岳全书》,以“土贝母”之名入药;“清金化痰汤”出自《医学统旨》,“桑白皮汤”出自《景岳全书》,“清肺汤”出自《万病回春》,以“贝母”之名入药;而“桑杏汤”出自《温病条辨》,以“象贝”之名入药。可见贝母类药材在古代存在多种不同表述,且部分名称较为宽泛,需要作出进一步的界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规定的贝母类药材多达6种,且部分为多基原药材,如川贝母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cirrhosaD.Don、暗紫贝母F.unibracteataHsiao et K.C.Hsia、甘肃贝母F.przewalskiiMaxim.、梭砂贝母F.delavayiFranch、太白贝母F.taipaiensisP.Y.Li或瓦布贝母F.unibracteataHsiao et K.C.Hsia varwabuensis(S.Y.Tang et S.C.Yue)Z.D.Liu,S.Wang et S.C.Chen的干燥鳞茎[1]36;浙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F.thunbergiiMiq.的干燥鱗茎[1]292;平贝母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平贝母F.ussuriensisMaxim.的干燥鳞茎[2];伊贝母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新疆贝母F.walujewiiRegel或伊犁贝母F.pallidifloraSchrenk.的干燥鳞茎[1]141;湖北贝母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湖北贝母F.hupehensisHsiao et K.C.Hsia的干燥鳞茎[1]348;而土贝母则是葫芦科植物土贝母Bolbostemmapaniculatum(Maxim.)Franquet的干燥块茎[1]17。这其中部分药材用药历史悠久,亦有部分为近代以来才作为药材使用。可见,由于贝母名称、基原和产地等变迁较大,历代本草典籍中记载的贝母与今所用存在名实不尽相同的情况。

现代已有诸多学者对历代贝母入药的基原进行考证。孙丹等[3]依据贝母花的植物特征认为《尔雅》记载“白花似韭”的特征与百合科浙贝母F.thunbergii符合。谢志民等[4]认为郭璞注《尔雅》与百合科老鸦瓣Tulipaedulis(Miq.)Baker相近,该种现今仍存在部分混充贝母的情况。他认为,郭璞为晋代河东闻喜(今山西)人,其所处地区为今葫芦科土贝母的主产区之一。同时期陆玑记载“其叶如栝楼而细小”,该形态特征明显与现在的葫芦科土贝母B.paniculatum更为接近,结合《名医别录》所载贝母“生晋地”,认为魏晋以前的贝母为葫芦科土贝母B.paniculatum。尚志钧等[5]依据贝母主产流域、“火耕水褥”、贝母功效的对比等,认为《神农本草本经》中贝母并非百合科贝母,乃是葫芦科土贝母B.paniculatum。谢宗万[6]认为《万物》所载“贝母已寒热也”与《神农本草经》中贝母治疗“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的功效一致,均指百合科贝母属植物;但由于同属贝母品种较多,很难确定具体为哪一种,其认为川贝母F.cirrhosa的可能性最大。肖培根[7]111《新编中药志》认为《神农本草经》中贝母品种虽然有多种来源,亦较混乱,但百合科浙贝母F.thunbergii、川贝母F.cirrhosa应当是其主流来源。赵宝林等[8]结合古今地名变化及贝母属植物的分布特点,认为古人所谓的贝母实际上不单指同一属贝母,可能包括葫芦科土贝母B.paniculatum和百合科贝母属2类。朱晓丹等[9]从文献角度探索土贝母药用源流,梳理古代医药典籍,其观点为:1)唐以前虽没有“土贝母”之名,但所载功效与葫芦科土贝母B.paniculatum相近。2)唐宋时期的贝母多与葫芦科土贝母B.paniculatum无关。3)到明代虽然出现土贝母之名,但应当多指当地所产的百合科浙贝母F.thunbergii。4)至明末土贝母单独分列,其后诸多文献记载功效主治与葫芦科土贝母B.paniculatum一致。杨曦亮等[10]从贝母的原植物考证,认为:1)陆玑最早在《诗疏》中描述记载有贝母“叶如瓜蒌而细小,其子在根下,如芋子正白”。之后《证类本草》及《本草纲目》都曾引用陆玑之言。《植物名实图考》引张载之诗:“贝母阶前蔓百寻,双根盘绕叶森森。”所描述的原植物特征与《本草图经》所附蔓生贝母应当一致。2)唐宋时期贝母多为湖北贝母F.hupehensis、浙贝母F.thunbergii、太白贝母F.taipaiensis等百合科贝母。结合各家所述,该时期的贝母形态、附图、产地等应早已包括葫芦科土贝母B.paniculatum和百合科川贝母F.cirrhosa、浙贝母F.thunbergii。3)明末清初,《本草汇言》首次提到“土贝母”一名,《景岳全书》首次将土贝母单独分列、首次提及“川贝母”一名。至此,土贝母、川贝母、浙贝母各自的疗效和应用也开始更加明确。

经典名方中只提“贝母”而未明确基原的处方,需要根据处方的时代、作者所处地域、方义等进行细致的考证。如明代张景岳为浙江绍兴人,其活动地域并无葫芦科土贝母B.paniculatum分布,他所载土贝母功效与今所用的葫芦科土贝母B.paniculatum也有不同。可见,专门针对不同时期经典名方中贝母类药材的考证目前尚缺乏深入的研究,因此亟待系统梳理历代贝母类药材的名实关系。此外,贝母类药材产区著录在本草典籍内最早可见于汉魏时期的《名医别录》:“生晋地”,其后历代不断扩展其产地;如南梁《本草经集注》云:“今出近道”;唐代《新修本草》云:“出润州、荆州、襄州者最佳,江南诸州亦有。”由此可知,贝母产地变迁比较大,这为经典名方的取样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亦需要开展其道地性变迁的考证;另有“清肺汤”提到“贝母去心”的加工要求,也需要做系统的整理。基于此,有必要从名称、基原、道地性、采收加工、炮制等几个方面对经典名方中贝母药材进行本草考证,为涉及此类药材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依据。

1 名称考证

贝母在本草内始载于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以“贝母”为正名,又名“空草”。而最早的文字记载则见于春秋时期的《诗经·墉风·载驰》:“陟彼阿丘,言采其蝱。”[11]《官子·地员》亦曰:“其山之旁有彼黄蝱。”我国最早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释草篇》曰:“莔,贝母。”[12]西汉初《毛诗故训传》曰:“蝱,贝母,释草。”三国时期,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曰:“蝱,今药草贝母也。”关于“莔”的解释,《说文解字》曰:“莔,贝母也”[13];宋代陈承《本草别说》解释为“闷”之意:“贝母能散心胸郁结之气,故《诗》云言采其莔是也。作诗者,本以不得志而言。今用治心中气不快、多愁郁者,殊有功,信矣。”即郁郁不得志而闷闷不乐,因贝母能散其郁结故得“莔”,其与“闷”发音相近。而明代李时珍则认为“蝱”是象形而言:“〔时珍曰〕诗云言采其莔,即此。一作蝱,谓根状如蝱也。”清代段玉裁则解释为假借字,《说文解字注》曰:“莔,莔正字。蝱,假借字也。”可见贝母最早尚有“莔”之名,又因象形或是假借而作“蝱”。

“贝母”之名是因其鳞茎形状而得,对此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解释为:“今出近道。形似聚贝子,故名贝母。”[14]274此说为历代所接受。

此外,贝母尚有其他异名:1)汉魏《名医别录》有“药实”别名[15]123。《广雅》曰:“贝父,药实也。”王引之《广雅疏证》:“贝义,即贝母也。”2)《名医别录》另有:“商草”别名[15]123。可能因为此草生长于商地而得名,如《本草图经》中有一段关于商人用此药疗病的引文:“江左尝有商人,左膊上有疮,如人面,亦无它苦……至贝母,其疮乃聚眉闭口,商人喜曰:此药可治也。因以小苇筒毁其口灌之,数日成痂,遂愈,然不知何疾也。”[16]1653)依据其性味而得名,如《名医别录》中的“苦花”“苦菜”[15]123。4)后世本草典籍则更多以其产地而命名,如川贝母、浙贝母、土贝母等名。明代倪朱谟[17]54《本草汇言》最早提出川贝母、土贝母产地不同,亦有所差别,宜分别用。他对贝母功效进行比较:“以上修用,必以川者为妙。若解痈毒,破症结,消实痰,傅恶疮,又以土者为佳。然川者味淡性优,土者味苦性劣,二者宜分别用。”浙贝母、象贝则见于清代赵学敏[18]115《本草纲目拾遗》:“出陕西者名西贝,又名大贝。”又引用《百草镜》云:“浙贝出象山,俗呼象贝母,圆白而小者佳。叶闇斋云,宁波象山所出贝母……不能如川贝之象荷花蕊也。土贝于象贝中拣出一二与川贝形似者,以水浸去苦味,晒干,充川贝卖,但川贝与象贝性各不同……出川者为川贝。出象山者为象贝。川产者味甘,间有微苦。总不似他产者味苦而不甘……以象贝皆小,土贝独大,于川产者亦异。”5)近现代又以植物名称做药材名,如“瓦布贝母”“太白贝母”等,虽亦冠以地名,实指物种。

2 基原考证

2.1 唐代前贝母基原多为葫芦科土贝母

贝母入药最早见于西汉时期的《阜阳汉简·万物》:“贝母已寒热。”[19]贝母在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中品:“贝母,味辛,平。主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瘕,喉痹,乳难,金创,风痉。一名空草。”[20]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妇人妊娠脉证并治第二十》内有“当归贝母苦参丸”:“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当归贝母苦参丸主之。”该方主治孕妇因膀胱郁热、气结成燥所致的小便不畅、淋沥不尽,此功效与《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淋沥”一致。其后《名医别录》最早著录其产地:“生晋地”(今山西、陕西、河南交界处),另增补功效:“疗腹中结实,心下满,洗洗恶风寒,目眩项直,咳嗽上气,止烦热渴、出汗,安五脏,利骨髓。”

同时期其他非药学类著作中也有提及贝母植物形态描述:1)三国时期陆玑所著《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最早对当时所见贝母的植物形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蝱,今药草贝母也,其叶如栝楼而细小,其子在根下如芋子,正白,四方连絫相着,有分解也。”“叶如栝楼”显然是今葫芦科植物的特征,且从《神农本草经》与《金匮要略》所记载的清热散结为主的功效看,亦与今葫芦科土贝母B.paniculatum基本一致。2)东晋郭璞注《尔雅》提到:“莔根如小贝,圆而白华,叶似韭。”其描述的形态特点与百合科郁金香属的植物老鸦瓣T.edulis相似,百合科贝母属植物花被多呈色彩而较少纯白,因此恐非贝母属植物。

此外,尚有以下几个方面亦可佐证早期贝母当为葫芦科土贝母B.paniculatum:1)根据所记载的生药形态。根形似聚贝子的特征,与葫芦科土贝母B.paniculatum接近,百合科贝母此特征则不明显;然而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提到:“今出近道,形似聚贝子,断谷服之不饥。”按该书序云:“隐居先生在乎茅山岩岭之上”,该区域“近道”指句容茅山,为今江苏南京附近。此处没有葫芦科土贝母B.paniculatum分布,另外无论是葫芦科土贝母B.paniculatum还是在江苏南京有分布的贝母属浙贝母F.thunbergii均味道甚苦,做道家服食恐不合情理,考虑到集注中常有误记,这里陶弘景可能是误记。2)根据功效主治。从其功效描述对照《新编中药志》载葫芦科土贝母B.paniculatum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功能,用于乳痈、乳岩、瘰疬、痰核、疮疡肿毒及蛇虫毒;外用治外伤出血[7]59。因此葫芦科植物土贝母B.paniculatum更符合《神农本草经》中贝母。3)《名医别录》中提及贝母为10月采根,分析可得,山西、陕西、河南交界的晋地一带符合葫芦科土贝母植物在10月份枯萎的生长特性。因各地气候不同贝母产季也不一致,一般野生者多于积雪融化、野草未长时采收。长江中下游一带的贝母花期在3—4月,果期5月,5月中下旬果实成熟后植株迅速枯萎、倒苗,后进入休眠期。

《名医别录》所补功效中提及:“咳嗽上气,止烦热渴、出汗。”[15]123似与今所用贝母属植物的功效相近,可能是《名医别录》为整合魏晋以来多数名医对《神农本草经》增补的资料,经陶弘景汇编而成。该书并非一人一时完成,因此有可能为不同医家就地取材,已经有贝母属植物做药用的情况了。

南北朝《雷公炮炙论》:“雷公云:凡使,先于柳木灰中炮令黄。擘破。去内口鼻上有米许大者心一小颗。后拌糯米于鏊上同炒,待米黄熟,然后去米,取出。其中有独颗团,不作两片无皱者,号曰丹龙精。不入用。若误服,令人筋脉永不收。用黄精、小蓝汁合服,立愈。”[21]35可见当时所用可能已为百合科贝母属植物,“内口鼻上有米许大者心一小颗”实指贝母的芯芽,其后诸多本草、方书均延续此说,认为需要“去心”,然究竟为何要去心则并不清晰。此外,当时就有伪品存在,从其所述的中毒症状与解毒药物看,与百合科郁金香属的植物老鸦瓣T.edulis相似,即光慈姑,其性状呈卵圆形或圆锥形,表面黄白色、光滑,质硬而脆,横断面黄白色、粉质,味淡,独颗团,与“不作两片无皱者”的丹龙精十分相似,因其含有秋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误用易中毒[22]。

综上所述,《神农本草经》所载的贝母主流可能为葫芦科土贝母B.paniculatum,但贝母属植物亦有可能已作药用,此外尚有形态相似的老鸦瓣T.edulis混做贝母入药的情况,这种情况历代均存在。

2.2 唐宋时期基原扩大至百合科贝母属植物

唐代苏敬[23]211所著《新修本草》中对贝母的植物形态做了补充:“此叶似大蒜。四月蒜熟时采良。若十月苗枯,根亦不佳也。出润州(今江苏一带)、荆州(今湖北一带)、襄州(今湖北襄阳)者最佳,江南诸州亦有。味甘、苦、不辛。”从其提及的叶似大蒜的特点来看,显然为百合科植物的形态特征;且描述“四月”为最佳采收时期,即公历5月份,与现在浙贝母F.thunbergii产区的采收时间一致,其提及的味“苦”亦相符。润州辖境约为当今江苏省南京、镇江、丹阳、句容、金坛、江宁等市县,荆州是指今湖北松滋至石首间的长江流域,襄州是指今湖北襄阳。结合文献分析,该属植物分布可知产于润州、江南等地可能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F.thunbergii,产于荆州、襄州更似湖北贝母F.hupehensis。长江中下游其他贝母属天目贝母F.monanthaMigo、安徽贝母F.anhuiensisS. C. Chen et S. P. Yin也有可能,尚不能排除。

五代《日华子本草》:“消痰,润心肺。末和沙糖为丸,含止嗽。烧灰,油调,敷人畜恶疮。”[24]与今百合科植物浙贝母F.thunbergii止咳化痰、清热散结的功效基本相同。

宋代苏颂[16]164《本草图经》则对当时全国所提交的标本及文字进行汇总,在前朝基础上增补了较多内容:“贝母生晋地,今河中(今山西永济)、江陵府(今湖北江陵县)、郢(今湖北武汉)、寿(今安徽凤台)、随(今湖北随县)、郑(今河南郑州)、蔡(今河南汝南)、润、越(今浙江浦阳江、曹娥江流域及余姚县地)、滁州(安徽凤滁县)皆有之。根有瓣子,黄白色,如聚贝子,故名贝母。二月生苗,茎细青色,叶亦青,似荞麦,叶随苗出。七月开花碧绿色,形如皷子花。八月采根,晒干。又云:四月蒜熟时采之良。此有数种。”可见宋代各地所用贝母不尽相同,有数种之多。图1A为葫芦科土贝母B.paniculatum,产自河中、郑、蔡等黄河流域的即为此种。图1B从植物形态上判断为贝母属植物,北宋时期峡州辖境相当今湖北宜昌、长阳、宜都等地。除湖北贝母F.hupehensis以外,今湖北宜昌五峰等地也有太白贝母F.taipaiensis等同属近缘物种。因此当时所记载的湖北地区不止一种贝母属植物在当地做药用。图1C为越州贝母(今江浙等地),其地上部分形状类似百合科黄精属,地下部分为植物鳞茎,仅凭此不能准确判断;文字描述中提及产自“寿州”“滁州”者亦有可能为安徽境内分布的安徽贝母F.anhuiensis[22]。此外,有学者考证认为“叶亦青,似荞麦叶,随苗出;七月开花,碧绿色,形如鼓子花”的特征与荞麦叶大百合Cardiocrinumcathayanum(Wilson)Stearn植物特征相符,荞麦叶大百合又称荞麦叶贝母[8]。

注:A.贝母;B.峡州贝母;C.越州贝母。图1 《本草图经》所附贝母药材原植物图

综上所述,由于唐宋时期中医药学得到长足发展,加之行政区域变迁和重新划分,此外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口密度增加、农业也较为发达,这些因素使得湖北、浙江、安徽等地的贝母资源得到了开发,药用贝母品种增加。该时期贝母基原逐渐扩大至百合科贝母属多种植物,但以浙贝母F.thunbergii、湖北贝母F.hupehensis等易获取的种为主,同时可能亦有百合科荞麦叶大百合C.cathayanum混作贝母使用的情况。

2.3 明代贝母类药材出现分化

明代官修《本草品汇精要》内容大多引自《证类本草》,但做了取舍:“【地】《图经》曰:生晋地及河中、江陵府,郢、寿、随、郑、蔡、润、滁州皆有之。《唐本》注云:荆襄产者佳,江南诸州亦有。【地道】峡州、越州。【时】生:二月生苗。采:四月、八月取根。【收】暴干。【用】根圆白不僵者佳。【质】类半夏而有瓣。【色】黄白。”[25]214从文中可以看出,明代早期已将湖北与浙江两地作为贝母道地产区,且描述药材性状时认同的是外观形似半夏而有瓣、颜色黄白,该性状符合百合科贝母属植物根茎的特点。《本草品汇精要》多沿袭前人的说法,仅质和色不能确定具体为哪一种贝母。根据其地道产地和采收时间可见此时贝母入药已经主要以贝母属植物为主,葫芦科植物已较少使用。

明代陈嘉谟[26]86《本草蒙筌》曰:“黄白轻松者为良,油黑重硬者勿用。去心咀片,入肺行经。消膈上稠痰,久欬嗽者立効;散心中逆气,多愁郁者殊功。”图2A显然是葫芦科土贝母B.paniculatum,然葫芦科土贝母无心,其所述的“去心切片”应当指百合科贝母属植物。此外万卷楼版所附图中有丹龙精图(见图2C),观其性状与今百合科郁金香属的植物老鸦瓣T.edulis一致。

注:A.贝母;B.贝母实;C.丹龙睛。图2 《本草蒙筌》所附贝母药材原植物图

李时珍[27]560《本草纲目》亦未对贝母作不同品种区分,文字上并无增补,但有附图(见图3A),其茎直立,不分枝,叶对生或互生,不卷曲,基部半抱茎。由上述特点可知,应是百合科贝母属植物无疑。李时珍在附方中新增补引用多个经验方,多强调“去心”处理。

李中立[28]122《本草原始》在贝母条下将贝母分为西贝母、南贝母2类,且附有药图(见图3B):“凡用以黄白轻松者为良,油黑重硬者为劣。西者、南者俱宜入剂,而西者尤良。贝母中独颗圆,不作两瓣者,号曰丹龙睛,误服令人筋脉不收。今出近道者(土贝母),叶如栝楼而细小,其子在根下如芋子,正白,四方连累相着,有分解也,入药无能,堪医马而已。近有无耻小人,以制过半夏削成两瓣,内入须心,合为一颗,仿佛西贝母形状欺人,深为可恨。买者宜细辨之。”文中提及西南产区尤良,南贝母应泛指长江中下游,附图的文字注:“色白,两瓣成一颗有心。”图注另有:“西贝母色白、体轻、双瓣。”可能为陕西等地所产的贝母。图中所绘的贝母顶端不开裂,与今松贝相似;而顶端开裂的则与青贝相似。文中提及的南贝母结合图注文字描述:“南贝母,色青白,体重单粒”与今浙贝母F.thunbergii十分吻合,且记载了当时用半夏伪造的现象。

倪朱谟[17]53《本草汇言》汇总了前人关于贝母的多种植物形态描述,并首次明确了“贝母”的产区为浙江金华和宁波象山等地,与今浙贝母F.thunbergii产区完全一致:“李氏曰:贝母生蜀中及晋地。又出润州、荆州、襄州者亦佳。江南诸州及浙江金华、象山亦有,但味苦恶,仅可于破血解毒药中用之。又河中、江陵、郢、寿、隋、郑、蔡、滁州皆有。”此外,还首次提出川贝母:“至于润肺消痰,止嗽定喘,则虚劳火结之证,贝母专司首剂……以上修用,必以川者为妙。若解痈毒,破症结,消实痰,傅恶疮,又以土者为佳。然川者味淡性优,土者味苦性劣,二者宜分别用。”倪朱谟还引用了多种方书、医籍使用不同种类贝母的详细记载:“《全幼心鉴》治小儿百日晬嗽痰壅。用川贝母三钱,甘草、广橘红各一钱,共为末。治小儿鹅口,满口白烂。用金华贝母、去心为末。危氏方治吹奶作痛。用川贝母末,酒调服二钱。《直指方》解蜘蛛咬毒。缚定咬处,勿使毒行。川贝母末酒服五钱。续补集方:《方脉正宗》治虚火喘嗽不宁。用川贝母一两、去心,研细末,每服二钱,淡姜汤调下。同前治伤寒心虚内热有痰,烦躁,心神不宁,不能安睡。用川贝母五钱,研细末,每服二钱,灯心汤调下。”可见明代晚期川贝母应用已较为普遍,而被称为“金华贝母”者,已明确可知其主产区在浙江金华,故推测当时已有栽培的浙贝母F.thunbergii。此外,书中还提到“《广笔记》治瘰疬,未破可消。用土贝母、甘草各二两,微炒研末。同上治颏下生硬块,或似石瘿。用土贝母、何首乌各三两,连翘、鼠粘子、天花粉、苍耳子、青木香、白及各二两,黑枣百个,金银花、紫花地丁、甘草、夏枯草各五两,分作十剂,每剂用河水五碗,煎至二碗,徐徐服。”文中提及的“土贝母”可能是与川贝母相对而言,指的是浙贝母F.thunbergii,倪朱谟为浙江杭州人,对贝母的性能很熟悉,为区别药用,他将本地所产贝母称“土者”,四川所产称“川者”,但其强调的散结之功亦有可能是指葫芦科的土贝母B.paniculatum(见图3C)。

注:A.《本草纲目》;B.《本草原始》;C.《本草汇言》(1.南贝母,2.西贝母,3.川贝母)。图3 明代本草所附贝母药材原植物图

明代张景岳[29]《景岳全书·本草正》将土贝母首次单独列述:“土贝母……性味俱厚,较之川贝母,清降之功不啻数倍。”张景岳为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壮年从戎,后卸甲归隐潜心医道,57岁返回南方专心临床医疗,著书立说。根据张景岳所载土贝母的功效性味俱厚,较川贝母清降更胜可知,其所述的土贝母应该是百合科浙贝母F.thunbergii无疑。

贾所学[30]《药品化义》根据产地明确分为2类:“取川产者佳,去心。用浙产者解毒亦效。”

2.4 清代至今逐步形成川、浙、土3类

清代顾元交[31]《本草汇笺》:“历考诸本贝母产地甚多而不及川。今人多尚川贝母。别有象山贝大如龙眼。诸本亦未见而味加苦且厚。无川产清和之气。然用之亦效。疮科更宜。凡用去心,糯米拌炒。米黄为度。”可见明代晚期已经较为推崇川产贝母,恐是因其苦味较之浙贝母F.thunbergii弱,其具清和之气与肺为娇脏相和之因。

刘若金[32]154《本草述》首次以浙贝母做正名:“川贝母小而尖白者良,浙贝母极大而圆色黄,不堪入药。”川贝母、浙贝母由此开始以产地冠名划分开来,并成为直至今日药用贝母的主要2类药材。

王翃[33]《握灵本草》曰:“贝母蜀中出者良。大者出象山,亦可用。去心,同糯米炒。”

吴仪洛[34]《本草从新》曰:“川产开瓣,圆正底平者良。浙产形大,亦能化痰散结解毒。并去心,糯米炒黄捣用。”

黄宫绣[35]《本草求真》曰:“贝母大者如为土贝母。大苦大寒。如浙江贝母之类,清解之功居多。小者川贝母,味甘微寒。滋润胜于清解。不可不辨。川产开瓣者良。”

赵学敏[18]115《本草纲目拾遗》提及多种贝母:1)浙贝母:“今名象贝。去心炒。《百草镜》云:浙贝出象山,俗呼象贝母。皮糙味苦,独颗无瓣,顶圆心斜,入药选圆白而小者佳。叶闇斋云:宁波象山所出贝母,亦分两瓣,味苦而不甜,其顶平而不尖,不能如川贝之象荷花蕊也。土人于象贝中拣出一二与川贝形似者,以水浸去苦味,晒干,充川贝卖,但川贝与象贝性各不同。象贝苦寒,解毒利痰,开宣肺气。凡肺家挟风火有痰者宜此。川贝味甘而补肺矣,不若用象贝治风火痰嗽为佳。若虚寒咳嗽,以川贝为宜。”有学者认为此时所述的川贝母、浙贝母的生药形态与现时所用的川贝母F.cirrhosa、浙贝母F.thunbergii均甚吻合[36-37]。其中“荷花蕊”与今所描述的“罗汉肚”或“观音坐莲”异曲同工,属松贝的一类。即今鉴别松贝的特征“怀中抱月”。2)土贝:“一名大贝母。百草镜云:“土贝形大如钱,独瓣不分,与川产迥别,各处皆产,有出安徽六安之安山者;有出江南宜兴之章注者;有出宁国府之孙字埠者,浙江惟宁波鄞县之樟村及象山有之。入药选白大而燥皮细者良。”此段所言的当为葫芦科土贝母B.paniculatum。3)贝母:“忆庚子春有友自川中归,贻予贝母,大如钱,皮细白而带黄斑,味甘。云此种出龙安,乃川贝中第一,不可多得。信是,则川中之甜贝母亦有大者,不特金川子独甜也,并附以俟考。”此种产于今四川绵阳平武一带,且大如钱、带黄斑、味甘的可能为川贝类型中的一种,从今平武地区所分布的该属植物看,不排除为暗紫贝母F.unibracteata生长年限较长者,此外该地亦有同属近缘物种瓦布贝母F.unibracteatavarwabuensis分布。可见此时浙贝母、川贝母、土贝母3类划分已较为清晰,但因川贝母基原较为复杂,因此对于西南各地不同区域的药材性状已有区别描述,终究因未能细致而深入的对原植物做比对,仅能通过性状所见不同加以描述,这也是历来川贝母基原较为复杂的原因。

吴其濬[38]《植物名实图考》引张载诗曰:“贝母阶前蔓百寻,双桐盘绕叶森森;刚强顾我蹉跎甚,时欲低柔警寸心。则又有蔓生者矣。”诗中蔓生贝母显然是今葫芦科土贝母B.paniculatum的植物形态特征。参照《中药植物志》[39]及赵燏黄[40]216所述:“又《植考》山草类卷九,载有贝母图,叶单出,戟形,是与苏颂所谓‘叶青似莽麦,随苗出’者之一种相符,此盖天南星科之贝母也”(见图4A)。王锦秀[41]通过考证《植物名实图考》贝母条下所附图,发现其植株4株,矮小;一茎一叶,叶戟形;鳞茎不大,圆形或稍椭圆形,根少数,生于鳞茎与茎衔接处。参考书中半夏曾提及:“半夏一茎三叶,诸书无异同词,而原图一茎一叶,前尖后歧,乃似茨姑叶。余曾遣人绘川贝母图(见图4B),正与此合,岂互相舛误耶?抑俗方只此一物两用耶?”王锦秀认为该图可能为天南星科半夏Pinelliaternata(Thunb.) Breit.的幼苗。该图遣人所绘,虽不得知调查是否准确,但足以说明直至清朝末期,半夏充当贝母混用现象仍很普遍。综上所述,清初以后主流使用的为百合科川贝母F.cirrhosa、暗紫贝母F.unibracteata及浙贝母F.thunbergii等。

注:A.《本草汇笺》;B.《植物名实图考》。图4 清代本草所附贝母药材原植物图

曹炳章[42]《增订伪药条辨》明确描述了川贝母不同产地的品质评价,以及与其伪品鲁贝、西珠贝母(山慈菇)、西贝的区别:“川贝母伪名鲁贝。粒扁,洗后皮脱,其粉即出。按贝母惟川蜀出者为佳。其子在根下,内心外瓣,其色带白如聚贝子,故名贝母。盖色白味辛,生于西川,故属肺金之药。浙贝尚不可混用,况鲁贝乎?更有一种名西珠贝母,系山慈菇伪充。又有一种伪货,名西贝,其性不能润肺化痰,更相反也。炳章按:川贝,四川灌县产者,底平头尖,肉白光洁而坚,味微苦兼甘,为最佳。平藩县产者,粒团质略松,头微尖,肉色白而无神,味亦微苦兼甘,亦佳。叙富产者,颗大而扁,肉白黄色,质松味淡,为次。鲁京州大白山、松盘等处产者,日鲁京川,黄白色,头尖,亦次。湖北荆州、巴东县产者,皮色带黑,性硬而光,头尖,肉呆白色,味苦,更次。陕西新开山产者,曰西贝,或名尖贝,颗扁,头尖,味甚苦,更不道地。郑君所云,或指此种,然非山慈菇伪充。所云珠贝者,即小象贝也。”书中所记载的产地较多,从所述的形状及味看,川蜀所产,内心外瓣,其色带白如聚贝子应该是川贝母F.cirrhosa、暗紫贝母F.unibracteata、瓦布贝母F.unibracteatavarwabuensis;湖北荆州、巴东县所产为湖北贝母F.hupehensis;平藩县、陕西新开山所产可能为太白贝母F.taipaiensis;浙贝则可能为浙贝母F.thunbergii。

赵燏黄[40]216于1937年调查贝母类药材,并在《本草药品实地之观察》内对当时所见的贝母作了十分细致的总结,且感知到其基原之复杂:“上述各种贝母,诸家记载大有出入,故吾国古代知贝母极难统一,当认为数种原植物之产生品也明矣。”通过实地调查,赵燏黄将贝母分为川贝母、浙贝母、土贝母3类:1)川贝母:“是为四川西北部松潘、雅安等县培植品,至野生者,虽亦有之,只因产量不丰,供不应求尔,而尤以松潘产者最佳。当地市场分6种:一曰真松贝,如罗汉肚状,如观音坐莲,平项闭口者称最优;二曰冲松贝,尖项开口,出产地呼栊槓子;三曰熟贝,因炕时火大致熟,带油黄色;四曰黄贝,因火大炕黄;五曰提贝,自平贝中选出较大者;六曰平贝,粒最小。(青贝)雅安产者,计分2种:一曰青贝,取圆熟而搀入松贝者,北岸货佳;二曰炉贝,颗粒不大,产打箭炉,又名苍珠子,有大小之别,大者系北路货,名观音坐莲台,色白较佳。以上贝母,占四川出口药材价值之第六位,自民国20—22年之平均数,价值国币20万元(以上据《川药》)。”书中记载了多种根据品相划分的商品规格,对部分因加工不当所致的品质差异进行区分,如“炕时火大致熟,带油黄色”“因火大炕黄”等。从所载产地来分析,产自四川松潘、雅安可能是川贝母F.cirrhosa、暗紫贝母F.unibracteata、瓦布贝母F.unibracteatavarwabuensis;产自打箭炉的炉贝应为梭砂贝母F.delavayi。2)浙贝母:“《本遗》称浙贝,所以与四川产之川贝区别之,而以产于浙之象山最为著名,故又称象贝……本品与《本遗》之浙贝相符,为川贝之代用品,价较廉,故销路甚大,南北药肆均备之。”以此分析象山所产“象贝”即今所用浙贝母F.thunbergii。3)土贝:“今祁、平药肆之土贝,乃河南禹县之培植品,恐《本遗》赵学敏所言之物也。本品属于葫芦科合子草属植物之根部,曾经蒸制,故硬如角质,全体红褐色乃至灰褐色,半透明,作颗粒状而不齐,大小亦不等……本品恐为《证类》及《绍兴》画卷单称贝母之一种,似陆机所云‘叶如栝楼’者相符也。”文中“土贝”表面红褐至灰,硬如角质,确为葫芦科土贝母B.paniculatum无疑。

综上考证可知,贝母早期主流为葫芦科土贝母B.paniculatum,南北朝时期便有百合科贝母属植物入药的情况;唐宋以来则较为明确,当时主流品种为浙贝母F.thunbergii、湖北贝母F.hupehensis以及同属近缘物种;明代贝母类药材分化出川贝母,主流基原品种为川贝母F.cirrhosa、暗紫贝母F.unibracteata,亦包括太白贝母F.taipaiensis等多种同属近缘植物;清代贝母药材来源又增加梭砂贝母F.delavayi,明清时期多将浙贝母F.thunbergii称为土贝母;而清代以来将葫芦科土贝母B.paniculatum定名为土贝母,因此形成川贝母、浙贝母、土贝母3类,并延续至今。至于现行《中国药典》尚有伊犁贝母F.pallidiflora、平贝母F.ussuriensis等则为现代新资源的开发利用。

3 道地性及品质评价

秦汉时期贝母产地多为黄河流域中下游一带;汉魏时期《名医别录》记载“生晋地(今山西、陕西、河南交界处)”;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所述的“出近道”则为江苏南京一带;至唐代扩展到“润州(今江苏镇江)、荆州(今湖北省荆阳)、襄州(今湖北襄阳)者最佳,江南诸州亦有”;唐代《千金翼方》记载贝母的主要产区有“山南东道襄州、江南东道润州二处”[43];宋时期进一步扩大到湖北、浙江、安徽等多个省份;明代《本草品汇精要》首次将峡州(湖北宜昌及近于四川界)、越州(今浙江绍兴)列为道地[25]214。《本草汇言》则首次明确了浙贝母的主产区在浙江金华与宁波[17]53。同时明代中晚期逐步推崇西南、陕西等地所产川贝母类药材;清代在此基础上形成川贝母、浙贝母、土贝母3类。

近代以来,川贝母以四川松潘、康定一带所产最为知名,奉为道地;浙贝母则产于宁波象山较为知名,习称“象贝”。浙中金华一带明代便已经开始人工栽培,一直延续至今,成为浙贝母的现主产区,浙贝母奉为“浙八味”之一。

关于贝母药材的品质评价,产地不同其药材品质不同(见表1)。《新修本草》以出润州、荆州、襄州最佳[23]211;《本草品汇精要》增加了峡州、越州,言根圆白不僵者佳[25]214;《本草蒙筌》以黄白轻松者为良[26]86;《本草原始》在此基础上增加:“凡用以黄白轻松者为良……西者、南者俱宜入剂,而西者尤良。”[28]122;《本草述》以川贝母小而尖白者良[32]154;《本草纲目拾遗》依据疗效认为以象贝治风火咳嗽为佳,若虚寒咳嗽以川贝为宜[18]115。浙贝母,选圆白而小者良,土贝母,选白大而燥皮细者良;《本草药品实地之考察》认为川贝应为贝母之正品,浙贝应为川贝之代用品,合子草属土贝,乃贝母之冒充品[40]219。

表1 不同历史时期贝母道地性及品质评价

4 药用部位及采收加工

历代本草典籍均记载贝母“采根”。如《名医别录》提到:“十月采根”[15]123;《新修本草》记录:“四月蒜熟时采,十月苗枯,根亦不佳也。”[23]211《本草图经》:“八月采根”[16]164。此后历代本草典籍均有记载贝母采根入药。通过到各地调查,赵燏黄[40]217在《本草药品实地之观察》中提出川贝母、浙贝母的药用部位为鳞茎,土贝母的药用部位为根。《中国药典》规定川贝母、浙贝母的药用部位为其鳞茎,葫芦科土贝母的药用部位为块茎。虽然历代本草对贝母药用部位均一致记载为“根”,结合历代本草所附药图可以确定贝母入药部分应为鳞茎。

魏晋时期贝母为“十月采根”;唐宋时期既有“四月蒜熟时采”,亦有“八月采根”;到明以后,采收时间“八月采根”。《药物出产辨》记载:“川贝母,夏季出新……浙贝母,九月新。”[44]多数贝母采收后曝干、晒干即可入药。明代《本草集要》:“凡使去中心”,《药性要略大全》提到:“以滚水泡五七次,去心。”赵燏黄[40]217在《本草药品实地之观察》中仅仅提到:“剥除表皮而干燥之”。

根据上文所述,结合历代本草中贝母的采收时间亦可知,唐以前药用贝母主流是葫芦科土贝母B.paniculatum。唐宋时期,药用贝母为百合科贝母和葫芦科贝母2类。明代以后药用贝母的主流为百合科贝母(见表2)。

表2 本草典籍记载贝母药用部位及采收加工方法

5 贝母的炮制

关于经典名方中贝母采收后炮制情况,《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包含贝母的药方“清金化痰汤”及“清肺汤”中提到“贝母去心”。贝母早期“采根,晒干”“曝干”即可,无需添加辅料炮制。《金匮要略》:“乳汁不下:三母散:贝母,知母、牡蛎等分,为细末,每猪蹄汤调服二钱。”东汉时期张仲景的“三白散”一方便提出贝母细末入药,猪蹄汤调服,并未提及贝母去心,由此可知贝母不去心早记载。《雷公炮炙论》提出:“柳木灰炮令黄……后拌糯米鏊上同炒。”[21]35

多数本草典籍记载贝母无毒。明代倪朱谟[17]54在《本草汇言》引用《广济方》云:“《全幼心鉴》治小儿百日啐嗽痰壅。用川贝母三钱,甘草、广橘红各一钱,共为末。治小儿鹅口,满口白烂。用金华贝母、去心为末。危氏方治吹奶作痛。用川贝母末,酒调服二钱。《直指方》解蜘蛛咬毒。缚定咬处,勿使毒行。川贝母末酒服五钱。续补集方:《方脉正宗》治虚火喘嗽不宁。用川贝母一两、去心,研细末。同前治伤寒心虚内热有痰,烦躁,心神不宁,不能安睡。用川贝母五钱,研细末,每服二钱,灯心汤调下。”根据以上方书可知有贝母去心,但贝母直接以细粉入药亦已经很普遍。

与之相对,李时珍[27]561《本草纲目》所收载方剂多提到贝母去心:“《全幼心鉴》孕妇咳嗽:贝母去心,麸炒黄为末,砂糖丸芡子大。每含咽一丸,神效。”可知贝母去心或不去心的加工方均有记载,本研究认为贝母去心并非必不可缺。《本草药品实地之观察》也仅记载“剥除表皮而干燥之”并未提及去心[40]217。自2005年版《中国药典》起,对葫芦科土贝母B.paniculatum的加工要求为:“洗净、掰开,煮至无白心,取出,晒干。”浙贝母F.thunbergii:“大小分开,大者除去芯芽,小者不去芯芽。或取鳞茎大小分开,洗净,除去芯芽,趁鲜切成厚片,干燥。”川贝母、平贝母、湖北贝母取鳞茎对去心并无要求,提到“研粉冲服”。伊贝母无特殊要求。

“心”一般指根类、皮类的木质部或种子胚芽。早在汉代就有对巴豆、花椒、麦冬、天冬去心的记载。《雷公炮炙论》提到百部去心[21]69;《本草经集注》提到牡丹皮去心[14]356;《本草拾遗》有莲子去心;清代《本草纲目拾遗》有白果去心。关于去心目的,《本草经集注》最早提出:“巴豆打破,剥去皮,刮去心,不尔,令人闷”[14]327;而后亦有《本草纲目拾遗》有莲子不去心令人作呕;清代《修饰指南》在此基础上归纳:“去心免烦”。但笔者认为传统取象比类思维影响下,将个别药的不良反应归纳为一般规律,还缺乏客观的佐证。需要注意的是,巴豆、白果的心具有毒性,去心可以降低毒性,而莲子和莲心两者作用不同,以2种不同药用部位分别入药。历代本草典籍都提到贝母无毒,根据文献资料对贝母去心与否的现代研究并不多,从侧面反映贝母去心对其药用影响可能并不大,浙贝母大者去心芽,可能主要基于大者带心芽的品相与口感不佳。在此基础上从资源角度出发提倡不强调贝母“凡用去心”(见表3)。

表3 本草典籍记载贝母炮制加工方法

6 总结

综上所述,贝母别名众多,入药常记做贝母。唐代以前贝母基原为葫芦科土贝母B.paniculatum,但是百合科贝母属也有可能入药。此外,也已经存在老鸦瓣T.edulis混做贝母入药的情况。唐宋时期,基原多为百合科贝母。也有葫芦科土贝母B.paniculatum,主要以湖北贝母F.hupehensis、浙贝母F.thunbergii、太白贝母F.taipaiensis等百合科贝母为主,同时,可能存在百合科荞麦叶大百合C.cathayanum混做贝母。明代以后土贝母、川贝母、浙贝母逐渐分化,贝母入药的正品基原以百合科川贝母F.cirrhosa、暗紫贝母F.unibracteata、浙贝母F.thunbergii为主流,这个时期的贝母存在名同实异现象,如《本草汇言》所言“土贝”乃百合科浙贝母F.thunbergii。清初,药用贝母主流为百合科川贝母F.cirrhosa、梭砂贝母F.delavayi、暗紫贝母F.unibracteata、浙贝母F.thunbergii等百合科贝母。清初至今,贝母的分类逐渐清晰,形成川贝母、浙贝母、土贝母3类。《本草纲目拾遗》的中分类划分较为清晰,与今天所用分类已基本相符。

随着时间推移,贝母的产区出现由北向南迁移的趋势,秦汉时期贝母基原以葫芦科土贝母B.paniculatum为主,多分布于黄河流域一带;唐宋时期贝母基原扩大到百合科贝母属,贝母产区亦逐渐扩大到湖北、浙江、安徽等多个省份;明末清初至今,逐步形成川贝母、浙贝母、土贝母3类。贝母入药的正品基原为百合科川贝母F.cirrhosa、浙贝母F.thunbergii为主流,贝母产区亦已逐渐完备主要指四川、湖北、浙江、河南、青海、云南等。唐代以出润州、荆州、襄州者最佳,明代《本草品汇精要》在此基础上增加峡州、越州为道地产区[25]214。近代以来,川贝母F.cirrhosa以四川松潘、康定一带奉为道地,浙贝母F.thunbergii则产宁波象山为佳。《本草纲目拾遗》记载“象贝治风火咳嗽为佳,若虚寒咳嗽以川贝为宜。浙贝母:入药选圆白而小者良。土贝:入药选白大而燥皮细者良。”[18]115

根据上文考证,可根据经典名方所处朝代初步推断“化肝煎”中的土贝母应当是百合科浙贝母F.thunbergii该方主要疏肝理气、泻热和胃,主治怒气伤肝。从方功效主治可知,若是因气逆动火所致烦热、胁痛,重在治肝,浙贝母F.thunbergii性味苦寒清热之力更胜更适合用;但从治疗因气火上逆犯肺使湿痰阻滞,川贝母F.cirrhosa清热润肺,用于肺热燥咳功效更优,因此不排除百合科其他贝母的可能。从包含贝母的名方“清金化痰汤”“桑白皮汤”“清肺汤”的主治病症看均以清肺为主,更适合用浙贝母F.thunbergii。“桑杏汤”出自清代,其中的象贝应当是百合科浙贝母F.thunbergii。“清金化痰汤”“清肺汤”提到“去心”,根据上文所述,贝母不去心研细粉直接入药在明清时期已有记载,随着现代贝母应用,不强调贝母“凡用去心”。

猜你喜欢

川贝母浙贝母贝母
不同栽培模式对浙贝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浙贝母栽培要点*
川贝母栽培及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不同产地的贝母中主要生物碱的含量比较及其毒性评价
生物炭对浙贝母产量和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川贝蜂蜜粥可清肺化痰
浙贝母栽培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浙贝母栽培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王莹作品赏析
中药止咳有川贝母
止咳化痰药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