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方中枸杞及地骨皮的本草考证△
2020-10-28赵佳琛金艳闫亚美秦垦钱丹张卫彭华胜李兵蔡秋杰陈周全杨洪军张华敏詹志来
赵佳琛,金艳,闫亚美,秦垦,钱丹,张卫,彭华胜,李兵,蔡秋杰,陈周全,杨洪军,张华敏,詹志来*
1.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资源中心,北京 100700;2.宁夏农林科学院 枸杞工程技术研究所,宁夏 银川 750002,3.中国中医科学院 医学实验中心,北京 100700;4.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研究所,北京 100700;5.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12;6.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7.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700;8.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29;9.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 100700
枸杞为药食同源的常用中药材,具有巨大的药用和经济价值。其果实枸杞子可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治疗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等症。枸杞根皮名为地骨皮,可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治疗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内热消渴等症。枸杞嫩叶名为枸杞叶,做羹食或泡茶饮等可补肾益精、清热明目、延缓衰老等。
枸杞的应用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小雅》中多次出现的“言采其杞”即为采食枸杞的记载。地骨皮入药记载可追溯至战国时期《五十二病方》:“取杞本(枸杞根——地骨皮)长尺,大如指,削,舂木臼中,煮以酒□”(□表示出土文献该部分文字已无法辨识,下同)。《说文解字》曰:“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本”按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为“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杞本则为枸杞之根,“削”或为削皮,或为削断,与现代“地骨皮”的用法已十分接近。
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并公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以下简称《目录》)中,包含枸杞的药方有2首,分别为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中的“暖肝煎”及清代钱敏捷《医方絜度》中的“一贯煎”;包含地骨皮的药方有5首,“泻白散”出自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清心莲子饮”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清骨散”出自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清经散”及“两地汤”出自清代傅山《傅青主女科》。开发含有枸杞和地骨皮药材的经典名方前需厘清其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等关键信息的历史演变情况,为开发取样及物质基准的研究提供依据。现代文献对枸杞及地骨皮药材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较多,而本草考证类的研究相对较少。有学者考证认为,药用枸杞子主流基原从枸杞LyciumchinenseMill.逐渐演变为宁夏枸杞L.barbarumL.[1-2]。张秀云等[3]仅推断古代枸杞基原不仅宁夏枸杞L.barbarum一种,未作进一步详细考证。李玉丽等[4]考证古代地骨皮入药的原植物基原为枸杞L.chinense与宁夏枸杞L.barbarum。已有考证类文献多为对枸杞原植物、产地与性味的考证,缺乏药用部位、采收加工、炮制等不同历史时期的药用情况,且对变迁过程研究不完善,仍有必要对其进一步系统梳理。故本研究从开发经典名方的角度出发,对经典名方中包含的枸杞子及地骨皮2味药材从名称、基原、道地性、采收加工炮制、药用部位几方面进行系统的本草考证,为包含这2味药材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依据,为后续取样、工艺等研究奠定基础。
1 名称考证
“枸”“杞”二字早在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经》中即有记载,《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杞,北山有李……南山有枸,北山有楰。”可见此处“杞”与“枸”为2种不同的植物。现代《诗经译注》中对“枸”的注解为枳枸,而对“杞”的注解为“一说枸杞,一说杞柳”[5]。《诗经》通篇仅《南山有台》有“枸”相关的一处记载,而“杞”则提及多次,且并非单指今茄科植物“枸杞”。《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有学者认为,此处“杞”为杨柳科的杞柳SalixintegraThunb.[6]。《小雅·杕杜》:“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小雅·湛露》:“湛湛露斯,在彼杞棘。”《小雅·北山》:“陟彼北山,言采其杞。”等处的“杞”则指可食用的茄科植物枸杞。
关于“枸”字的名实含义,汉代许慎《说文解字》:“枸,木也,可为酱。出蜀。从木句声。”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枸,木也。可为酱。出蜀。史汉皆云枸酱……按小雅:南山有枸。毛曰:枸,枳枸也。枳枸卽礼记之椇。许于枸下不言枳枸。椇字亦不录。”“可为酱”符合芸香科植物的果实可腌制果酱的特点。《说文解字》记载:“枳,木,似橘”,则“枸”为枸橘之属的植物。“枸”又通“钩”,为曲木,即弯曲盘错的树根。《荀子·性恶》:“故枸木必将待櫽括烝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杨倞注曰:“枸,读为钩,曲也。”如“枸橼”“枸骨”“枸橘”等植物,皆为生有短刺的小乔木或灌木。
《说文解字》:“杞,枸杞也。从木己声。”《说文解字注》:“杞,枸杞也。按释木,毛传皆云。杞,枸檵。礼记郑注亦云。芑,枸檵也。郭注尔雅云。今枸杞也。是则枸檵为古名。枸杞虽见本草经,而为今名。许檵篆下当云。枸檵杞也。”《说文解字》:“檵,枸杞也。从木,继省声。一曰监木也。”《说文解字注》:“枸杞也。四牡,四月传皆曰:杞,枸檵也。他杞字无传。读诗者有三杞之说焉。从木,继省声……一曰坚木也。坚各本作监。误。今正。此别一义。谓坚木偁檵。坚檵双声。如蓟与筋也。”“檵”为象形字,如同树木上挂满果实,与枸杞果实成熟时形态相近。《尔雅》云:“杞,枸檵”,郭璞注曰:“今枸杞也”,则“杞”即为枸杞。
有一种解释认为“枸杞”之名的来源是由于其根似狗而取谐音。《尔雅》云:“其根久如狗形,服之大有灵异。杞,即杞柳之杞。多刺,又名枸棘。”明代李时珍[7]1417所著的《本草纲目》中引用了《续仙传》对枸杞根的记载:“朱孺子见溪侧二花犬,逐入于枸杞丛下。掘之得根,形如二犬。烹而食之,忽觉身轻。周密《浩然斋日抄》云:宋徽宗时,顺州筑城,得枸杞于土中,其形如獒状,驰献阙下,乃仙家所谓千岁枸杞,其形如犬者。”然而李时珍不同意该观点:“枸、杞二树名。此物棘如枸之刺,茎如杞之条,故兼名之。道书言:千载枸杞,其形如犬,故得枸名,未审然否?”认为枸杞生刺的特征如枸,而茎条形如杞柳,故名之。后《本草原始》等诸多本草沿用此说[8]303。
明代《本草乘雅半偈》又引用了前人一种解释:“叅曰:枸从苟,诚也,省作句。观断绝寸茎,根须俱髡,以入土中,旬日即发,枝干分劈镂刻,亦不之死,仁机扇动,一诚之致也。命名之义,或取诸此。”[9]该书认为枸杞之名或源于其顽强的生命力。
枸杞别名繁多,《神农本草经》:“一名杞根,一名地骨,一名枸忌,一名地辅。”[10]58《名医别录》:“一名羊乳,一名却暑,一名仙人杖,一名西王母杖。”[11]44《广雅》云:“地筋,枸杞。”《抱朴子》:“象紫,一名托卢是也,或名仙人杖或云西王母杖,或名天门精,或名却老,或名地骨,或名枸杞也。”[12]293《日华子》:“地仙苗即枸杞。”[12]293《本草图经》:“叶如石榴叶而软薄堪食,俗呼为甜菜。”[13]356究其释名,从形态看,或因其根似犬,或因其根弯曲而取“枸”弯曲之意,或因其生刺的特征似枸枳之类而茎条似杞,则有枸杞、杞根、枸忌、枸檵等名。其根在土中,故有地骨、地筋、地辅等名。其叶味甘,故有甜菜、甜菜头等名。枸杞子实、叶有补精益气之功,《植物名实图考》记载:“嫩叶作蔬,根实入服食家用,故有仙人杖之名。”[14]其根可退骨蒸暑热,故有“却暑”之名。
地骨皮药用历史亦十分悠久,但最初并非独立药材,而以“地骨”之别名记载于枸杞条下。早在战国时期《五十二病方》中即有:“取杞本长尺,大如指,削,舂木臼中,煮以酒□。”杞本即为枸杞之根,与地骨皮用法接近,前言部分已说明。《神农本草经》等本草著作中在枸杞条下载有“地骨”之别名[10]58,及至宋代《宝庆本草折衷》第一次提出“新分地骨皮:冬采根,去心,阴干,味苦,甘,寒,无毒。主肾家风”[15]784;元代《汤液本草》则单列出地骨皮一条,《本草品汇精要》对其作出解释:“按《汤液本草》,王海藏以地骨皮立条,概可见矣。考其名以地为阴,骨为里,皮为表,所以去骨蒸肌热之要药也。”[16]382书中认为其“地骨”之名来源于除骨蒸内热的功效。又有以形态命名者:如《本草原始》:“其根最长,故曰地骨,俗呼地骨皮。”[8]303清代张志聪在《侣山堂类辩》中对枸杞、地骨皮之名从谐音、五行相配结合天干地支的阴阳属性加以注释:“总名枸杞,无地骨皮、枸杞子之分。盖枸字谐狗,杞字谐己,狗属戌,而戌主右肾,肾主骨;而己属阴土,故有地骨之名。”[15]799
2 基原考证
枸杞虽入药历史悠久,但早期的本草著作中均未对其原植物形态作出详细描述。魏晋时期《名医别录》记载其产地及生境为“常山平泽及诸丘陵阪岸”,“常山”为今河北石家庄一带。查阅《中国植物志》,我国枸杞属植物有7种3变种,在该地主要分布有枸杞L.chinense及其变种北方枸杞L.chinensevar.potaniniiPojark.[17](见表1)。
表1 《中国植物志》记载我国枸杞属植物形态及产区
南北朝陶弘景[18]228在其著作《本草经集注》中记载枸杞“今出堂邑”,即今南京市北部。查阅《中国植物志》,枸杞属植物多分布于我国北部或西南地区,自然分布至长江流域仅枸杞L.chinense一种,故推断陶弘景所言枸杞的基原即为此种。
唐代《千金翼方》已有枸杞种植的记载及产地与品质描述:“畦中种子如种菜法……取甘州者为真,叶厚大者是。有刺叶小者是白棘。不堪服食,慎之。”[19]219并提出了枸杞与一种名为“白棘”的伪品的区别。又记载“凡枸杞生西南郡谷中及甘州者,其子味过于蒲桃,今兰州西去,邺城、灵州、九原并多,根茎尤大”。“甘州”为今甘肃省张掖市,“兰州”即今甘肃省兰州市,“灵州”今属宁夏吴忠,“九原”为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一带。这些地区已涵盖当今宁夏枸杞L.barbarum产区,推测唐代已有宁夏枸杞L.barbarum的人工栽培。“邺城”为今河北临漳县西、河南安阳市北郊一带,此地非宁夏枸杞L.barbarum自然分布区,可能为枸杞L.chinense。
产地向西北地区迁移是药材性味选择的结果,或提示此时枸杞主流基原已经发生变化。对照《中国植物志》,则这一地区分布有宁夏枸杞L.barbarum、枸杞L.chinense及其变种北方枸杞L.chinensevar.Potaninii、新疆枸杞L.dasystemumPojark.、黑果枸杞L.ruthenicumMurr.、截萼枸杞L.truncatumY. C. Wang多种,其“叶厚大”“其子味过于蒲桃”“根茎尤大”的特点与宁夏枸杞L.barbarum最为接近,宁夏枸杞L.barbarum栽培品根茎粗壮,叶略带肉质,长可达12 cm,果实味甜。而枸杞L.chinense叶为纸质,栽培品叶稍厚且大也与“叶厚大”相近,但《中国植物志》中记载其果实“甜而后味带微苦”与“味甘甚于葡萄”的描述有差别。实地考察该地区也有枸杞L.chinense资源的普遍分布,故不排除该种可能。
北宋《本草图经》对枸杞原植物形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生常山平泽及丘陵阪岸,今处处有之。春生苗,叶如石榴,叶而软薄,堪食,俗呼为甜菜。其茎干高三、五尺,作丛。六月、七月生小红紫花;随便结红实,形微长如枣核。其根名地骨。……世传蓬莱县南丘村多枸杞。高者一、二丈,其根蟠结甚固……润州州寺大井旁生枸杞,亦岁久。”[13]356我国分布的7种枸杞属Lycium植物中,根据其叶如石榴叶而软薄、生小红紫花,结红实如枣核等文字描述结合附图(见图1A)茎有刺,叶互生或丛生,叶卵状披针形,花萼3~4裂等特征,与今枸杞属枸杞L.chinense相接近。《本草图经》又记载蓬莱县所产的枸杞“高一二丈”者,“蓬莱”今属山东,该地目前几乎无枸杞属植物分布。《中国植物志》收载的枸杞属植物中,宁夏枸杞L.barbarum、枸杞L.chinense等经栽培都可长为较高大的灌木或小乔木,从《本草图经》所记载的分布地区来看,“处处有之”则广布种枸杞L.chinense的可能性最大。
《本草图经》中又记载了多种枸杞混淆品:“今人相传谓枸杞与枸棘二种相类,其实形长而枝无刺者,真枸杞也;圆而有刺者,枸棘也。枸棘不堪入药。”书中认为枸杞不生刺而果实长,枸棘茎生刺而果实圆,后者不堪入药。但《本草图经》提出的“真枸杞”无刺并无确凿依据,现代《中国植物志》中记载的枸杞属植物绝大部分都生有棘刺。寇宗奭在其著作《本草衍义》中提出反对观点:“后人徒劳分别,又为之枸棘,兹强生名耳。凡杞,未有无棘者,虽大至有成架,然亦有棘。但此物小则多刺,大则少刺,还如酸枣及棘,其实皆一也。”
《本草图经》又记载《神农本草经》下品有1种溲疏者亦与枸杞混淆:“子似枸杞,冬月熟,色赤。味甘、苦。苏恭云:形似空疏,木高丈许,白皮。其子,七月、八月熟,似枸杞子,味甘而两两相并。”《中国植物志》收载的溲疏属Deutzia植物为落叶灌木,但《本草图经》对其描述简短,无法确定其物种。《本草图经》就“仙人杖”这一枸杞别名叙述了因同物异名造成的药材基原混乱的现象:“又按:枸杞一名仙人杖,而陈藏器《拾遗》别有两种仙人杖,一种是枯死竹竿之色黑者,一种是菜类,并此为三物而同一名也。”《本草图经》又引述了陈子昂《观荆玉篇》的诗序记载一种“白棘”为仙人杖的混淆品。《千金翼方》中亦提及白棘为枸杞伪品:“有刺叶小者是白棘。不堪服食,慎之。”[19]219可见古代即存在枸杞的多种混淆品,但因其形态描述简单,无法准确界定这些混淆品的基原。
沈括[15]783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对陕西一种枸杞的描述:“陕西枸杞,长一、二丈,其围数寸,无刺,根皮如厚朴,甘美异于诸处。《千金翼》云:甘州者为真。叶厚大者,是大体出河西诸郡。其次江池间埂上者,实圆如樱桃,全少核,暴干如饼,极膏润有味。”宋代陕西包括今陕西和甘肃两省大部分、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西省运城地区及河南省三门峡市辖地。河西泛指黄河以西之地,汉、唐时多指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的地区。该地区分布有宁夏枸杞L.barbarum、枸杞L.chinense、新疆枸杞L.dasystemum、黑果枸杞L. ruthenicum、截萼枸杞L.truncatum多种,前文已考证《千金翼方》所载枸杞为L.barbarum或枸杞L.chinense的可能性较大。《中国植物志》记载截萼枸杞L.truncatum“高1~1.5米;分枝圆柱状,灰白色或灰黄色,少棘刺”,与“无刺”的特征最为接近,但不符合叶厚大、味甘美等特征,且分布较少。
明代《救荒本草》《本草品汇精要》等本草中对枸杞的植物形态描述多引自《本草图经》及《梦溪笔谈》,《本草品汇精要》完全延续了《本草图经》及《梦溪笔谈》的内容,而《救荒本草》则在《本草图经》原文“其茎干高三五尺”后附加了“上有小刺”,否认了《本草图经》中枸杞无刺的观点。
《本草品汇精要》所附药图(见图1B)均可见其叶互生或簇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萼裂片较多,果实红色等特征与枸杞L.chinense相近[20]。《救荒本草》所附药图(见图1C)中枸杞植物形态亦与枸杞L.chinense相近。《本草纲目》所附药图(见图1D)简略,茎无刺,叶对生,难以推测其物种;但李时珍提及枸杞“河西及甘州者,其子圆如樱桃,暴干紧小少核,干亦红润甘美,味如葡萄,可作果食,异于他处者。”味甘美的特征与宁夏枸杞L.barbarum较为接近。《本草原始》所附枸杞图(见图1E)与《救荒本草》附图相似,亦为枸杞L.chinense。清代《植物名实图考》所附图(见图1F)可见其茎直立,有刺,枝条细弱,弓状弯曲或俯垂,叶互生或簇生,叶卵圆形或狭披针形。花在长枝上单生或双生于叶腋,在短枝上则同叶簇生;花冠5深裂,裂片卵形,平展或稍向外反曲,与今枸杞L.chinense特征接近。
陈存仁[21]在《中国药学大辞典》中记载枸杞子时未给出拉丁名称,仅记载:“基本:系属茄科枸杞之子实”,其形态描述基本引用《本草图经》。《中国药物标本图影》[22]所附标本图(见图1G)可见卵状叶互生,花生于叶腋,亦与枸杞L.chinense特征相近,其枸杞标注为“甘枸杞”。
注:A.《本草图经》;B.《本草品汇精要》;C.《救荒本草》;D.《本草纲目》;E.《本草原始》;F.《植物名实图考》;G.《中国药物标本图影》。图1 不同历史时期本草典籍所附枸杞图
《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枸杞子:“来源为茄科枸杞属植物宁夏枸杞LyciumbarbarumL.或枸杞LyciumchinenseMill果实。”[23]601地骨皮“来源为茄科枸杞属植物枸杞LyciumchinenseMill的根皮。”又记载宁夏枸杞又名西枸杞,枸杞又名津枸杞[23]345。
1963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中记载枸杞子为茄科枸杞属植物宁夏枸杞L.barbarum或枸杞L.chinense的干燥成熟果实。栽培或野生,主产于宁夏、甘肃、河北等地。地骨皮为茄科植物枸杞L.chinense的干燥根皮,全国大部分地区多有生产。自1977年版起,历版《中国药典》均仅记载了宁夏枸杞L.barbarum为枸杞子药材的法定正品来源,而地骨皮的来源则变为宁夏枸杞L.barbarum或枸杞L.chinense的干燥根皮。1989年《中国道地药材》记载对枸杞子及地骨皮的原植物基原为“茄科(Solanaceae)植物宁夏枸杞LyciumbarbarumL.”[24]。
综上所述,历代本草文献记载枸杞药材基原以枸杞L.chinense和宁夏枸杞L.barbarum为主流,唐代以来便已人工栽培,自唐代起逐步推崇西北甘肃、宁夏等地所产宁夏枸杞L.barbarum,且主流产区自清代起从甘州迁移至中宁。《中国植物志》中记载两者的区别为宁夏枸杞“果实甜,无苦味”,而枸杞“果实甜而后味带微苦”,两者功效相同,口味选择或为其主流基原的变化的原因之一,主产区由甘州向宁夏的迁移或为另一主要因素,将在后文中详细阐释。地骨皮为枸杞根皮,在古代文献中常载于枸杞条下。战国时期《五十二病方》记载的“杞本”的入药用法即已接近地骨皮;东汉《神农本草经》则以“地骨”为枸杞之别名;南北朝《雷公炮炙论》中收载了枸杞根的炮制方法,至宋代《宝庆本草折衷》首次“新分地骨皮”。地骨皮至今主要来源于野生采集,因此其主流基原历代均以枸杞L.chinense根皮为主。
3 药用部位及性味变迁
3.1 唐代之前性味苦寒
西汉时期《淮南枕中记》记载了西河女子服枸杞法:“正月上寅采根,二月上卯治服之;三月上辰采茎,四月上巳治服之;五月上午采叶,六月上未治服之;七月上申采花,八月上酉治服之;九月上戌采子,十月上亥治服之;十一月上子采根,十二月上丑治服之。又有并花、实、根、茎、叶作煎,及单笮子汁煎膏服之,其功并等。”[15]356枸杞根、茎、叶、花、子实均可入药。
东汉《神农本草经》将枸杞列为上品:“味苦,寒。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久服坚筋骨,轻身耐老。一名杞根,一名地骨,一名枸忌,一名地辅。”[10]58其未明确药用部位,从别名及功效看更偏于以根入药。
魏晋《名医别录》:“根大寒,子微寒,无毒。主治风湿,下胸胁气,客热头痛,补内伤大劳嘘吸,坚筋骨,强阴,利大小肠。久服耐寒暑……冬采根,春夏采叶,秋采茎、实,阴干。”[11]44书中提及其根、叶、茎、实均可入药,并对根、子的性味做出区分,但不同部位的功效仍未分明。
南北朝《本草经集注》:“其叶可作羹,味小苦。世谚云:去家千里,勿食箩摩、枸杞。此言其补益精气,强盛阴道也……枸杞根、实,为服食家用,其说乃甚美,仙人之杖,远自有旨乎也。”[18]228书中增加了叶的性味记载,其味小苦且可作羹食,其根、实则作为药物以养生。
《雷公炮炙论》中有“枸杞根”一条,并明确药用部位为其皮部,且记载叶、子实、根均可食用:“凡使根,掘得后,使东流水浸,以物刷上土了,然后待干,破去心,用熟甘草汤浸一宿,然后焙干用……春食叶,夏食子,秋冬食根并子也。”[25]6
综上可见,唐代之前的本草文献对枸杞各部分的性味功效区分并不明晰,东汉时期《神农本草经》记载其味苦,寒是对整体而言;魏晋时期《名医别录》对枸杞根和枸杞子的性味做出区分:“根大寒,子微寒”,功效上仍未作明确的区分。
3.2 唐代枸杞子性味转为甘平
唐代《药性论》中对枸杞各部位的性味功效作出区分:“枸杞,臣,子、叶同说,味甘,平。能补益精,诸不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令人长寿。叶和羊肉作羹,益人,甚除风,明目。若渴,可煮作饮,代茶饮之。白色无刺者良。与奶酪相恶。发热诸毒,烦闷,可单煮汁解之。能消热面毒。又,根皮细剉,面拌熟煮吞之,主治肾家风,良。”[12]293《名医别录》记载枸杞“子微寒”,而《药性论》中枸杞子的性味则转为“甘、平”,且提出枸杞叶与枸杞子性味相同,两者同有补益、安神等功效。《药性论》明确了根用的是皮部。其“白色无刺者”则不知所指为何部位,或为灰白色的枝条。然而南宋《宝庆本草折衷》将这一形容归在枸杞叶下:“其叶如石榴叶而软薄,以白色无刺者良。”又陈承《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并图经》:“又有根去上浮麄皮一重,近白者一重,色微紫,极薄,阴干,治金疮有神验。”[15]784“麄”同“粗”,则白色可能指去掉粗皮后的根的颜色。
《食疗本草》中枸杞各部位的功效多引自《药性论》,但只言枸杞性寒,未区别不同部位的功效。较《药性论》又增加了根“主去骨热,消渴”,叶“能去眼中风痒赤膜,擣叶汁点之良”的功效[12]294。其后《圣惠方》《兵部手集》等方书多引用枸杞子浸酒,枸杞叶榨汁滴眼,枸杞根皮细剉末和面拌熟吞食等记载。
孙思邈[19]219《千金翼方》亦提及枸杞“其子味过于蒲桃”,说明唐代已开始推崇味甜者。《千金方》枸杞叶项下记载:“味苦,平,濇,无毒。补虚羸,益精髓。谚云:去家千里勿食萝摩、枸杞。此则言强阳道,资阴气速疾也。”[26]430提出枸杞叶味苦,性平,且有补益之功。《千金方》中还记载了枸杞子及根的功效用法:“治肝虚或当风眼泪等新病方:枸杞子取肥者二升捣破,内绢袋置罐中,以酒一斗浸讫,密封勿泄气,三七日,每旦饮之,任性勿醉。”[26]196又方:“治虚劳客热。用枸杞根末调服,有固疾人不得喫。”
可见唐代的本草方书中已对枸杞各部分的功效做出区分,且对枸杞子的性味出现甘、平的新认识。这种性味上新的认识可能与唐代入药枸杞基原逐渐转变为西北地区所产的宁夏枸杞L.barbarum有关,在前文基原部分已有阐述。宁夏枸杞L.barbarum果实膏润甘甜,为唐代医家所推崇,故出现了枸杞子性味“甘、平”的记载。
3.3 宋元时期性味认识出现分歧
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枸杞陕西极边生者高丈余……根皮如厚朴,甘美异于他处者……实圆如樱桃,全少核,暴干如饼,极膏润有味。”沈括提及其根皮、果实,且味甘美膏润。
寇宗奭[27]《本草衍义》首次别出“枸杞”作为梗皮部位的药材名,并将其与枸杞子、根的药性做出区别:“枸杞当用梗皮,地骨当用根皮,枸杞子当用其红实,是一物有三用。其皮寒,根大寒,子微寒,亦三等。”“梗”即植物的枝或茎,“梗皮”即与现代用语“茎(枝)皮”相契合。
南宋陈衍[15]784《宝庆本草折衷》首次记载地骨皮为1味独立药材,并对枸杞的各部位分别从别名、性味、功效等方面都做出详细描述,认为“枸杞”为梗皮部位入药的名称:“枸杞,臣。一名枸杞梗皮……秋采茎皮,阴干。味苦,寒,无毒。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风湿,下胸脇气,客热头痛,补内伤劳嘘吸。坚筋骨,强阴,利大小肠。”而“地骨皮”为根皮部位入药的名称:“新分地骨皮,今从寇氏,缀以皮字。一名枸杞根皮。一名杞根,一名地辅。所出与枸杞同。冬采根,去心,阴干。味苦、甘,寒,无毒。主肾家风。”枸杞子、叶则另立一条:“新分枸杞子(叶附)。今从寇氏等,缀以子字。一名枸杞红实,一名羊乳。所出亦与枸杞同。秋采实,日干。附:叶,一名甜菜。春夏采。味甘,平,微寒,无毒。补益精诸不足,易颜变白,明目安神。同前分。”陈衍认同寇宗奭提出的将枸杞一物分为三用:“寇氏论枸杞当用梗皮,地骨当用根皮,枸杞子当用其红实,是一物而有三用。故《千金方》已三其用矣。然性味亦殊,兹各分条品,非强异也。”但其对各部位性味的认识与寇宗奭不同。
元代王好古[28]《汤液本草》单列出地骨皮一条,记载其性味功效:“气寒,味苦,阴也。大寒,无毒……《象》云:解骨蒸、肌热,主风湿痹,消渴。坚筋骨。去骨,用根皮。《心》云:去肌热及骨中之热。《珍》云:凉血凉骨。”后元明时期诸多本草著作如《本草发挥》《滇南本草》《本草集要》中对地骨皮性味功效的记载均基本为“气寒,味苦。解骨蒸肌热,主消渴,风湿痺,坚筋骨。”
元代及明代早期本草中对枸杞各部位性味的认识大多延续《本草衍义》,如吴瑞[15]785《日用本草》:“枸杞秋宜采叶,冬宜采茎、实。枸杞当用梗皮,地骨当用根皮。枸杞子当用红实者。味苦,性寒,无毒。”王纶《本草集要》:“枸杞味苦,气寒。根大寒,子微寒。无毒。”滕弘《神农本经会通》:“枸杞臣也。冬采根,名地骨,用皮去骨。春夏采叶,秋采茎叶,阴干。白色,无刺者良。味苦,气寒。根,大寒。子,微寒。无毒。”
综上可见,宋代对枸杞各部位的性味认识出现分歧,《本草衍义》记载“其皮寒,根大寒,子微寒”,而《宝庆本草折衷》记载地骨皮“味苦、甘,寒”,枸杞子及叶“味甘,平,微寒”。
3.4 清末确定枸杞子甘平、地骨皮甘淡寒
明清时期本草医书中记载枸杞的药用部位缩小至地骨皮和枸杞子2种,对其功效认识也基达成一致并延续,枸杞子主补肾,生精养血、明目安神;地骨皮主无定之风邪,有汗之骨蒸、滋阴凉血,但对于两者的性味仍存在争论。
明代《本草品汇精要》枸杞条下记载其性味:“【味】苦。实:甘。【性】寒。实:微寒。【气】气薄味厚阴也。【主】强阴,益精。”而“地骨皮”条下记载:“【味】苦。【性】大寒,泄。【气】气薄味厚,阴也。【主】无定之风邪,有汗之骨蒸。”[16]382可见此时枸杞子的性味已由之前的“苦,微寒”转为“甘,微寒”。《救荒本草》记载了2种枸杞的性味,一种为“味微苦性寒,根大寒,子微寒无毒”,延续《名医别录》中对枸杞根及子性味的记载。又记载“一云味甘平,白色无刺者良”,则延续《药性论》中对枸杞子叶性味的记载。性味上的区分和偏好或为枸杞药用基原发生改变的提示。其后一段时间内的本草医书中对地骨皮的性味已达成统一,认为其味苦,性寒。但对枸杞子的性味仍有不同意见,如《医学统旨》:“枸杞子气微寒,味苦”,而《药性粗评》中则记载枸杞子“性微寒,味甘”。
随着历史发展,又有古代医药家提出枸杞子苦、甘2味并存。《本草约言》:“味苦、甘,气寒”;陈嘉谟[29]234《本草蒙筌》:“枸杞子味甘、苦,气微寒。无毒”;《本草发明》:“枸杞子上品,君。气微寒,味甘、苦。”
至《本草纲目》李时珍[7]1416对前人争论未定枸杞各部位、性味、功效作出详尽的辨析:“今考本经止云枸杞,不指是根、茎、叶、子。别录乃增根大寒、子微寒字,似以枸杞为苗;而甄氏药性论乃云枸杞甘平,子、叶皆同,似以枸杞为根;寇氏衍义又以枸杞为梗皮,皆是臆说。按陶弘景言枸杞根实为服食家用。西河女子服枸杞法,根、茎、叶、花、实俱采用。则本经所列气味主治,盖通根、苗、花、实而言,初无分别也。后世以枸杞子为滋补药,地骨皮为退热药,始歧而二之。窃谓枸杞苗叶味苦甘而气凉,根味甘淡气寒,子味甘气平。气味既殊,则功用当别。此后人发前人未到之处者也。”李时珍认为,《神农本草经》并未区分枸杞不同部位的性效主治,其所载的性味功效是指枸杞整体而言,“通指枸杞根、苗、花、实并用之功也”,及至后世才以滋补和退热的不同功效将枸杞子和地骨皮分为2种药材,而枸杞苗、叶、根、实各部位气味功效确有不同,故后人才区分出不同的功效。李时珍以枸杞子为滋补药,故而性味为甘、平。
李时珍后的本草文献对枸杞的性味仍未达到统一。明代医家对地骨皮的性味又出现新的认识,如《本草约言》《药性会元》等中出现“性平”的记载,李中梓《医宗必读·本草征要下》出现“味甘”的记载。李时珍后诸本草对枸杞子的性味也由苦转为甘,由寒转为平或微温(见表2)。
表2 不同历史时期本草典籍所载枸杞子及地骨皮性味
清代本草文献对地骨皮的性味已基本认同为“甘、寒”,关于枸杞子性味的功效仍未统一。陆以湉[15]811《冷庐医话》:“枸杞子,诸家本草有谓其甘平者,有谓其苦寒者,有谓其微寒者,有谓其甘微温者,均未尝抉发其理。惟张石顽《本经逢原》谓味甘色赤,性温无疑,缘《本经》根子合论无分,以致后人或言子性微寒,根性大寒,盖有惑于一本无寒热两殊之理……安有味甘色赤形质滋腴之物性寒之理?其辨别独精胜于诸家。余壮岁服药,每用枸杞子必齿痛,中年后服之甚安。又尝验之肝病有火者,服枸杞子往往增剧,谓非性温之征耶?”他认为,味甘、色赤、形质滋腴必然是温补之性,且认为有肝火者服用枸杞子后病情加重,更佐证了这一观点。而黄宫绣[30]《本草求真》中则认为枸杞子味甘而性寒,不可用以治疗虚寒阳虚:“今人因见色赤妄谓枸杞补阳。其失远矣!岂有甘润气寒之品而尚可言补阳耶?若以色赤为补阳,则红花紫草其色更赤,何以不言补阳而曰活血……试以虚寒服此,不惟阳不能补,且更见有滑脱泄泻之弊矣。可不慎欤?”陈士铎[15]803《本草新编》则认为服用枸杞子后阳虚证不见好转,是因为枸杞子性平,补阳之力微弱的缘故:“然则吾子服枸杞而阳不兴者,乃阳衰之极也。枸杞力微,安得有效乎。”但总体来看,大多数医家已认可枸杞子甘平滋补的属性。
综上可见,枸杞入药各部位的性味的变迁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各医家对枸杞性味认知的差别及转变与基原的变迁及混用有关。早期所用基原主流多为枸杞L.chinense,略带苦味,故东汉时期《神农本草经》记载其味苦,寒是对整体而言;魏晋时期《名医别录》对枸杞根和枸杞子的性味做出区分:“根大寒,子微寒”;唐代医家推崇西北地区所产味道甘厚的宁夏枸杞L.barbarum,故对枸杞子及叶的性味认识转为甘、平;宋代对各部位的性味认识出现分歧,《本草衍义》记载“其皮寒,根大寒,子微寒”,而《宝庆本草折衷》记载地骨皮“味苦、甘,寒”,枸杞子及叶“味甘,平,微寒”;明清时期入药部位则缩小至根皮与果实,枸杞子的性味经历了甘寒、甘微寒、苦甘并存气微寒多个阶段,最终多数认可其味甘性平,并延续至今。历代医家对枸杞子的性味认知复杂且有差异,或因略带苦味的枸杞L.chinense与味甘的宁夏枸杞L.barbarum一直并用所致,故南北朝至宋代文献中一直有“子微寒”的记载。而最终多数认可其性味甘、平,也说明枸杞子的主流基原已偏向味甘的宁夏枸杞L.barbarum。地骨皮的性味认识经历了“苦寒、甘平、苦平”多个阶段后最终多数认可其味甘淡而寒。
4 产地及品质变迁
4.1 产地变迁
前文对枸杞基原的考证时已多次提到枸杞道地性的迁移。魏晋时期,本草文献记载枸杞的产地为常山、堂邑,即今河北、南京地区,并记载其味苦性寒;唐代起则记载“甘州者为真”,“甘州”今属甘肃,其产区已转移至西北地区,且性味也转为甘平;《中国植物志》中记载宁夏枸杞L.barbarum“果实甜,无苦味”,而枸杞L.chinense“果实甜而后味带微苦”,则提示枸杞基原的主流品种已发生变化。
唐代《千金翼方》记载枸杞:“取甘州者为真,叶厚大者是……凡枸杞生西南郡谷中及甘州者,其子味过于蒲桃,今兰州西去,邺城、灵州、九原并多,根茎尤大。”[19]219“甘州”为今甘肃省张掖市,“邺城”为今河北临漳县西(邺北城、邺南城遗址等)、河南安阳市北郊(曹操高陵等)一带,“灵州”今属宁夏吴忠市境内,“九原”为今包头市九原区。《千金翼方》首次提出了甘州为枸杞道地产区。
宋代《梦溪笔谈》提及1种陕西枸杞质量佳,根皮如厚朴,甘美异于他处者。当时陕西亦包含今甘肃、青海、宁夏一带。《梦溪笔谈》引用了《千金翼》对枸杞的记载,也认可甘州为枸杞道地产区。而后明清本草多记载枸杞处处有之,以甘州为道地。
明代《本草品汇精要》中记载枸杞及地骨皮药材的产地为:“〔图经曰〕生常山平泽及丘陵阪岸,今处处有之。〔道地〕实:陕西甘州茂州。”[16]382“茂州”治所在汶山(今茂汶),辖境相当今四川北川、汶川及茂汶羌族自治县等地。除《本草图经》《本草品汇精要》外其他本草鲜有提及。
《药性要略大全》:“处处有之,惟甘、泉州出者良。”明清时期,福建省设泉州府,今泉州为福建省东南沿海地级市。《本草约言》:“甘泉州出者妙。至于土产,止于利大小肠,明目清心,除烦热而已。”[15]792明清本草文献多记载枸杞独以甘州所产者绝佳,泉州仅有几处记载。清代《本经逢原》在地骨皮条下记载“泉州者良”。《本草求原》在地骨皮条下记载:“生西土甘州、泉州,其功如此。他产则大寒,泻热而已。”[15]810
明代《本草蒙筌》:“近道田侧俱有,甘肃州(并属陕西)者独佳。”[29]234明确陕甘一带的枸杞品质较好。
《本草纲目》综合整理了《名医别录》《千金翼方》《梦溪笔谈》等前代文献对枸杞产地的记载,更加详细地描述了枸杞药材的道地品质:“古者枸杞、地骨取常山者为上,其他丘陵阪岸者皆可用。后世惟取陕西者良,而又以甘州者为绝品。今陕之兰州、灵州、九原以西枸杞,并是大树,其叶厚根粗。河西及甘州者,其子圆如樱桃,暴干紧小少核,干亦红润甘美,味如葡萄,可作果食,异于他处者。沈存中笔谈亦言:陕西极边生者高丈余,大可作柱。叶长数寸,无刺。根皮如厚朴。则入药大抵以河西者为上也。”[7]1416“兰州”今属甘肃,曾为陕西辖区,“灵州”今属宁夏吴忠市境内,“九原”为今包头市九原区。“河西”指青海甘肃两省黄河以西地区,“甘州”为今甘肃省张掖市。《本草纲目》仍以甘州为道地,且记载陕甘宁以及内蒙包头所产的枸杞甘美质润,品质优良。李时珍后明代本草诸如《本草原始》《分部本草妙用》《仁寿堂药镜》《景岳全书》等均记载甘州为枸杞的优质产区。地方县志如《万历甘镇志》中亦记载:“今内地药称甘杞,然唯镇番者为佳。”[31]镇番卫为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置,辖治今甘肃省民勤县。
清代众多本草文献中仍记载枸杞以甘州所产者为良,然而因生产消费体系、生产环境等变化,枸杞产地开始逐渐由甘肃向宁夏迁移。枸杞产区转移至宁夏在明代后期已见端倪,《物理小识》记载1种西宁枸杞:“西宁子少而味甘,他处子多。惠安堡枸杞遍野,秋熟最盛。”“惠安堡”为今宁夏中宁县。
自清代乾隆年始,地方县志中即出现宁夏成为枸杞主产区的记载。《中卫县志》记载:“宁安一带家种杞园,各省入药甘枸杞皆宁产也。”[32]清代《甘肃新通志》:“枸杞,出惠宁堡者佳,甘州府次之。”
清末民初时期,甘州作为枸杞道地产区逐渐没落,而被宁夏取代。民国时期曹炳章[33]38注《增订伪药条辨》:“【土枸杞】枸杞子气味甘寒,主坚筋骨,耐老除风,去虚劳,补精气。以陕西甘州所产者为胜。近有一种粒小色淡,味不甚甘,皆本地所出之土枸杞,非甘州上品也。炳章按:枸杞子,陕西潼关长城边出者,肉厚糯润,紫红色,颗粒粗长,味甘者为佳。宁夏产者,颗大色红有蒂,略次。东北关外行之。甘肃镇蕃长城边出者,粒细红圆活,味亦甘,此货过霉天即发黑,甚难久藏,略次。他如闽、浙及各地产者,旧地皆曰土杞子,粒小,味甘淡兼苦,肉薄性微凉,不入补益药,为最次。”《甘肃通志稿》:“枸杞,出中卫宁安堡者佳,甘州府次之。”[34]有学者从历史地理方面研究其产地转移的原因,清代河西走廊正处于第三次农业开发高潮,人口增多,河流上游开发程度显著,致使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河湖萎缩,荒漠化程度加剧[35]。河西走廊多为依赖祁连山冰雪融水补给的短小内流河,流量大且泥沙含量丰富的黄河却几乎贯穿整个宁夏的枸杞产区。甘州枸杞遭受荒漠化影响减产衰落的同时,宁夏中卫枸杞园种植的枸杞则大量产出并外销。在甘肃、宁夏尚未分省之前,大量的宁产枸杞以享誉已久的“甘枸杞”之名大量行销至甘肃省以外的枸杞需求区并得到认同。而清代医药学家多不在甘肃、宁夏等地,而著作学术主体偏重于性味临床功效而不细纠其产区,致使枸杞道地产区由甘肃转移为宁夏直到清末民初才为主流医药家所认可。
近现代以来枸杞子引种地区较多,形成“西枸杞”和“津枸杞”2种主流道地药材,津枸杞又名“血枸杞”。1959年《药材资料汇编》记载其历史产区:“‘西枸杞’主产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宁安堡)、中卫、灵武一带,称宁夏枸杞。‘津杞子’产于河北大城、靖海、杨柳青、青县等地,集散于天津,因其色红如血,又称‘血杞子’。新疆亦有产,粒小如津杞子。”[36]其商品规格为:“西枸杞以中宁所产为佳……为杞中隽品,中宁又分东西两乡,东乡货肥大肉厚,西乡货粒长而瘦。余地所产品质稍逊。津杞子,分血杞王、血杞二种,状似葡萄干略小,外皮皱缩鲜红……一般所见津杞,以色艳红肉薄籽多,带圆形者居多,其质不及西枸杞。”
《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记载地骨皮:“生于原野及山野阳坡;多为栽培。我国南北各省均有分布。”[23]345又在枸杞子项下记载:“宁夏枸杞(西枸杞):多生于潮湿、强日照、土层深厚的黄土沟岸及山坡。分布于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野生和栽培均有。枸杞(津枸杞):描述详见地骨皮项下。附注:市售品尚有一种‘甘枸杞’,主产于甘肃民勤,张掖,新疆奇台等地。甘肃产者成‘甘州子’,为土库曼枸杞LyciumturcomanicumTurcz.和西北枸杞LyciumpotaniniiPojank的果实;新疆产者称‘古城子’,为毛蕊枸杞LyciumdasystemumPojank的果实。甘枸杞果实较小;长6~9 mm,表面暗红色,无光泽,味甘而酸。”[23]601甘肃民勤、张掖为古代记载枸杞的道地产区。《中国植物志》中记载我国一些植物分类工作者常将新疆枸杞L.dasystemum鉴定为土库曼枸杞L.turcomanicum,但两者是否为同种有待进一步研究。而“西北枸杞”即为《中国植物志》中的北方枸杞L.chinensevar.potaninii。
综上可见,枸杞的产区历史变迁为:汉魏时期产于常山、堂邑等中原地区;而自唐代起提出甘州为枸杞的道地产区;宋元明清主流本草均认可陕甘地区所产枸杞品质优良;至清代,由于口味、产量、经济等原因,枸杞的道地产区开始由甘肃向宁夏迁移;直至清代中晚期,宁夏取代甘肃成为枸杞最优产区为医家所认可。近代以来,由于引种地区较多,而自然条件不同导致产品质量有差别,枸杞商品分为西枸杞(宁夏枸杞L.barbarumL.)和津枸杞(枸杞L.chinense及北方枸杞L.chinensevar.potaninii)2种。西枸杞主产自宁夏、甘肃、内蒙古、新疆等地,津枸杞主产于山西、河北等地,集散于天津。现代枸杞药材主产于宁夏、青海、甘肃、新疆以及少量产于河北等地。
4.2 枸杞子与地骨皮历代品质评价
枸杞子的品质评价几度发生变化,唐代《千金翼方》记载甘州所产的枸杞为真,该种枸杞“实圆如樱桃。全少核,暴干如饼,极膏润有味”[19]219。明代《本草蒙筌》提出:“紫熟味甜,粗小膏润者有力;赤黯味淡,颗大枯燥者无能。今市家多以蜜拌欺人,不可不细认尔。”[29]234后世本草著作或受其影响,多认为枸杞以个小,肉紧实,红润者为佳。《本草纲目》:“其子圆如樱桃,暴干紧小,少核,干亦红润甘美,味如葡萄,可作果食,异于他处者。”[7]1416《仁寿堂药镜》:“产甘州,色红润、圆小,核少,甘美者良。”《药品化义》:“甘州枸杞,体润圆小,核少色紫,味甘者佳。如体枯粒大,色赤黯味淡者,不堪用。”[15]798清代《医林纂要探源》:“以甘州产为最,粒不大而味多甘。”古代医家及本草学家多认为枸杞子以个小紧实者为佳,而清末王士雄《归砚录》提出否认观点:“服食家以细小紫色者为甘枸杞,非也。余所见真者,大而赤,少子,即如川贝母,大如龙眼、川附子,八枚重一斤,人多不识。”[15]811王士雄提出甘枸杞并非细小紫色,而是个大而赤红。
《增订伪药条辨》:“以陕西甘州所产者为胜。近有一种粒小色淡,味不甚甘,皆本地所出只之土枸杞,非甘州之上品也。炳章按:枸杞子,以陕西潼关长城边出者肉厚糯润,紫红色,颗粒粗长,味甘者为佳。宁夏产者,颗大色红有蒂,略次。东北关外行之。甘肃镇番长城边出者,粒细红圆活,味亦甘,此货过霉天即发黑,甚难久藏,略次。他如闽、浙及各地产者,旧地皆曰土枸杞,粒小,味甘淡兼苦,肉薄性微凉,不入补益药,为最次。”[33]38认为颗粒粗长、质厚润者为佳,而粒小则品质较次。
《药材资料汇编》记载的2种枸杞主流产品,西枸杞以肉厚、色红、粒大、籽少为佳,津枸杞以肉厚粒大,色红籽少为良,肉薄粒小、籽多色黑为次。1963年版《中国药典》“枸杞子:以粒大、肉厚、种子少、色红、质柔软者为佳,粒小、肉薄、种子多、色灰红者质次。”[37]196《中华本草》:“以粒大、色红、肉厚、质柔润、籽少、味甜者为佳。”[38]268可见近现代以来,本草及药材标准等文献中枸杞均推崇粒大、肉厚。质柔润者,而摒弃了明代以来所推崇的紧小者。
在市场经济、口味、疗效等因素的影响下,以大为美成为当前枸杞品种选育的主流导向。查阅文献可知,现代已从提高产量、增强抗逆性等角度出发,培育出宁夏枸杞的一系列新品种[39-47],如偏重于鲜食的宁杞5号、宁杞6号,偏于制干用的宁杞7号,偏于叶用的宁杞9号等。目前,市场以宁杞1号及7号为主流,前者为宁夏农林科学院1973年从中宁原农家品种大麻叶的丰产茨园中采用单株选优方法选育,后经无性扩繁形成的无性系。1973—1987年,以大麻叶等优系为对照,进行宁夏、内蒙、新疆等地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栽。相关试验于1987年通过成果鉴定,在宁夏、内蒙、新疆、青海等省区广为引种,是我国枸杞的主栽品种,其鲜果橙红色,果表光亮,平均单果质量0.586 g,最大单果质量1.42 g。宁杞7号为专家从宁夏枸杞生产园中选育出的无性系新品种,在多年多点的品种对比试验与区域试验中表现出生长快、自交亲和水平高、抗逆性强、丰产、稳产、果粒大、等级率高等特点。该品种单果质量0.72 g,较宁杞1号的0.56 g增加近30%。干果等级率、多糖含量、甜菜碱含量、胡萝卜素含量等均比宁杞1号有显著增加。这2个品种移栽至其他地区后品质也存在较大差异,宁夏与甘肃靖远、内蒙等地域接近的区域性状相近;青海所产者肉较厚,含单糖量高;甘肃瓜州与新疆精河所产者粒型圆,单糖含量较多,味甜;河北所产者基原为中华枸杞L.chinense,味苦,籽多,肉薄。不断往大方向发展是否会影响临床疗效尚无研究,需关注其对品质的影响。
地骨皮的品质评价则较枸杞子少。南北朝《雷公炮炙论》:“其根若似物命名者上。”[25]6宋代《梦溪笔谈》记载陕西枸杞:“根皮如厚朴,甘美异于他处者。”明代《景岳全书》:“南者苦味轻,微有甘辛,北者大苦性劣,入药惟南者为佳。”《增订伪药条辨》:“近今市肆所售‘硬地骨’,不知何种草根伪充。闻是风药,其性燥烈,大相反,若误服之,则贻害多矣。炳章按:地骨皮,非陕枸杞根之皮,乃长江土枸杞之根皮。三月出新。江南古城亳州、苏州、江北出者,皮薄性糯,色黄黑,气微香,片大无骨者,为最佳。湖北出者,皮粗厚而大,性硬质松,色黄兼有白斑,梗多为攻。郑君所云硬骨皮,即此是也。”[33]38近现代以来,本草文献中对地骨皮的质量评价均以块大、肉厚、无木心者为佳。1963年版《中国药典》:“以块大肉厚、无木心与杂质者为佳。”[37]98《中华本草》:“以筒粗,肉厚,整齐,无木心及碎片者为佳。”[38]274《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以块大、肉厚、无木心者为佳”[48](见表3)。
表3 不同历史时期本草典籍所载枸杞产地及品质评价
续表3
5 采收加工炮制考证
自《名医别录》记载“冬采根,春夏采叶,秋采茎、实”后,历代本草均认可并延续这一采收时间。其干燥方式有阴干和曝干2种。
南北朝《雷公炮炙论》记载:“凡使根,掘得后,使东流水浸,以物刷上土了,然后待干,破去心,用熟甘草汤浸一宿,然后焙干用。”[25]6地骨皮的这一炮制加工方式被历代本草典籍所引用。唐代《药性论》《食疗本草》中均提及枸杞叶可做羹食用,煮汁消热,捣汁滴眼等,根皮则细锉后拌面吞食。同为唐代,孙思邈《千金方》中记载了枸杞子“酒浸”“煮六沸”“熟研”等炮制方法,酒浸捣的炮制方法为后世本草典籍延续并广泛应用。
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中记载了枸杞子、地骨皮以及枸杞叶的多种炮制方法[53-55]。枸杞子有“择”“拣净”“去茎蒂”“去蒂”等净制加工方法以及“为末”“汤洗”“炒”“炒黄”“焙”“细锉炒令微黄”“九炊九曝”“炮裂去皮脐”等炮制工艺。枸杞叶多为研汁;地骨皮则取枸杞根皮,有“剉碎”“捣罗为末”“锉炒”“炒黄”等。
明代枸杞在延续酒浸捣的炮制工艺上增加了甘草制、菊花制、人乳制等方法。《仁术便览》中记载:“枸杞子甘州红小者佳。去萼,酒浸,用同菊花拌,焙,去菊花。”[56]人乳制则出自《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去枯者及蒂,人乳润过,烘干。”《景岳全书》中记载了地骨皮“童便浸晒”的加工方式。
清代则又增加了酒蒸、制炭,童便拌蒸等炮制工艺。如《本草害利》:“九月采子,酒润一夜,捣烂入药。或用炭。”[57]《得配本草》:“甘草汤浸,或好酒浸蒸。恐温热,童便拌蒸。”[58]《本草从新》提出“童便咸寒,能降火滋阴,润肺清癖”[59],则可制枸杞之温。地骨皮的炮制方式也更加多样,《本草述钩元》:“恐其太寒,以酒蒸用。根多不能得河西者,必以醇酒浸,近火处顿干。”《本草求原》:“土产地骨皮,宜酒浸,焙干三次,不可令熟,方可入清补之剂。”
可见历代本草文献记载的枸杞子炮制工艺有净制、炒或焙、加辅料制三大类。地黄、菊花、菟丝子等具有滋肾补肝、益精明目功效的药材常与枸杞配伍使用,酒制则贯穿枸杞子整个炮制历史发展过程。近现代以来,酒制枸杞的炮制方法逐渐不再广泛应用,推测可能有如下原因:枸杞子肉质厚润含水分较多,且表面有蜡质层阻止水分蒸发,干燥过程中易发生霉变,酒浸可延长其保存时间。经课题组实地调查发现,现代多以碱液处理枸杞表面蜡质层,使干燥速度极大加快,则无需再以酒制防腐;酒性温以制寒性,而从古至今枸杞子的性味认识从苦寒逐渐变为甘平,则酒制的必要性降低;从现代生产条件、经济成本等因素考虑,酒制大规模生产较为困难。《中国药典》中记载枸杞子的炮制方式仅净制一种。
现代研究表明,碱液处理除去枸杞表面蜡质层可加快其干燥速度,改善枸杞色泽及复水率,使多糖、黄酮、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60];但当碱液浓度过大时,会破坏枸杞子表层,致使营养物质流出。且化学物质残留会影响色泽外观,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影响功效成分等。故研究衡量其利弊的同时应开发新的干燥技术。
地骨皮为枸杞根皮,其炮制方式有细锉、锉炒、剉碎后煎等,而《雷公炮炙论》提出的甘草浸后焙干为历代医家所认可,或因甘草性温可制其过寒。宋代方书中出现地骨皮炒制的记载,但在后世文献较少见。明清时期又增加了童便制、酒浸等炮制方法。目前部分地区保留着炒地骨皮的加工,其操作为将锅烧热,加入麦麸至冒烟时,倒入地骨皮片,拌炒至表面微黄色,取出,筛取麦麸,放凉取用[61]。《中华本草》中记载里2种地骨皮炮制品:“1.地骨皮: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留木心,洗净,略润,切段,晒干,筛去灰屑。2.炒地骨皮:现行,先将锅烧热,加入麦麸至冒烟时,倒入地骨皮片,拌炒至表面微黄色,取出,筛去麦麸,放凉。”[38]275李玉丽等[4]认为麸炒后入药用可缓和其寒性,但高温能使其部分有效成分破坏或分解,影响药效,故现在地骨皮麸炒使用较少。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规定枸杞子:“夏、秋二季果实呈红色时采收,热风烘干,除去果梗,或晾至皮皱后,晒干,除去果梗”;地骨皮:“春初或秋后采挖根部,洗净,剥取根皮,晒干。【炮制】除去杂质及残余木心,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62]历代采收加工炮制方式见表4。
表4 不同历史时期本草典籍所载枸杞采收加工与炮制方法
续表4
6 小结
本研究从原植物形态、性味及道地性变迁方面综合考证了枸杞药材基原的历史变迁过程,并对其炮制加工方式进行了系统梳理。枸杞最初记载产于常山、堂邑等地,从产地分布看最大的可能性味广布种枸杞L.chinense,其性味为苦寒;唐代《千金翼方》首次提出“甘州”为枸杞道地产区,其产区为今甘肃、宁夏一带,且叶厚大味甘的特征与宁夏枸杞L.barbarum最为接近;宋代《本草图经》中对枸杞原植物的文字描述及附图特征与枸杞L.chinense最为接近,明清时期主流本草中对枸杞的原植物形态描述多引自《本草图经》,但历代本草典籍所载的枸杞道地产区“甘州”一带今亦有宁夏枸杞L.barbarum的分布。药用部位缩小至枸杞子与地骨皮,性味认识则经历了复杂的过程,最终枸杞子性味认识趋于甘平,地骨皮则为甘淡、寒。清代医家仍延续前代本草医书中对枸杞产区的记载,然地方志记载枸杞的道地已从甘州转移至宁夏,至清末民初方为医家所认可。历代本草典籍均记载枸杞冬采根,春夏采叶,秋采实,晒干或阴干。枸杞子以酒浸捣为主流炮制工艺,而历代多认可地骨皮以《雷公炮炙论》中所载的甘草汤浸泡后焙干的炮制方式,宋代出现炒制,明清时期增加童便制、酒浸或酒蒸后焙干等炮制方法,近现代来各地炮制规范中收载的大多是生地骨皮。《中国药典》中对两者的炮制方法均为净制。
经典名方目录中包含枸杞的2首药方“暖肝煎”“一贯煎”为明清时期药方,原方记载为“枸杞”;包含地骨皮的5首名方“泻白散”“清心莲子饮”为宋代药方,“清骨散”为明代药方,“清经散”“两地汤”清代药方,除“泻白散”中记载地骨皮“洗去土,焙”外,其余原方记载为“地骨皮”,未标明其炮制方式。前文考证已知宋明清时期本草文献记载枸杞的主流基原为宁夏枸杞L.barbarum和枸杞L.chinense,但清代以来逐渐以产于宁夏的枸杞为最佳,且明确推崇味甜者,宁夏枸杞L.barbarum味甘,而枸杞L.chinense味甘而回苦,1977年及之后版本的《中国药典》中不再收载,故涉及经典名方中枸杞子的药材当选用宁夏枸杞L.barbarum,然近年来的品种更替,使得其品质与古代所用呈现差异,应重视品种变化对品质的影响;地骨皮至今主要来源于野生采集,其历代主流基原均为枸杞L.chinense,药用部位为其根皮,因此经典名方中涉及地骨皮的药材可选择L.chinense,然需注意其资源蕴藏问题。
枸杞的加工方式遵循《中国药典》规定,夏、秋两季果实呈红色时采收,热风烘干,除去果梗,或晾至皮皱后,晒干,除去果梗。对于当前食用碱处理便于干燥也应开展深入的研究。建议经典名方中地骨皮的采收加工方式亦遵循《中国药典》,春初或秋后采挖根部,洗净,剥取根皮,晒干。除去杂质及残余木心,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