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名方中柑橘属皮用药材的本草考证△

2020-10-28王艺涵赵佳琛金艳张卫彭华胜李兵蔡秋杰杨洪军张华敏詹志来

中国现代中药 2020年8期
关键词:香橼佛手青皮

王艺涵,赵佳琛,金艳,张卫,彭华胜,李兵,蔡秋杰,杨洪军,张华敏,詹志来*

1.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资源中心,北京 100700;2.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研究所,北京 100700;3.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12;4.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5.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700;6.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 100700

陈皮、青皮、橘红、化橘红等均为中医常用药材。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并公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包含柑橘属皮用药材的经典名方有13首,其中汉代名方(“橘皮竹茹汤”)、唐代名方(“温胆汤”)各1首,均以橘皮之名入药;宋代名方(“华盖散”)1首,用陈皮,且标注去白;金代名方2首,均用橘皮,但“升阳益胃汤”标注橘皮连穰,“厚朴温中汤”标注橘皮去白;明代名方5首,“清金化痰汤”和“养胃汤”用橘红,“金水六君煎”和“清肺汤”用陈皮(后者标注去白),“化肝煎”中陈皮和青皮均有;清代名方3首,“半夏白术天麻汤”用橘红,“完带汤”和“除湿胃苓汤”用陈皮。总结各代名方中柑橘属皮用药材使用情况后可知,汉代到金代医家多用“橘皮”为名入药,明、清两代则多以“陈皮”“橘红”之名入药,且使用陈皮/橘皮时不少需去白加工。因此,对不同历史时期的该类药材名实考证是经典名方开发的前提。

柑橘属皮用药材品种甚多,已有众多专家学者对其进行考证。谢宗万[1]766-771考证陈皮的主要品种有橘的栽培变种朱红Citrusreticulatacv. Zhuhong、福橘C.reticulatacv. Tangerina、樟头红C.reticulatacv. Zhangshuensis、温州蜜柑C.reticulatacv. Unshiu,广陈皮则以茶枝柑或称大红柑C.reticulatacv. Chachiensis为主,青皮的植物来源比陈皮多一种甜橙C.sinensis。橘红由于产地加工费时,产量逐渐减少,由化橘红取而代之,原植物为化州柚C.grandiscv.Tomentosa。宋叶等[2]考证陈皮与新会陈皮的不同之处不仅仅在于功效方面,其来源也有不同,古之所载橘皮为今之所用陈皮,而柑皮即今之所用新会陈皮。许茹等[3]考证青皮一药,发现宋代以前未有青皮、陈皮之分,此后医家认为2种药材药效与其采收时的成熟度相关,现代青皮原植物来源已不仅局限于本草古籍中记载,与其同属植物甜橙、枸橼C.medicaL.以及茶枝柑等柑类的未成熟果实亦有作青皮使用。孔祥华等[4]对橘红、化橘红的药名进行详考,发现橘红异名甚多,其得名主要与颜色、质地、产地、加工与炮制、地方方言相关。屈杰等[5]从品种、功效方面考证了橘红和化橘红,认为陈皮、橘红、化橘红临床使用差异较大。裴昆等[6]考证发现中药陈皮、化橘红和枳壳来源于亲缘关系很近的植物,化学成分相近,但其中医功能主治却各有特点。廖弈秋等[7]考证认为,由于化州柚曾经的稀缺性及药肆冒充入药的行为,导致化橘红药材市场杂乱,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也因此将化橘红描述为多来源药材。根据古籍和文献考证,化橘红的基原植物应为化州所产的化州柚C.grandiscv.Tomentosa,是柚种之下的栽培变种。

综上,历代医家对橘皮、青皮、橘红、化橘红的认知随着中医药的发展而不断加深。目前,对柑橘属皮用药材的考证多侧重于其功效沿革,少有研究系统地梳理历朝历代柑橘属皮用药材整体的演变发展及医家使用情况;加之经典名方中涉及该类药材跨越各个历史时期,且表述不尽相同,需要根据历史演变过程详加考证,为经典名方中该类药材的确定与后续取样等提供可实施的依据。本研究将对柑橘属皮用药材就名称、基原、产地、药用部位、采收加工及炮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系统变迁进行详细考证,整理出各个时期被医家所推崇的柑橘属皮用药材,这对含有该类药材的经典名方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同为柑橘属果实的药材香橼与佛手,因植物形态与橘近似,历代本草文献有将其与橘柚对比记载,且香橼与佛手2类药材之间存在分化和混淆的情况,因此本研究将一同进行考证。

1 释名

柑橘属皮用药材最早以“橘柚”之名载于《神农本草经》,异名“橘皮”[8]71。许慎[9]《说文解字》记载:“橘,果。出江南。从木,矞声。”橘的本义指橘树,其果实也称橘。此后,李时珍[10]1198将其释名为鹬(yù),因与鸟颜色相近而得名,记载:“橘,从矞音鹬,谐声也。又云五色为庆,二色为矞。矞云外赤内黄、非烟非雾、郁郁纷纷之象。橘实外赤内黄,剖之香雾纷郁,有似乎矞云。橘之从矞,又取此意也。”可见橘是颜色与鹬相近而得名,而鹬则应是鹬科多数种类鸟的通称,其上体通常杂黑褐色,皮呈黄色和栗色,尾和体侧具有横斑。名称为该鸟的发出的鸣叫音而来。

《说文解字》记载:“柚,条也。似橙而酢。从木,由声”;《夏书》记载:“厥包橘柚”;《吕氏春秋》记载:“果之美者,江浦之橘,云梦之柚”;孔安国注《尚书》记载:“小曰橘,大曰柚,皆为甘也”。柚常与橘连在一起,早期划分橘、柚多是以果实大小、酸甜程度为标准。因此,本草文献中虽称“橘柚”,但柚更多是橘的附带品,两者果实差异较大,入药时应选用橘皮而非柚皮。唐宋医家多以橘皮入药,但直到元代以后本草典籍才用“橘皮”之名代替“橘柚”作为药材正名。

虽自陶弘景起便公认橘皮以陈者佳,但“陈皮”一名首见于唐代孟诜《食疗本草》:“又,取陈皮一斤,和杏仁五两,去皮、尖熬,加少蜜为丸。”[11]72而将“陈皮”作为正名列出则是始于元代王好古[12]102《汤液本草》。《中国药典》则规定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C.reticulata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13]199。

宋代医家逐步发现橘皮有青、陈之别,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例,方书中多次出现“青皮”一名,但本草典籍对青橘的认识却存在一定误差。李时珍[10]1201云:“青橘皮,古无用者,至宋时医家始用之……苏颂不知青橘即橘之未黄者,乃以为柚,误矣。”青皮始载于金代《珍珠囊》:“味苦、辛、温,归肝、胆、胃经。青橘皮气味俱浓,沉而降,阴也。”[14]111-112此后普遍认同青皮是未熟的黄橘的果皮,如《本草品汇精要》言:“盖青皮即青橘皮也,实与黄橘同种。由其所采时月生熟及体色性味不同,故攻疾有异。”《中国药典》规定青皮为“芸香科植物橘C.reticulata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13]205。

部分学者认为“橘红”首见于《汤液本草》[12]102或于南宋《洪氏集验方》[15]34。实际上早在北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便有橘红药用的记载,然而此时医家并不认为橘红是一味单独的药材,只是陈皮的去白处理品,直到明代才有本草典籍将其列出。历代医家对橘红的认识主要有3种[5],第1种主流观点是橘皮去内层白膜(橘络,即中果皮)后称橘红,如南宋《橘录》载:“入药橘皮最有益于药,去尽脉则为橘红”[16]3538。另1种如明代陈嘉谟《本草蒙筌》记载:“新采者名橘红,气味稍缓,胃虚气弱者宜;久藏者名陈皮,气味辛烈,痰实气壅服妙。”[17]183陈嘉谟认为新采的橘皮称橘红,久藏后称陈皮。第3种是特指化州橘的果皮,称橘红,《粤语》记载:“化州有橘一株,在署中,月生一子,以其皮为橘红。”[18]273后因化州橘红基原与普通橘红不同,将其单独列出,名“化橘红”。《中国药典》规定橘红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reticulata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外层果皮”[13]395;化橘红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C.grandis‘Tomentosa’或柚C.grandis(L.)Osbeck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13]76。

同为柑橘属植物药材香橼最早以“枸橼”之名出现于《本草经集注》,附在豆蔻条下[19]360。枸为多音字,念jǔ时多特指“枸橼”;橼也多指枸橼或香橼而少有其他用法。至宋代又称枸橼为香橼子,后世本草著作开始以香橼作为正名,枸橼或香圆则作为异名。“香圆”一名首见《本草品汇精要》[20]744,后多作为香橼的俗名,现代考证发现药材香橼有2种基原,一种是最早被本草记载“果实如瓜”的枸橼C.medicaL.,另一种果实类球形的被称为香圆C.wilsoniiTanaka,可见香圆此名最初可能是根据果实外观而得,后被植物分类学研究者选为C.wilsonii的中文名[21]184。

佛手柑,即现在的药材“佛手”,佛手之名首见于《滇南本草》[22]280,为明代新附药材。李时珍[10]1205云:“其实状如人手,有指,俗呼为佛手柑。”因佛手柑是香橼的变种,两者植物形态难以区分,因此该时期众多医家将两者混作一物,清代才将香橼与佛手跟据形状、药效不同而分开。

2 基原考证

2.1 唐代以前

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书中已有橘、柚的记载,如《庄子》云:“夫柤、梨、橘、柚、果、蓏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韩非子》:“夫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吕氏春秋》:“果之美者,江浦之橘,云梦之柚”。

柑橘属皮用药材最早以“橘柚”之名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味辛,温。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通神。一名橘皮,生川谷。”[8]71橘、柚实为2种植物,而早期可能认为一类,仅仅是大小的区别,因此合称。该时期“橘皮”是作为药材“橘柚”的异名出现,也由此看出“橘柚”多用“橘”而少“柚”。《神农本草经》载橘柚功效主要有理气和利水两项,与《中国药典》中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相似。

魏晋时期《名医别录》中记载橘柚:“无毒。主下气,止呕咳,除膀胱留热,停水,五淋,利小便,主脾不能消谷,气冲胸中,吐逆,霍乱,止泄,去寸白。久服轻身长年。生南山川谷,生江南。十月採。”[23]《名医别录》在《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扩充了橘皮的功效,虽仍未描述橘的原植物形态,但指出了橘、柚的大致产区,其中所记载产区也与现代柑橘属分布相符。

陶弘景[19]360《本草经集注》做了进一步的注解,在橘柚条下记载:“此是说其皮功尔。以东橘为好,西江亦有而不如,其皮小冷,疗气,乃言胜橘,北人亦用之。并以陈者为良。其肉,味甘、酸,食之多痰,恐非益也。今此虽用皮,既是果类,所以犹宜相从。柚子皮乃可服,而不复入药。用此应亦下气。”书中强调了橘柚功效在皮,可用于理气,而橘子肉吃后易生痰,不宜多食;同时,他对不同产区的橘皮品质做了比较,认为东边所产橘皮质量较好,魏莹等[24]考证认为《本草经集注》所述“东橘”应是今“长三角”地区的江浙一带,如今该地种植的橘树品种主要是蜜桔类,而“西江”则应是今江西地区。陶弘景最先指出橘皮“陈者良”这一概念,并为后世所沿用。他又认为柚子皮可以药用,有下气的功效,正式将橘皮与柚皮分开讨论。后世医家也普遍认为柚皮与橘皮药性相异,不能混用;然而,随着柚的品种逐渐被开发利用,后世有的栽培变种如化州柚入药的药效反而被认为优于普通橘皮,此即清代化橘红由来。整体而言,清代以前均延续陶弘景的说法,而认为柚皮不如橘皮品质佳。

南北朝雷敩[25]《雷公炮炙论》记载橘皮:“凡使,勿用柚皮、皱子皮,其二件用不得。凡修事,须去白膜一重,细锉,用鲤鱼皮裹一宿,至明,出,用。其橘皮,年深者最妙。”雷敩最先提出橘皮的加工需要去掉内层白膜,仅留外层果皮。这种加工方法导致唐代以后的方书中出现“橘皮/陈皮(去白)”的写法,这实为橘红的前身,去白后的药用部位与后世橘红基本一致。

唐代以前的本草典籍中柑橘属皮用药材虽以“橘柚”作为正名,而该时期的方书中,如汉代方书《金匮要略》、东晋方书《肘后备急方》,却多写作“橘皮”入药,可见早期橘、柚有合称的情况,但早已以橘皮为主,后将柚皮舍去。陶弘景最先提出橘皮以陈者为佳,虽无陈皮之名,但有陈皮之实。《雷公炮炙论》引出橘皮去白的加工炮制方法,实为橘红的前身,后代方书开始根据方剂选制“去白”或者“连穰”即选用橘红或陈皮。

2.2 唐、宋时期

唐代苏敬等[26]《新修本草》中记载橘柚:“柚皮厚,味甘,不如橘皮味辛而苦。其肉亦如橘,有甘有酸,酸者名胡甘。今俗人或谓橙为柚,非也。按〈吕氏春秋〉云:果之美者,有云梦之柚。郭璞云:柚似橙,而大于橘。孔安国云:小曰橘,大曰柚,皆为甘也。”《新修本草》主要辨析了橘、柚、橙之间的关系:柚皮厚、味甘,柚肉有甜有酸,个大;橘皮味辛而苦,个小;橙则介于两者之间。橙包括甜橙和酸橙2个基本种,国内外众多学者[27-29]研究过橙的遗传起源,如Wu等[27]通过DNA分子标记等技术研究后认为酸橙是柚和宽皮柑橘纯合杂交的F1代,甜橙则是柚与橘杂交形成的中间体,再与柚杂交得到的。

陈藏器[30]381《本草拾遗》中记载橘柚:“橘、柚本功外,中实冷,酸者聚痰,甜者润肺。皮堪入药,子非宜人。其类有朱柑、乳柑、黄柑、石柑、沙柑。橘类有朱橘、乳橘、塌橘、山橘、黄淡子。此辈皮皆去气调中,实总堪食。就中以乳柑为上。岭南有柚,大如冬瓜。”他认为橘、柚除《神农本草经》所载功效外,果肉根据酸甜不同又有聚痰和润肺的药效,以果皮入药最好。此外,陈藏器列举了多种柑类和橘类的品种,理气以乳柑为佳,果肉皆可食。后世本草典籍大多认为柑皮不如橘皮,唯有乳柑例外,这种可见点可能源于陈藏器。韩彦直《橘录》记载:“乳柑,出温州诸邑,惟泥山者为最,以其味似乳酪故名。其木婆娑,其叶纤长,其花香韵,其实圆正,肤理如泽蜡,其大六、七寸,其皮薄而味珍,脉不粘瓣,食不留滓,一颗仅二、三核,亦有全无者,擘之香雾噀人,为柑中绝品也。”[16]3538“乳柑”即温州蜜柑C.reticulatacv. Unshiu,唐代温州柑橘被列为贡品,现被认为是柑中良种,谢宗万[1]768考证后认为宋代温州道地陈皮即温州蜜柑皮。柑与橘的关系各学派的见解各不相同,有学者[31]认为柑是橘和橙的杂交种。园艺学界通常以花的大小、果皮贴着果肉的宽紧程度等性状来区分柑与橘,但柑与橘之间存在着一系列过渡类型,使得把柑与橘划分为2个可以截然区分的物种十分困难。按陈藏器所言,橘类的众多品种均可作为药材橘皮的基原。

孟诜[11]72《食疗本草》中记载橘:“橘,温,止泄痢。食之下食,开胸膈痰实结气。下气不如皮。穰不可多食,止气。性虽温,止渴……又,取陈皮一斤,和杏仁五两,去皮、尖熬,加少蜜为丸”,“陈皮”一名最早见此。“柚,味酸,不能食。可以起盘……橙,温,去恶心,胃风;取其皮和盐贮之……柑,寒,堪食之,其皮不任药用。初未霜时,亦酸,及得霜后,方即甜美,故名之曰柑。”孟诜最先将橘、柚、橙、柑作为4种药材分开收载,认为柚味酸不能食,橙去恶心、胃风,前三者性温,唯柑性寒。然而,孟诜对柑的记载与陈藏器所言乳柑不尽相同,陈藏器认为乳柑品质极佳,孟诜却丝毫未提及乳柑,好似认为所有柑皮均不堪入药。实际上柑类品种极多,种间差异较大,柑皮普遍不如橘皮,但如乳柑即温州蜜柑、广东茶枝柑等柑类中特殊品种,品质则认为优于普通橘类。

五代《日华子本草》依次记载了橘、橘皮、橘核、橘络、柚子:“橘,味甘、酸。止消渴,开胃,除胸中隔气。橘皮,暖,消痰止嗽,破癥瘕痃癖……柚子,无毒。治妊孕人吃食少并口淡,去胃中恶气,消食,去肠胃气。解酒毒,治饮酒人口气。”[32]《日华子本草》将橘皮的功效概括为消痰止咳,破癥瘕痃癖,且其最先收载橘肉、橘核、橘络等橘皮衍生品的功用。

宋代《开宝本草》最早将乳柑子、橙子皮从本属的其他品类中析出,单独另列成2个药[33]。乳柑子:“味甘,大寒。主利肠胃中热毒,解丹石,止暴渴,利小便。多食令人脾冷,发痼癖、大肠泄。又有沙柑、青柑、山柑,体性相类,唯山柑皮疗咽喉痛,效;余者皮不堪用。其树若桔树,其形似桔而圆大,皮色生青、熟黄赤。未经霜时尤酸,霜后甚甜,故名柑子。生岭南及江南。”橙子皮:“其树亦似橘树而叶大,其形圆,大于橘而香,皮厚而皱,八月熟。”刘翰、马志等收载的乳柑子偏向《食疗本草》所言,性大寒,大多不堪药用。

《本草图经》中记载橘柚:“木高一二丈,叶与枳无辨,刺出于茎间。夏初生白花,六月、七月而成实,至冬而黄熟,乃可啖”[34](见图1A)。树高3~6 m,叶似枳,枝上有刺,以上均符合《中国植物志》对芸香科柑橘属柑橘C.reticulata的植物形态描述:“小乔木,枝上刺较少;单身复叶,大小变异较大;花期4—5月,白色小花;果期10—12月。”[21]189-201在对比橘、柚间大小差异后,苏颂认为柚个大、皮厚、味酸涩,不堪入药:“闽中、岭外、江南皆有柚,比橘黄白色而大;襄、唐间柚,色青黄而实小。皆味酢,皮厚,不堪入药。”其后苏颂提到一种青橘:“今医方乃用黄橘、青橘两物,不言柚。岂青橘是柚之类乎?然黄橘味辛,青橘味苦。〈本经〉二物通云味辛。又云一名橘皮。又云十月採,都是今黄橘也。而今之青橘似黄橘而小,与旧说大小、苦辛不类,则别是一种耳。收之并去肉,暴干。黄橘以陈久者入药良,古今方书用之最多……而青橘主气滞,下食,破积结及膈气方用之,与黄橘全别。”宋代医家开始运用青橘,此物与宋代以前常用的“陈久者良”的“黄橘”相比颜色、大小、性味都不同。苏颂认为青橘是一种类似于柚的新品种,也是以果皮入药;然而,青橘主气滞、下食、破积,这与《中国药典》所载青皮“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的功效基本一致,因此推断《本草图经》中的青橘就是中药材青皮的前身。青皮在《中国药典》中规定的基原为芸香科植物橘C.reticulata及其栽培种的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而陈皮即《本草图经》中的黄橘则是橘C.reticulata及其栽培种的成熟果皮,两者原植物一致,仅果实成熟程度不同,并非如苏颂所言是2个不同物种。正如后世李时珍所言:“苏颂不知青橘即橘之未黄者,乃以为柚,误矣。”[10]1198

《本草图经》在橘柚条下记载了枸橼一药,然而宋代以前的本草典籍均将枸橼记载于豆蔻条下。苏颂在橘柚条下介绍了柑、橙和枸橼等同为芸香科柑橘属的可入药的果实:“又乳柑、橙子性皆冷,并其类也,多食亦不宜人……又有一种枸橼,如小瓜状,皮若橙而光泽可爱,肉甚厚,切如萝卜,虽味短而香氛,大胜柑橘之类,置衣笥中,则数日香不歇。古作五和糁(素感切)所用。陶隐居云:性温宜人。今闽、广、江西皆有,彼人但谓之香橼子,或将至都下,亦贵之。”《本草图经》中的枸橼又称香橼子,以果实入药,似橙而香氛。考证此植物应是柑橘属枸橼C.medica(《中国药典》将原植物命名为枸橼C.medica,生药命名为香橼Citri Fructus,《中国植物志》订正为香橼C.medica,本研究以《中国药典》为准),《中国植物志》载枸橼C.medica:“果椭圆形、近球形或纺缍形,重达2 kg,果皮淡黄色,粗糙,难剥离,内皮白色或略淡黄色,棉质,松软,瓢囊10~15,果肉近透明或淡乳黄色,味酸或稍甜,有香气”,两者描述相符,应是一物。

枸橼一名最早出现于《本草经集注》:“枸橼,温”。《新修本草》记载:“枸橼,性冷,陶云温,误尔。”陶弘景和苏敬均仅在豆蔻条下提及枸橼药性而无其他描述,直至陈藏器[30]275《本草拾遗》才将枸橼单独最为一味列出:“枸橼,生岭南,大叶,甘橘属也。子大如盏。味辛、酸,性温。皮,去气,除心头痰水,无别功。”《中国植物志》载柑橘属植物枸橼C.medica:“产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单叶,长6~12 cm,宽3~6 cm,或有更大……果实椭圆形、近圆形或两端狭的纺锤形,重可达2000 g。”[21]184此类均符合陈藏器对枸橼的描述,可见此前本草典籍于豆蔻条下的枸橼与《本草图经》中橘柚条下的枸橼,均为今柑橘属枸橼C.medica。至于其性味功效,与《中国药典》记载药材香橼“辛、苦、酸,温。疏肝理气,宽中,化痰”相近,可知宋代以前的枸橼或称香橼子,即《中国药典》所载药材香橼。

《证类本草》在整理前代本草著作时,延续《开宝本草》将橘柚、乳柑子、橙子皮分开收载的记录方法,然而仍将枸橼,即香橼子,归于豆蔻条下[35];且《证类本草》仅描绘橘、柚两植物,乳柑、枸橼未有附图。

寇宗奭[36]在《本草衍义》中记载:“橘、柚,自是两种,故曰一名橘皮,是元无柚字也。岂有两等之物,而治疗无一字别者,即知柚一字为误。后人不深求其意,谓柚字所惑,妄生分别,亦以过矣。且青橘与黄橘,治疗尚别,矧柚为别种也。郭璞云:柚似橙而大干橘,此即是识橘、柚者也。今若不如此言之,恐后世亦以柚皮为橘皮,是贻无穷之患矣。去古既远,后之贤者亦可以意逆之耳。橘惟用皮与核。皮,天下甚所须也,仍汤浸去穰,余如《经》与《注》。核、皮二者须自收为佳……然亦取其陈皮入药,此六陈中一陈也。”寇宗奭在《本草衍义》中着重强调橘和柚药用价值的不同,认为橘皮才是历代医家所用的药材,而柚是后人衍生文字,不能入药。他又认为橘除皮外,橘核也可入药,且药效不同。《本草衍义》另在乳柑子条下记载:“今人多作橘皮售于人,不可不择也。柑皮不甚苦,橘皮极苦,至熟亦苦。若以皮紧慢分别橘与柑,又缘方宜各不同,亦互有紧慢者。”由此可见,宋代虽已通过果实大小和果皮薄厚来分清橘、柚间的不同,但对大小相近的橘与柑仍有所混淆,市场出现用柑皮充做橘皮售卖的情况。当时以苦味程度来分辨橘皮和柑皮,认为橘皮更苦一点。另通过果皮的紧慢来分辨橘、柑,这与现代园艺界用果皮贴着果肉的宽紧程度,即果皮是否容易剥离区分橘、柑的方法一致。“又缘方宜各不同,亦互有紧慢者”表示橘类和柑类的品种极多,总有特例存在,现代植物界还以花的大小,果皮色泽,种子的形状和子叶的颜色等多种性状来区分橘、柑[21]189-201。可见,寇宗奭认为柑皮不如橘皮药效好。另外其在橙子皮条下强调“今人只为果,或取皮合汤待宾,未见入药。宿酒未醒,食之速醒”,说明当时橙子皮亦不做药用。

南宋韩彦直[16]3538《橘录》系统地介绍了温州一带柑橘的栽培管理方法,对种植、培育、祛病、收藏、入药等都有较详记述:“入药橘皮最有益于药,去尽脉则为橘红。青橘则为青皮。皆药之所须者。”虽然自南北朝的《雷公炮炙论》起就有橘皮用时去白膜的炮制加工方法,但从《橘录》开始才正式将去掉橘脉的橘皮称为“橘红”,同时将青橘改称“青皮”。

综上所述,唐代开始橘、柚因果实差异较大而被医家分清,但仍以橘柚作为正名,橘、橙、柑仍易被混淆。该时期医家对柑的理解差异极大,有认为乳柑质佳,也有认为柑皮不堪入药;然而,柑类品种极多,种间差异较大,柑皮普遍不如橘皮,但如乳柑即温州蜜柑、广东茶枝柑等柑类中特殊品种的品质优于普通橘类,因此宋代出现用柑皮充做橘皮售卖的情况。《本草图经》最先对橘的植物形态进行描述,现代考证基原为芸香科柑橘属橘C.reticulata,同时引出枳、香橼等同为柑橘属的果实类药材。本草典籍虽未指出“青橘”是“黄橘”不同生长时期采收所得,也未记载“橘红”一名,但宋代方书及相关农学著作中已出现“青皮”“青橘皮”“陈皮”“陈橘皮”“橘红”等众多称呼,且有“去白、去穰、连穰”等标注。部分学者认为“橘红”一名首见于《汤液本草》[12]102或于南宋《洪氏集验方》[15]34,实际上早在北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37]中“二陈汤”“竹茹汤”“新法半夏汤”等十余个方子中均有橘红药用的记载,如“新法半夏汤”治脾胃气虚、痰饮不散、呕逆酸水,其中便有记载用“橘红(净洗,去白,各五两)”。然而此时医家并不认为橘红是一味单独的药材,只是陈皮的去白处理品,直到明代才有本典籍将其列出。

2.3 金、元、明时期

金代张元素[14]111-112《珍珠囊》最早创药物归经学说,“青皮”单独为一药始载于此书:“味苦、辛、温,归肝、胆、胃经。青橘皮气味俱浓,沉而降,阴也。”

元代王好古[12]102《汤液本草》中陈皮开始作为药材名独立存在,“其芳香之气,清奇之味,可以夺橙也”。另载青皮“或云与陈皮一种。青皮小而未成熟,成熟而大者橘也,色红故名红皮,日久者佳,故名陈皮……陈皮治高,青皮治低。”书中明确指出青皮是未熟的黄橘的果皮,成熟的果皮放久后称陈皮,两者功效不一。

明代兰茂[22]277《滇南本草》记载香橼叶、香橼:“香橼,气味辛,性温,无毒。主治下气,除心头痰水,痰气咳嗽。煎汤,治下气痛。按:香橼,河南、湖、广、浙、闽咸有之。其实如橘柚而大。至滇中则形锐益大,有尺许长者。主治较佛手柑稍逊了。本草但有佛手柑名,香橼本名枸橼,无此香橼也。岂此与佛手柑气味相类而置此不论耶?”《滇南本草》首将“香橼”作为此药正名,并提及“佛手柑”一药,指出两者气味相近,然香橼药效不如佛手柑。明代香橼的产地多在河南、湖南、湖北、浙江等省,对果实的描述也分成2种,一种“如橘柚而大”,另一种产滇中(今云南中部的昆明、曲靖、楚雄和玉溪4个城市)“形锐益大,有尺许长者”。按其地理分布及果实形态描述,并结合《中国植物志》可看出《滇南本草》所记载的香橼除已断定的柑橘属植物枸橼C.medica外,还有一种名为香圆C.wilsonii的植物(香圆在《中国药典》中被认为是柑橘属一物种,拉丁名为C.wilsonii,然而英文修订版《中国植物志》将香圆作为柚的变种处理)[21]184。枸橼C.medica主要产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台湾;香圆C.wilsonii产长江两岸及以南各地。枸橼C.medica果实椭圆形或两端狭的纺锤形,果皮较粗糙,如苏颂言“形长如小瓜状,其皮若橙而光泽可爱”者应是此;香圆C.wilsonii果实类球形,果皮甚粗糙,“实如橘柚而大”者即此。可见明代香橼的基原已有枸橼C.medica和香圆C.wilsonii2种。

《滇南本草》首载“佛手柑”一药:“佛手柑,气味辛、甘,平,无毒。治一切年久老痰结于胸中不散,煎此久服,可化痰、清火、延年。”[22]280结合兰茂在香橼条下所述,可见兰茂最先将性味、功效相近的佛手柑与香橼分开,认为佛手药效强于香橼,两者不应混淆。

刘文泰[20]706《本草品汇精要》将橘、青皮、柚、香圆分开记载(见图1B),记载橘:“谨按,青橘、黄橘,青者味苦而小,六七月未成熟时采之。以刀划开曝干者,谓之莲花青皮。至十月霜降后已成熟者,味辛而黄大,谓之橘皮。医家所用陈皮,即经久者是也。盖二药功用虽殊,实出一种。”刘文泰在橘条下详细描述了药材青皮、陈皮的采收加工,青橘是在阴历“六七月”(公历7—8月)橘未成熟时采收而得,取皮曝干,称莲花青皮。《中国药典》中青皮有2种,7—8月采收未成熟的果实,在果皮上纵剖成4瓣至基部,除尽瓤瓣,晒干,习称“四花青皮”。显然明代的“莲花青皮”就是现代习称的“四花青皮”。常用的橘皮则是本草所载“阴历十月霜降后”(公历11月),果实由青转黄后采收、剥皮而得,放久后即陈皮。

刘文泰又在青皮条下指出历代本草典籍记载味辛、阴历十月(公历11月)采的橘皮均是黄橘皮,青橘皮虽与黄橘皮性味、大小不一,但两者实为同一物种。其后详细对比了橘皮与青皮间性味、功效的不同,发现“谨按,〈本经〉二橘通云味辛,又云一名橘皮,又云十月采,都是今之黄橘也。后人由其味辛、苦,其形大、小,遂以为二种。今则各立其条,便于治用。盖青皮即青橘皮也,实与黄橘同种。由其所采时月生熟及体色性味不同,故攻疾有异。其霜后采,黄大已穰而味辛者,谓之黄橘,则入脾胃,走肺气;六七月未成熟时采,青小未穰而味苦者,谓之青皮,则入厥阴少阳,疏肝气。正如枳壳、枳实同种,枳壳治高,以其性详而缓;枳实治低,以其性酷而烈之故……【地】〔图经曰〕生南山川谷及江南,今江、浙、荆、襄、湖、岭皆有之。〔道地〕广东。”[20]707青橘皮、黄橘皮的关系就像枳实、枳壳一样,是同一物不同时间采收导致的性味功效不同,黄橘皮味辛健脾胃、走肺气治高,青橘皮味苦入厥阴少阳,疏肝气治低。无论青橘皮还是黄橘皮,均以广东为道地,这是橘皮类药材道地产地中第一次强调广东一地,此处应是“广陈皮”的首次出现。从陶弘景提出的东橘,到唐宋推崇的温州、闽南,明代则开始以广东为道地,道地产区逐渐南移,这也许是和人口与经济中心南移有关,或是地域气候对橘皮的品质有影响,人们逐渐发现炎热地区陈皮品质更加。还有可能与橘树品种有关,温州种植温州蜜柑,闽南普遍种植福橘,广东主流品种为茶枝柑[1]766-771。

香橼在《本草品汇精要》中以“香圆”为正名,枸橼和香橼子作为异名处理[20]744。原植物、道地等记载多与《本草图经》一致。

陈嘉谟[17]183《本草蒙筌》在青橘皮条下记载:“浙郡俱生,广州独胜。本与橘红同种,此未成熟落之。皮紧厚色则纯青,头破裂状如莲瓣……近冬赤熟,薄皮细纹。新采者名橘红,气味稍缓,胃虚气弱者宜;久藏者名陈皮,气味辛烈,痰实气壅服妙。”书中依次介绍了青皮、橘红、陈皮,然而陈嘉谟认为新采收的黄橘皮名“橘红”,未有去内层果皮这一加工步骤。此后又粗略记载了橘核、橘叶、橘囊上筋膜、橘肉、橘穰等橘皮衍生品的药用效果。书中又简要介绍了乳柑,指出柑皮不堪药用:“青皮、陈皮一种,枳实、枳壳一种,因其迟早采收,特分老嫩而立名也。嫩者性酷治下,青皮枳实相同;老者性缓治高,陈皮枳壳无异。四药主治并以导滞消痞为专,虽高下各行,其泻气则一。”陈嘉谟对青皮、陈皮的划分也与《本草品汇精要》一书并无不同。

李时珍[10]1198-1205《本草纲目》将橘、柑、橙、柚、枸橼几种此前在橘柚条下出现过的柑橘属植物依次分条进行解说,佛手柑则被归入枸橼条下,记载橘:“橘、柚,苏恭所说甚是。苏颂不知青橘即橘之未黄者,乃以为柚,误矣。夫橘、柚、柑三者相类而不同。橘实小,其瓣味微酢,其皮薄而红,味辛而苦。柑大于橘,其瓣味甘,其皮稍厚而黄,味辛而甘。柚大小皆如橙,其瓣味酢,其皮最厚而黄,味甘而不甚辛。如此分之,即不误矣”(见图1C)。李时珍辨析柑橘属几种植物,果实由小到大依次为橘、柑、橙、柚,皮厚程度也依次增加,仅橘皮味辛而苦,最宜入药。“按《事类合璧》云:橘树高丈许,枝多生刺。其叶两头尖,緑色光面,大寸余,长二寸许。四月着小白花,甚香。结实至冬黄熟,大者如杯,包中有瓣,瓣中有核也。”李时珍对橘树的描述较《本草图经》更为详细且无冲突之处,再次确认橘即芸香科柑橘属橘C.reticulata。李时珍在橘柚条下依次介绍了橘实、黄橘皮、青橘皮、橘瓤上筋膜、橘核、橘叶等药材,在黄橘皮条下记载:“然亦多以柑皮杂之。柑皮犹可用,柚皮则悬绝矣”,说明当时市场有用柑皮充做橘皮售卖,而柚皮因药材性状差异过大而未有用者。李时珍记载“凡橘皮,入和中理胃药则留白,入下气消痰药则去白”,即橘皮根据所需药效不同,可选择去白或留白,这种用法等同于橘红。又青橘皮条下记载:“青橘皮,古无用者,至宋时医家始用之……青橘皮乃橘之未黄而青色者,薄而光,其气芳烈。今人多以小柑、小柚、小橙伪为之,不可不慎辨之。”黄橘成熟后易于辨析,然而青时较难辨别,因此市场青皮伪品众多。

李时珍记载枸橼:“枸橼产闽广间。木似朱栾而叶尖长,枝间有刺。植之近水乃生。其实状如人手,有指,俗呼为佛手柑。有长一尺四、五寸者。皮如橙柚而厚,皱而光泽。其色如瓜,生绿熟黄。其核细。其味不甚佳而清香袭人。南人雕镂花鸟,作蜜煎果食。置之几案,可供玩赏。若安芋片于蒂而以湿纸围护,经久不瘪。或捣蒜罨其蒂上,则香更充溢。”李时珍先将枸橼植物与朱栾进行比较,朱栾C.aurantium‘Zhulan’,又名香栾、酸栾,《中国植物志》记载朱栾为柑橘属酸橙C.aurantium下品种,可见李时珍认为枸橼与朱栾为近缘植物。李时珍在枸橼条下描述了2种植物:枸橼C.medica及其变种佛手C.medicavar. sarcodactylis。枸橼C.medica为灌木或小乔木,茎枝多刺,果长圆形,种子细小,生长习性适于高温多湿环境,产闽、广等较南方地区。佛手C.medicavar.sarcodactylis被《中国药典》认为是枸橼的变种,果实在发育过程中成为手指状肉条,果皮甚厚,通常无种子,香气比香橼浓,久置更香,佛手除果实外的各器官形态与香橼难以区别,长江以南各地均有栽培。

李中立[38]《本草原始》对橘植物的描述均是收载前人所述,其绘图较为精细(见图1D)。

倪朱谟[39]《本草汇言》最早将“橘红”作为单独一味药材收载:“味苦、辛,气温,无毒。入手足太阳、太阴、阳明十二经。刘氏曰:橘红即陈橘皮,刮去白膜,以广中者更胜。”

李中梓[40]《本草征要》记载橘皮:“味辛、性温。陈久愈佳。去蒂及浮膜,晒干。止嗽定呕,清痰理气。留白者,补胃偏宜,去白者,疏通端掌。橘红:性热。除寒下气、消痰散结……广中者最佳,福建者力薄,浙产便又逊矣。”《中国药典》记载橘红性温,理气宽中。明代晚期橘皮的道地产区以集中广东、福建、浙江三省,且药性由南向北依次递减。除当地气候差异外,还应与所种橘树品种有关,此前已考证浙江省以温州所产橘皮为佳,当地所种为温州蜜柑C.unshiu。福建、广东亦为陈皮主产地区,虽不知当时所用品种为何,但据《中国植物志》中柑橘C.reticulata各栽培种的分布来看,福建主产陈皮应为福橘皮C.tangerina,广陈皮则以广东中部新会所产为主,该地种植的柑橘品种为茶枝柑C.chachiensis。

李中梓仿《滇南本草》将香橼、佛手两药分开收载,记载香橼:“味苦,性温,无毒。入肺、脾二经。理上焦之气,止呕宜求。进中州之食,健脾宜简。花:作茶饮、可舒气宽胸”;又记载佛手:“味辛、苦,酸。性温,无毒。入肝、胃二经。行气开郁,豁痰辟恶。舒肝悦脾,和胃止恶。花:芳香止痛,和畅肺肝。”两者虽均为理气药,但药效各有偏重,香橼偏理气健脾,佛手偏疏肝和胃。此时医家对香橼、佛手功效的认识已与现《中国药典》所载香橼“疏肝理气,宽中,化痰”,佛手“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燥湿化痰”极为相近。

综上,元、明时期对橘、柚、柑、橙的辨析已逐渐减少,转而开始讨论青皮,市场主流为“四花青皮”,“个青皮”还未有记载。虽然宋代便有橘红的入药记载,但医家大多将其作为橘皮或陈皮的去白加工品,而尚较少作为单独一味药材,明代有少许本草著作,如《本草汇言》将其单独收载。该时期本草典籍中出现药材佛手,但方书中却少有记载,仅明初方书《普济方》中曾载“顺气用南木香、苏合香、香橼辈”[41]。

2.4 清代及清代以后

清代张璐[42]在《本经逢原》中记载橘皮:“产粤东新会,陈久者良”。《本草逢原》《本草害利》[43]61等清代本草著作开始将广东橘皮的道地产区具体到新会一地,称“新会皮”,现新会所产陈皮基原为茶枝柑C.chachiensis。

《本经逢原》又记载柑橼:“柑橼旧作枸椽,字形相似之误。柑橼乃佛手、香橼两种,性温相类,故〈纲目〉混论不分。盖柑者,佛手也,专破滞气。橼者,香橼也,兼破痰水。”张璐改枸橼为柑橼,应是佛手香气甚浓所致,其认为柑指佛手,橼指香橼。

吴仪洛[44]《本草从新》记载香橼:“香橼,俗作圆、一名佛手柑、古名枸橼、音矩员。理气止呕、健脾进食。”吴仪洛误将香橼、香圆、枸橼、佛手柑混为一谈。又载香栾:“其大者谓之朱栾。最大者谓之香栾。今人误称为香圆。不知香圆即佛手柑也。”

张志聪[45]《本草崇原》中记载橘皮:“橘生江南及山南山谷,今江浙荆襄湖岺皆有。枝多坚刺,叶色青翠,经冬不凋,结实青圆,秋冬始熟,或黄或赤,其臭辛香,肉味酸甜,皮兼辛苦”,亦符合芸香科柑橘C.reticulata的描述。

化州橘红一直被认作是橘红中的道地,直到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首次将化州橘红单独列出,赵学敏[18]273引用了《岭南杂记》《关涵岭南随笔》《识药辨微云》等多部著作来介绍化橘红:“〈岭南杂记〉:化州仙橘,相传仙人罗辨种橘于石龙之腹,至今犹存,惟此一株,在苏泽堂者为最,清风楼次之,红树又次之。其实非橘,皮厚肉酸,不中食。其皮厘为五片七片,不可成双,每片真者可值一金……〈关涵岭南随笔〉:化州署橘树,一月生一子,以其皮入药,痰立解。后为风折,即其地补种,气味便殊。今称化州橘红者,皆以增城香柚皮伪代之,能化物而不能自化……〈粤语〉:化州有橘一株,在署中,月生一子,以其皮为橘红,瀹汤饮之,痰立消,曩亦进御。今为大风所拔,新种一株,味不及。化州故多橘红,售于岭内,而产署中者独异……〈识药辨微云〉:化橘红近日广中来者,皆单片成束,作象眼块,或三十五十片,两头以红绳扎之,成一把,外皮淡红色,内腹皮白色,周身亦有猪鬃皮,此种皆柚皮,亦能消痰。又有一种为世所重,每个五片如爪,中用化州印,名五爪橘红,亦柚皮所制,较掌片为佳。究之真者远甚也。真化州橘红煎之作甜香,取其汁一点入痰盂内,痰皆变为水,此为上品。”可见化州橘红气味特殊,药效与橘红相仿又优于橘红,产量极少;且化州橘皮厚肉酸、果皮有柔毛,虽名橘红,但根据《中国植物志》对柑橘属植物形态和地理分布的记载,此为柚C.grandis(L.)Osbeck的栽培变种化州柚C.grandis‘Tomentosa’(《中国植物志》载柚学名为C.maxima(Burm.) Merr.,化州柚为C.maximacv. Tomentosa,本研究以《中国药典》为准)[21]189-201。

杨时泰[46]在《本草述钩元》“陈橘皮条”记载:“枳橙叶有两刻。橘叶两头尖,无两刻。柑叶与橘同,但柑树独无刺,橘枳橙皆有刺。橘皮纹细,色红而薄,内多筋膜,其味苦辛。柑皮纹粗,色黄而厚,内多白膜,其味辛甘。柚皮最厚,而虚纹更粗,色黄,内多膜,无筋,其味甘多辛少。以此别之不差。橘皮性温。柑柚皮性冷。”杨时泰从树枝、树叶的角度辨析枳、橙、柑、橘,且在枳条下写有橙枳橘柑之辨:“橙叶有两刻。枳叶似之。橘与枳皆多刺。其叶两头尖。非一叶而有两刻者。橘叶久而有两刻化为枳也。柑与橘无异。但少刺耳。然则柑树与橘之分在刺。橘与橙枳之分在叶也。”后杨时泰按果皮区分橘、柑、柚,现《中国植物志》将橘类和柑类并称为柑橘C.reticulata,分辨困难;又根据果皮纹理、薄厚、筋膜辨别柑皮、柚皮,较为准确。按杨时泰对柑皮“皮色黄而厚”的描述,又与橙皮颇似,不知是杨时泰辨析的柑类品种特殊,还是其将柑皮、橙皮混淆。此外,杨时泰亦总结出通过“两刻”,即三出复叶的有无来区别枳与柑橘属植物的方法。

杨时泰又在青橘皮条下记载:“橘之未黄而青色者。橙皮最厚。柑皮犹厚于橘。此青橘头上破裂。状如莲瓣。其气芳烈。今人多以小柑小柚小橙伪为之。不可不辨。”可见此时青皮仍以莲瓣青皮,即“四花青皮”为主流。

凌奂[43]61《本草害利》中记载橘皮:“化州陈皮,消伐太峻,不宜滥用……化州陈皮,消痰甚灵,真者绝少,无非柚皮而……橘红以皮行皮,兼能治表寒。橘皮性温,柑柚皮性冷。”凌奂此时仍将化州作为陈皮的一个道地产区,未将化橘红从陈皮中分离出来,但发现化州陈皮真品产量极少,市售用柚皮冒充,且化州陈皮药性烈与普通陈皮。

吴其濬[47]《植物名实图考》中记载橘红:“橘红产广东化州,大如柚,肉甜,刮裂其皮为橘红,以城内产者为佳,然真者极难得。俗谓化州出滑石,树生石开,故化痰有殊功。赝者皆以柚皮就化州作之。昔人谓陈皮必须橘皮,橙尚可用,柚则性味皆异,而化州所产则形状殊非橘也。”化州橘红大如柚、肉甜,亦可证明化州橘更偏向于柚的变种,也因此常有用柚皮冒充化州橘红。《植物名实图考》另载枸橼:“枸橼,详本草状,宋图经始著录,即佛手。”吴其濬将枸橼和佛手混作一种,其所附枸橼图亦绘为佛手(见图1E)。

曹炳章[48]《增订伪药条辨》中记载化橘红:“今肆中办有一种皮厚色绿者,皆柚皮伪充,医者处方,幸勿轻率频疏‘绿毛化’及‘化州皮’等名,徒服伪药,于病鲜济。不如只用陈久橘皮较为稳当,愿与同志商之……近今通行有黄色、绿色两种,均七歧对折,质薄有毛,黄色较绿色尤贵,虽非真品,皆属柚皮之类,然用于寒痰、湿痰病尚效。”该时期已普遍发觉化州橘红性状与柚皮更为相似,市场用绿色厚柚皮充作化橘红的现象极多,因此曹炳章建议医家开方时少用化州橘,以防伪药误病。

陈仁山[49]《药物出产辨》记载:“橘红,产广东化州,以赖家园为最,近日李家园亦可用之。其余化州所处者,均是不如,但仍胜于柚皮作伪者……佛手,即香橼。产广东肇庆、六步、四会等处……陈皮,产广东新会为最,四会、潮州、四川所产者俱不抵用。以十一月冬至前后收者为宜。论西药呼之为橘皮,实考究不真……青皮,产广东新会。”

陈存仁[50]在《中国药学大辞典》中记载青皮:“拉丁名IlexmacropodaMiq.(陈存仁对拉丁名记载错误,此为冬青属大柄冬青)系芸香科,为未黄熟之橘皮。青皮色青,皮薄而光,头破裂如莲瓣。其气芳烈,其味苦辛。形如小柑、小柚、小橙。今人恒以柑、柚、橙之小者,伪充青皮,不可不辩”;载橘皮:“橘树属山果木,树高丈许,枝多生刺,刺出茎间,与枳无辩。其叶两头尖,色绿面光,大寸余,长二寸许。四月开小白花,甚香。六七月间结实,至冬黄熟,大者如盏,包中有瓣,瓣中有核。其皮纹细而薄,色红,内多筋脉,味苦辛”,未载拉丁名;载化州橘红:“拉丁名Cortex aurantii(陈存仁所注化州橘红拉丁名实为药材拉丁名,而非植物拉丁名)。形态:按化州橘红为橘红之一种,皮薄纹细,色红润,多筋脉。味苦而辛,入口芳香,煎之甜香,可供药用”;载佛手柑为香橼异名,香橼:“拉丁名CitrusmedieaL.系橙橘科柑属,为枸橼之果实。形态:香橼为果类之常绿亚乔木,枝间有长刺。叶似橘,作倒卵形,叶柄无翼,叶边微有锯齿。结实椭圆形,两端稍尖,长约四五寸,果皮似橙柚而厚皱而光泽,色如瓜,生青熟黄,味不佳而气清香。其实可供药用。”陈存仁在其另一著作《中国药物标本图影》中附有多种橘皮类药材图(见图1F)[51]。

赵燏黄[52]在《本草药品实地之观察》中记载佛手:“佛手柑为〈纲目〉山果类枸橼,名出〈图经〉项下释名之一,乃芸香科C.medicaL.var.sarcodactylisSwingle之果实,切成片状,称佛手片,花称佛手花,作芳香性健胃及矫臭药用之。”现代植物界改订拉丁名,将C.medicavar.sarcodactylis改为C.medicavar.digitata。

《中国药典》对陈皮等药材的记载最早见1963年版,当时对陈皮、青皮、香橼、佛手4味药的规定与2015年版《中国药典》相差不大,但对橘红和化橘红的划分不明。1963年版《中国药典》无化橘红一药,而载橘红为“芸香科植物柑橘C.reticulataBlanco、化州柚C.grandisvar.tomentosa或柚C.grandis(L.)Osbeck的干燥外层果皮”,显然是将橘红和化橘红合为一物,直至1985年版《中国药典》才将两药分开收载。

清代以后医家逐渐发现广东化州所产橘红品质极佳,药效明显强于普通陈皮,但细辨后认为化州橘红偏似柚树且真品产量极少,因此市场常用柚皮充作化州橘红售卖,后人以伪当真,将柚皮一同充作药材化橘红的基原。该时期对香橼、佛手的辨析逐渐清晰,虽仍有人认为佛手柑是香橼的异名,但大部分本草已分辨出两者间形态、药效的不同。

综上所述,历代橘皮类药材主流基原为芸香科柑橘属橘C.reticulata,其以“橘柚”之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南北朝后公认橘皮以陈者为佳,柚皮药效不堪而被弃用。唐宋医家逐渐分清橘、柚、橙、柑间的差异,普遍认为橘皮最佳而柑皮不如,认为市场上售卖的柑皮是在以次充好,然而柑、橘之间的分辨并不明显,柑类之间品种差异较大,其中也有特殊栽培品种质量优于普通陈皮,如温州蜜柑和广东茶枝柑均为陈皮中的道地品种。宋代以后发现橘皮因采收时期不同而有青、陈之分,两者虽为同一物,但性味、功效有异。明代本草典籍大多辨析青皮、陈皮间异同,且发现广东、福建、浙江的陈皮质佳。橘红一直被作为陈皮去白后的加工品处理,明代有本草典籍将其单独作为一味药材列出。清代开始陈皮以广东新会为最佳,称新会皮。同是广东化州橘红也极为有名,其药效强于普通陈皮,但因产量极少且形似柚皮,而被用柚皮伪充,以致今日化州柚或柚均作为药材化橘红的基原,自清代推崇化橘红以来,橘红则逐步缩减。香橼在明代以前以枸橼为正名记载于豆蔻条或橘柚条下,至明代才被分出。因产地和果实形态不同而有枸橼C.medica和香圆C.wilsonii2种基原。明代《滇南本草》首载药材佛手,但由于其作为枸橼的变种,除果实外植物形态与枸橼基本一致,因此明清乃至近代都有部分本草典籍误认为两者为一物,也有本草典籍因药效偏重不一而将两者区分开。包含香橼与佛手的处方极少,至清代才有方书记载。

3 道地性及品质考证

我国柑橘属植物主产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自然地理上的南方地区,其皮类药材的道地产区也在南方各省。陈皮、青皮最早出自江南一带,后世道地产区逐渐南移,宋代转至浙江温州,明代开始推崇广东陈皮,清代以后以广东新会陈皮为佳。橘红自明代被单独列出,道地产区大多跟随陈皮,但广东化州所产橘红极为有名,以致衍生出化橘红这一味新药材。香橼基原之一的香圆C.wilsonii及枸橼变种佛手C.medicavar.digitata产长江两岸及以南各地,近代以来形成广佛手、川佛手、金华佛手三类知名的道地药材,枸橼C.medica仅产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省,见表1。

续表1

4 药用部位考证

橘最早用橘皮,如晋代《本草经集注》记载“此是说其皮功尔”,同时陶弘景还指出橘肉食之生痰,不宜多食。南北朝开始,便有橘皮仅用外果皮的用法,即橘红。然该时期橘红仅作为橘皮的加工品,至明代本草典籍才将橘红作为单独一味药材列出。五代《日华子本草》除橘皮外还记载了橘核、橘络的药用价值,明代《本草纲目》又增加了橘叶的用法。宋代以后新添药材青皮,青皮所用为橘未成熟时的果皮,因采收时间不同而有“四花青皮”和“个青皮”的区分。

5 采收加工炮制考证

橘皮在不同生长时期采收可得青橘皮和黄橘皮,黄橘皮即常用的陈皮,于10月霜降后果实由青转黄成熟后采收。而青皮采收时间分为2类,一种是5—6月采收橘的幼果,称“个青皮”,另一种是7—8月采收未成熟果实,称“四花青皮”。而橘皮的加工方式分“去白”和“留白”,前者需去掉橘皮中果皮,仅剩外层果,皮即橘红。

陈皮于本草典籍中少见炮制,多是净制和切制,但方书中因所需药效不同而的制法极多,主要是清炒、麸炒,或加各种辅料炒。青皮除去白净制外多见醋制,米醋为佳,且陈久者良。以醋为辅料最早见宋代《三因极一病症方论》[54],此书首先提出“米醋熬”。盖因青皮生用性烈,辛散破气力强,醋青皮能引药入肝,缓和辛烈之性,以免伤伐正气,也可增强疏肝止痛、消积化滞的作用。此外方书中还有清炒和麸炒的记载(见表2)。

表2 不同历史时期本草典籍所载柑橘属皮用药材采收加工炮制方法

6 结语

柑橘属皮用药材历代主流基原为芸香科植物橘C.reticulata及其栽培变种,但各地根据自身地理气候选种品种不同。柑橘属皮用药材别名众多,不同时期、地域对其称谓不一,橘皮早期以“橘柚”作为正名,但仅用橘而不用柚。唐代以后衍生出柑皮、橙子皮,但普遍不如橘皮质佳,但柑类也有特例如温州蜜柑、广东茶枝柑等,品质优于不同陈皮。宋代根据橘的采收时间不同而有了青皮、陈皮之分,前者因药性酷烈而常用醋制品,又因青皮划成四瓣而称“莲花青皮”。明代以后本草对橘类药材正名不一,有名橘皮,有名青皮、陈皮,也有单名橘。南北朝起便有橘皮去白的加工方法,宋代称其为橘红,直至明代才有本草典籍将橘红作为单独一味药材列出。橘皮的道地产区在南北朝时期推崇东橘,到唐宋推崇的温州、闽南,明代则开始以广东为道地,清代陈皮产地以广东新会一带为佳,可见道地产区逐渐南移。化橘红在清代被本草典籍单独收载,原是特指化州所产的橘红,其药性强于普通陈皮,后鉴定其树为柚的变种C.grandisvar.tomentosa,产量不足时被用柚皮代替,因此现化州柚和柚均作为化橘红基原。药材香橼原以“枸橼”为正名被附于《本草经集注》豆蔻条下,《本草图经》将其归于橘柚条下,至此主流基原均为枸橼C.medica,至明代《滇南本草》才将其以香橼之名列出,基原也增加了香圆C.wilsonii。药材佛手首载于《滇南本草》,其作为枸橼C.medica变种,植物性状、药材性味功效均与香橼相近,以致至近代仍有本草著作将两者混为一物。香橼基原之一的香圆C.wilsonii及枸橼变种佛手C.medicavar.digitata产长江两岸及以南各地,枸橼C.medica仅产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省,近代以来形成广佛手、川佛手、金华佛手3种知名的道地药材,全国产出以广东为主。橘皮类药材于历代方书中炮制方法极多,现代逐渐简化,陈皮以净制、切制为主,青皮集中在清炒、醋炒、麸炒3种,以醋制为主。

首批经典名方中,陈皮、橘皮、橘红、青皮均有出现(见表3)。

表3 含有柑橘属皮用药材的经典名方及品种信息

建议方中未特殊标注或注明连穰的陈皮和橘皮用陈皮;标注去白的陈皮、橘皮、橘红建议使用橘红,即橘类的外层果皮;青皮则建议使用明代主流的“莲花青皮”,即《中国药典》中规定的“四花青皮”。南北朝及时期推崇东橘,目前该地主要以蜜桔类为主,唐宋时期选温州蜜柑为贡品,因此宋代以前的名方建议选用温州蜜柑皮C.unshiu,明代开始以广东为道地,此后的经典名方建议用广陈皮中的主流茶枝柑皮C.chachiensis。考虑实际生产及资源,两者均可。

猜你喜欢

香橼佛手青皮
乡橼
香橼
西风香橼香又香
——班级微课程初探
直播销售 青皮她园火龙果供不应求
方草寻源
年少不信邪
年少不信邪
年少不信邪
金佛手
佛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