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名方中细辛的本草考证△

2020-10-28赵佳琛王艺涵翁倩倩金艳张卫彭华胜李兵蔡秋杰杨洪军张华敏詹志来

中国现代中药 2020年8期
关键词:本草剂量

赵佳琛,王艺涵,翁倩倩,2,金艳,张卫,彭华胜,李兵,蔡秋杰,杨洪军,张华敏,詹志来*

1.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资源中心,北京 100700;2.江西中医药大学 院士工作站,江西 南昌 330004;3.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研究所,北京 100700;4.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12;5.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6.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700;7.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 100700

细辛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等症。细辛作为常用中药材,应用历史十分悠久。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并公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以下简称《目录》)中,包含细辛的药方有6首(见表1)。因细辛作为有毒中药材管理,现代开发包含细辛的经典名方时,需考证其历代所用基原、道地产区、炮制加工方法、药用部位等关键信息以及药材在处方中的剂量、制法等问题,以保证该处方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现代已有考证结果均认可华细辛AsarumsieboldiiMiq.为古代药用细辛的主流基原[1-5]。米秋雯等[1]认为,北细辛A.heterotropoidesFr. Schmidt var.mandshuricum(Maxim.) Kitag.[该植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中中文名为北细辛,在《中国植物志》为辽细辛]作为药用细辛正品亦有历史依据。蔡少青等[3]认为,宋代主流本草以杜衡、青城细辛之图误作细辛图收载,而造成了细辛品种的混乱。剂量问题是现代开发含细辛的经典名方时另一个争议较大的关键难题。中医临床有“细辛不过钱”的说法,即使用细辛时入药剂量不可超过“一钱”,折合为现在的3 g。这一规定的合理性存在较大争议。有学者认为当遵守古训与《中国药典》规定,严格控制细辛剂量在3 g以下[6];多数学者则认为细辛入煎剂时剂量可超过规定限度[7-13]。《目录》收载的6首包含细辛的处方中,除明代“清上蠲痛汤”外,原文记载的药用剂量均不符合“细辛不过钱”的规定,尤以汉代仲景方远远超过该剂量。这些经典名方的现代开发是否应遵循原著,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有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除此之外,经典名方中细辛的炮制加工问题同样需要探讨,“辛夷散”处方中记载细辛需进行“洗去土、叶”的加工;其他古代文献中对细辛尚有“去头节”的加工记载,历版《中国药典》记载的细辛药用部位经历了从“全草”转为“根及根茎”的变化。因此,细辛药材的加工方式与药用部位的演变同样需要梳理与考证,以解决现代开发中所面临的问题。本研究将系统梳理历代本草,考证各历史阶段所用细辛药材的正品基原、产区、采收加工炮制方式、药用部位、药用剂量等问题,厘清历史变迁脉络,为包含细辛的经典名方的开发提供依据。

表1 《目录》中含有细辛的经典名方信息

1 释名

细辛在本草著作中最早见于东汉时期《神农本草经》,以“细辛”为正名,一名“小辛”[14]53。战国时期《山海经·中山经·浮戏之山》记载“上多少辛”,郭璞注曰:“细辛也。”《管子》作“少辛”“小辛”,故尚志钧在其校注的《神农本草经》版本中注释“据此‘小辛’为先秦时用名,《本草经》将先秦时用名降为别名。”《范子计然》:“细辛出华阴,色白者善。”说明先秦时期有“少辛、小辛”几种名称,而汉代开始将“细辛”作为正名。《广雅》云:“细条,少辛,细辛也。”

细辛以其根极细而味极辛而得名,由此可见其药用部位为根部。细辛别名较少,《吴普本草》记载其“一名小辛,一名细草”[15]19;《和汉药考》中记载其名为“玉番丝、绿须姜”,均因其根极细的形态与味辛的特征有关。

2 基原考证

2.1 正品细辛主流基原

本草著作中对细辛的形态描述最早见于《吴普本草》:“如葵,叶赤黑,一根一叶相连。”[15]19古代本草中记载的葵类为锦葵科(Malvaceae)多种植物,其叶多为掌状,与细辛的叶型有相似之处。“叶赤黑”的特征指其叶片颜色较深;“一根一叶”的特征存在于单叶细辛A.himalaicumHook. f. et Thoms. ex Klotzsch.中,辽细辛A.heterotropoidesvar.mandshuricum与华细辛A.sieboldii也偶尔可见。

自西汉《范子计然》始,古代绝大多数本草记载均记载细辛以“华阴”“华州”等地所出为佳,这些地方均属今陕西华阴市一带,为华细辛A.sieboldii的分布地区,华细辛也由此得名。南北朝陶弘景[16]《本草经集注》又记载了其他几处产区:“今用东阳临海者,形段乃好,而辛烈不及华阴、高丽者。”“高丽”为今辽东半岛及朝鲜一带,为辽细辛A.heterotropoidesvar.mandshuricum及汉城细辛A.sieboldiiMiq var.seoulenseNakai的分布区,辽细辛之名也因产地而来。陶弘景认为“华阴”与“高丽”所产的细辛品质较好,优于浙江等地所产。

北宋《本草图经》对细辛的记载为:“其根细,而其味极辛,故名之曰细辛。”[17]97与今细辛药材的特点相符。“生华山山谷,今处处有之,然它处所出者,不及华州者真。”说明宋代亦十分推崇华细辛。《本草图经》记载了古代细辛的混淆品杜衡:“今人多以杜衡当之。”《本草图经》中附有3张细辛原植物药图(见图1),其中“华州细辛”基生叶2枚,叶片心形,须根,与华细辛A.sieboldii及其变型汉城细辛A.sieboldiivar.seoulense特征相符;“岢岚军细辛”叶基生,叶柄较长,叶片基部浅心形或圆形,须根等性状与细辛属植物特征相近。然药图中可见其花被片5裂,细辛属植物花被片为3裂,与之不符。蔡少青等[3]认为,华细辛生叶2枚且不多株丛生,杜衡A.fordesiiMaxim则常多株丛生,故“岢岚军细辛”图中应为杜衡。然杜衡花被片3裂,叶片上有白色云斑等特征与“岢岚军细辛”图明显不符,又因当时医家已能辨别出杜衡为细辛混淆品,故仍认为“岢岚军细辛”为细辛类植物;“信州细辛”则完全不属于细辛属植物。

注:A.华州细辛;B.岢岚军细辛;C.信州细辛。图1 《本草图经》所附细辛图

北宋《梦溪笔谈》记载细辛:“东方、南方所用细辛,皆杜衡也,又谓之马蹄香也:黄白,拳局而脆,乾则作团,非细辛也。细辛出华山,极细而直,深紫色,味极辛,嚼之习习如椒,其辛更甚于椒。故《本草》云:‘细辛,水渍令直。’是以杜衡伪为之也。襄、汉间又有一种细辛,极细而直,色黄白,乃是鬼督邮,亦非细辛也。”[18]提到细辛根极细而直,味极辛,与现代细辛药材性状相近。《梦溪笔谈》同样提到杜衡易与细辛混淆,在东南方常作细辛入药;同时又提到一种名为鬼督邮的混淆品。《本草衍义》记载内容相似:“用根,今唯华州者佳,柔韧,极细直,深紫色,味极辛,嚼之习习如椒。治头面风痛不可缺也。叶如葵叶,赤黑,非此则杜衡也。杜衡叶,形如马蹄下,故俗云马蹄香。盖根似白前,又似细辛。襄、汉间一种细辛,极细而直,色黄白,乃是鬼督邮,不可用。”[19]48

明代《本草品汇精要》所附细辛原植物的3张药图为《本草图经》附图的临摹(见图2),与之相似,但可能因转绘时混淆,将“岢岚军细辛”与“信州细辛”的名称冠错。修正后,可见其中“信州细辛”(原始文献转绘错误,应对应《本草图经》中的“岢岚军细辛”)花被片5裂的特征更为明显,与细辛属植物不符,且叶片基部的更接近圆形而非心形,推测为画工未仿照实物而臆改之。《本草品汇精要》同样记载杜衡为细辛混淆品:“【赝】杜蘅为伪。”[20]154

注:A.华州细辛;B.信州细辛;C.岢岚军细辛。图2 《本草品汇精要》所附细辛图

许希周[21]732《药性粗评》中记载细辛有3种:“有一茎直上,细叶相对,高二三尺者;有一根一叶,其状如葵,高尺余者;有叶如车前子,高四五寸者;皆根极细,味极辛,故名。”这3种细辛的形态描述正与《本草图经》所附的3幅细辛药图所对应。《药性粗评》中同样记载了混淆品杜衡,且对两者做出区分:“有一种叶如马蹄,高二三寸者,名杜蘅,俗名马蹄香,根亦与细辛相似,服之吐人,不可不辨。但微硬且黄白色者,杜蘅也。柔轫及细,深紫色,嚼之习习有椒味者,细辛也。”

李时珍[22]568《本草纲目》:“《博物志》言杜衡乱细辛,自古已然矣。沈氏所说甚详。大抵能乱细辛者,不止杜衡,皆当以根苗色味细辨之。叶似小葵,柔茎细根,直而色紫,味极辛者,细辛也。叶似马蹄,茎微粗,根曲而黄白色,味亦辛者,杜衡也。一茎直上,茎端生叶如伞,根似细辛,微粗,直而黄白色,味辛微苦者,鬼督邮也。似鬼督邮而色黑者,及己也。叶似小桑,根似细辛,微粗,长而黄色,味辛而有臊气者,徐长卿也。叶似柳而根似细辛,粗长,黄白色而味苦者,白薇也。似白薇而白直味甘者,白前也。”李时珍在前代本草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更多的细辛混淆品,如鬼督邮、及己、徐长卿、白微、白前等,且对其形态区别做出了描述。《博物志》记载杜衡乱细辛自古已然,有学者考察现代市场上常见细辛伪品为白薇[23]。《本草纲目》所附细辛药图(见图3A)与《本草图经》所附“华州细辛”特征相近,其生叶2枚的也正与今之华细辛A.sieboldii相符。然其叶形与细辛属植物不符。

《本草原始》中对细辛植物的形态描述与前代相同:“叶如葵,赤黑色,其根细而其味极辛,故名之曰细辛。”[24]又附有2幅生药图(见图3B),并附注曰:“辽细辛,气香,色黄白,味极辛;西细辛,根粗色黑,味微辛微苦。”辽细辛当为辽东一带所产的辽细辛A.heterotropoidesvar.mandshuricum,其色黄白,与前代本草所记载“根紫黑”的华细辛性状不同。《本草原始》所谓“西细辛”则或为前代本草所记载的根为深紫色的华细辛A.sieboldii,该种分布于陕西华阴市一带,与“西细辛”之名亦相符合。

清代《植物名实图考》:“今江西俚医以叶大而圆者为杜蘅,叶尖长者为细辛,殊有分别,……雩娄农曰:《图经》列细辛已数种,而及己、鬼都督、杜蘅辈,又复相似,今江西、湘、滇所用细辛,辄与《本草》不类,然皆能发汗脱阳。”[25]其所附图(见图3C)可见叶片为长卵形,基部心形,与细辛属植物祈阳细辛A.magnificumTsiang ex C. Y. Cheng et C. S. Yang 最相接近,该种分布于浙江、江西、湖北、陕西南部、湖南及广东北部,与《植物名实图考》记载产地亦相符合。

注:A.《本草纲目》;B.《本草原始》(1.辽细辛,2.西细辛);C.《植物名实图考》。图3 明清时期本草所附细辛图

《增订伪药条辨》:“伪名洋细辛。形虽似而无味。按细辛气味辛温。辽冀产者,名北细辛,可以入药。南方产者名杜衡,其茎稍粗,辛味稍减,一茎有五七叶,俗名马蹄香,不堪入药。北产者其茎极细,其味极辛。若此种粗而无味,先失命名之义,又奚有治病之功乎?”[26]47《增订伪药条辨》认为,辛味为细辛药效的重要因素,伪品洋细辛因其无味而无治病之功。另一种混淆品杜衡也不堪入药。

以上可见,古代细辛的主流基原为产于陕西华阴一带的华细辛A.sieboldii及产于辽东一带的辽细辛A.heterotropoidesvar.mandshuricum2种。

民国《中国药学大辞典》中记载细辛处方用名为“北细辛、炙细辛”,产地为“辽宁、吉林两省,朝鲜亦有出”[27]。从产地与处方名看,当为辽细辛A.heterotropoidesvar.mandshuricum或汉城细辛A.sieboldiivar. seoulense,而《中国药学大辞典》中记载其学名为A.sieboldii(华细辛),推测为当时几种基原同时入药,不易区别所致,或因当时植物分类尚未细化。其形态描述为:“春日自地下茎发生新叶,具长叶柄,叶为心脏形,末端尖锐,底部凹陷,似杜衡而薄。无光泽,亦无纹理。花开于新叶之间,紧接地上。……三瓣,色紫黑,形似壶。”结合其附图(见图4A),当时细辛基原当为辽细辛A.heterotropoidesvar.mandshuricum及汉城细辛A.sieboldiivar.seoulense。《中国药物标本图影》所附药图(见图4B)中可见细辛药材根状茎较长,黄白色,节间密生须根,与今细辛类药材一致[28]。

细辛因同属植物种类繁多,形态相近,在各地存在同名异物现象。谢宗万[29]309在其著作《中药材品种论述》中做出详细记载:“一、辽细辛AsarumheterotropoidesFr. Schmidt var.mandshuricum(Maxim.)Kitag.(马兜铃科)……自两叶间着生一紫褐色壶状花,花被3裂,各裂片略呈三角形而向外翻卷。……主产东北,尤以辽宁为盛,故名辽细辛或北细辛,当地土名称‘烟袋锅花’和‘细参’。二、华细辛AsarumsieboldiiMiq.……形态与上相似,惟根茎较长,节间较密,……花被片水平开展而不向外反卷为异。生药香气及辛辣味则较辽细辛为弱。主产陕西、辽宁、山东、河南等省。陕西称之为白细辛。以上两者为药用细辛之常见品种;本草之形态描述亦与此等相符。按《名医别录》……此是指当时以华细辛为贵。……所称东阳、临海产品,当系指各地土细辛而言,而高丽产品,则很可能即指辽细辛而谈。因此,这两种均可视为药用细辛之正品。且近代医疗经验,均一直认为辽细辛为药材细辛当中之最佳品。又华细辛之变种汉城细辛,在东北吉林亦同作细辛AsarumsieboldiiMiq. var.seoulenseNakai.入药。”谢宗万提出当时已经明确可以将辽细辛A.heterotropoidesvar.mandshuricum与华细辛A.sieboldii在原植物形态上区分开来,并明确提出近现代以来辽细辛品质为佳。

注:A.《中国药学大辞典》;B.《中国药物标本图影》。图4 近现代本草所附细辛图

《中药材品种论述》中又记载了不同地区多种视为“土细辛”类的细辛属植物:“细辛属植物,除上述正品外,其它各地所产之同属诸植物,均可视为土细辛类。一、马辛(福氏细辛)AsarumforbesiiMaxim.……主产江苏镇江、常熟、江浦一带,又称马蹄辛,苏州称真马辛、丁香草,浙江湖南亦有之。二、毛细辛(水细辛、石南七细辛)AsarumhimalaicumHook. f. et Thoms.……陕西太白山称毛叶细辛,四川又称盆草细辛,云南大理称土细辛。三、双叶细辛AsarumcaulescensMaxim.……四川称土细辛,陕西南郑称拐拐细辛。四、圆叶细辛AsarumcaudigerumHce产广西。五、龙丝(马蹄细辛)AsaruminsigneDiels产广西。六、大花细辛AsarummacranthumHook.f.产广西。七、马羊蹄(大块瓦、一块瓦)AsarumgeophilumHemsl.产广西、广东。八、薄叶细辛AsarumleptophyllumHay.产台湾。九、大细辛AsarummaximumHesml.产湖北。十、德氏细辛AsarumdelavayiFr.产云南。十一、苕叶细辛AsarumnipponicumF. Maekwa产陕西南郑。但四川之苕叶细辛非此。十二、杜衡AsarumblumeiDuch.四川称花脸细辛,花脸王或翻天印,在贵阳亦称苕叶细辛。本品叶基脚耳状心脏形,肉质,多白斑,有光泽,花被裂片先端内卷,与细辛有别。沈括《梦溪笔谈》云:‘东南所用细辛皆杜衡也。杜衡黄白色,拳曲而脆,干则作团,又谓之马蹄’即此。以上所述土细辛,各地草药医多有用之,但药材公司不作正品细辛入药,而每有作香料用者。除马兜铃科植物外,《植物名实图考》的土细辛,为爵床科九头狮子草Diclipterainrinita的别称。中南个别地区且有以萝藦科的云南娃儿藤TylophorayunnanensisSchlter作为土细辛,云南少数地区以福氏白薇CynanchumforrestiiSchlter.的根部称土细辛者,重庆还有以伞形科马蹄草Centellaasiatica(L.)Urb.的全草称‘土细辛’的,名称相混,其实际疗效不同。”[29]309

1963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细辛的来源为“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植物辽细辛AsarumheterotropoidesFr. Schmidt var.mandshuricum(Maxim.)Kitag.或华细辛AsarumsieboldiiMiq. 的干燥带根全草,系野生,主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30]1977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细辛来源同样为该2种植物的干燥全草,但将辽细辛改名为北细辛:“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AsarumheterotropoidesFr. Schmidt var.mandshuricum(Maxim.)Kitag.或华细辛AsarumsieboldiiMiq.的干燥全草。”[31]而《中国植物志》中仍延续“辽细辛”的名称。自1985年版起,《中国药典》将汉城细辛A.sieboldiiMiq.var.seoulenseNakai加入到细辛的正品基原中[32],并延续至2015年版《中国药典》[33],北细辛与汉城细辛均习称为“辽细辛”,在辽东一带均有分布。

2.2 细辛从古至今的易混淆品

2.2.1杜衡 杜衡为历代本草记载中最常见的细辛混淆品,早在战国时期《山海经·西山经》中已有记载:“天帝之上有草焉,其状如葵,其臭如蘼芜,名曰杜蘅”,提及其“状如葵”,与后世本草对杜衡的形态描述相近。《尔雅》云:“杜,土卤”;郭璞注云:“杜蘅也,似葵而香。”《神农本草经》中以“杜衡”为杜若的别名[14]134,《名医别录》中首次将“杜衡”作为单独的药材记载:“主风寒咳逆。香人衣体。生山谷。三月三日采根,熟洗,暴干。”[34]139南北朝陶弘景[16]295《本草经集注》:“根、叶都似细辛,惟气小异尔。处处有之。方药少用,惟道家服之。令人身衣香。《山海经》云:可疗瘿。”提及其与细辛相似。

唐代《新修本草》:“杜蘅叶似葵,形如马蹄,故俗云马蹄香。生山之阴,水泽下湿地。根似细辛、白前等。今俗以及己代之,谬矣。”[35]219提及杜衡因根的形态易与细辛、白前相混,并提出当时杜衡的混淆品为及己。

北宋《本草图经》在细辛条中详细记载了杜衡的植物形态特征:“今人多以杜衡当之。杜衡吐人,用时须细辨耳。杜衡春初于宿根上生苗,叶似马蹄形状,高三、二寸,茎如麦藁粗细,每窠上有五、七叶,或八、九叶,别无枝蔓。又于叶、茎间罅内,芦头上贴地生紫花,其花似见不见,暗结实如豆大,窠内有碎子似天仙子。苗、叶俱青,经霜即枯。其根成窠,有似饭帚密闹,细长四、五寸,微黄白色,味辛。江淮俗呼为马蹄香,以人多误用,故此详述之。”[17]97其特征与今之细辛属植物杜衡A.fordesii相符,则可以推测当时与之混淆的细辛也为细辛属植物。在“杜衡”条下又记载:“杜蘅,旧不着所出州土,今江淮间皆有之。苗叶都似细辛,惟香气小异,而根亦粗,黄白色,叶似马蹄,故名马蹄香。三月三日采根,熟洗,暴干。”[17]180可见其产区与细辛亦有区别,细辛产于北方,而杜衡产于南方江淮地区。

其余历代本草对杜衡的描述:北宋《本草衍义》:“用根,似细辛,但根色白,叶如马蹄之下。市者往往乱细辛,须如此别之。”[19]60明代《本草品汇精要》:“【质】类白薇,细小而拳促。”[20]231《药性粗评》:“但微硬且黄白色者,杜蘅也。柔轫及细,深紫色,嚼之习习有椒味者,细辛也。”《本草纲目》“细辛”条下记载:“叶似小葵,柔茎细根,直而色紫,味极辛者,细辛也。叶似马蹄,茎微粗,根曲而黄白色,味亦辛者,杜衡也。”[22]568又“杜衡”条下记载:“古方吐药往往用杜衡者,非杜衡也,乃及己也。及己似细辛而有毒,吐人。昔人多以及己当杜衡,杜衡当细辛,故尔错误也。”[22]569清代《本经逢原》:“杜衡香窜与细辛相似,故药肆以之代充细辛。”《本草崇原》:“辽冀产者,名北细辛,可以入药。南方产者,名杜衡,其茎稍粗,辛味稍减,一茎有五七叶,俗名马蹄香,不堪入药。”可见古人常以杜衡混作细辛用,而杜衡药材又最常被白及所假充,可见当时此类相似药材的混乱状况。杜衡与细辛根、叶均都相似,但常以细辛根细、直、深紫色,杜衡根粗、曲、黄白色加以区分。杜衡亦有香窜之气,但不及细辛之烈,且效用不同,不可代细辛用。

2.2.2鬼督邮 除杜衡外,古代文献中尚记载了其他多种细辛混淆品。《本草纲目》:“大抵能乱细辛者,不止杜衡,皆当以根苗色味细辨之。……一茎直上,茎端生叶如伞,根似细辛,微粗,直而黄白色,味辛微苦者,鬼督邮也。”[22]571

鬼督邮的基原较为混乱,陶弘景[16]248在其著作《本草经集注》中“徐长卿”条下记载:“鬼督邮之名甚多。今俗用徐长卿者,其根正如细辛,小短扁扁尔,气亦相似。”又“赤箭”条下记载:“一名鬼督邮。”鬼督邮作为一味独立药材则首见于《新修本草》:“一名独摇草。苗唯一茎,叶生茎端若伞,根如牛膝而细黑。所在有之,有必丛生。今人以徐长卿代之,非也。”《蜀本草》在“鬼督邮”条下记载:“徐长卿、赤箭之类。亦一名为鬼督邮,但主治不同,宜审用也。”又“钩吻”条下记载:“亦如徐长卿、赤箭、鬼箭等,并一名鬼督邮。鬼督邮自是一物。”可见“鬼督邮”同名异物的现象严重,多数植物形态为“苗生一茎”的植物都有“鬼督邮”的别名,如徐长卿、赤箭、鬼箭、天麻等,尤以徐长卿与鬼督邮混淆现象严重。鬼督邮也因其形状、气味与细辛相似而存在混淆。陈吉炎等[36]考证认为,鬼督邮的基原可能为报春花科重楼排草LysimachiaparidiformisFranch.;及己则为金粟兰科植物及己Chloranthusserratus(Thunb.)Roem.et Schult.、银线草C.japonicusSieb.等同属多种植物。

2.2.3及己 前文提到《新修本草》《本草图经》等文献中多记载及己除易与细辛混淆外,最易作为杜衡的混充品入药。《唐本草》“杜衡”条下记载:“及己独茎,茎端四叶,叶间白花,殊无芳气,有毒,服之令人吐,惟疗疮疥,不可乱杜蘅也。”又“及己”条下记载:“根似细辛而黑,有毒。入口使人吐血。今以当杜蘅,非也。”

《本草纲目》在“细辛”条下记载:“似鬼督邮而色黑者,及己也。”又“鬼督邮”条下:“鬼督邮与及己同类,根苗皆相似。但以根如细辛而色黑者,为及己;根如细辛而色黄白者,为鬼督邮。”又“及己”条下记载:“獐耳细辛。时珍曰:及己名义未详。二月生苗,先开白花,后方生叶三片,状如獐耳,根如细辛,故名獐耳细辛。”[22]570谢宗万[29]312在其著作《中药材品种论述》中对四叶细辛与獐耳细辛的基原进行了论述:“四叶细辛为金粟兰科金粟兰属Chloranthus植物的地下部分,常见者有三:(一)银钱草(水晶花)ChloranthusjaponicusSieb.(二)及己ChloranthusserratusRoem. et Schult. (湖南醴陵称四叶细辛,衡山城牛细辛,长沙称土细辛。)(三)奥氏银钱草ChloranthusoldhamiSolms.(广西又称土细辛)……李时珍论细辛之品种曰:‘大抵能乱细辛者,不止杜衡……似鬼督邮而色黑者及己也。’并以獐耳细辛为及己异名,可见古代亦有以及己或其近缘植物的根部充作细辛的。苏恭论及己曰:‘及己……有毒。’……不宜与细辛相混淆。考獐耳细辛亦有同物异名情况存在。李时珍论獐耳细辛曰:‘二月生苗……’此非及己,为毛茛科HepaticaasiaticaNakai;又文献亦有以驴蹄草CalthapalustrisL.为獐耳细辛的。”

2.2.4徐长卿 徐长卿也因入药部位形态与细辛接近而易混淆。《本草经集注》:“今俗用徐长卿者,其根正如细辛,小短扁扁尔,气亦相似。”[16]248《新修本草》:“此药叶似柳,两叶相当,有光润,所在川泽有之。根如细辛,微粗长,而有臊气。今俗用代鬼督邮,非也。”[35]192《本草图经》:“三月生青苗,叶似小桑,两两相当,而有光润。七、八月着子,似萝摩而小。九月苗黄,十月而枯,根黄色,似细辛微粗长,有臊气。”[17]141《本草纲目》:“叶似小桑,根似细辛,微粗,长而黄色,味辛而有臊气者,徐长卿也。”[22]571其含有丹皮酚,因此“臊气”为其特征。

谢宗万[29]313《中药材品种论述》对竹叶细辛的论述为:“浙江、广西所称‘竹叶细辛’,经鉴定其原植物实为萝藦科徐长卿PycnostelmapaniculatumK.Sch.的根部。此物在四川称柳叶细辛和獠刁细辛,东北有称之为‘土细辛’者。本品叶为披针状,状如竹叶,根细长而味辛,竹叶细辛或柳叶细辛之名,即由此而来。苏恭论徐长卿曰:‘所在川泽有之,……根如细辛。’李时珍在论当时细心之混乱品种时称‘根似细辛,……徐长卿也。’均指此而言。”

2.2.5白薇、白前 白薇、白前同为细辛、杜衡一类药材的易混淆品。《新修本草》记载杜衡“根似细辛、白前等”;《本草衍义》记载杜衡“盖根似白前,又似细辛”;《本草纲目》所载的细辛混淆品:“叶似柳而根似细辛,粗长,黄白色而味苦者,白薇也。似白薇而白直味甘者,白前也。”[22]568

诸本草文献对白前的描述如下:《本草经集注》记载白前:“似细辛而大,色白,易折。”《新修本草》:“此药叶似柳,或似芫花,苗高尺许。生洲渚沙碛之上。根白,长于细辛。”《本草图经》:“似细辛而大,色白,易折。亦有叶似柳,或似芜花苗者,并高尺许。生洲渚沙碛之上,根白,长于细辛,亦似牛膝、白薇辈。”本草对白薇的形态描述较少,《本草图经》对白薇的形态描述为:“茎、叶俱青,颇类柳叶。六、七月开红花,八月结实。根黄白色,类牛膝而短小。”白薇与白前历来混淆情况严重。谢宗万[29]111《中药材品种论述》对两者进行了考证,认为《新修本草》所载白前为萝藦科柳叶白前Cynanchumstauntonii及芫花叶白前C.glaucescens,特别提出两者的生活习性为白薇与白前的区别之处。而“过去文献均以白龙须Cynanchumjaponicum或其变种var.purpurascens为药用白前,实属错误”。谢宗万对于白薇的考证结果认为古代药用白薇主流基原为“直立白薇CynanchumatratumBge”。同时记载徐长卿常作为白前与白薇的混淆品入药。

综上所述,古代细辛药材主流基原为产于“华阴”“华州”的华细辛A.sieboldii、以及产于“高丽”“辽”的北细辛A.heterotropoidesvar.mandshuricum和汉城细辛A.sieboldiivar.seoulense。古代早期多数推崇华细辛,明代以来则逐渐认为辽产者品质最佳。古代细辛的混淆品较多,常见混淆品有鬼督邮、及己、徐长卿、白薇、白前等;又以同属植物杜衡A.fordesii为主,自古至今在江浙地区入药使用,别名“马蹄香”;但因其花色、叶片形状等与细辛存在差别,古时已有辨别方法。各地还存在着以当地其他细辛属植物充作细辛入药的现象,现代细辛主流已栽培化,伪品较少见。

注:A.杜衡;B.梓州徐长卿;C.泗州徐长卿;D.滁州白薇;E.舒州白前;F.越州白前。图5 《本草图经》所附杜衡等药材图

3 产地与品质评价

细辛的产地沿革十分清晰,早在西汉《范子计然》中即提到细辛“出华阴,色白者善”,直至宋代,除《本草经集注》提出“今用东阳临海者,形段乃好,而辛烈不及华阴、高丽者”,其余本草均以“华阴、华山、华州”所产为最佳,即今陕西华县、华阴、潼关及渭北一带,前文已考证该区域与华细辛A.sieboldii产区一致,华细辛也由此得名。

而《本草经集注》首次提到的“东阳”为今浙江金华一带,“临海”为今浙江省临海县一带,“高丽”为今辽宁省东部(昌图、沈阳、营口一线以东)和吉林省南部(扶余、长春、抚松一线以南)至朝鲜半岛。西汉至宋代仅陶弘景提及高丽与华阴所产细辛为优,南宋方书《妇人大全良方》中多处记载“北细辛”,可能与后世产于辽东一带的“北细辛”为同种。明清时期,辽东一带被更多本草学家认可为细辛道地产区。如明代《药性粗评》《本草汇言》《本草乘雅半偈》等提出以华阴及高丽所产者为上;清代《本经逢原》《本草求原》等提出“产华阴及辽东者良。”辽细辛由此得名。

表2 不同历史时期细辛产地及品质评价信息

又有部分本草认为辽东所产细辛品质更佳。如《药品化义》:“取辽产者佳。”清代《本草汇笺》:“必辽产者佳。”《本草崇原》:“辽冀产者,名北细辛,可以入药。”等等。部分本草仍延续前代文献中以华阴为道地产区的记载,如《本草蒙筌》《本草发明》《得配本草》等。

民国以来则明确辽产细辛为最佳。《增订伪药条辨》对不同地区所产细辛的品质作出评价:“辽冀产者,名北细辛,可以入药。南方产者名杜衡,……不堪入药。北产者其茎极细,其味极辛。……炳章按:细辛六月出新。关东出者,为北细辛,根茎细青白,气辛,叶少梗多为最佳。江南甯国泾县出亦佳。江甯句容、滁州白阳山等处出,皆次。亳州出者为马细辛,山东出为东细辛,均次,不堪药用。”[26]47《药物出产辨》:“产自奉天、吉林两省。五月新。朝鲜亦有出。以烟台牛庄为聚处。”[37]所载细辛产地与今辽细辛产区相符。

1963年版《中国药典》记载细辛药材“系野生,主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以根色灰黄、叶色绿,无杂质,香气浓,味辛辣麻舌者为佳。”《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记载3种正品细辛的产区为:“辽细辛:分布于东北地区。细辛(华细辛):分布于辽宁、陕西、山东、浙江、福建、河南等省。汉城细辛(毛柄细辛):分布于辽宁和吉林两省东南部,辽宁有少量栽培。”[38]575《中国道地药材》:“道地沿革:近代以辽宁、吉林和黑龙江所产为道地,可能是陶弘景所云高丽(今辽宁新宾县一带)细辛的延续。……分布于东北、山东、山西、河南等地。……古代尊为道地的华阴细辛即是此种。同属植物单叶细辛(水细辛、土细辛、土瘌蜘蛛香):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等省区。在西南一带做细辛入药,各产地也做土细辛用。”《道地药材标准汇编》“北细辛”项下道地产区的相关记载为:“以辽宁东部山区为中心,核心区域包括辽宁盖州、辽阳、海城、本溪、新宾、清原、桓仁及周边地区。”[39]

目前华细辛已基本无商品,细辛药材主产区集中在辽宁抚顺与吉林通化交界等地。该区主要栽培品种为北细辛A.heterotropoidesvar.mandshuricum。

4 采收加工炮制及药用部位考证

古代多数本草文献对细辛采收的相关记载均沿袭魏晋《名医别录》:“二月、八月采根,阴干。”[39]即细辛的传统采收季节为初春阴历二月或仲秋阴历八月,此时根部营养物质充分,有效成分含量高。近现代以来文献记载细辛多在枝叶茂盛的夏季或初秋采挖。1963年版《中国药典》记载细辛“均系野生”,1977年版《中国药典》中已出现细辛栽培品的性状记载:“栽培品的根茎多分枝,……叶甚多。”说明这一时期正由野生转为栽培。由野生转为栽培后,其品质受生长年限、人工管理等多因素综合作用。《全国中草药汇编》:“栽培品用根状茎繁殖者,栽种4~5年,种子繁殖者6~7年后,5—7月采收。”蔡少青等[40]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对不同生长年限、不同采集时间的北细辛根及根茎中挥发油总含量进行测定,认为4年生长以上的北细辛根及根茎可供药用;最佳采收期为4—5月和9月,该季节所含成分甲基丁香油酚、黄樟醚、3,5-二甲氧基甲苯等含量最高,验证了古代文献记载春季与仲秋为细辛采收期的合理性。

古代文献记载细辛的药用部位均为其根部,绝大部分本草均记载了细辛“采根”(见表3),且因其有效成分为挥发性物质,采取阴干方式干燥。净制为细辛加工的主要步骤。南北朝《本草经集注》:“用之去其头节。”,即除去其根茎芦头部位。雷敩[41]《雷公炮炙论》:“凡使,一一拣去双叶,服之害人。须去头土了,用瓜水浸一宿,至明漉出,曝干用之。”雷敩提出细辛叶对人有害,并提出要除去头节及泥土,说明当时医家已发现细辛的地上部位毒性较大,故将其除去,水浸操作同样是为了溶解除去水溶性有毒成分。后代本草医书多沿用陶弘景与雷敩的观点,记载细辛的加工方式为除去地上部分“苗、叶”及根头部位“头节、头、头子、芦头”等(见表3)。

表3 不同历史时期细辛采收加工炮制方法

近现代以来,曾出现某一阶段以细辛全草入药。1963年版《中国药典》记载细辛的药用部位为“干燥带根全草”,1977—2000年版《中国药典》记载细辛的入药部位为“干燥全草”,2005年版《中国药典》又恢复为以根及根茎入药并延续至今。楼之岑先生曾调查,50年代初我国细辛仍以根部入药,但为便于鉴别,收购时需要带叶全草,经鉴定后除去地上部分入药。后因细辛资源减少,遂将地上部分一同入药。后细辛由野生逐渐转为栽培,药材资源匮乏的状况得到缓解;加之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马兜铃酸列为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多数实验证明细辛地上部位具有肾毒性的马兜铃酸含量远高于根及根茎,故细辛的药用部位恢复为根及根茎。而细辛的传统加工方式中,除了“苗、叶”地上部位,还需要除去“头节、头、头子、芦头”等根茎部位,仅用其根部。现代《中国药典》则规定其药用部位为“根及根茎”,与传统记载不符。

夏丽等[42]对北细辛不同药用部位的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根及根茎中含挥发油最高,为全草的1.79倍,而地上部分挥发油含量较低,为全草的0.25倍。有学者对细辛不同部位的马兜铃酸及挥发油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根及根茎部位挥发油含量最高,而毒性成分马兜铃酸的含量最低且仅为痕量,一般不会对身体产生影响;地上部分马兜铃酸含量则明显高于地下,可相差几十倍[43-44]。从而验证了地下部位入药的合理性。

古代文献中对细辛的炮制记载相对较少,除上述净制加工外,切制方面,《千金翼方》记载“切”;《伤寒证治准绳》:“铡细用”;历版《中国药典》均记载细辛药材需进行切段加工。除切制外,部分方书如《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中记载了细辛捣为末的加工方式。

炮制方面,《外台秘要》记载为“熬”;《圣济总录》:“去苗叶轻炒”;《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先去土并苗,焙干,方入药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去苗并叶,焙”;《本草蒙筌》:“药中惟采根煎”;《本草纲目拾遗》:“去叶节炒焦。”辅料方面,多数古代文献延续《雷公炮炙论》中“瓜水”浸泡的加工方式,《本草述》《本草求原》中提到“醋浸”。

现代实验表明,细辛的化学成分包括挥发性成分甲基丁香酚、黄樟醚、榄香酯素、细辛醚等以及非挥发性成分细辛脂素、马兜铃酸Ⅰ等[45-48]。其中黄樟醚具有呼吸麻痹、致癌等危害[49],马兜铃酸Ⅰ具有致癌和肾损害作用,为毒性成分[50]。而甲基丁香酚具有镇咳祛痰、镇痛和麻醉作用[51],细辛脂素具有抗病毒和抗结核杆菌的作用[52],为细辛的有效成分。加热炮制有利于黄樟醚的挥发,然而细辛多数情况下以生品入药,煎煮汤剂的过程中也能保证毒性成分含量降低到安全水平。

现代实验对于细辛炮制的机制进行研究,黄鲛等[53]实验得出炒制后细辛中黄樟醚的降低程度明显高于甲基丁香酚和细辛脂素的降低程度;王元清等[54]实验发现酒制可以增加甲基丁香酚与细辛脂素的浸出量,其次为醋制、甘草制与碱醋制,均能较好地保留有效成分。严建业等[55]对10种细辛炮制品的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发现细辛炮制后黄樟醚与马兜铃酸A含量均不同程度降低,其中以炒焦品最低。朱盈等[56]采用低温超微粉碎技术粉碎细辛,在振动粉碎6 min后,细胞已破壁,甲基丁香酚含量最高,12 min后毒性成分黄樟醚的含量增加,提示为控制毒性,细辛宜选择低温超微粉碎6 min。现代炮制研究解释了古代细辛炮制方法背后的原理,为开发新的炮制工艺提供了参考。《中国药典》仅保留净制与切制加工。地方炮制规范中仅《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8年版)收载了蜜炙细辛的炮制方式[57]。蜂蜜甘平,具有缓和药性、减毒的作用,同时也减弱其辛散之性。

5 毒性与剂量考证

5.1 细辛毒性

前文已有论述,细辛中主要毒性物质为挥发性成分黄樟醚与非挥发性物质马兜铃酸A。黄樟醚有抑制呼吸和致癌的作用,马兜铃酸A则具有肾毒性与致癌作用。然而,现代实验研究证明,细辛药材中马兜铃酸A含量甚微,为广防己、马兜铃、关木通等药材的1%左右,几乎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58-62]。另一成分黄樟醚含量则成为细辛安全控制的主要因素。

对历代本草文献进行梳理,最早的本草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将细辛列为上品,认为其无毒,《吴普本草》《名医别录》等宋代之前的本草均记载细辛“无毒”。南宋时期,陈承在其著作《本草别说》记载了用细辛毒人的案件,因其多服则致气塞而死。然而陈承仍认为细辛无毒,只是用量不当会对人造成危害。或因陈承提及有用细辛致死者,后代少数本草如元代《本草发挥》记载细辛“有小毒”;明代《药性会元》:“无毒,一云有小毒”;《景岳全书》:“有小毒”,但绝大部分本草仍认为细辛为上品药,不具有毒伤人体的作用,但合理用量存在较大争论。

5.2 细辛药用剂量

南宋时期陈承在其所著《本草别说》中最早提出细辛的剂量问题:“又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即气闷塞不通者死。虽死无伤,近年关中或用此毒人者,闻平凉狱中尝治此,故不可不记,非本有毒,但以不识多寡之用,因以有此。”陈承提到细辛“单用末”时服用的剂量不可超过半钱匕,认为其过量则使人窒息而亡,但不会对机体造成明显外伤。提到其并非有毒,而是用量不当的缘故。

“钱匕”为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千金要方》:“钱匕者,以大钱上全抄之;若云半钱匕者,则是一钱抄取一边尔,并用五铢钱也。钱五匕者,今五铢钱边五字者以抄之,亦令不落为度。”傅延龄等[63]对“钱匕”的量值进行考证,认为钱匕用于量取毒性较大的药物,其量很小,一钱匕植物药的质量近似于0.5 g,半钱匕的质量仅约0.2~0.3 g,而钱五匕的质量约为0.1~ 0.2 g。

陈承之后,元、明、清历代医家大多认可细辛过量使“气闭塞不通”而致死的观点,但“半钱匕”的剂量要求在传承过程中出现了错误,部分本草将“匕”省去,如《药性粗评》《本草蒙筌》等文献中记载为“半钱”,其内涵已发生变化。明代李时珍在其著作《本草纲目》引用陈承描述时将“半钱”改为“一钱”,故出现了“细辛不过钱”的说法。明清时期本草中交叉出现“半钱”“五分”“一钱”的剂量规定记载。而陈承最先提出“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所用剂型为散剂且直接吞服。前人在传承过程中逐渐忽略了“散剂”这一剂型限制,讹传为汤剂等其他剂型均不可超过半钱或一钱。旧制换算后一钱约为3.72 g,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计量制度进行统一,1钱约合3 g,故现代《中国药典》及其他规范中规定细辛用量不得超过3 g。细辛入煎剂时所含挥发性物质大量散失,限制用量低于3 g难以保证其疗效,本研究认为该规定缺乏合理性。

“细辛不过钱”的用量限制在古代已有争议。清代《本草崇原》:“宋元祐陈承谓:细辛单用末,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闭不通而死。近医多以此语忌用,嗟嗟。凡药所以治病者也,有是病,服是药,岂辛香之药而反闭气乎?岂上品无毒而不可多服乎?”《本草崇原》认为细辛味辛发散,不会产生闭塞的作用,同时又因细辛为上品药,不应有不可过钱的限制。该观点为部分本草所认同,如《医医病书》《神农本草经读》等。

又有医家认为,限制细辛用量的另有原因。如明代《药性解》:“单服末不可过半钱,多则气塞不通者死。……即入风药,亦不可过五分,以其气味俱厚而性过烈耳。”清代《本草求原》:“且辛烈之性,单用亦不可过一钱,宜也。若谓多服反闭气,则恐辛香之物未有能闭气者。”亦否定细辛有闭气作用,但认为其性过于辛烈,故应限制用量。《得配本草》认为病人体质同样限制细辛的药用剂量:“气血两虚者,但用一二分,亦能见效,多则三四分而止。如用至七八分以及一钱,真气散,虚气上壅,一时闷绝。”

细辛味辛烈,因其主要成分为挥发性物质。前文已提到其主要毒性成分黄樟醚具有抑制呼吸中枢的作用,且有现代实验证明细辛挥发油可使动物因呼吸麻痹而死亡,佐证了陈承所言细辛使人气闭的观点[64-66]。然而考证历代方书,使用细辛剂量远大于“一钱”的处方比比皆是,以下论述:

汉代张仲景在其著作《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应用细辛的处方约20首,丸剂方面,“乌梅丸”用细辛“六两”,“赤丸方”用细辛“一两”,“侯氏黑散方”用细辛“三分”;汤剂方面,“小青龙汤”“小青龙加石膏汤”“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射干麻黄汤”“苓甘五味姜辛汤”“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苓甘五味姜辛夏杏大黄汤”等用量为“三两”;“麻黄附子细辛汤”“厚朴麻黄汤”“大黄附子汤”“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苓甘五味姜辛夏汤”“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用细辛”“苓甘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用细辛”用量为“二两”;“真武汤加减方”用量为“一两”;“三黄汤”用量为“二分”。已有众多学者对于不同年代度量衡的转换做过研究,多数认为东汉时期的“一两”折合为现代的13.8 g。普遍认为仲景方中所用药材为一日三服的剂量,且当时仅煎煮一次,与现代两次煎煮后合并的方式不同,但该剂量仍明显超过当代规定细辛的用量限制。

根据杨琳等[67]统计,唐代《外台秘要》97首含有细辛的汤剂中,细辛常用剂量为13.8、27.6、41.4 g。最小剂量为6.9 g·d-1,最大剂量为69 g·d-1。贾传春[13]统计《历代名医良方注释》中所收载的涉及细辛的汤剂处方,唐代10个方剂,平均剂量1.95两,最大剂量6两(唐《千金要方》之附子散入汤剂,细辛用6两,水煎分二次服)。宋代9个方剂,平均剂量4.26两,最大剂量24两(宋《和剂局方》之加减三五七散作汤剂,用细辛至1斤8两,水煎分2次服)。明代8个方剂,平均剂量0.55两,其中5/8的处方剂已在1钱之下,最大剂量3两(《证治准绳》之滑氏补肝汤用细辛3两,水煎分二次服)。近代5个方剂,平均剂量0.08两,最大剂量0.15两。李明等[68]研究了373首含细辛汤剂中细辛常用剂量,91.1%的细辛剂量<3.73 g,其中小于3 g的占67.1%。

表4 不同历史时期细辛处方剂量规定

上文已对古代医药家处方用细辛剂量的记载与论述进行了梳理,可见宋代之前名医处方中用细辛剂量普遍较重,但自南宋陈承提出细辛使人气塞后,后世医家用细辛剂量逐渐减少。然陈承所言细辛用量不可过半钱指单用散剂,后世传承过程中改为所有剂型均不可过钱。

近现代以来众多学者关于细辛入药的合理剂量仍有争论。沈保安[4]于1988年发表的文献中提到当时细辛的临床实际用量不仅超过1985版《中国药典》规定的“一钱(3 g)”,甚至可以加大到四至五钱(12~15 g)。对此他分析认为,当时入药的细辛为采集不当须根残缺、保留了地上部分的干燥全草,故用量必然超过传统细辛的“一钱”。前文已说明细辛有效成分主要集中在根部,全草入药必然使有效成分的相对含量降低而影响疗效,故增大药用剂量有一定合理性。然2005版《中国药典》恢复细辛药用部位为根及根茎后,是否仍应遵循细辛不过钱的剂量限制?现代医家学者对这一问题作出大量探讨,总体认为炮制与剂型为决定用量的关键因素。

吴贤益[6]认为,细辛如研粉吞服,1.6 g足矣,若单味药煎服可增加剂量,但不应超过3 g。何永田[69]报道临床应用细辛散剂吞服治疗寒性疼痛,初始剂量为1 g·d-1,每日递增1 g,至4~5 d时,发现患者有胸闷、恶心等不良反应,故认为单味散剂宜在1~3 g,不可过量。

多数学者则普遍认为,细辛入煎剂可超过3 g。《神农本草经临证发挥》:“现代药理研究已经得到证实:细辛挥发油有麻痹呼吸中枢作用,研末吞服过量可导致死亡,唯是入于煎煮,挥发油丧失殆尽,虽用9克亦可无妨。”[70]张鹤鸣老中医用细辛少则6 g,多则20 g,从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张老认为所谓“细辛不过钱”指服用粉剂而非汤剂[71]。陈才明[2]研究认为,细辛经煎煮后挥发油已被挥发,而利用存下的非挥发性物质的镇痛作用,故剂量虽大而无毒副作用;有学者认为使细辛时,根据药证相符,配伍得当,煎服得法,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可用不同剂量[37]。外感风寒,配麻黄,用小剂量0.5~5 g。风寒束肺之咳喘,配干姜五味子,用8~10 g。脉络痹阻,可用大剂量15 g。外用可生用,适量。内服应久煎。周玉朱[72]报道以辽细辛15~40 g治疗慢性鼻炎、慢支等未见有不良反应或日后蓄积中毒现象。

临床已验证大剂量使用细辛入煎剂大多不会造成安全问题,现代实验结果同样为此提供了依据。王智华等[73]证实,具有呼吸麻痹作用的黄樟醚含量在汤剂煎煮30 min后,因挥发而仅存原药材的2%,不足以产生毒性。牛卉等[74]研究发现,每日给大鼠灌胃相当于60 kg体质量成人每日服用158.4 g等效剂量细辛汤剂,60 d后未造成脏器的损伤;而同种情况下,当以散剂喂养大鼠,相当于成人剂量2.88 g·d-1时未见脏器损伤,当剂量超过3 g增加至14.4 g时,大鼠肾脏出现了明显的损伤。陈靓等[75]以相当于成人90~180 g剂量的细辛汤剂给大鼠灌胃,同样未发现有脏器功能损伤。董小艳等[76]研究发现,以成人3 g等效剂量细辛散剂灌胃大鼠28 d,即可发现明显的肝功能损伤。

上述实验结果验证了细辛入汤剂时可以放宽剂量范围,同时证明了入散剂不可过钱的科学性。但其可应用于人体的安全限量,目前仍在进一步探索中。聂安政等[9]在其发表文献中收集了大量细辛中毒反应临床报道,说明临床应用细辛仍需谨慎。研究发现细辛入汤剂煎煮30 min后,黄樟醚、甲基丁香酚成分剩下1%和4%,120 min后,黄樟醚则完全挥发,甲基丁香酚只剩下0.4%。刘俊杰等[10]认为细辛煎煮时间至少在 30 min 以上,同时避免超过120 min,以免有效成分流失。此外细辛毒性亦与产地、炮制方法、取材部位、病人体征等相关[77-80]。

综上,临床使用细辛时,应辨证论治,选择适宜的炮制及配伍方式。单用散剂则须严格遵循《中国药典》规定的3 g限度,入煎剂则须严格把控煎煮时长,采取先煎、久煎或敞口煎煮等方式使毒性成分充分挥发。此外,通过选用优质道地药材、合理的药用部位亦可起到控制毒性的作用。

6 结语

梳理历代文献后得出,古代细辛主流基原为自古即被奉为道地的华阴地区所产的华细辛A.sieboldii,以及产于辽东一带的辽细辛A.heterotropoidesvar.mandshuricum(《中国药典》名为北细辛)。自明代以来认为辽细辛品质佳,并逐渐成为主流商品,延续至今。现代以来细辛由野生转为栽培,在辽宁与吉林交界一带形成主要种植基地,产量较大,主要栽培品种为北细辛A.heterotropoidesvar.mandshuricum。古代文献记载细辛当于初春阴历二月及仲秋阴历八月采收,现代实验证明细辛最佳采收期为4—5月和9月,与《中国药典》规定的细辛采收期接近。古代文献中记载细辛地上部位对身体有害,需进行净制加工,因其主要成分具挥发性,干燥方式为阴干。当代细辛的炮制加工方式应遵循《中国药典》规定,进行净制与切段加工。

细辛的剂量问题引发历代医家争论,临床与实验研究均验证细辛散剂超过3 g会对人体产生毒性,但在合理选用药用部位与配伍方式、辨证施治的情况下,入煎剂的剂量可合理放宽,保证久煎30 min以上,可使挥发性有毒成分降低到安全范围。《目录》收载的包含细辛的6首处方中,“当归四逆汤”“厚朴麻黄汤”为汉代仲景方,建议沿用其原方中“三两”“二两”的剂量记载。“辛夷散”原方未标明剂量。该方出自宋代《严氏济生方》,查该方书,含有细辛的处方中使散剂内服仅有一处为“半两”,其余内服散剂均不超过一钱,结合现代研究,认为此处剂量不可超过3 g。“三痹汤”出自《妇人大全良方》,查该方书,若入汤剂,有“半两”“二两”“三两”等较大剂量的记载,故应遵循原方中“一两”的记载。“大秦艽汤”“清上蠲痛汤”同样当遵循原方所载剂量。

猜你喜欢

本草剂量
·更正·
中药的剂量越大、疗效就一定越好吗?
近地层臭氧剂量减半 可使小麦增产两成
牵牛子的本草考证
不同浓度营养液对生菜管道水培的影响
90Sr-90Y敷贴治疗的EBT3胶片剂量验证方法
探寻中华本草的足迹
本草,源于延续生命的渴求
本草,一场不动声色的“双面修行”
本草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