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弃概念讲解,还原语文本体
2020-10-27周燕
周燕
新课标指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语文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提高表达能力,提升语文素养。但是,也常常在一些课堂里看到,语文知识的传授成了概念的讲解,而语文知识的本体被淡化甚至忽略不计的现象。
概念性的语文知识教学还只是停留在“理解”的层面上。语言归根到底是“运用”的。吴忠豪教授在第八届全国教师素养大赛上强调:“语文教学必须从强调概念性的语文知识教学这一误区走出来,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语言经验的积累上,转移到学生语言的发展上。”要撕去语文知识概念化的标签就必须要还原语文知识的本体,打通“理解”和“运用”之间的壁垒,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发展语言。
一、展现词语的内质
课文中的每个词语都是作者精心选择、锤炼出来的。特别是一些关键词在表情达意上能起到一定作用。如果这些关键词语的教学仅仅停留在理解的层面上,没有具体的语境来展现词语的内质,是很难被认同和吸纳的。
比如《桂花雨》中有句话:“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对“浸”的教学,一位老师先出示“浸”的解释条,理解“浸”是“泡在液体里”的意思,再联系课文内容,在这里指的是:“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都被花香包围着。”这样的教学,看似理解了句子的意思,但是,“浸”字所包含的内质并没有展现出来,语言的价值也没有得到体现。教师还可以继续追问:“整个小村庄都被花香‘浸着,有哪些地方是香的?”学生会说:“厅堂是香的。”“房间是香的。”甚至“枕头是香的”,“吃的食物也是香的”。最后再出示一张小村庄的月色图,让学生用“浸”字说一句话。学生会说:“整个小村庄都浸在如水的月色中。”这样,“浸”字的内质在教师创设的语境中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和展现,比起单一地理解词语的意思更丰满和立体。学生也因为窥到了“浸”字的内质而吸纳了语言,完成了迁移。
二、了解修辞手法的构造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课主要不是学习课文内容的,而是学习课文的表达形式的。”这里强调的是“学习表达形式”,而不是“认识表达形式”,所以,在教学中更要关注的是课文表达形式的学习过程。
比如教学《夹竹桃》的第四段,教师让学生找出能体现夹竹桃韧性的句子,分析句子都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而后总结:“作者用了排比、双重否定、对比等手法写出了夹竹桃的韧性。”至于作者怎么运用这种修辞手法,词语如何组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不得而知。教师的误区在于,没有认识到对于语言发展关键年龄的小学生而言,最有效的教学内容是课文的语言,而不是概念。
以“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这一排比句为例,可以这样展开教学:作者为什么连写三个“在……里”?因为作者连写了三个季节,从春天到秋天,可以突出夹竹桃的花期很长,十分有韧性。那么,改成:“在春天里,在盛夏里,在秋天里……”好吗?当然不好。夹竹桃在“和煦的春风里”能长得好,在残酷的“盛夏的暴雨里”,在百花凋零的“深秋的清冷里”依然能迎风吐艳,可见它多么有韧性!而且,这样的句式读起来富有诗意,又有节奏美。同样,我们也可以这样写青海高原一株柳:在 里,在 里,在 里,高原那株柳,无日不 。
给修辞手法贴一个冠冕堂皇的标签,不如去了解它的内部构造,构造了然于心了,语言的大厦就建起来了。
三、厘清写作顺序的组合方式
在阅读中,作者采用什么写作顺序很好理解,但理解了不一定就能成为一项写作技能。如果没有思维的活动,没有模型的参照,就很难形成相应的心理图式,构建自己的言语表达。
比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肥皂泡》第四段写的是冰心小时候吹肥皂泡的经过,作者用了“……然后……再……”这样表示顺序的词把吹肥皂泡的经过写得很有条理。教师在教学时也常常只会关注概念化的知识:“同学们,瞧,作者用上了‘然后‘再这样的表示顺序的词,把吹肥皂泡的经过写得很有条理。”而后,指导学生朗读,仿写。
教师的误区在于,只注重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而不是事情本身的先后顺序,所以,概念的讲授学生得到的只是一个概念,对语言的发展无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关注作者怎么写,怎么把写这件事的顺序序列进行组合,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相应的心理图式。比如,针对这个段落可以展开这样的教学:先初读本段,了解这段写的是什么。然后,教师按照课文的描写演示吹肥皂泡。接着,在白板上出示已被打乱的吹肥皂泡的分句,让学生不看书讨论怎么排序。而后,请一学生上台排序,一边排一边讲为什么要这樣排。这个环节其实是巧妙地引导学生复述吹肥皂泡的经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边思考如何排序,一边复述,相应的心理图式形成了,接下来的迁移仿写就十分容易了。
四、探究写作方法的运用
写作方法的运用能提高文章的观赏性。在写作中适时、恰当地运用一些写作方法是必要的。在阅读中我们可以先理解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感悟写作方法,再从课文的草蛇灰线中去探寻作者如何运用这种方法。
如《我和祖父的园子》第13自然段运用的是“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这段话表面上看是写动植物的自由,实则是写自己的自由。为了迁移“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教学时可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先学习第13段。通过试读、个性朗读、角色体验、品悟词语、自由朗读等方式体会园中动植物的自由。第二部分,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把园中的动植物写得这么自由?”引出第3—12自然段。通过自读自悟、圈画批注、汇报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作者在园子里生活得很自由。由此可以知道,作者之所以感到园中的动植物是自由的,那是因为自己是自由的,作者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了园中动植物身上,这种方法就叫“寓情于景”。那么作者是怎么写的呢?继续引导学生探究:前面部分先叙事做铺垫,极力铺陈自己的自由,到13段情感井喷,但又不直抒胸臆,而是含蓄地将这种情藏在景中,令人回味无穷。在探究作者如何运用“寓情于景”的方法之后,再创设情境让学生用“寓情于景”的方法写写《考卷发下来之后》。
在学生懂得作者运用了“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之后,不着急让学生仿写,而是让学生去探寻作者是怎么运用这种方法的,然后再进行仿写,这样写起来就有章可循,轻车熟路。
作者简介: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第四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