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读写结合,让习作轻松起来
2020-10-26刘晓静
刘晓静
习作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每个语文老师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怎样才能找到真正的源头活水,让学生快乐习作呢?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写好习作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博览群书,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分层开展读写活动,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搭建平台,展示读写结合成果,结合有效的阅读方法,在读中不断提高写作能力,写作技巧,提高对生活的领悟力、观察力,这样才能找到作文的源头活水,也就不会为写作文而发愁。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强迫学习带来的效果往往也会差强人意。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会发现,小学生怕写作文,愁写作文,对作文不感兴趣。面对不得不写的作文,学生常常是在家查电脑,在校找作文选,考试的时候就开始“瞎编乱造”。
1 小学作文教学难点问题
1.1学生缺乏写作信心,对作文写作存在抵触情绪
在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很多小學生不愿意面对作文写作这一项课程内容或是课程作业,比如学生一想到要写作文作业就感到头痛;写学校作业时总是把写作文放在最后一项去完成;在写作文作业的时候迟迟无法下笔,不知道该写什么内容,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写。
1.2小学生缺乏写作兴趣
在平时的语文考试中,作文占较大比重。作文需要小学生较好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对小学生的语文水平要求较高,这就使得部分小学生不喜欢写作文,他们将注意力放入其他的试题样式,导致作文失分严重。实际上,作文是语文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作文不感兴趣,使得作文教学低效。
1.3小学生写作功底差
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小学生在平时对作文要求不高,平时不注重积累好词好句,以致写作时,出现东拼西凑的现象。小学生写作时,为了凑足字数,往往表现出遣词造句之误、结构混乱、逻辑思维混乱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小学生对写作失去兴趣,打击了他们的写作热情。学生不愿意写作文的一大因素是他们认为缺乏写作素材,从而导致写作时无从下笔、言之无物,写出来的作文内容较为空洞,像是“流水账”。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学生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不够丰富多彩,二是学生们没有细心留意生活、没有仔细挖掘周围写作事物的素材。
1.4教学方法陈旧
教师在培养小学生写作时,往往忽视培养小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这就直接导致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缺乏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小学生一旦缺少思维拓展能力,必然使得写作思路受阻。而且,有些教师缺乏对课堂内容的思考,不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得小学生对传统的思维方式,产生厌倦,如进行作文分析或佳句仿写,都有可能让小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再加之,教师不让小学生适当展开想象的翅膀,使得小学生的作文缺乏想象力和感染力,使得小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受阻。
传统的作文教学,以传授学生写作技巧为主要目的,而不注重对学生进行与写作相关能力的培养。用这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无异于望梅止渴。那么,怎样才能找到真正的源头活水呢?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写好习作的重要途径。
纵观古今中外历史,“读书破万卷”者不乏其人,但“下笔如有神”者终究有限。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丰富的阅读不仅为写作积累大量的素材,而且提供多样的语言形式和结构样板。同时,阅读也是语言和思维训练的基本方法。通过阅读,可以明事理,扩眼界,激发写作兴趣,领悟写作技巧。可以说,阅读是语言文字知识的输入,写作是语言文字的输出。强化阅读训练,就能为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博览群书,打好写作基础
素材是写作第一要素。因此,要写好文章必须通过阅读,对素材进行充分的积累。我们认为,广读博收,积累素材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可见,写作必须以阅读为基础。一个人,只有当他看的书多,阅读量大,才会在胸中积累下丰富的词汇,写起文章才会文思泉涌。所谓“多读胸中有本,多写笔下生花”,就是这个道理。阅读和作文水平的提高有直接的联系:首先,通过阅读可以使学生累积大量的丰富的写作素材。小学生通过阅读所了解、掌握的书本的内容,也是一种生活,甚至是一种更广阔的生活。同样,阅读多了,积累也就丰富了,学生也不再会有“茶壶装饺子——倒不出”的苦闷,解决了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不知写什么”的问题。其次,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增强语感。坚持多读一些古今中外名著,学生可以尽情的在文学海洋中徜徉,体味到文学的奥秘,因而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加强了语言能力,增强了语感。有效的解决了学生作文中“写得干巴巴”、“语病多”的问题。
3 理解,奠定认识基础
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样,写作也不例外。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但要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理解文章的内容,而且要透过字面,体味内涵,明白事理,提高认识理解能力,为写作奠定认知立意的基础。对于读书,除了一些常用的方法,每个人的习惯和方式都不同。有的喜欢边读边在书上写写画画,有得喜欢边读边停下来思考,还有的遇到喜欢的段落就停下来细细品味……针对这种现状,教师可以在学生中间征集读书金点子,让学生通过交流明确怎样读书才是最有效的。然后,用征集到的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在读的时候也就格外美,格外用心。这样,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善于寻找每篇文章的独到之处,并在与同类文章的横向比较中,通过对文章的构思,结构等方面的分析,领悟作者的表现手法,写作技巧,表达方式等,天长日久,学生的作文水平自然就会提高。
4 读写结合,奠定作文实践基础
4.1针对心理特点,分层开展读写活动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没有模仿就没有创造。学生从最初的写话到之后的习作,都离不开模仿。把阅读与习作紧密结合,可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采用不同的方法。在低年级阶段,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积累。可以采用“以写为主,画写结合”的教法。如:抓住低年级学生喜欢画画的特点,让他们结合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画一幅画,并用给这幅画简单的配上几句话的形式,来谈谈对某个故事的人物或者某个情节的看法;还可以让学生像“小蜜蜂”一样把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放到自己的“采蜜园”中等学生喜欢的方式,让学生在快乐中有机的把读和写结合起来。中高年级学生眼界要比低年级时开阔了许多,所关注的面也宽广了许多。这时,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兴趣动向,采用“以读为基础,读写相结合”的教法。中高年级对于阅读习作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除了做好好词佳句的积累摘抄以外,还可以让学生结合阅读的经典及时写出读书心得,做好好书推荐等学生们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阅读习作的教学。
4.2搭建平台,展示读写结合成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就要求我们努力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自由发挥,展开想象的翅膀,快乐的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求以及年龄特点,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表达能力还不是很丰富。教师可以设计适合学生的书签展示活动进行读书交流。让学生把自己阅读经典的想法和积累的好词佳句,用书签的方式展示出来,既解决了低年级学生苦于无话可说的烦恼,又利用花花绿绿的小书签调动了学生读写的积极性。中高年级的学生表达能力有了提高,能够用文字写出自己的感想,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就可以用读书笔记展、读书论坛等形式在学生中间进行读书交流活动。还可以开展同读一本书的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同读一本书,围绕同读的书目进行心得体会的交流活动。这样,既解决了学生一提到习作就抓耳挠腮,无话可说的情况,又因为同一话题打开了学生习作的思路。每次写作追求“语言的自然生成”。学生无需去考虑教师和教材的要求,他在一定的情景中想表达什么,就表达什么,想怎么表达就怎么表达,表达的目的是为了交流思想。
总之,要精于阅读,结合有效的阅读方法,在读中不断提高写作能力,写作技巧,提高对生活的领悟力、观察力,这样才能找到作文的源头活水,也就不会为写作文而发愁。
(作者单位:青岛百盛希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