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布司他抑制慢性肾脏病晚期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效用探究
2020-10-26孙扬昕
孙扬昕
【摘 要】 目的:探究非布司他抑制慢性肾脏病晚期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慢性肾脏病晚期伴高尿酸血症患者88例,随机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别嘌醇治疗,研究组给予非布司他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酸(UA)、肾功能指标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UA及肾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非布司他对于抑制慢性肾脏病晚期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具有较高疗效。
【关键词】 非布司他;慢性肾脏病晚期;高尿酸血症;疗效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志码】A2【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9-051-01
慢性肾脏病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结构及功能异常时间超过3个月。研究慢性肾脏病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高尿酸血症,高尿酸程度与慢性肾脏病进展程度相关,此外高尿酸血症还可加速肾损伤进展[1]。因此我院对88例慢性肾脏病晚期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展開研究,观察非布司他在延缓疾病进展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慢性肾脏病晚期伴高尿酸血症患者88例,随机法分组,对照组44例,男24例,女20例,年龄39~76岁,平均(52.41±4.52)岁;研究组44例,男25例,女19例,年龄39~78岁,平均(53.27±4.4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对。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血压、降血糖、改善贫血、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别嘌醇100mg/次,1次/日;研究组给予口服非布他司片40mg/次,1次/日。两组均在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
1.3 观察指标
1.3.1 尿酸及肾功能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尿酸(UA)、肌酐(Scr)水平。
1.3.2 治疗有效率 显效指患者症状显著改善,Scr水平较治疗前下降50%及以上,UA较前下降20%及以上;有效指患者症状有改善,Scr水平较治疗前下降20%-50%,UA较前下降10%-20%;无效指患者症状未见改善或加重,Scr、UA下降未达上述指标,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100%。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行t检验、Χ2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尿酸及肌酐指标
治疗前两组UA、Scr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UA、Scr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P<0.05),且研究组UA、Sc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导致慢性肾脏病患者人数不断增加,慢性肾脏病随着病程进展出现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代谢产物堆积等,累及全身各个系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其中高尿酸血症为其主要并发症之一,别嘌醇是高尿酸血症的传统治疗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黄嘌呤及次黄嘌呤代谢来发挥降尿酸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发现别嘌醇不良反应较多,部分患者无法耐受,导致治疗效果受到一定影响。本次研究显示非布司他组治疗后尿酸及肌酐水平较别嘌醇组低,且治疗有效率较后者高,可见与别嘌醇相比,非布司他在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中疗效更佳,非布司他是一种新型选择性黄嘌呤氧化酶(XO)抑制剂,其对XO的抑制作用不会受到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对其他酶类影响较小,而且非布司他主要是在肝脏转化经粪便排出,不会加重肾损伤。
综上,非布司他用于慢性肾脏病晚期伴高尿酸患者中,可显著降低患者血尿酸水平,改善肾功能,推荐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惠芳,张伟,李宁,等.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3~5期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疗效分析及对肾功能的影响[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7,33(10):721-728.